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t is easier to translate from English into Chinese than from Chinese into English .
英译汉要比汉译英容易。
2.The Writing Style of Medical English and the Translating Skills from English to Chinese
医学英语文体特点及英译汉技巧
3.Translation from English to Chinese: Dynamic Segmentation on Deep Structure
英译汉:深层结构上的动态切分
4.An analysis of the English to Chinese translation in 2005 TEM8
2005年TEM8试卷中英译汉译文的研究
5.Author of this essay has made an active probe about it from the aspects such as testing states,how to impro ve the competence of translation from English into Chinese,the translation test ing techniques and also how to help students improve the translation competence to the college English teachers.
笔者从考试现状,如何提高“英译汉”水平,“英译汉”应试技巧及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提高“英译汉”水平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6.On the Application and Rhetorical Effects of Contrary Translation From English to Chinese
英译汉时反译法的应用与修辞效果
7.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rinciple of the brand name translation from English to Chinese and its representing application in practice.
本文探讨了品牌名称英译汉的理论基础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8.By analyzing the traditional model of E-C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teaching,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e shortcomings of this old model, and presents a brand-new task-based approach to E-C translation teaching which takes contrastive linguistics as a base and threads with the concept of text translation.
摘要本文通过对现有英译汉教学模式的分析,指出该教学模式的不足,并根据翻译教学的特殊性,提出了一种以对比语言学为基础、以篇章翻译为主线、自上而下的任务型英译汉教学模式。
9.The purpose of the paper is to instruct them to have a good command of the method and skills of the translation,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problems that the students meet with in the study and practice of the translation from English to Chinese, so as to raise their self confidence and interests in the study, to improve their all around abilities of application.
通过分析英译汉的学习实践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指导学生掌握英译汉的方法和技巧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英译汉的能力 ,努力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10.The popularity and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English bring into prominence the quality of translation from English to Chinese.
英语的普及和国际化使得英语类出版物在我国出版物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英译汉的译文质量直接影响到英语类出版物的内容质量。
从中国人进行翻译的定位上看,无论是英译汉还是汉译英,根本问题都在译者的英语水平或者造诣上。在英译汉方面,关键在于准确理解原文,在于译文中如何摆脱原文的拘束,避免洋腔洋调。这时候是使用汉语重写,所以对汉语的要求大一些。而在汉译英方面,关键在于如何综合运用所学的英文知识,将我们原本理解得相当明白的汉语文字,以准确的英语通顺地表达出来。这时候汉语对于我们是阅读的工具,应当说大部分人还是够用的,因而汉译英的时候难在英语的表达上。
1.关键仍在英语能力
如果说英译汉要与中国接轨才能既信且雅,那么汉译英就应当与世界接轨,即英语文字要尽量自然、流畅一些。固然我们作为外国人不可能做到像英语作为母语的人那么自如,但这不是大量存在的死译乱译的理由。这一点至关重要。翻译是一种综合能力的测试,翻译中的种种现象与难点体现在一字一句的具体之中,但归根结底都会反映出这一点来:英语基础,或曰基本的英语水平,是做好翻译的根本。
2.遵循常用方法多做练习
翻译是按照原文的句型、精神、意义、情绪再现原稿整体效果的艺术性再创作。实际上它比写作还要费时费神费力。因为写作中作家占有主动,可以自由发挥,而在翻译中则受原文局限,不能避此就彼,随意发挥。提高翻译技巧不能仅靠阅读翻译理论和技巧的书籍。各种翻译技巧只是工具,用好用不好要看你掌握得熟练不熟练。 英语和汉语在不同程度上都属于分析性的语言,不仅在理论探讨,在翻译实践中也有必要做一点涉及结构、词序、语境、词汇等等方面的分析;同时从学习翻译技巧这一角度来讲,要结合对英语的掌握来应用,不宜深钻死抠。
总之,仅仅了解翻译的基本原则和常用技巧并无多大的实际意义,译者像任何其他专业的从业人员一样,要经过不懈的训练,熟能生巧。翻译是门技巧性极强的艺术,只能通过大量实践才能逐渐提高。可是盲目的实践难免劳而少功,所以应有理论指导;另一方面,离开实际的理论又是空洞无益的;因此两者必须紧密结合,互相促进。
3. 弄清目标读者,增强服务意识
汉译英的读者对象是国外广泛的各阶层人士,为了适应国外一般读者的承受能力,翻译在工作中力求给目标读者提供内容充实、通俗、易懂、并为他们乐于接受的译文。在做汉译英的时候不妨可以这么假设:将目标读者降低一个年级程度来对待。
在面向客户和读者的界面上,翻译需要同时伺候好两个客人:一是原文的作者,二是译文的读者。不管你学问有多深或者多浅,翻译时要尽量做到眼里有作者、心中有读者。
4.一般目标读者的常见问题
部分读者的英语造诣可能有待提高,许多人反映在翻译时,对英语句子或段落大意基本了解,看后能领会其意思,却不能用确切得体的英语表达出来。有的人明白自己火候未到却罔知所从,而更多的人尚不能客观评估自己的译作。
许多情况下表现为英译汉时出现浓厚的“翻译体”,而在汉译英时又是严重的汉语化。其主要原因是没能深入透彻地理解课文,对两种文化的差异认识不足,缺乏相应的训练因而翻译能力差。正如前面所说,根本问题还是英语积累不够、表达能力差。望文生义:对号入座,也就是机械地进行词对词的“翻译”。例如说到“减肥饮料”,脱口而出的便是weight reducing beverage,其实diet drinks更达意。文化差异:体现在语言上,隐身于几乎每个句子中。专业特色不足:对此只能寄希望于“复合教育”和“素质教育”上。
5. 如何做好汉译英
翻译不是边缘科学,但是涉及的学科超过了任何一门专业。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无所不包;天文地理,三教九流,风土人情,文化娱乐,吃穿住行,无所不涉;散文报道,传说掌故,诗词歌赋,应有尽有,真可谓地地道道的“杂”学。多种知识、多种体裁往往在同一资料中同时出现。虚心学习,多思勤问,多查各种资料,必要时还要到现场考察,对原文读懂弄通,表达时符合有关行话,具备用简明、流畅、准确的语言自如地表达自己的思想的能力。
5.1. 不能全指望工具书
现有工具书远远不能满足需要。普遍的情况是英译汉多、大、全,而汉译英的工具书则数量少且收词重复率高,尤其是技术性的词语,英语译文很不到家。 查字典是个好习惯,但依赖字典翻不好译。即便手头的词典应有尽有,也不能唯它们的马首是瞻。
5.2. 一词多译与表达多样化
每一个民族的文化在自己历史发展过程中都形成一定的风格和传统。英汉两种语言不仅用词造句的语法结构不同,而且表达思想的方法不同,所用的形象也有不同。我们在翻译时必须以符合目的语的表达习惯的原则进行变通。在进行翻译时,有时不能拘泥于词语的字面意思,生搬硬套或单求英汉句型上的对等,需要做些变通。
扩大知识面体现在要更多地注意一词多译(不是“一词多义”)现象。如果译者能对有关情况掌握得充分一些,翻译时就会自如一些,译文表达也可能活泼一些。例如同是会议,可以根据行业、级别、规模相应地译为conference、congress、forum、session、seminar、甚至receiving;同样一个“会见”,根据实际情况可以是talking with, speaking at, 也可以是discussing with, speaking on,还可以是meeting with, at the ceremony of。
表达多样化与一词多译不是一回事。就是说即便词汇具备了,在句子层面上仍旧需要译者灵活处理。可以根据具体的文字内容灵活选择句型、用词及其时态、语态、单复数等。翻译方法可以灵活掌握,根据不同情况从多种角度入手,选择不同的句型结构,采用直译、意译、直译意译相结合等。
5.3.尽可能多地掌握背景材料
掌握大量的背景资料对做好翻译至关重要,应当广泛、深入地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知识。如果译者对待译文本中的相关内容都不理解,就很难准确地翻译出来让别人理解。
可以说,译者对相关的背景资料了解得越深入,翻译起来就越有把握。
5.4. 学点专业知识
应当特别注意术语的行业特征和“行话”特色。
行业不同,理应选择不同的词语。例如“接头”,是电力的、还是电子的?是管道上用的还是电缆上用的?是塑料的还是铸铁的? “接头”可以行业的不同而分别译为coupler、coupling、connector、joint、terminal、grapples, wire-rope buckets(钢丝扣,即钢丝绳的接头)、junction box、binding post等多种形式。又如“硬化”一词,可以根据不同的行业分别译为vulcanise, cure, harden, solidify, cirrhosis, induration, ossify, rigidification, sclerosis等。
应当尽量通过翻译用户提供全面的相关信息。如“图文装订机”和“图书装订机”都译成bookbinding machine似无不可,但是到工厂看看才知道是两码事。
5.5. 译者的学习和积累
既然工具书赶不上时代、赶不上客户需求,即使赶上了你也不可能及时购买齐全,那么自己动手便是当然的补充手段。想做一个称职的译员就得“喜新厌旧”,应当留心收集新词、专业词汇、常用简称和缩略词,虚心向懂行的人求教,注意自己的知识更新、拓展。
如今Internet应用日趋广泛,翻译工作也可从中受惠,可以利用Google, Yahoo, Infoseek, Lycos等搜索引擎查新词语。译者应该经常阅读一些时代感强的报刊书籍,以扩大知识面,有意识地积累新词,密切关注、及时收集、学以致用,更道地、更好地使用英语表达。
5.6. 译文校对和润色
从笔者经历过的一些考试和实务看,许多译文需要大量修改润饰。所以,译完后对自己的译文应当认真校核,确保译文句法、句义、拼写等传达了原文内容,又符合译入语规范。
九、汉译英容易出错的句子
在难点汉译英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中式英语”翻译,即所谓的Chinglish,比如“基础建设“同学都是直接翻译成“basic construction ”,其实应该是固定的说法“infrastructure”。再比如“茶树”、“果树”等在翻译成英语时常常省略tree,因为这些词本身就包含“树”的意思,如orange(橘子树),banana(香蕉树)等。而如果说“淡季”应该是“slack seasons”,而不是想当然的“ light seasons”,又比如“淡茶”(weak tea),“淡水”(fresh water)等。再比如同学都最怕的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变态词汇里,最基本的“第一产业”是“the primary industry”,“第二产业”是“the secondary industry”,但“第三产业”不是“the third industry”,而是“the tertiary industry”。其实tertiary与third是同义的,都是“第三”的意思,这样用只是约定俗成。另外,“第三产业”还可以说成the service industry,因为第三产业主要是指服务业。
以下是是翻译容易出错的经典句子:
1 永远记住你 remember you forever 不对,因为没有人能活到forever ,而应该是always remember you。
2 黄头发不是yellow hair,而应该是blond/blonde,西方人没有yellow hair的说法。
3 厕所绝对不是WC 或者toilet,这些是马桶和茅坑的说法,假想一下,你对老外说,不好意思,请问茅坑在哪里?你说话是不是过于洒脱,尺度太大了?正确应该是men's room/women's room/restroom/powder room等。
6 一些公共场合的用语也是最不会翻译的,比如“小心台阶”被翻成“pay attention to the steps”而非正确的“mind the steps”。如姚明如果去你家作客,应该说“mind your head”才对。
7 再如:我感到很痛不是I am painful.而应该是I feel great pain.注意,“我感到高兴”是 I am happy,“我感到累了”是 I'm tired,但“我感到很痛”却不是 I am painful。因为 painful 表示“使人痛苦的,让人疼痛或讨厌的”,它的主语往往不是人,而是事物或人体的某个部位,如:The foot is painful(脚痛),The lessons are painful(教训是惨痛的)等。所以没有 I am painful 这个说法。
8 亚洲四小龙。 [误] the Four Little Dragons of Asia [正] the Four Little Tigers of Asia
9 百里挑一。 [误] one in a hundred [正] one in a thousand
10 干杯!要一饮而尽。 [误] ---Cheers! Bottom up. [正] ---Cheers! Bottoms up.
11.嘿,小伙子,千万别灰心。 [误] Hey, lad, don't lose your heart. [正] Hey, lad, don't lose heart.
十、一些英语惯用语的翻译
英语中有很多惯用表达,它们可以用汉语思想编码去交换,在一定的语境中也好像说得通,但在这样的理解基础上去翻译它们,却不能准确传达原文的含义,因此误译也就在所难免。这些容易导致我们“想当然”的英语惯用语,可大致归为以下几类。
一.有些英语惯用语表达的真正含义是其喻义或引申义,如果只将其字面意义直译出来,就可能产生误译。
1. In a flash the evil intent of the vice-president to usurp power hit the president between the eyes. 误译:一刹那间,副总统篡权的罪恶意图给总统当头一棒。 应译为:一刹那间,总统明白了副总统篡权的罪恶意图。
2. The changes in the education system are a step in the right direction and will improve the teaching in our school. 误译:教育改革朝着正确的方向迈进了一步,它将改进我们学校的教学。 应译为:教育改革是一个有效的措施,它将改进我们学校的教学。
3. This is a dangerous and violent city. In some parts of it, the only law is the law of the jungle. 误译:这是一个危险的充满暴力的城市。在有些地方,惟一的原则就是森林法则。 应译为:这是一个危险的充满暴力的城市。在有些地方,惟一的原则就是弱肉强食。
4. When my ship comes in, take a trip to Casablanca. 误译:当我的船进港时,我就要到卡萨布兰卡去。 应译为:当我发了财时,我就要到卡萨布兰卡去。
5. They slip out one by one and I was left holding the baby. 误译:他们一个个都跑掉了,剩下我来抱孩子。
二.有些英语惯用语在字面上同汉语表达相似,却貌合神离。如果不求甚解,就会出错。
6. Mr. Nixon said, “We two countries have common interests over and above our differences.” 误译:尼克松先生说:“我们两国具有远远高于我们分歧的共同利益。” 应译为:尼克松先生说:“我们两国除了有分歧,也有共同的利益。”
7. You don't seem to come anywhere near to knowing the importance of working on the program, you’d better take your fingers out. 误译:你看来一点也不了解这项计划的重要性,你干脆别再插手了。 应译为:你看来一点也不了解这项计划的重要性,你最好现在就动手。
8. To my joy, my son knows a thing or two about Italian. 误译:使我高兴的是,我儿子对意大利语也略知一二。 应译为:使我高兴的是,我儿子对意大利语还很精通哩。
9.His speech was given a warm reception by the crowd. 误译:他的讲话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 应译为:他的讲话受到群众的强烈反对。
10. When do you hope to start a family? 误译:你希望什么时候成家呢? 应译为:你希望什么时候生第一个孩子?
三.许多英语惯用表达中包含着固定搭配,如不认清这些特殊句型所表达的意义,极易出现误译。
11. It is a good athlete that never loses points. 误译:从不丢分的运动员才是优秀的运动员。 应译为:再好的运动员也会丢分。
12.You are not going to marry her, and that's final. 误译:你不准备同她结婚,那就算了。 应译为:你不许同她结婚,就这样定了。
13.The visit can't have left us a deeper impression. 误译:这次访问根本不会给我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象。 应译为:这次访问给我们留下的印象最深刻不过了。
14. I can't see you quickly enough. 误译:我不可能很快见到你。 应译为:我巴不得尽快与你见面。
15. No criticism will be too severe to be gratefully acknowledged. 误译:没有一种批评会是尖锐得使人无法领谢的。 应译为:批评尽管尖锐,我们仍会衷心感谢。
四. 有些英语表达在特定的语境里,尤其在口语中,有特定的含义,翻译这些表达时,应该将其包含的语气译出。
16.They had a good laugh at my expense. How do you like that! 误译:他们大大地把我取笑了一番。你觉得他们做得对吗? 应译为:他们大大地把我取笑了一番。你说气人不气人!
17. -“In the face of all this they actually stood up by and did nothing.”
-“You don't say so!” 误译:“面对这一切,他们竟然袖手旁观,什么都不做。”
“你不要这样说!” 应译为:“面对这一切,他们竟然袖手旁观,什么都不做。”
“竟有这样的事!”
18. -“You accepted her offer, didn't you?” -“No fear!”
误译:“你接受了她的建议,是吗?” “不用怕,我当然接受了。”
应译为:“你接受了她的建议,是吗?” “不会的!”
19. I'll be blessed if I do it! 误译:如果我干这事,我就太有福了! 应译为:要是我干这事,我就没有好下场!
20. No, I won't lend you the money, you’re had it! 误译:不,我不会把钱借给你的,你已经借过钱了! 应译为:不,我不会把钱借给你的,你别指望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