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课题结题应准备的材料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8 00:21:43
文档

课题结题应准备的材料

课题情况简介同江一中课题组于占海课题名称:《增强学校德育实效性的途径和方法》二、课题的提出:1、理论依据:(1)、人本论:任何事物都有其本身的内部结构,亦有其外部关系,教育也不例外。因此,要揭示某一事物的特点与规律,就既要从内部结构去考察,也要从其外部去探究。教育人本论就是主张从教育去考察教育的特点与规律的一种思想。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教人做一个真正的人,既是教育的出发点,又是教育的过程,还是教育的归宿处,离开了培养人这一点,教育就不复存在。因此,教育就必须“以人为本”,尊重、理解、关心和信任
推荐度:
导读课题情况简介同江一中课题组于占海课题名称:《增强学校德育实效性的途径和方法》二、课题的提出:1、理论依据:(1)、人本论:任何事物都有其本身的内部结构,亦有其外部关系,教育也不例外。因此,要揭示某一事物的特点与规律,就既要从内部结构去考察,也要从其外部去探究。教育人本论就是主张从教育去考察教育的特点与规律的一种思想。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教人做一个真正的人,既是教育的出发点,又是教育的过程,还是教育的归宿处,离开了培养人这一点,教育就不复存在。因此,教育就必须“以人为本”,尊重、理解、关心和信任
课题情况简介

同江一中课题组  于占海

课题名称:《增强学校德育实效性的途径和方法》

二、课题的提出:

1、理论依据:

(1)、人本论:任何事物都有其本身的内部结构,亦有其外部关系,教育也不例外。因此,要揭示某一事物的特点与规律,就既要从内部结构去考察,也要从其外部去探究。教育人本论就是主张从教育去考察教育的特点与规律的一种思想。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教人做一个真正的人,既是教育的出发点,又是教育的过程,还是教育的归宿处,离开了培养人这一点,教育就不复存在。因此,教育就必须“以人为本”,尊重、理解、关心和信任每一个学生。

(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提出,人有一系列复杂的需要,按其优先次序可以排成梯式的层次,其中包括四点基本假设: 已经满足的需求,不再是激励因素。人们总是在力图满足某种需求,一旦一种需求得到满足,就会有另一种需要取而代之。 大多数人的需要结构很复杂,无论何时都有许多需求影响行为。一般来说,只有在较低层次的需求得到满足之后,较高层次的需求才会有足够的活力驱动行为。 满足较高层次需求的途径多于满足较低层次需求的途径。

2、时代背景:

21世纪,中国教育必须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肩负起时代的使命与重任。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当前实施基础教育的一项系统工程。德育是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必须站在历史的角度,以战略的眼光来认识新时期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又深刻阐述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对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

 

3、学校实际状况:近年来,由于我校连续扩招,来自市内和周边市县的学生急剧增多,生源较为复杂,学生的各方面差距拉大。这给我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带来了很多新问题。学校仍存在传统教育中封闭、单一、僵化的教育方式。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通过课题的研究,充分认识地处边境地区的我市中学生思想道德状况。解决当代独生子女民主意识淡漠,价值观念扭曲,追求奢侈享乐,违法犯罪频频发生的问题。探索在现有的政治、经济、文化、地缘条件下,有效地整合教育资源,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的方法、途径。

1、有助于学生自我发展、终身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本课题研究的着眼点是充分发挥学生在德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情感,树立正确的质量观、价值观和人才观,提高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道德判断能力和自律能力,真正地做到自治、自理和自律。

 2、有助于学校建立新的德育运行模式。本课题针对传统道德教育存在的诸多弊端,从突破影响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评价因素入手,寻求促使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新路径,构建学校新的德育运行模式。

3、有助于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作为一所省级示范高中,我们将通过课题的研究,寻求学校在德育工作中的新思路、新发展、新突破,以培养世纪新人,影响和带动周边学校,发挥学校的辐射示范作用。另外,本课题研究将进一步丰富德育论。从人出发又回到人,让教育更加关注人的自身发展,关注人的自我教育能力,由原来的促进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提升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课题研究的理论假设:

我们以新一届高一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我国现有的德育教育法规及古今中外著名的教育专家的权威论著为科学理论依据,通过对学生德育现状的分析确定我们的德育工作应从引领式教育和规范式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三方面着手。经过研究与探索,增强以上三方面工作的方法与途径是:通过制度创新,抓常规管理,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抓好集中教育、学科渗透,促进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的提高;抓校内外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感;通过心理辅导、心理问题的矫正、开心理健康课程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五、课题研究的内容:

1、科学合理地设置循序渐进的德育目标,突出德育工作的目的性。

2、提高教师德育方法,突出德育管理工作的情感性和实践性。

3、在各项活动中加强学生的自主体验,突出德育的实践性。

4、教给学生自警、自戒、自励等自我教育方法,突出德育的主体性。

5、建立起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合力网,突出德育工作的全面性。

6、加强学校文化建设,突出精神生活的高雅性。 

六、课题研究的阶段及规划:

研究项目计划实施的步骤设计

    论证、准备阶段(2006.9——2007.7)

(1) 课题设计、论证,上报申请立项。

(2) 推荐培训课题组成员。

(3) 制定研究方案,确立子课题。

  全面实施阶段(2007.9—2008.7)

    (1)选定实验对象(2)进行问卷调查及座谈调查,(3)收集整理资料信息,并进行理论分析,(4)召开小型研讨会;(5)召开中期成果展示会,(6)将研究成果推广,深化研究,验证研究成果。

 结题阶段:(2008.9—2009.7)

    总结深化,整理研究材料,完成结题报告,出研究论文专集(有可能是校级论文集)。

七、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课题主要以2006、2007届高一为研究对象,总结经验在各年级进行推广。本课题采用行动研究法、文献研究法、社会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测验法、座谈会、问题学生访谈、学生教育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从德育法规、学者论著等选择资料,寻找科学理论依据。

2、调查研究法:通过质与量的分析、综合,总结经验,提供事实依据,奠定研究基点。

3、问卷、测验法:设计问卷及测验题,以问卷调查、座谈会、测验相结合,对德育目标的落实情况进行评价,让学生在学习期间参与社会实践,增加生活体验和社会体验。

八、课题研究的子课题及分工

   课题负责人:姜源、于祥杰、韩新民、徐翠霞

   负责课题研究的方向策划、研究组织指导工作等

   课题研究人员分工:

  课题研究内容一:《班级常规管理中德育的方法与策略研究》(养成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

       李阳、张玉玲、刘成、宿孝文、张德义、贾煜、刘显丽、李华、郑燕平、菅悦久、周晓君、夏秀艳

  课题研究内容二:《新形势下高中德育的制度与组织形式的研究》(学校活动、班级活动)

        韩新民、李博、欧艳珍、曲艳芳、崔宏、王德臣、王宝江、冯刚、于祥杰、刘红梅、彭娜

  课题研究内容三:《学科渗透在德育中的实施研究》(心理、语文、政治、历史等)

        曹淑坤、 于洪树、葛玉兰、王子胜、郭丽梅、苗青、郭文琰

  课题研究内容四:《学校育人的策略研究》(班主任队伍建设、学生日常行为管理制度)

  课题研究内容五:《探索学校、家庭、社会一体的德育方法研究》(教学开放日、家长学校)

        张刚、陈金艳、于占海、黎晓敏、李丹、王玉飞、李波、王聪、宋芝君、

  课题研究内容六:《“问题学生”转化的研究探索》(针对一系列问题形成特色技巧——早恋问题、单亲家庭学生心理问题、问题学生教育)

        李寒冰、 贾红楣、孔祥民、路文进、梁桂华、祝贵才、刘艳梅、肖丽华、徐明梅

  课题研究内容七:《班主任教育理念研究》(适时施教、激励教育)

      张金凤、徐翠霞、王秀艳、满长惠、 刘金海、安丽娜、马艳华、郑学芬

    以上各课题组成员负责课题研究的调查、信息反馈、信息分析、资料收集、变量分析等工作;负责课题研究过程中学生问卷调查、变量观察、施教影响、活动组织等。

蒋艳君

负责课题研究电子档案的建立、编辑整理工作

梁秋爽

负责课题研究所需文献资料的收集、查询工作。

课题结题应准备的材料

应准备的材料有以下三大类:

一、文件计划性资料:

1.课题立项申请书

2.课题任务下达书

3.课题的实施方案

4.课题的开题论证会:

(1)开题报告

(2)实验教师论证发言

(3)会议记录(可以手写)

5.课题的年度规划(围绕课题写)

6.课题参加人员名册及变更人员名册(说明变更原因)。

7.课题调整计划说明

二、课题研究过程性资料:

1.课题组研究记录(每个阶段都要写)

2.课题研究前测性资料。包括调查问卷(放在副卷)及问卷分析、样表(放在主卷)

3.课题研究的要求

4.课题研究人员进行培训:

(1)培训的主题(时间内容)

(2)教师的学习笔记

(3)学习资料

5.阶段研讨记实(通知、论文、记录、照片、教案……)

6.阶段小结:一学期一次。(针对研究计划,完成哪些工作,取得那些效果,出现哪些问题,如何进行改进)

7.典型个案。与自己课题有关方面的,如教师方面(素质提高)、学生方面(后进生转化等),学校方面的变化。

8.教师或班主任课后记、随感、随时记录课题研究的感想

三、课题研究的成果类资料

1.阶段性的研究报告(根据课题规划,分几个阶段就写几个报告)

2.获奖成果列出统计表(教师、班主任素质提高方面)

3.获奖荣誉证书

4.结题报告。预期研究成果名称:素质教育是扩招后高中自身健康发展的保证。

5.其它成果(个案集、论文集……)

各子课题要求:

1理解子课题研究的内容方法意义(要有学习笔记和心得)

2、设计问卷调查、座谈调查(要有调查表及问卷分析)

3、通过对调配及实验研究对象的观察,找到问题切入点,进行理论分析,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要最后形成成果(子课题应组织会议进行讨论商议,要有实施过程与成果,有方向有思路,发挥集体的力量,成果及所做工作打上名字)

4、制定子课题计划方案、阶段性总结及下阶段计划,进行阶段小结(一学期一次)(针对研究计划,完成哪些工作,取得哪些效果,出现哪些问题,如何进行改进)

5、阶段研讨记实(通知、论文、记录、教案等)

6、典型案例

7、阶段性研究报告(根据课题规划,分几个阶段就写几个报告)(准备阶段与实施阶段)

工作报告4月15日前完成,传到邮箱yuzhanhair@126.com

文档

课题结题应准备的材料

课题情况简介同江一中课题组于占海课题名称:《增强学校德育实效性的途径和方法》二、课题的提出:1、理论依据:(1)、人本论:任何事物都有其本身的内部结构,亦有其外部关系,教育也不例外。因此,要揭示某一事物的特点与规律,就既要从内部结构去考察,也要从其外部去探究。教育人本论就是主张从教育去考察教育的特点与规律的一种思想。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教人做一个真正的人,既是教育的出发点,又是教育的过程,还是教育的归宿处,离开了培养人这一点,教育就不复存在。因此,教育就必须“以人为本”,尊重、理解、关心和信任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