
课程名称(英文):Instructional Design
课程编码:B03
课程类别:必修课
学 时:36
学 分:2
考核方式:统考
适用对象:中级班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教学设计是日益受到重视、应用范围广阔的多学科研究领域,它综合多种学术理论自成体系,以系统方法为核心,着重创设学与教的系统,以达到优化教学、促进学习者的学习为目的。在教育技术的五个研究范畴中,教学设计被认为是“教育技术对整个教育科学领域具有最大理论贡献的”一个范畴,是教育技术学科体系和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学科体系中的核心课程,是教育技术开发、管理、运用与评价的基础。因此本课程的主要学习任务就是培养高校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即以直接的“教学过程”作为出发点,把教学设计的理论具体化,用于对教学实践的指导。
二、教学基本要求:
学员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掌握教学设计的意义,学习总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应用于教学的实际中,指导课堂教学及教学软件开发设计。因此本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为:
1.了解最近几年教学系统设计发展状况和最新成果;
2.掌握教学系统设计的基本概念、理论基础及设计方法;
3.理解教学系统设计的基本过程模式;
4.掌握学习需要分析、学习者分析、教学内容分析方法及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的制定和教学设计评价等方法;
5.理解教学系统设计案例并具有进行教学系统设计的技能。
三、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一)教学系统设计概论(2学时)
1.教学系统设计概论(2学时)
(二)以教为主教学系统设计(10学时)
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1.以教为主教学系统设计综述(2学时)
2.学习者分析与学习需要分析(2学时) 重点
3.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分析与设计(2学时) 重、难点
4. 教学方法、教学媒体以及教学策略的选择与运用(2学时) 重、难点
5.教学评价概述(2学时) 重点
(三)以学为主教学系统设计(8学时)
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1.以学为主教学系统设计综述(2学时)
2.以学为主教学设计的原则、方法与步骤(2学时) 重、难点
3.自主学习策略、协作学习策略与学习环境的设计(2学时) 重、难点
4.研究性学习概述与学习评价(2学时)
(四)“主导—主体”教学系统设计(6学时)
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1.“主导—主体”教学系统设计综述(2学时)
2.“主导—主体”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及方法(2学时) 重、难点
3.网络课程(课件)的“主导—主体”教学设计流程(2学时)重、难点
(五)教学系统设计的应用(10学时)
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1.教学系统设计的应用概述(2学时) 重点
2.电视教材教学设计的方法与案例(2学时) 重点
3.多媒体教学软件的设计方法与案例(2学时) 重、难点
4.网络课程的设计方法与案例(2学时) 重、难点
5.多媒体教学过程的设计与案例(2学时) 重、难点
四、课程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按章(或内容体系)分配学时,重点、难点在学时分配上应有所侧重。
项
学
时 目
数
分章题目
| (或每部分题目) | 学时分配 | 合 计 | |||||
| 面授 | 远程 | 上机 | 习题 | 讨论 | |||
| 第一部分 | 教学系统设计概论 | 2 | 0 | 0 | 0 | 0 | 2 | 
| 第二部分 | 以教为主教学系统设计 | 2 | 8 | 0 | 0 | 0 | 10 | 
| 第三部分 | 以学为主教学系统设计 | 2 | 6 | 0 | 0 | 0 | 8 | 
| 第四部分 | “主导—主体”教学系统设计 | 2 | 4 | 0 | 0 | 0 | 6 | 
| 第五部分 | 教学系统设计的应用 | 2 | 8 | 0 | 0 | 0 | 10 | 
| 合 计 | 10 | 26 | 0 | 0 | 0 | 36 | |
适当安排网上学习讨论,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讨论深入体会和掌握教学设计各个环节的实施方法、技巧和实践感受。
六、课程教学其它有关问题的说明与建议:
1.本课程与其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教学设计》是教师教育技术学培训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它以《教育学》、《普通心理学》、《教育传播学》为先行课程,建议学员在学习之前最好先温习以上学科的相关内容。
2.课外练习方面的要求:
本课程采用课堂面授与远程教学相结合,课堂教学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并辅之以网上讨论辅导、案例分析以及实践设计教学。本课程课下还应适当安排实验环节,以便学生掌握基本教学设计技能。
3.本课程在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方面的要求:
建议使用联入Internet的多媒体机房,学员每人一机,从而使授课、教学实例演示与教学现场点评同时进行。
4.参考教材及图书资料
教 材: 《教学系统设计》何克抗主编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
参考书: 1.《教学设计》 乌美娜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6年
.《教学设计—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皮连生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年
大纲制定人: 大纲审定人:
大纲批准人: 制定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