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教学内容 | 如果我是他 | 教材版本 | 苏教版 | ||
| 教学课时 | 共 1 课时 第 1 课时 | 课 型 | 新授 | ||
| 教学目标 | 让学生能够站在他人立场看待问题,设身处地的为别人着想,从而在交往中多些宽容和理解,增加与人交往的融洽度。 | ||||
| 教学重点 | 教会学生在生活中做一个尊重他人、能为别人着想的人。 | ||||
| 教学难点 | 通过活动,引导学生在现实中理解并尊重他人,做一个会为别人着想的宽容的人。 | ||||
| 教学准备 | 课前选好表演短剧的同学。 | ||||
| 教 学 过 程 | 修注栏 | ||||
| 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许多人。在与他人交往时,你试着想过他人的心情吗? 2教师叙述故事,学生看图。 故事一:一天上课时,刘老师向同学们提出一个问题。丁丁想了想,举起了手。当刘老师请他回答时,丁丁却一时紧张起来。丁丁低下了头,脸涨红了,结结巴巴说了半天,可还没讲清楚。有几个同学见他答不上来,就在一旁嘲笑他。丁丁难过极了,又不知怎么回答,忍不住哭了起来。 故事二:豆豆的妈妈胃病犯了,住进了医院,豆豆看见妈妈痛苦的表情,坐在妈妈的病床前哭了。 故事三:数学单元测验卷限下来了,点点一蹦三尺高,因为她考了99分。她一边拿着试卷,一边欢快地跳起舞来。 (二)思维发散(8-10分钟) 1.学生根据对故事的理解填空。 如果你是丁丁,你会想: 如果你是豆豆,你会想: 如果你是点点,你会想: 2.教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如果你通站在他人的角度多想一想,你会得到更多的快乐和朋友。 3.学生讨论:当你明白了丁丁、豆豆、点点的想法后,你准备对他们说些什么? (三)活动(13-15分钟) 1.教师指导学生看图后进行表演,表演《爸爸和我》的故事。 提示:学生上台前,先问问学生:“如果你是爸爸,在批评儿子时,你会怎么想?当儿子改正了自己的缺点时,你又会怎么想?” 2.学生讨论:你在生活中,站在他人一方想过吗? (四)作业(3-5分钟) 1.学生填写课后问题。 2.全班交流。 | " 情境导入,言简意赅。
思考时学生能够很好地带入到情境当中,说出的话感人至深。 短剧表演简单易懂,但发人深思,运用生活中的小例子,让学生明白道理。 | ||||
| 板书设计 | 如果我是他 你曾经身处他的环境中吗? 如果你是他,你希望别人怎么对你? | ||||
| 教学反思 | 同学们对知识的了解比较深入,但在实践当中,由于各种环境的影响,还是会出现比较自私的行为,需要不断的学习和环境的渗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