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 者:傅晓畅
指导教师:竹晓翠
摘要:任何一个历史时期或地域的装饰艺术成就的呈现,都与其所具有的技术和物质条件密切相关,同时,也与一个时代或地域的文化、政治、宗教、经济及社会发展的特性密切相关。两汉时期是中国经济,文化、艺术发展的第一个高峰。封建社会快速发展,各种学说思潮汇集,使汉代装饰艺术呈现出感性与理性、写实与浪漫相融合的特点。汉代装饰艺术题材分类繁多,如云纹、植物纹、人物纹、动物纹、几何纹等。本文以汉代植物装饰纹样为例,阐述汉代植物装饰纹样的分类及成因。
关键词:汉代植物装饰纹样;分类;成因
公元前206年-公元200年,长达四百多年的两汉时期是中国经济,文化、艺术发展的第一个高峰,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大融合的时代。汉代艺术的博大与辉煌建立在对各种艺术的包容、吸收上,加之封建社会的快速发展,形成了汉文化深沉雄大、粗犷有力的总体风格。在装饰艺术中,汉代厚葬之风的流行,加上与楚文化的内在纠结,使汉代装饰艺术呈现出感性与理性、写实与浪漫相融合的特点。
汉代装饰艺术题材分类繁多,如云纹、植物纹、人物纹、动物纹、几何纹等。本文以汉代植物装饰纹样为例,阐述汉代植物装饰纹样的分类及成因。在中外装饰艺术史中,以植物为装饰题材具有特定的地位。与其他题材一样,经历了漫长的艺术发展过程和风格的演变过程,形成了今天丰富多彩的装饰模式和审美格局。
一、汉代装饰纹样的产生背景
任何一个历史时期或地域的装饰艺术成就的呈现,都与其所具有的技术和物质条件密切相关,同时,也与一个时代或地域的文化、政治、宗教、经济及社会发展的特性密切相关。艺术形式在自身的传承和流变中发展,并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又为产生这些影响而服务。不同时期的社会和政治形态、经济状况、文化精神及学术思潮都会直接或间接地渗透和反映到装饰艺术之中,并在样式和风格气质上对一个历史时期的装饰艺术产生内在的影响。汉代装饰纹样审美观念的存在状态大体上是顺次演化的,它们与汉代整体文化精神背景的变迁相伴而生。
(一)汉代装饰纹样产生的文化背景
汉朝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其文化经过秦朝时期对文化的统一,各民族各地域的文化交融是其文化最为显著的特点。西汉是在农民大推翻了暴秦统治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在推毁旧世界的同时,人们向往安定和谐的生活。因此,在经济残破百废待兴的初期,为了稳固封建统治恢复封建经济,主张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受到了统治者的青睐。这种“积极无为”的思想保持了西汉经济的稳定局面,使社会迅速恢复了元气。
在经济复苏并迅速发展之后,主张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已不能满足统治者强化集权的需要。而此时儒学经过长时间的自我调整,整合出了一套为集权服务的新的理论体系,其“天子受命于天”的理论为巩固集权提供了理论依据,因此逐渐取代了道家思想成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
具有巫术精神的道家思想与具有现实主义的儒家思想融合,在造物层面上逐渐强调实用功能与审美功能的结合。同时受到楚文化强劲生命力的感染,使汉代附着于工艺造物之上的装饰题材具有了更为广泛的内容和更为深刻的象征意义。
(二)汉代装饰纹样产生的政治背景
汉代装饰艺术是在封建帝国大一统、国家人民安居乐业的基础上逐渐发展并繁荣的,统治阶级的政治态度逐渐由道家的“无为政治”转向“多欲政治”,促进了社会整体上由恢复至繁荣的趋势。武帝初国家经历了近七十年的发展,政治、军事、史学、农学等成果空前丰硕。这些成就均为汉代装饰艺术的繁荣提供了物质前提,是汉代装饰纹样形成浑厚大气以及浪漫热情风格的客观因素。其中在对装饰纹样的影响上,汉初休养生息为文化艺术的发展提供了自由空间,中期对儒家思想的强调强化了装饰艺术的等级观,并趋向繁复华美的风格,对外民族的交往,使得汉代装饰艺术中又有着异域文化的影子。
(三)汉代装饰纹样产生的经济背景
汉初黄老政治与休养生息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经济繁荣一来保证了装饰艺术产生发展的物质前提,同时经济发展带动科技进步,为装饰艺术又提供了技术支持。就经济而言,汉代奖励荒垦,极大促进了农业生产,使得国家基础生活稳定,激发了他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而汉初实行的一系列使冶铁业在原有的基础上也得到恢复并有较快发展。冶铁业直接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同时为手工艺生产准备了先进的工具材料,大大提升了汉代工艺制造的水平。汉朝各阶层开始积极与各国进行贸易交往,同时间接地对中西方文化交流产生重要影响为汉代装饰艺术的繁荣提供了物质前提。
二、汉代植物纹样的种类与特点
(一)汉代植物装饰纹样的种类
汉代装饰纹样在类别上大致分为两个主要方面,一是以升仙为主题的带有神话色彩的纹样;一是以反映人们现实生活为主的纹样。植物装饰纹样也从属于这两个体系,时而以单独纹样的形式出现,时而又配合着其他纹样共同反映主题。
1.带有神话色彩的植物纹样
汉代国势强盛,统治者提倡孝道和厚葬,修建宫殿、祠堂、墓室,汉麒麟阁、鲁灵光殿等皆绘有气势恢宏的壁画。同时,汉朝受楚文化影响,人们祈求死后升仙的思想更甚。因此,在汉墓壁画中,许多壁画描绘着神话传说故事,而桂树、扶桑、茱萸等植物也被附以强烈的神话色彩,以祈求墓主升入极乐仙境。
图1 升仙路车图 河南南阳出土
1.1 灵芝
在植物中,柏树是地位和长寿的标志,灵芝是西王母使凡人容颜不老、起死回生的法宝,桃梗、苇索是人们镇凶缚鬼,求得平安的武器。如图1升仙鹿车画像图所示,画刻着正在飞驰的二鹿拉一辆云车奔如雷电,前边的羽人手中正握着象征着不死之药的灵芝草。
1.2 桂树
图2 日月神画像砖
农历八月,古称桂月,此月是赏桂的最佳时期,又是赏月的最佳月份。中国的桂花,中秋的明月,自古就和我国人民的文化生活联系在一起。而到了汉代,桂花成为名贵的花卉与贡品,并成为美好事物的象征。而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月宫系列神话,使月宫中的仙境和桂树成为历朝历代脍炙人口的美谈。如图2汉代日月神画像砖拓片所示,图中的月神作人首鸟身状展翅飞翔。 月神腹部圆轮中的蟾蜍和桂树反映了嫦娥独自偷食西王母的仙药而变为蟾蜍的神话传说。
1.3扶桑
图3 T字“非衣” 马王堆出土
与桂树相同,扶桑在历代传说中也带有浓厚的神话色彩。如神话传说中的“后羿射日”故事,就是描绘了“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后来十日并出,伤害了庄稼,所以,后羿用弓箭射下了扶桑上的九个太阳。如图3马王堆出土的T字“非衣”中天朝的画面所示,天界有扶桑、九个太阳、嫦娥、新月等,日月同辉,令人神往。
2. 反映现实生活的植物纹样
汉代壁画中除了表达升仙思想的画面外,表现日常生活的农耕、射猎等也占有很大比重。因此,许多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树木花草也常见于画面及砖刻之中,如莲花纹、叶脉纹、忍冬纹、卷草纹等植物纹样。
2.1莲花纹
图4 戈射秋获图 四川大邑出土
图4为汉代墓室壁画《戈射秋获图》,该图上方为汉代的渔猎情形,弯弓仰天设鸟,河中大鱼成群;图下方为农人于田中收割,一派秋收农忙时的忙碌情景。画中点缀着莲花浮于水面的纹样,使画面富有流动的质感。
2.2叶脉纹
图5 汉代墓砖
汉墓多用砖垒筑,用花纹砖筑墓,然后在墓室内壁用绚丽多彩的纹样砖进行装饰。而叶脉纹含有“长青”、“千秋”之意,经变形后其寓意能够通俗的表现出来,并且更易于附着于器物表面,因此成为装饰墓室用砖的常用纹样。如图5汉代墓砖图所示,叶脉纹样有序的附着于墓砖之上,纹路清晰,美观大方。
2.3缠枝纹
图6 汉代 青铜凤凰缠枝纹镜
缠枝纹又名“万寿藤”、“转枝纹”、“连枝纹”等,它以藤蔓、卷草为基础,结合其它花卉发展而成。缠枝纹表现手法有刻划、模印、彩绘等,多作主题装饰,也有作辅助纹饰运用者。由于缠枝纹的枝蔓连绵不断、生生不息,寓意吉祥永恒,,因此被人民做为吉祥纹饰广泛应用到雕刻、陶瓷、家具、漆器、刺绣、珐琅等众多艺术领域中。如图6汉代青铜凤凰缠枝纹镜,器物表面纹理清晰,枝蔓互相缠绕盛世收藏网 www.sssc.cn连绵不断,委婉多姿,充满流动的韵律,优美生动。
(二)汉代植物装饰纹样的特点
1.造型特点
图7 武氏祠画像 山东嘉祥武氏祠
汉代延续战国时期的风格,在装饰图案的追求上更加趋于大气、明快、简练、多变。汉代植物装饰纹样多以写实的造型手法为主,并结合幻想和浪漫主义手法,不拘一格地进行变形,形成了活泼的云气纹、鸟纹和龙纹图案,其特色是用流动的弧线上下左右任意延伸,转折处线条加粗或加小块面,强调了动态线,丰富了形象。如图7汉代武氏祠画像石树纹所示,该图用流动穿插的线条表现出树木的繁茂,使整个画面丰满富有韵律感。
2.构图特点
图8 云气卷草纹刺绣
在图案的装饰上,一改之前中心对称、反复连续图案的组织形式,以重叠缠绕、上下穿插、四面延展的构图出现。汉武帝提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同时汉代信奉道教和巫术,人民祈求长生不死和死后羽化升仙的思想更甚,在纹样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综合性的结构形式。如图8 云气卷草纹刺绣中的植物纹就发展出与云气纹结合的独特方式,图中云气纹与卷草纹样相互穿插,结合成一个紧密的整体,其间线条搭配自然流畅,使画面充满律动。
3、汉代植物装饰纹样的成因与装饰思想
(一)汉代植物装饰纹样的成因
汉代艺术既充满浪漫激情,又保留着远古灿烂的楚文化传统,而当儒术获得独尊地位之后,先秦以来的理性精神被发扬光大,又使汉代艺术体现出威严的礼仪之风。而艺术内在精神的演变,离不开特定历史环境下政治与思想的作用,不同时期艺术作品的精神内涵同样可以反映那个时代中的政治与思想。汉代各种思潮汇集,儒学、道学及佛学推动着整个时代的进步,也影响着装饰纹样的衍变与发展。
1.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图9 《采莲》 四川彭州出土
汉代大儒董仲舒结合儒家与阴阳五行思想,提出了“天人感应”学说,把天地人是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强调一种新的秩序。这种学说导致了阴阳风水的盛行,在装饰纹样上则主要表现为对各种“吉祥”植物的偏爱。如莲花代表“净土”,象征“纯洁”,寓意“吉祥”,在石刻、铜镜上到处可见。其表现形式丰富,变化众多。如图9四川彭州出土的汉画像砖《采莲》,所画的场景正应和了《汉乐府·江南》中的辞句:“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2.受道家思想的影响
祥瑞、升仙、辟邪的观念由来已久,尤其是在汉代,受道家思想的影响,这种观念表现得格外突出。汉代统治阶级及上层社会人士崇尚厚葬,梦想死后能升仙依然享受安乐生活。于是把各种动物赋予不同的象征和神力,把各种植物置于不同的环境,并寄予无尽的希望和向往。如象征祥瑞的灵芝、桃梗、苇索、松柏等,都是汉代常见的植物纹样。
3.受佛学思想的影响
图10 忍冬联珠龟背纹刺绣
忍冬为一种蔓生植物,其花长瓣垂须,黄白相半,因此又俗称金银花。忍冬象征着人的灵魂不灭、轮回永生,是佛教中常见的题材。在汉代,佛教已得到了的承认崇信,并初步建立了它的基础和规模,忍冬纹也因此广泛用于绘画和雕刻等艺术品的装饰上。如图10汉代刺绣忍冬联珠龟背纹刺绣花边图所示,此作品边饰以圆形和六角形相互交叉的骨格为基础,上面填绣忍冬纹。色由深蓝与浅蓝、浅紫与白、白与浅棕互配成退晕,色调和谐,富丽大方。
(二)汉代植物装饰纹样的装饰思想
植物装饰纹样体现了对理想的追求,对生活的理解和感受,而汉代植物装饰纹样的装饰思想具体体现在如下两方面。
1.注重理想的境界和寓意的表现
图11 茱萸云气纹刺绣 马王堆出土
在汉代,许多植物被赋予不同的含义,从民俗,历史,宗教,文学,传统等各个方面取材,作为创作的基础,而以象征,谐音,会意,借喻等方法表现。如图11马王堆出土的茱萸云气纹刺绣中的纹样,便是典型的寓意祥瑞的植物纹样。在两汉时,茱萸纹寓意去恶消灾,长生不老,是植物纹样较早用作寓意纹样的开始。其飘逸连贯寓意绵延的特点使其在刺绣丝绸等装饰纹样中应用广泛,表达了当时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祈求与向往。
2.注重生命和动感的表现
汉带在植物纹样塑造上沿用当时通行的适度写实加夸张写意的手法,得到了充满浪漫气息和韵律美感的、古拙而富有气势的纹样。注重植物装饰结构形式的生命感和流动感以及律动感,不追求对形式的逼真临摹、讲究结构形式之间的有机关系,力图通过流动的先行结构来展示对象内在的生命活动,这与绘画追求的神似思想是一致的。
五、结语
汉代植物装饰纹样意象设计的宗旨是理想化,它用植物装饰纹样表达愿望,用植物装饰纹样寄托理想,使植物装饰纹样在汉代特殊的绘画与装饰图案相互并用、相互依存的格局中得到了发展与创新,并形成了章法疏密有致、格调自由奔放、风格深沉凝重的时代特征。中国传统艺术精神化为中国元素,而构成中国元素的汉代植物装饰纹样更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它影响着现代设计,构建了本土化设计理念,更推动了中国装饰艺术的的传承与发扬。
参 考 文 献
[1] 田自秉.中国工艺美术史[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6.
[2] 常沙娜.中国敦煌历代装饰纹样[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3] 王建中.汉代画像史通论[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1.
[4] 赵成甫.南阳汉代画像砖[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
[5] 杭间.中国传统工艺[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6.
[6] 美术学院美术史系中国美术史教研室.中国美术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7] 吴山.中国历代装饰纹样[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8.
[8] 张道一.工艺美术研究[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88.
[9] 张从军.《祠堂画像研究》,《黄河下游的汉画像石艺术》齐鲁书社2004.
[10] 朱锡禄.《武氏祠汉画像石》齐鲁书社1986.
[11] 闪修山、王儒林、李陈广.《南阳汉画像石》,河南美术出版社,19.
[12] 高文.《四川汉代石棺画像集》,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
[13] 信立祥.《墓地祠堂画像石》,《汉代画像石综合研究》,文物出版社,1995.
[14] 牛天伟.《由汉画看我国古代的桑树崇拜》.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15] 李如森.《汉代丧葬礼俗》,沈阳出版社,2003.
Classification and Causes of the decorative patterns of the
Han Dynasty plant
FU Xiao-chang
Abstract:Rendering of any one historical period or geographical achievements of decorative art, and they have the technical and material condition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but also closely relat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n era or geographical, cultural, political, religiou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he Han Dynasty is China's economic, cultural and artistic development of the first peak. Feudal society,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all kinds of theories thought to bring together the decorative arts of the Han Dynasty showing the integration of emotional and rational, realistic and romantic features. Decorative arts of the Han Dynasty classification range of subjects, such as moire, plant grain, figure patterns, animal prints, geometric patterns and so on. In this paper, the Han Dynasty plant decorative patterns on the classification and causes of the Han Dynasty plant decorative patterns.
Key words:Han Dynasty plant decorative patterns; classification; genesi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