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浅析北京园博会园中园设计_以岭南园_江苏园_北京园为例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8 00:20:46
文档

浅析北京园博会园中园设计_以岭南园_江苏园_北京园为例

曾庆宜(广州园林建筑规划设计院,广东广州510055)ZENGQing-yi(Guangzhoulandscapeplanninganddesigninstitute,Guangzhou510055,China)浅析北京园博会园中园设计——以岭南园、江苏园、北京园为例ABriefAnalysisoftheBeijingInternationalGardenExpoGardenDesign:TakingtheLingnanGarden,JiangsuGardenandBeijingGardenf
推荐度:
导读曾庆宜(广州园林建筑规划设计院,广东广州510055)ZENGQing-yi(Guangzhoulandscapeplanninganddesigninstitute,Guangzhou510055,China)浅析北京园博会园中园设计——以岭南园、江苏园、北京园为例ABriefAnalysisoftheBeijingInternationalGardenExpoGardenDesign:TakingtheLingnanGarden,JiangsuGardenandBeijingGardenf


曾庆宜

(广州园林建筑规划设计院,广东 广州 510055) ZENG Qing-yi

(Guangzhou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institute, Guangzhou 510055, China)

浅析北京园博会园中园设计——以岭南园、江苏园、北京园为例

A Brief Analysis of the Beijing International Garden Expo Garden Design: Taking the Lingnan Garden, Jiangsu Garden and Beijing Garden for Example

摘要:文章介绍了北京园博会的总体情况,并图文并茂地分析北京园博会三个主要的园中园——岭南园、江苏园、北京园的空间布局、地域特色、设计亮点与不足。通过总结这三个园中园的异同,进一步探讨了北京园博会园中园的设计特色与不足。

Abstract:The article describes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Beijing International Garden Expo, introduces three main garden of Beijing International Garden Expo: Lingnan Garden, Jiangsu Garden and Beijing Garden from layout, geographical characteristic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It summarize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these three garden and further explore the features and shortcomings on the garden design of Beijing International Garden Expo.

Key words :Beijing International Garden Expo; Landscape; Lingnan Garden; Jiangsu Garden; Beijing Garden

关键词:北京园博会;景观;岭南园;江苏园;北京园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1(2014)01-0046-04收稿日期:2013-10-30修回日期:2014-02-11

北京园博会是第九届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自开园以来,游人如织,盛况空前。北京园博会作为集景园,主要采用园中园的手法,由各省市自治区与园林设计单位建园,不同风格流派的园林在此珠玑串联。岭南园、江苏园与北京园是这次园博园建设中的佼佼者,它们规模较大、投入人力物力多,代表着岭南园林、江南园林和北方皇家园林这三种主流流派。因此,本文分析了这三个园中园的地域特色、设计亮点与不足,进而探讨北京园博会园中园景观设计特色。1北京园博会总体情况介绍

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是由国家住建部与地方共同主办的代表国内园林行业最高水平的国际性盛会。北京园博园地处丰台区长辛店镇,永定河西岸,紧邻著名的卢

沟桥和宛平城,处在北京市总体规划中的西部发展带上,是城南发展规划“一轴一带多园区”中的永定河绿色生态发展带的核心区。园区

面积267 hm 2,加上246 hm 2的园博湖,总面积513 hm 2,接近两个颐和园的面积总和。整体空间体现了“一轴、两区、三地标、五展园”

图1  展园布局

的规划布局。“一轴”即园博轴,是一条由园林博物馆延伸至功能性湿地的南北向景观轴线;“两区”即园博湖景区和下沉式花园景区锦绣谷;“三地标”即园博会的三大标志性建筑:永定塔、中国园林博物馆和主展馆;“五展园”即传统展园、现代展园、创意展园、国际展园和湿地公园(图1)。

园博会自举办以来,选址由城市核心区向郊区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展示内容日趋丰富,展览会环境由室内向户外转移,成为提升城市环境及形象的引擎[1]。

2园博会园中园赏析

2.1.妙活新奇岭南园

岭南园占地面积约1.33 hm2,以“岭南谣、故乡情”为主题,采用前庭后院的布局手法,空间形式为:围合的前庭—半围合的水院—开放的自然山水园,园内设计有“九曜春晓、月照名堂、南国红豆、雨打芭蕉、粤韵风华、渔歌晚唱、泮塘荷风、妆台

绮绣、虹云飞韵、秋水龙吟”十景[2]

(图2~3)。彰显岭南文化兼容并包、

务实创新的特色。

全园为两进庭院、庭园并列式

的组合。建筑与山水自然结合,画

卷以水面为中心展开,庭院空间平

易,园林意境清远。游客自园博轴

入园,有棕榈夹道,顽石清溪(图

4),跨广济桥,沿九曜奇石而行,

即是主景石广场,向南折回则进入

庭院区。前庭连廊环绕,翠竹曳影,

庭内有砖雕灰塑,盆景竞姿。经连

廊至水榭,粤剧小调徐徐绕梁,不绝

于耳。水榭之南,水廊环绕,东临荫

棚,内有热带雨林景观,令人称奇。

西廊靠湖,尽揽廊外湖光山色,水庭

南为船厅,可倚栏听泉品茗。船厅以

南为卓锡泉,向西,便进入园池区,

顺着石级小径,经沅风台来到旱舫,

登“舟”观景,只见苔石噬波,山石

叠障,悬泉瀑布,飞漱其间。下船北

行,跨荷塘曲桥,穿塑石山洞,登上

小姐楼,远眺永定塔,两相呼应,更

显窈窕(图5)。下楼东行,沿虹云

桥亭两岸可赏岭南佳果,而后行经百

花坡,有客家山歌相伴,穿过梅花月

洞门,回至前庭。至此,游尽全园。

岭南园融周边秀境于一炉,集

传统岭南造园工艺之精华,尽现岭

南园林浓丽秀美、妙活新奇的独特

风格,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小姐楼等岭南特色建筑、岭南园一

隅的漏窗、透景的蛎壳墙、玻璃花

窗等显示出浓浓岭南情韵,美花

红千层Callistemon citrinus、银叶

金合欢Acacia podalyriifolia、软叶

刺葵Phoenix roebelenii、黄金香柳

Melaleuca bracteata等岭南园林植物

的引入,使岭南园的绿化独具一格。

岭南园的优点在于山水布局合

理,理水手法巧妙自然,岭南造园

特色鲜明,不足之处是工期仓促,

施工工艺略显粗糙,荫棚的热带雨

林植物只能观赏一季,无法保持长

期的景观效果。

2.2清丽秀美忆江南

江苏园展示江南古典园林的特

点,体现江南私家园林的韵味,是

一座兼具“苏州古典园林”和“金

陵园林”特色的集景园,一园两景,

图2 岭南园平面图图3 岭南园鸟瞰图岭南园鸟瞰图图4 入园景观图5 小姐楼

集中展示了苏州、南京等经典名园的各种造园要素和典型景观。整体上追求城市山林、渐入佳境和秀婉轻柔的意境,江南古典园林步移景异、咫尺山林、景面文心的造园技法贯穿始终。

宋代的沧浪亭、元代的狮子林、明代的拙政园、清代的留园,江南地区的这些代表名园景观在江苏园中都能找到。从主入口进去就是江苏园的门厅,一面白墙灰瓦的影壁遮挡了视线,这是仿造苏州留园的门厅而建。入口处模仿拙政园原入口“左通、右达”,临水扇亭模仿拙政园“与谁同坐”轩,舒啸亭是按照沧浪亭1:1仿制,让人仿佛置身于苏州名园大观园。江苏园中细微之处也充分保持了江南园林的原汁原味。比如建筑色彩完全是江南园林中粉墙黛瓦、栗柱灰砖的呈现,地面则用的是金山石,这种石材只有苏州产,它质地坚硬、透水性好。园内的各个拱门都用当地出产的青

石镶边。小桥流水、粉墙黛瓦、石

笋竹林、栗柱灰砖、花街铺地……

江苏园的“忆江南”主题体现在了

每一个细节之处。

江苏园的不足,一是模仿痕迹

过重,因地制宜不足,比如“左通、

右达”之处,右边一墙堵死,不能

通达,名不副实;二是单体建筑精

致,空间组合不足,导致空间单一,

建筑组合生硬滞涩。三是对水面空

间的处理不当,导致水面大而空,

欠缺前景与分割,“以大见小”,

使建筑的视野更小了。

2.3恢弘壮丽的万景之园

北京园按皇家园林格局,坐北

朝南,共三进院落,融汇了3类皇

家园林精华,包括宫廷园、山水园、

山地园,可谓是继比圆明万园之盛,

续显移天缩地之功,期万类之乂和,

思大化之周浃(图6)。

北京园的门前广场铺地分外引

人注意,地面仿天坛圜丘的圆形放

射铺地,每块地砖上面都有独一无

二的刻字,共 1 434 块,上面镌刻

着旧时燕京名园佳景的名字,可谓

匠心独运[3]。

第一进院落“明春院”采用传

统皇家四合院园林形式。它的设计

原型来自四合院园林典范——乾隆

花园。一进大门,先有松石障景,

游人绕山穿洞才能进入正院。左首

是风簧斋,配植凰竹。右首是天香馆,

环种白牡丹。院落的东南角,还隐

藏着一处小院落,营造出园中有园、

庭院深深深几许的景观。

绕过“万籁清音”,进入第二

进院落,眼前豁然开朗。俯瞰,是

一泓秋水;平视,是层层叠叠的假

山,仰视则是整个北京园的景观最

高点——聚景阁(图7)。聚景阁

是对圆明园四十景之一“茹古涵今”

的再现,油漆彩画全部采用和玺做

法,做工精细,选材讲究,在北京

图7 壮丽的聚景阁图6 恢弘壮丽的万景之园

图8 知秋园乃至全国新建古建筑中不多见,尽显北京皇家古建筑的味道。登上聚景阁,极目远眺,整个锦绣谷尽收眼底。山水园东南北三面由建筑围合,西北开敞,广植林木,林下一溪清流迤逦而下,岸边的景石上镌刻着北京十六个区县的名泉。

第三进院落知秋园,是典型皇家山地园林风格。位于北京园的西侧。主建筑爽风楼和楼前的山石镶嵌成一体。这个院落以秋景为主,近处是响叶杨,远处是油松林。园子之中还有知秋亭、玫露台、碎金蹬等景观(图8)。

北京园的题跋呼应万园之园,皆以万字开头,如“万景千园”“万象昭辉”“万木松风”“万叶秋声”,立意的高远与景观的恢弘互相呼应,足见匠心。

与北京园相接的盛世清音瀑布假山,大气磅礴、雄中见秀,不以石皴取空灵,而以石洞涵空灵。假山分为三段,山上落差3 m,山腰落差5 m。先立主洞,借崖而起,端严,再以岩洞辅弼主洞,主次分明而又相依一体[4] 。

2.4小结

综上所述,岭南园平面布局活泼自由,建筑外观生动通透,色彩明快鲜艳,花木新颖奇丽,充分体现岭南文化兼容并包、务实创新的精神,有着浓浓的岭南乡情乡韵。江苏园布局精巧含蓄,建筑外观小巧细腻,空间开敞通透,色彩淡雅朴素,体现江南水乡园林风格。北京园布局端正严谨,建筑外观稳健

敦实,空间尺度较大,色彩富丽堂皇,

体现北方皇家园林特色。三个园中

园在平面布局、建筑外观、空间处理、

尺度大小以及色彩处理等方面均体

现了南北造园风格的差异[5]。而在

园林设计手法上,统一对比、透景、

漏景、步移景异等手法又出奇地一

致,追求悦目赏心、“虽由人作,

宛似天开”的境界,又体现了我国

各地园林艺术的共性。

3 北京园博会园中园设计特色

第九届园博会共建设国内展园

46个,涉及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和澳门特别行政区以及地

区共59个城市。各省市各显神通,

每个园中园都个性突出,充分展现

了中国园林的多样性和每个地方的

地域特色。除了本文介绍的岭南园、

江苏园和北京园,对杭州“花港观鱼”

公园主要景观元素进行提炼并加以

创新、重现西湖自然山水的杭州园,

展现闽南原汁原味的园林艺术和风

土人文景观的闽南园和富丽的山西

园,都是不错的园林尝试。

但园中园的建设也存在一些问

题:一是赶工期,园林设计与创作

的必要时间得不到保证;二是缺少

创新,园林作品简单复制重复,缺

乏新意和特色;三是有些作品为应

付之作,没有根据园博园的具体环

境来设计,成为立于大地的临时构

筑,缺乏地理文化特性。园博会之后,

一些展园由于设计品质不高、制作

质量粗糙而荒废于园博园中,或被

拆除,不但不能成为长久性的景观,

反而造成财力的浪费和审美的误导。

北京园博园是建国以来北京市

建设的第一个融汇各地园林艺术精品

于一起的集景园,将成为一个永久性

的公园。它依托永定河丰富的生态资

源和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撷取中外

园林艺术精华,荟萃古今园林文化智

慧,已成为展示当代园林建设最高科

技水平和艺术成就的示范区。北京园

博会的举办对推动我国乃至世界园林

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卢振,弓弼.我国历届园博会发展进

程浅析[J]. 陕西林业科技,2012(4):79-81.

[2]陶晓辉. 兼容并蓄、自成一体——第

九届中国(北京)国际园林博览会岭南园

设计探讨[J]. 广东园林,2012(8):75-78.

[3]于丽爽.至美北京园,翘望四海客[N].

北京日报,2013-4-19(3).

[4]孟兆祯.园衍[M]. 北京:中国建筑工

业出版社,2012:243.

[5]彭一刚.中国古典园林分析[M].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51.

■审稿编辑:赵建华 潘建非

作者简介:

曾庆宜(1988-),女,河北昌黎人

风景园林专业硕士,从事园林景观设计工作

E-mail:zengqingyi0522@126.com

广大的读者朋友:

新年好!2014年《广东园林》杂志拟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征稿:

风景园林教育;岭南园林历史研究;园林古建筑保护;庭园设计;花镜设计与应用;酒店园林景观;岭南盆景;湿地植物景观与建设。

欢迎惠赐稿件!谢谢!

投稿邮箱:1146724404@qq.com

《广东园林》编辑部

2014年2月

文档

浅析北京园博会园中园设计_以岭南园_江苏园_北京园为例

曾庆宜(广州园林建筑规划设计院,广东广州510055)ZENGQing-yi(Guangzhoulandscapeplanninganddesigninstitute,Guangzhou510055,China)浅析北京园博会园中园设计——以岭南园、江苏园、北京园为例ABriefAnalysisoftheBeijingInternationalGardenExpoGardenDesign:TakingtheLingnanGarden,JiangsuGardenandBeijingGardenf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