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高二地理期中试卷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8 00:20:19
文档

高二地理期中试卷

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铜城中学高二年级期中考试地理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要求。)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据此完成1~3题。1.区域是()A.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或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B.人为划分的文化区C.经济活动类型的分布区D.国家、省、市等行政区域2.区域具备的特征有()①一定的面积和形状②明确的边界③明确的区域特征④一定的政治地位A.①②
推荐度:
导读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铜城中学高二年级期中考试地理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要求。)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据此完成1~3题。1.区域是()A.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或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B.人为划分的文化区C.经济活动类型的分布区D.国家、省、市等行政区域2.区域具备的特征有()①一定的面积和形状②明确的边界③明确的区域特征④一定的政治地位A.①②
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铜城中学高二年级期中考试

地 理 试 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要求。 )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据此完成1~3题。

1.区域是 ( )

A.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或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        B.人为划分的文化区

C.经济活动类型的分布区                          D.国家、省、市等行政区域

2.区域具备的特征有( )

①一定的面积和形状  ②明确的边界   ③明确的区域特征   ④一定的政治地位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区域内部特征具有________性,区域之间的特征具有明显的________性。(   )

A.相对一致 差异     B.绝对一致 相对一致

C.差异 整体         D.地带 非地带性

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都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但是地理环境存在显著的差异,区域发展方向也不同。据此完成4~6题。

4.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农作物一年两熟至三熟,而松嫩平原仅一年一熟,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

A.气候    B.水分   C.地形    D.土壤

5.下列关于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长江三角洲的水稻土肥沃,而松嫩平原的黑土贫瘠

B.长江三角洲水热条件的组合要优于松嫩平原

C.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均为季风气候区,气候条件相差无几

D.长江三角洲地区矿产资源丰富,而松嫩平原矿产资源贫乏

6.关于长江三角洲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耕地多为水田,适宜大规模机械化作业,集约化程度高

B.温带季风气候,优越的水热条件,农作物能够一年两熟至三熟

C.长江三角洲河湖水面广,淡水渔业较发达

D.长江三角洲主要种植水稻、玉米、甜菜和棉花

7.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有关这条分界线南北自然景观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秦岭-淮河以北耕地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是春小麦

B.秦岭-淮河以南耕地以水田为主,主要油料作物是油菜

C.秦岭-淮河以北典型植被是亚寒带针叶林

D.秦岭-淮河以南主要是热带季雨林

8.不同历史阶段,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不同,主要是因为 (  )

A.区域地理环境不断发展变化

B.区域的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不断变化

C.各历史阶段统治者的政令不同

D.区域大小不同

国土资源部颁布的《国土资源“十一五”规划纲要》指出:要建成数字中国地理空间框架,初步形成“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的国土资源管理运行体系。由此可见,“3S”技术将在今后国土整治中发挥重要作用。据此回答9~10题。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GPS技术是地图的延伸          

B.RS技术是地图的延伸

C.GPS技术可以为用户提供精确的三维坐标

D.GPS技术可分别处理RS技术及GIS技术提供的图像和数据

10.“网上管”主要应用的系统是(  )

A. GPS    B.GIS     C.RS     D.人工监测

读下图,回答11~13题。

11.    a地区治沙工作卓有成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利用麦草、稻草、芦苇等材料扎设方格状的挡风墙是因地制宜治沙的典型

B.草方格沙障能大量吸引地下水,促进植物生长,固定沙漠

C.沙障固沙成本低,应大规模推广

D.沙障可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减风力,但不能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

12.b铁路线是(    )

A.陇海线     B.京哈线      C.兰新线      D.包兰线

13.c地区土地荒漠化的人为原因不包括(    )

A.修筑公路    B.过度樵采  C.过度放牧      D.过渡开垦

读下图,完成14~15题。

14.从图中的信息看,为保障农业稳产,改良的因素是(  )

A.地形   B.降水   C.水源       D.土壤

15.从图中水库分布看,修建水库的主要意义是(  )

A.防洪       B.发电   C.养殖         D.防治水土流失

下为我国东南地区某地形的素描图。读图,回答16~17题。

16.若将其转绘成等高线图(单位:米),则应为下列四图中的(  )

17.如果该地形区不合理的利用土地资源,直接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  )

A.水土流失         B.土壤盐碱化

C.土地荒漠化      D.生物物种灭绝

节约型社会是指在社会生产、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通过采取综合性措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收益,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形态。读产品单耗国际比较表,结合有关知识回答18~19题。

名称单位国内平均水平国外先进水平
火电供电煤耗千克标煤/千瓦时

392316
吨钢可比能耗千克标煤/吨

7816
水泥综合能耗千克标煤/吨

181124.6
乙烯能耗千克标煤/吨

1212714
载货汽车油耗升/百吨千米

7.63.4
18.下列叙述中,不属于我国能源利用效率低下的原因是(  )

A.产业结构不合理,低能耗的第三产业特别是服务业明显滞后

B.工艺技术和设备落后,尤其是重点行业工艺落后所占比重较高

C.管理水平低,与节能密切相关的统计、计量、考核制度不完善,信息化水平低,损失浪费严重

D.我国能源资源品质差,热效率低

19.当前持续发生的能源“三荒”再次告诫我们,中国并不是一个能源富裕的国家,节能降耗至关重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有效措施有(  )

①大力调整经济结构,优化能源结构 ②加快技术进步,提高资源利用率 ③提高全社会的资源节约意识,倡导公众参与 ④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强资源开发利用的管理 ⑤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从根本上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益”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⑤        D.②③④⑤

读东北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均耕地面积及谷物单产比较(2002年)表,完成20~21题。

20.从表中可以看出,人均谷物产量最高的是(  )

黑龙江吉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全国
人均耕地面积(hm2)

0.310.210.100.020.070.050.10
单位面积谷物产量(kg/hm2)

4 9165 8725 8707 0446 2076 1754 885
A.上海         B.黑龙江     C.吉林      D.浙江

21.随着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和湿地保护工程的实施,东北地区靠扩大耕地面积(开垦荒地)来增加粮食产量的途径将受到。东北地区增加粮食产量的合理途径可以是(  )

A.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B.大面积采用大棚技术、提高复种指数

C.增加劳动力,精耕细作                    D.增施有机肥、保持土壤肥力

读热带雨林与水循环示意简图,回答22~23题。

22.甲、乙、丙的含义叙述正确的是 (    )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装※※※※※※※※※※※※※※※※※订※※※※※※※※※※※※※※※※※线※※※※※※※※※※※※※※※※

A.甲表示雨林的蒸发和蒸腾作用            B.乙表示水汽输送

C.丙表示大气降水                        D.甲与丙所表示的含义完全相同

23.图中表明(   )

A.热带雨林大约50%的降水量由自身产生

B.热带雨林为全球的水循环提供了50%的水量

C.热带雨林所涵养的水量占全球的绝大部分

D.热带雨林的绝大部分降水通过地表径流回到了海洋,少部分以蒸腾形式回到大气中

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迅速推进工业化,同时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据此完成24~25题。

24.下面几种区域城市化典型模式中属于珠江三角洲模式的是(  )

A.小商品经营→个体私营企业→工业化→城市化

B.大城市扩散→乡镇企业发展→工业化→城市化

C.对外开放→外资企业建立→工业化→城市化

D.沿边开放→边贸发展→城市化

25.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主要表现在 (  )

①城镇数量猛增,城市交错分布        ②城市规模迅速扩大

③逆城市化现象凸现                  ④城市人口比重提高,城市分布密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题卡

一、选择题

题号12345678910111213
答案
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
答案
第Ⅱ卷(综合题,共50分)

二、综合题(共50分)

26.下图是非洲部分地区示意图及C地(津德尔)气候资料图,请根据图甲及资料并联系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填出A、B两地自然带的名称:(4分)  A:              B:              

(2)图示阴影部分是非洲萨赫勒地区,该地区是世界荒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请根据该地区有代表性的C地的气候资料分析说明津德尔的气候特征及其成因。(4分)

(3)请你提出两种控制荒漠化加剧的可行方法。(2分)

27.读山西省煤炭的综合利用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山西省结合本区的________、________等资源优势,围绕__________开发,构建了三条产业链,其中输出化工产品的是____________产业链。(4分)

(2)简述山西省能成为全国能源基地的条件有哪些?(6分)

(3) 随着资源枯竭,该区域为进一步发展经济,可以从哪几方面挖掘潜力?请就这一课题提出合理化建议。(4分)

28.读红水河水电站梯级开发示意图,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红水河是珠江流域西江水系的上游干流河段,其上游称南盘江。红水河流域水能资源丰富,已先后建成大化、恶滩天生桥二级(低坎)、岩滩、天生桥-级(高坝)、白龙滩等6个电站。为华南、西南电网输入了巨大的优质电能,有效地改善了华南、西南电网的供电质量和效益,并拉开了华南网“西电东送”的序幕。全流域装机容量最大、调节性能最好的关键性、控制性骨干枢纽——龙滩电站,主体工程也已于2001年7月1日正式开工建设,其规划装机总容量540万千瓦,龙滩水电站的建设,标志着红水河这一中国水能“富矿”的开发利用将步入高潮。

(1)分析红水河流域水能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4分)

 (2)以红水河水电基地与山西能源基地为例,说明水电基地与煤炭能源基地在区位选择上的差异和对环境的影响。(8分)

29.下图分别是我国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示意,读后回答问题。(14分)

(1)简析两经济区发展经济共同的区位优势。(4分)

(2)两个经济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哪些主要问题?(4分)

       

(3)简述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主要问题及发展的对策。(6分)

文档

高二地理期中试卷

2013-2014学年度上学期铜城中学高二年级期中考试地理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要求。)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据此完成1~3题。1.区域是()A.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或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B.人为划分的文化区C.经济活动类型的分布区D.国家、省、市等行政区域2.区域具备的特征有()①一定的面积和形状②明确的边界③明确的区域特征④一定的政治地位A.①②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