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2017治未病工作计划及措施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8 00:23:14
文档

2017治未病工作计划及措施

2017年中医治未病服务工作计划及措施治未病是中医预防医学的高度概括,在疾病的预防、诊治方面都有重要意义。将“治未病”的思想贯穿于临床,对疾病发生、发展的各个环节提前干预,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治未病”理念和实践,是落实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宏伟目标的重要举措;是增强全民健康意识、提高健康素质的重要途径;是弘扬中医药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中医药产业发展、提高中医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贡献率的重要动力。我院治未病
推荐度:
导读2017年中医治未病服务工作计划及措施治未病是中医预防医学的高度概括,在疾病的预防、诊治方面都有重要意义。将“治未病”的思想贯穿于临床,对疾病发生、发展的各个环节提前干预,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治未病”理念和实践,是落实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宏伟目标的重要举措;是增强全民健康意识、提高健康素质的重要途径;是弘扬中医药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中医药产业发展、提高中医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贡献率的重要动力。我院治未病
2017年中医治未病服务工作计划及措施

                             

    治未病是中医预防医学的高度概括,在疾病的预防、诊治方面都有重要意义。将“治未病”的思想贯穿于临床,对疾病发生、发展的各个环节提前干预,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治未病”理念和实践,是落实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宏伟目标的重要举措;是增强全民健康意识、提高健康素质的重要途径;是弘扬中医药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中医药产业发展、提高中医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贡献率的重要动力。我院治未病科是一个集门诊、中医体质辨识(中医体检)、健康评估和健康干预为一体的综合性中医预防保健科室,为医院一级临床科室。把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及对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需要作为出发点,大力发展中医治未病服务的优良传统,转变服务理念,突出中医药特色,发挥中医药优势,拓展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能力,特制订了2017年治未病服务以下工作计划。

    一、实行科学化管理,人性化服务流程

自成立治未病科以来,我科以健康咨询为主,重在将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理念深入人心,大力推广非药物治疗技术,健康咨询则主要针对病人的健康状况提供中医健康调理服务,膏方服务等。为突出中医特色,开展“体检-预防-保健-诊断-干预-康复”为一体的环式治未病保健链条服务,我科要着重加强实行科学化管理,规范和优化服务流程,并能开展个性化服务,开展电话预约和电话回访为广大居民答疑解惑,提供更为便捷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

    二、进一步完善“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体系

    提高和完善中医“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体系,要深化人才的培养和建设,加强中医“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体系理念的宣教和传播,拓展中医“治未病”服务领域并增加服务项目。

    三、增加“治未病”服务人次,增加服务量和收入

    凡是到我科进行健康咨询的人群,我科应加强对中医“体质辨识”的宣传,让健康咨询人群转变为愿意接受体质辨识的人群,运用“中医数体质辨识仪”进行体质辨识,给出相应诊断和调养方案,增加“体质辨识仪”的利用率。挂健康咨询门诊的人群应由中医知识丰富的主任提供个性化的诊疗指导意见,包括运动、情志调节,饮食调膳,膏方、针灸等中医传统疗法,对体质偏颇者进行健康干预指导措施,以达到纠偏防病的目的。

四、加大力度宣传中医“治未病”理念,推广适宜的中医治未病服务技术。

增加对辖区内社区开展的健康教育讲座场次,并扩大接受健康宣传和教育的范围,争取每个场次的活动人数得到提高。在社区开展得活动中整合一些简单方便的中医药适宜技术,不仅要教会社区卫生中心的工作人员,更要教会广大居民,多发放健康教育处方、多印发食疗药膳手册等健康教育资料,广泛开展养生保健指导,进行五禽戏、太极拳、太极剑的推广、普及,充分发挥“治未病”服务的特色优势。

五、医院充分重视治未病工作,逐步建立完善治未病工作激励机制

医院充分重视治未病工作,有院级领导分管治未病工作,医院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中均有发展治未病服务的内容,有明确的发展目标,建立并逐步完善治未病工作激励机制,建立奖惩制度,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治未病科工作组。

2017年为完善治未病科服务采取的工作措施如下:

一、科学化管理,规范和优化服务流程方面  

我科要着重加强实行科学化管理,规范和优化服务流程,并能开展个性化服务,开展电话预约和电话回访为广大居民答疑解惑,提供更为便捷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将规范化服务流程图进行了进一步优化。

附优化服务流程图:

二、完善“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体系方面,要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在实际工作中选拔培养更多的具有中医理论造诣和一定临床经验的医师,推进“治未病”工作,并根据“治未病”学科的特点,边实践、边探索,并不断总结、提供经验。培养一批具有中医“治未病”“治未病”服务服务职业技能的实用型人才。按照因地制宜、稳步推进的要求,结合实际,循序渐进,分阶段实施工作目标。工作中丰富形式、注重实效,整合资源,形成合力,突出重点,及时总结。

三、增加服务量方面,扩大治未病主要服务对象

“治未病”科的服务对象主要有以下五类:

一是中医体质偏颇人群:根据2009年中华中医药学会颁布的《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健康体检人群中体质辨识结果符合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气郁质、血瘀质或特禀质等偏颇体质者。

二是亚健康人群:处于亚健康状态者,表现为一定时间内的活力降低、功能和适应能力减退的症状,但不符合现代医学有关疾病的临床或亚临床诊断标准。亚健康状态涉及的范围主要有以下两方面:一是机体或精神、心理上的不适感或表现,如疲劳、虚弱、情绪改变,或易感冒、胃肠功能失调、睡眠质量下降等;二是与年龄不相符的组织结构或生理功能的表现,如记忆力减退、性生活质量下降等。

三是病前状态人群:病前状态是指具备与具体疾病相关的风险因素,或出现理化指标异常,但未达到相关疾病的诊断标准,容易向疾病状态转归的一种疾病前持续状态。常见病前状态有高尿酸血症、糖调节异常、血脂异常、临界高血压、肥胖、颈肩腰腿痛、代谢综合征、更年期、经前综合征等。

四是慢性疾病需实施健康管理的人群:指已达到相关疾病的诊断标准,处于疾病稳定期,愿意接受中医健康管理,通过生活方式改变与自我保健,可以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疾病向愈的人群。

五是其他关注健康的特殊人群:如育龄妇女(孕前调理)、男性(育前保健)、老年人(延年益寿)等。

    针对于我科与体检科长期合作,很多体检完发现自己处于亚健康状态,却在医院里找不到相应的服务。所以我科应加强对体检人员的宣传,凡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可以到治未病科来寻求服务: 1、身体健康,无异常指征需保持最佳状态者;2、体质偏颇,有疾病易患倾向者;3、自觉症状明显,但理化指标无异常者;4、理化检查指标处于临界值,但尚未达到疾病诊断标准者,即疾病易患人群;5、慢性疾病稳定期需延缓发展、预防并发症者;6、病已痊愈,但需预防复发者或大病初愈、大手术后身体虚弱,需进一步调养康复者。对于大部分来源于体检后的人群多开展“治未病”的宣传和服务。

四、社区宣传服务方面,定期开展治未病科职工和各个协作社区负责人的宣传大会,广泛宣传中医“治未病”工作任务,积极抽调相关专家、人员下到社区给居民做讲解,成立我院中医”治未病”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并成立由我院名老中医江博士和有关专家组成的专家咨询组,开展和免费健康咨询服务,指导全辖区内中医”治未病”服务工作。通过专家队伍在医院或社区义诊等,通过制作影视、多媒体宣讲材料、印发健康教育宣传资料等大众媒体,让社会了解中医“治未病”的理念,普及“治未病”知识,进一步让中医特色“治未病”健康文化转化为促进健康的自主行为。落实适宜技术的推广,整合针灸、推拿、拔罐、刮痧等中医药适宜技术,制定各类人群的中医特色保健方案,开设饮食、运动、药膳、膏方进补等特色保健服务,并发放慢性病健康教育处方、食疗药膳手册等健康教育资料,广泛开展养生保健指导,进行五禽戏、太极拳、太极剑的推广、普及,充分发挥“治未病”优势。

五、加大资金投入,建立并逐步完善治未病工作激励机制,建立奖惩制度。每月对科内员工的考核与奖金挂钩,对考核达标者予以每月100元奖励,对考核优秀者予以每月200元奖励.医院充分重视治未病工作,有院级领导分管治未病工作,医院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中均有发展治未病服务的内容,有明确的发展目标,建立并逐步完善治未病工作激励机制,建立奖惩制度。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治未病科工作组,组长为治未病科主任,组员为科室内所有员工。主要职责: 1.建立质量管理工作机构,落实工作人员,做到有人管, 有人抓质量管理工作。 2.制定“治未病”科发展方针、目标、任务,营造“治未 病”理念及内涵文化。 3.制定质量管理工作职责,明确工作目标任务,严格考核。4.完善治未病科工作激励机制。

                                       治未病科

                                          2017年1月8日

文档

2017治未病工作计划及措施

2017年中医治未病服务工作计划及措施治未病是中医预防医学的高度概括,在疾病的预防、诊治方面都有重要意义。将“治未病”的思想贯穿于临床,对疾病发生、发展的各个环节提前干预,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治未病”理念和实践,是落实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宏伟目标的重要举措;是增强全民健康意识、提高健康素质的重要途径;是弘扬中医药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中医药产业发展、提高中医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贡献率的重要动力。我院治未病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