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16山东中医药大学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学分制培养方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8 00:14:15
文档

16山东中医药大学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学分制培养方案

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学分制培养方案(码:100601K)一、培养目标与基本要求(一)总体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和中医药事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系统掌握中西医学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较强的中西医临床技能,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具有良好的交流、沟通能力和职业道德,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能够在医学相关领域从事中西医临床医疗、预防、保健、康复、教育和科研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二)基本培养要求1.知识目标(1)掌握与
推荐度:
导读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学分制培养方案(码:100601K)一、培养目标与基本要求(一)总体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和中医药事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系统掌握中西医学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较强的中西医临床技能,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具有良好的交流、沟通能力和职业道德,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能够在医学相关领域从事中西医临床医疗、预防、保健、康复、教育和科研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二)基本培养要求1.知识目标(1)掌握与
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学分制培养方案

(码:100601K)

一、培养目标与基本要求

(一)总体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和中医药事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系统掌握中西医学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较强的中西医临床技能,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具有良好的交流、沟通能力和职业道德,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能够在医学相关领域从事中西医临床医疗、预防、保健、康复、教育和科研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基本培养要求

1. 知识目标

(1)掌握与中医学相关的人文、社会、自然科学基本知识和科学学习方法,并能用于指导未来的学习和医学实践。

(2)掌握中医学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

(3)掌握西医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知识。

(4)掌握中西医治疗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临床诊疗知识。

(5)掌握基本的药理学知识及临床合理用药原则。

(6)熟悉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的有关知识与方法。

(7)熟悉预防医学知识。

(8)了解国家卫生工作的方针、和法规。

2.能力目标

(1)具有熟练运用中西医理论进行全面、系统、准确地病情诊察、病史采集、病历书写及语言表达的能力。

(2)具有正确运用中西医治疗方法对常见病、多发病进行辨证论治的能力。

(3)具有对一般急症进行初步诊断、急救处理的能力。

(4)具有根据情况合理选择临床技术、方法和手段进行诊断、治疗的能力。

(5)具有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效交流的能力,具有与他人交流沟通与团结协作的能力。

(6)具有对患者和公众进行健康生活方式、疾病预防等方面知识的宣传教育的能力。

(7)具有利用图书馆和计算机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研究医学问题及获取新知识与相关信息的能力。达到山东省大学生计算机文化基础考试合格水平。

(8)具有运用一门外语查阅医学文献和进行国际交流的初步能力。

(9)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

3. 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目标

(1)政治思想素质: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思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志愿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和人类的健康而奋斗。

(2)职业素质:热爱医学事业,积极运用中西医方法与手段,将预防疾病、祛除病痛、关爱患者与维护民众的健康利益作为自己的职业责任。具有终身学习观念及持续自我完善的观念,具有不断追求卓越的精神。具有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对于自己不能胜任和安全处理的医疗问题,主动寻求其他医师的帮助。尊重同事和其他卫生保健专业人员,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具有科学态度,具有理性分析的能力,具有批判精神和创新精神。在职业实践中重视医学伦理问题,发挥医药卫生资源的最大效益。树立依法行医的法律观念,能够运用法律保护患者和自身的权益。

(3)人文素质: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了解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之间的内在联系,具备大学生应有的文化素质,良好的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尊重患者及家属,具有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尊重个人信仰及不同人文背景和价值观念,在应用各种可能的技术去追求准确的诊断或改变疾病的进程时,能够谨慎考虑患者及家属的利益。

(4)身心素质:掌握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接受必要的军事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健康标准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具备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

二、学制与学位

学制:标准学制5年,修业年限4~8年学位:授予医学学士学位。

三、主干学科与核心课程

(一)主干学科

中医学、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

(二)核心课程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正常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基础、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针灸学、药理学、西医内科学、西医外科总论、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中西医结合儿科学。

四、课程设置与修读学分

课程类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包括限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两大类。必修课和选修课详见教学进程表。课程模块分为通识教育课程模块,学科基础课模块和专业与专业方向课程模块。必修课程的学时、学分分布情况见表1。

五、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安排及学分

(一)军训

军训安排在新生入学之初。

(二)实验与实训

无单独开设的实验课,实验教学内容均与理论课一同考核、记分。

单独开设的实验课,按实验教学考核、计分。

(三)见习与实习

1.假期见习

第一学年:安排2周的中医诊断学知识见习。

第二学年:安排2周的中药认知见习。

第三学年:安排2周的中西医临床技能见习。

第一、二学年的调研,学生自主选题,填写暑期专业见习手册,成绩合格者,各记0.25学分;第三学年的见习采取自助方式,由学生自己联系单位,自行安排时间,填写暑期专业见习手册,成绩合格者记0.5学分。

2.毕业实习

(1)时间:48周。

(2)学期:安排在暑假及第8~10学期。

(3)实习内容及时间安排:中医内科12周,西医内科14周(包括急症6周),中医外科3周,西医外科3周,中医妇科3周,西医妇产科3周,中医儿科3周,西医儿科3周,针灸科4周。

共计48学分。具体分配见下表:

(4)实习环节总计48学分。具体分配见下表:

3.见习、实习教学

课程内见习与假期见习、临床综合实习相结合,实现早临床、多临床,提高学生临床技能水平。

(四)第二课堂

分为社会实践、竞技竞赛、技能考试、科研训练、创业实践、论文成果和素质修养7个大类,选修不低于2个学分。实施办法详见《山东中医药大学本科生第二课堂管理办法》。

六、教学进程表

6.个性培养课程:必修7.5学分

七、开设课程与培养要求的对应关系矩阵

课程体系中每门课程都应承载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具体要求。详见下表:

八、制定说明

本培养方案在此前方案基础上,根据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版)》和《山东中医药大学关于修订2017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意见》(校教字〔2017〕1号)等有关文件要求,结合专业人才培养需要及学校实际情况进行修订。

1.本方案自2017年级开始试行。

2.本方案解释权在中医学院。

3.本方案围绕我校“培养具有较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总体培养目标,以“厚实基础,加强实践,强化能力,突出特色,因材施教”为原则,坚持“满足个体需求,引导个性发展”的理念,突出“以文化人、厚重基础”的人才培养特色,着力加强并切实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形成既保证国家规定的人才培养基本质量,又充分体现我校办学优势特色的培养方案。

4.为满足社会对专业人才培养“职业化”的需求,在基本培养要求中,对职业素质目标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

5.本次修订以保证主干学科和核心课程的教学为重点,确保其教学的核心地位。

6.进一步强化了实践教学和创新教育,明确了创新训练教学环节及学分。

7.本方案所列课程选用国家统编教材和部分自编教材。

8.教学进程表在具体运行中可能会有适度调整,各业务课程讲课、实验、见习等教学环节学时分配详见有关课程教学大纲。

9.通识教育选修课教学进程由学校统一安排。

文档

16山东中医药大学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学分制培养方案

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学分制培养方案(码:100601K)一、培养目标与基本要求(一)总体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和中医药事业发展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系统掌握中西医学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较强的中西医临床技能,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具有良好的交流、沟通能力和职业道德,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能够在医学相关领域从事中西医临床医疗、预防、保健、康复、教育和科研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二)基本培养要求1.知识目标(1)掌握与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