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课题 | 第12课秦汉时期的宗教、史学和艺术 | 课型 | 新课 | ||
| 授课教师 | 孔玉新 | 授课班级 | 初一年级 | 授课时间 | 23008.10.23 | 
| 教学目标 | 知识 与 技能 | 知道佛教传入的时间,道教兴起的时间,能够分析“佛教为什么能广泛的在我国传播开来?”;《史记》的作者与体例;秦汉时期雕塑突出代表、“世界第奇迹”——秦兵马俑。 培养学生充分利用课本资料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学生阅读课文和朗诵课文的能力。 | |||
| 过程 与 方法 | 在老师的指导下,引导学生学会利用教科书,提取教科书和其他资料中的有效历史信息,充分的依托课本基础知识引导学生围绕“司马迁的人格魅力对我们有什么启示”的问题展开讨论,从中受到优秀传统精神教育。 | ||||
| 情感 态度 与 价值观 | 学习历史人物司马迁的不屈不挠、努力奋斗的精神品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们受到良好的教育;感受秦始皇兵马俑的雄浑壮丽,增强学生们民族自豪感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教育。 | ||||
| 前端分析 | 教材分析:本课内容涉及到关于宗教理论方面的知识比较枯燥乏味,可以抓住学生们日常生活所接触到或学到的知识简化处理,补充一定的资料为学生进行讨论解决问题架设桥梁。关于史学的发展着重强化学生们学习司马迁的精神品质,感受兵马俑的雄浑壮丽,增强学生们民族自豪感、爱国主义情感。 学生分析:学生们比较喜欢观看影像资料,通过播放这些资料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又能够帮助解决课本上的疑难问题;注意引导学生学会从书中寻找有用的信息资料;注意联系学生实际生活经验,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
| 教学重点 | 佛教传入时间和道教兴起的时间;司马迁和《史记》;秦始皇陵兵马俑。 | ||||
| 教学难点 | 使学生认识宗教的本质及其复杂的作用,帮助学生形成对待宗教的科学态度。 | ||||
| 教学方法 | 影像资料直观教学法 | ||||
| 教学器材 | 多媒体幻灯片课件,影像资料片断;课本图片文字资料。 | ||||
| 意图 | 教师指导 | 学生活动 | 媒体使用 | 
| 复习巩固强化已经学过的知识由此引出新课教学任务 了解学生日常知识的多寡检测小学学习历史与社会的成果 发掘课本插图资料的功能,辅助学生理解深化知识点 设置问题总结概括总结成就 | 我国做为四大文明古国形象而闻名于世是从什么历史时期开始的呢?这一时期有哪些重要的成就向世人证明了我们伟大的文明古国的形象呢? 请看投影猜一猜他们是谁?他们有哪些贡献?这些都是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成就,这时期在思想文化领域也取得领人瞩目的成就。 一、宗教成就 1.佛教传入与传播-西汉末年 秦汉时期我国思想领域中出现了一股新鲜血液-宗教思想。那么这种思想是怎样产生的呢?(外来的与本土产的) 佛教的影响比较神奇-谈一谈对佛教的了解。(发源地、创始人、传入内地等)佛教的主张是什么?这种观念在秦汉时期的中国为什么受到了统治者的扶植和提倡?老百姓对佛教的主张是什么态度?为什么? 2.道教的产生与发展 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大家想一想:它是什么时候兴起的呢?教主是谁?这个宗教的主张能否得到当权者的重视和吸收呢?为什么? 道教与佛教他们的主张观点都对我国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大家想一想,现实生活中人们有哪些思想观念(或者言行举止)受到了佛教和道教的影响?我们不信宗教,觉得宗教离我们很远,其实,宗教不但影响我们的思想观念和行动,也影响着更多的东西。 | 在老师的提示下积极思考,踊跃回答问题,复习掌握已学知识点。 阅读课外阅读了解“白马驮经的传说与白马寺,观察课本上的《洛阳白马寺》插图 阅读课文找到答案 学生讨论思考回答问题(如:去寺庙拜佛烧香现象;寺庙里的建筑;说话使用的宗教用语:“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等) | 投影展示《蔡伦、张仲景、华佗》的人物图,为学生设置疑问 投影展示白马寺的图片和相关资料辅助学生思考,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投影展示相关的图片 投影展示补充相关的图文资料辅助教学。 | 
| 教学 意图 | 教师指导 | 学生活动 | 媒体使用 | 
| 使用课本文字资料和投影资料先交待清楚人物做好铺垫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分析问题。 使用图片说明效果更好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历史 | 宗教也是一种文化,宗教里有哲学的成分,有着思辩的美,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宗教和封建迷信混为一谈。 二、史学成就 秦汉时期史学有了很大进步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1.太史公司马迁 介绍人物背景故事,投影展示司马迁的文字资料,并结合课本上引用的司马迁的话回答:我们从这个故事学到了什么呢?那么这么伟大的一位史学家给我们留下的是一部怎样的史书呢? 2.“史家之绝唱”-《史记》 落实关于《史记》的基本知识点:从这部书中我们能够学到什么知识? 三、艺术宝库-秦始皇陵兵马俑 大量的使用有关兵马俑的图片,强调这是“世界上第奇迹” | 学生阅读投影的文字资料准备回答问题 在课本上落实基本知识点适当的进行问答式的教学交流 观看图片分析图中的恶人物身份,处理课后习题 | 投影展示《司马迁的故事》提供学习的资料: 投影相关的图片资料 | 
| 意图 | 教师指导 | 学生活动 | 媒体使用 | |
| 课堂小结 | 秦汉时期以其博大精深的科技文化成就造就我国世界四大文明古国的光荣形象,这是非常值得我们骄傲和自豪的事情。我们应该学习那些为我们祖国的文明历史作出重要贡献的人物,用我们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开创祖国新的历史篇章。 | |||
| 作业 | 必做 | 课后练习题,练习册 | ||
| 选作 | 练习册拓展练习部分 | |||
| 板书设计 | 第12课秦汉时期的宗教、史学和艺术 一、宗教成就 1.佛教的传入与传播-西汉 2.道教的产生与发展-东汉 二、史学成就 1.太史公司马迁 2.“史家之绝唱”-《史记》 三、艺术宝库—秦始皇陵兵马俑•世界第奇迹 | |||
| 教学反思 | 教学内容的处理应注意安排妥当:重难点的确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要注意发掘历史教学中的能够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内容进行重点、详细的讲解,而那些枯燥不易理解的内容应注意适当取舍。这节课在处理内容方面有些不当,讲解宗教理论内容的时间过多,而后边的史记和秦始皇陵兵马俑的时间就不够了。今后应注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