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水共治 试题答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8 00:22:51
五水共治 试题答案
一、单选题。(共20题,共20分,每题1分)1.五水共治、()先行a、排涝 b、节水 c、治污 d、供水 2.我国环境保规定,因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提起诉讼的时效期间为(),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受到污染损害起时计算。a、1年 b、2年 c、3年 d、4年 3.国家在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实行地方水土保持()和考核奖惩制度。a、首长负责制 b、目标责任制 c、末位淘汰制 d、招标投标制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禁止向水体
导读一、单选题。(共20题,共20分,每题1分)1.五水共治、()先行a、排涝 b、节水 c、治污 d、供水 2.我国环境保规定,因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提起诉讼的时效期间为(),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受到污染损害起时计算。a、1年 b、2年 c、3年 d、4年 3.国家在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实行地方水土保持()和考核奖惩制度。a、首长负责制 b、目标责任制 c、末位淘汰制 d、招标投标制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禁止向水体
| 一、 单选题。 ( 共20题 ,共20分,每题1分 ) |
| 1. 五水共治、( )先行 |
| a、排涝 b、节水 c、治污 d、供水 |
| 2. 我国环境保规定,因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提起诉讼的时效期间为( ),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受到污染损害起时计算。 |
| a、1年 b、2年 c、3年 d、4年 |
| 3. 国家在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实行地方水土保持( )和考核奖惩制度。 |
| a、首长负责制 b、目标责任制 c、末位淘汰制 d、招标投标制 |
| 4.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 a、禁止向水体排放油类、酸液、碱液或者剧毒废液,禁止在水体清洗装贮过油类或者有毒污染物的车辆和容器; b、禁止向水体排放、倾倒工业废渣、城镇垃圾和其他废弃物 c、运输、存贮农药和处置过期失效农药,应当加强管理,防止造成水污染 d、国家对可能引起污染水环境的落后工艺和设备实行淘汰制度 |
| 5. 我国的县级以上地方( ),对本辖区的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管理。 |
| a、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b、土地行政主管部门 c、水利行政主管部门 d、林业行政主管部门 |
| 6. ()是本行政区域内河道的主管机关,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河道的监督管理。 |
| a、县级 b、县级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 c、设区的市级 d、乡(镇) |
| 7. ( )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指导、监督本行政区域内的节约用水工作,并具体负责农业节约用水的指导、协调和监管。 |
| a、县级以上地方 b、市级以上 c、省级所在地 d、省级 |
| 8. ( )都有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义务。 |
| a、单位 b、个人 c、单位或个人 d、单位和个人 |
| 9. 每年( )为本省防汛防台日。 |
| a、4月15日 b、5月15日 c、6月15日 d、7月15日 |
| 10. 从政治的高度看,治水就是( ) |
| a、抓深化改革惠民生 b、抓有效投资促转型 c、抓平安稳定促和谐 d、抓绿色发展优环境 |
| 11. 对河道、湖泊范围内阻碍行洪的障碍物,按照( )的原则,由防汛指挥机构责令限期清除;逾期不清除的由防汛指挥机构组织强行清除,所需费用由设障者承担。 |
| a、谁设障,谁清除 b、河道管理单位清除 c、水行政主管部门清除 d、谁受益,谁清除 |
| 12. 我国跨界水污染治理的模式应采取( )为主导的复合型跨界水污染治理模式。 |
| a、层级治理模式 b、区域整合模式 c、府际合作模式 d、社会治理模式 |
| 13. 水法中的水资源是指()。 |
| a、空中水、地表水、地下水 b、海水、淡水 c、地表水、地下水 d、海水、地下水、雨水 |
| 14. 作出水行政处罚决定的主体是( )。 |
| a、水政监察队伍 b、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水政处 c、水行政主管部门 d、水上 |
| 15. 在水库库区保护范围内采挖和筛选砂石、矿藏等活动的,由( )以上水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采取补救措施,并可处以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
| a、乡级 b、县级 c、省级 d、国家 |
| 16. 浙江省的汛期为每年的( )。遇有特殊情况,县级以上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可以宣布汛期提前或者延长。 |
| a、4月15日至10月15日 b、5月15日至10月15日 c、6月15日至10月15日 d、7月15日至10月15日 |
| 17. 日洗机动车规模( )辆以上的单位应当安装和使用循环用水设施。 |
| a、30 b、40 c、50 d、100 |
| 18. 防汛抗洪工作实行各级( )负责制,统一指挥、分级分部门负责。 |
| a、行政首长 b、分管领导 c、业务部门 d、水利部门 |
| 19. 水土保持法所称水土保持是指( )。 |
| a、全面推行小流域综合治理,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b、对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造成水土流失所采取的预防和治理措施 c、预防水土流失,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d、保护水土资源,提高土地生产力 |
| 20. 河道内的病死动物及病死动物产品,( )应当运送至无害化处理公共设施运营单位进行无害化处置。 |
| a、保洁单位 b、丢弃单位 c、质检部门 d、水行政部门 |
| 二、 多选题。 ( 共20题 ,共40分,每题2分 ) |
| 1. 各级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加强水土保持宣传和教育工作,()。 |
| a、普及水土保持科学知识 b、增强公众的水土保持意识 c、组织水污染防治宣传 d、开展土地使用教育 |
| 2. 多人环境污染损害中的复数因果关系的形态包括( )。 |
| a、共同的因果关系 b、竞合的因果关系 c、累积的因果关系 d、择一的因果关系。 |
| 3. 钱塘江干流及( )等重要支流和瓯江、东苕溪干流的洪水调度方案,由省防汛抗旱指挥机构组织制定。 |
| a、乌溪江 b、新安江 c、分水江 d、浦阳江 |
| 4. 浙江省行政区域内从事( )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浙江省节约用水办法》。 |
| a、取水 b、供水 c、用水 d、与上述行为相关的管理活动 |
| 5. 防洪区是指洪水泛滥可能淹及的地区,分为()。 |
| a、洪泛区 b、蓄滞洪区 c、防洪保护区 d、泄洪区 |
| 6. 在河道管理范围内,禁止下列行为:( ) |
| a、建设住宅、商业用房、办公用房、厂房等与河道保护和水工程运行管理无关的建筑物、构筑物; b、弃置、倾倒矿渣、石渣、煤灰、泥土、泥浆、垃圾等抬高河床、缩窄河道的废弃物; c、种植阻碍行洪的林木或者高秆作物 d、利用船舶、船坞等水上设施侵占河道水域从事餐饮、娱乐等经营活动 |
| 7. 下列可以作为水污染侵权行为免责事由的包括( ) |
| a、不可抗力 b、第三人过错 c、受害人过错 d、受害人同意 |
| 8. 采砂规划应当明确( )的区域和可以开采的数量、期限。 |
| a、禁止开采 b、开采 c、可以开采 d、暂停开采 |
| 9. 地方各级应当加强对( )等活动的管理,预防和减轻水土流失。 |
| a、取土 b、打井 c、挖砂 d、采石 |
| 10. 具有( )情形的取水不需办理取水许可。 |
| a、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使用本集体经济组织的水塘、水库中的水的 b、家庭生活和零星散养、圈养畜禽饮用取用少量地表水的 c、在城乡供水管网未覆盖的区域,因家庭生活需要取用地下水的 d、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
| 11. 国家对用水实行( )相结合的制度。 |
| a、总量控制 b、定额管理 c、合理使用 d、按需供应 |
| 12. 我国水污染防治法规定,直接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 ),应当按照排放水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和排污费征收标准缴纳排污费。 |
| a、企业单位 b、事业单位 c、个体工商户 d、国家机关 |
| 13. 乡(镇)、事处在防汛防台抗旱中的主要职责包括( )等。 |
| a、负责本地区防汛防台抗旱与抢险救灾避险的具体工作 b、编制防汛防台抗旱预案 c、配合开展农村住房防灾能力调查 d、按规定储备防汛防台抗旱物资 |
| 14. 在防洪工程设施保护范围内,禁止进行( )等危害防洪工程设施安全的活动。 |
| a、取土 b、爆破 c、打井 d、采石 |
| 15. 直接从( )的水域内取水的单位和个人(自备水源户),依法不需办理取水许可证。 |
| a、江河 b、湖泊 c、地下 d、水工程拦蓄 |
| 16. 具有( )情形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 |
| a、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设置排污口的 b、畜禽养殖场和农副产品加工单位超标排放废污水的 c、拒不缴纳、拖延缴纳或者拖欠水资源费的 d、未经批准擅自取水的 |
| 17. 我国水污染防治法规定,排放水污染物,不得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 )。 |
| a、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b、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 c、水环境质量标准 d、水污染防治规划 |
| 18. 地方各级应当结合本地区水资源的实际情况,按照( )的原则,合理组织开发、综合利用水资源。 |
| a、地表水与地下水统一调度开发 b、开源与节流相结合 c、开发与保护 d、节流优先和污水处理再利用 |
| 19. 治污水,首当其冲,要重点突破。主要抓好清三河、两覆盖、两转型。清三河,就是( ) |
| a、治理黑河 b、治理臭河 c、治理垃圾河 d、治理泥沙河 |
| 20. 我国环境保规定,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措施,必须与主体工程()。防治污染的设施必须经原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验收合格后,该建设项目方可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
| a、同时设计 b、同时施工 c、同时投产使用 d、同时验收 |
| 三、 判断题。 ( 共40题 ,共40分,每题1分 ) |
| 1. 节约用水规划应当包括节水目标、节水措施、节水设施建设等内容。( ) |
| a、正确 b、错误 |
| 2. 无堤防河道的管理范围为两岸之间的水域、沙洲、滩地(包括可耕地)、行洪区以及两岸堤防和护堤地。() |
| a、正确 * b、错误 |
| 3.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水土资源、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的义务,并有权对破坏水土资源、造成水土流失的行为进行举报。( ) |
| a、正确 b、错误 |
| 4. 在非常抗旱期,各级应当优先保障城乡居民基本生活用水。( ) |
| a、正确 b、错误 |
| 5. “五水共治”是推进浙江新一轮改革发展的关键之策。 |
| a、正确 b、错误 |
| 6. 园林绿化、环境卫生、建筑施工等用水,应当优先利用江河湖泊水、再生水。( ) |
| a、正确 b、错误 |
| 7. 条例所称水资源是指地表水和地下水。( ) |
| a、正确 b、错误 |
| 8. 违反环境保之规定,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导致公私财产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 a、正确 b、错误 |
| 9. 国家对水资源依法实行取水许可制度和无偿使用制度。( ) |
| a、正确 b、错误 |
| 10. 县级以上或者其授权的部门在处理水事纠纷时,无权采取临时处置措施。( ) |
| a、正确 b、错误 |
| 11. 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禁止设置排污口。(a ) |
| *a、正确 b、错误 |
| 12. 禁止企业事业单位无排污许可证或者违反排污许可证的规定向水体排放废水、污水。() |
| a、正确 b、错误 |
| 13. 河道砂石开采权,应当按照规定采取招标等公开、公平方式出让。( ) |
| a、正确 b、错误 |
| 14. 因蓄滞洪区而直接受益的地区和单位,不需要对蓄滞洪区承担补偿、救助义务。() |
| a、正确 b、错误 |
| 15. 钱塘江、东西苕溪、甬江、椒江、瓯江、飞云江、鳌江的干流及其重要支流和京杭运河浙江境内段为省级河道。() |
| a、正确 b、错误 |
| 16. 根据法律有关规定,当事人造成环境污染危害的,有责任排除危害,并对直接受到损害的单位或者个人赔偿损失。() |
| a、正确 b、错误 |
| 17. 河道、湖泊管理实行按水系统一管理和分级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加强防护,确保畅通。() |
| a、正确 b、错误 |
| 18. 用水实行计量收费和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 ) |
| a、正确 b、错误 |
| 19. 水土流失地区的集体所有的土地承包给个人使用的,应当将治理水土流失的责任列入承包合同。( ) |
| a、正确 b、错误 |
| 20. 防洪区是指洪水泛滥可能淹及的地区,分为洪泛区、蓄滞洪区和防洪保护区。() |
| a、正确 b、错误 |
| 21. 《浙江省河道管理条例》中的“河道”包括江河、溪流、湖泊、人工水道、行洪区。( ) |
| a、正确 b、错误 |
| 22. 自备水源户不用安装取水计量设施。( ) |
| a、正确 b、错误 |
| 23. 水资源费的收取、使用和管理,按照《浙江省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办法》的规定执行。( ) |
| a、正确 b、错误 |
| 24. 省防汛抗旱指挥机构负责钱塘江干流、新安江、浦阳江、东苕溪干流等主要江河的洪水调度。( ) |
| a、正确 b、错误 |
| 25. 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根据情况确定是否采取措施保护生态环境。() |
| a、正确 b、错误 |
| 26. 防汛防台抗旱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防抗结合,确保重点、统筹兼顾”的原则。( ) |
| a、正确 b、错误 |
| 27. 国家对水资源实行流域管理与行政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管理。( ) |
| a、正确 b、错误 |
| 28. 开发、利用水资源,应当首先满足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并兼顾农业、工业、生态环境用水以及航运等需要.() |
| a、正确 b、错误 |
| 29. 甬江、椒江、鳌江、飞云江和钱塘江其他支流的洪水调度方案,由省防汛抗旱指挥机构组织制定。( ) |
| a、正确 b、错误 |
| 30.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防洪工程设施和依法参加防汛抗洪的义务。( ) |
| a、正确 b、错误 |
| 31. 五水共治即是指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 |
| a、正确 b、错误 |
| 32. 对水资源依法实行取水许可制度和有偿使用制度。( ) |
| a、正确 b、错误 |
| 33. 我国法律规定,海洋污染防治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
| a、正确 b、错误 |
| 34. 水污染是指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 ) |
| a、正确 b、错误 |
| 35. 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 ) |
| a、正确 b、错误 |
| 36. 对水土保持工作中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由县级以上给予表彰和奖励。( ) |
| a、正确 b、错误 |
| 37. 可以在二十五度以上陡坡地开垦种植农作物。() |
| a、正确 b、错误 |
| 38. 因水污染受到损害的当事人,有权要求排污方排除危害和赔偿损失。( ) |
| a、正确 b、错误 |
| 39. 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可以设置排污口。( ) |
| a、正确 b、错误 |
| 40. 在蓄滞洪区内建造房屋应当采用坡顶式结构。( ) |
| a、正确 b、错误 |
五水共治 试题答案
一、单选题。(共20题,共20分,每题1分)1.五水共治、()先行a、排涝 b、节水 c、治污 d、供水 2.我国环境保规定,因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提起诉讼的时效期间为(),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受到污染损害起时计算。a、1年 b、2年 c、3年 d、4年 3.国家在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实行地方水土保持()和考核奖惩制度。a、首长负责制 b、目标责任制 c、末位淘汰制 d、招标投标制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禁止向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