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辽传院教发〔2015〕1号
★
关于印发《辽宁传媒学院
2015年教学重点工作计划要点》的通知
各部门、各单位:
学院2015年教学重点工作计划要点已经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辽宁传媒学院教务处
2015年3月5日
辽宁传媒学院
2015年教学重点工作计划要点
今年是我院全面开展本科教学工作的第一个完整年,也是全面开展本科教学建设之年,做好今年工作,对今后发展具有奠基性的重要意义。全年教学工作的主题是:在继续做好各项教学工作的基础上,要尽快向本科转移与提升。总体工作思路是:本科教学工作以教育部新设专业评估标准和新建本科院校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标准为依据,以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管理制度建设为重点;以通过开展教师队伍建设规划、教师个人事业发展规划、教师培养培训等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为根本;以开展本科教学改革研究立项工作为载体;全面开展好各项本科教学工作,保证教学质量。高职教学工作在现有基础上,继续全面抓好,实现进一步提高教学工作水平、管理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今年教学工作建设任务非常繁重,各教学单位要根据轻重缓急,科学计划,合理设计,统筹安排,高标准起步,高起点开局,组织和发动好广大教师,跟上学院工作步伐,按本科标准、质量、水平、规律要求做好各项工作。
具体安排如下。
一、抓好教学基本建设,为本科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1、做好专业规划,引领本科发展方向。专业规划是本科高校进行宏观结构布局,引领未来发展方向的前提性、关键性工作。上半年在总结高职专业发展基础上,制定好“十三五”本科专业发展规划。在此基础上再组织申报新专业9个。
2、抓好专业建设,按教育部评估标准建设合格专业。专业建设是本科教学工作的基础性工作,又是其他各项教学要素建设的载体。在已有工作基础上,进一步研讨完善2014级5个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3月份定稿并正式印发。按教育部新设本科专业评估标准制定好2015级人才培养方案,7月底完成并印发。按教育部评估要求,制定专业建设有关标准,包括设置标准,建设标准,评价标准等,12月以前完成。
3、开展课程建设,为培养合格本科人才奠定基础。课程建设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工作,一定要下大力气,树立长期建设的思想,切实抓好。依据专业规划制定本科专业课程建设规划,8月底前完成。
在高职的基础上,制定并实施《通识课程群建设方案》、《德育考核评价方案》、《俱乐部式体育课教学改革方案》,三项方案上半年制定完成,新学年开学实施。新学年积极研讨,探索建立《美育课程建设方案》,争取年底前提出初步方案。
4、加强制度建设,为本科教学管理奠定坚实基础。制度建设是教学工作的基本保障,按教育部新建本科院校教学工作合格评估要求,进行总体结构构建并分期分批建设。年内计划制定出台13项本科教学管理制度,具体有:《专业建设管理办法》、《全日制本科学分制实施方案》、《公共选修课程管理办法》、《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方案》、《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教学事故、教学差错认定及处理办法》、《课程考核成绩评定与管理办法》、《教学档案管理制度》、《教材使用管理规定》、《排配课办法》、《教案、讲稿编写基本规范》、《应用型本科教学改革研究管理办法》及《外聘教师、行业教师管理办法》。建设的制度做到既符合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的基本要求,又要符合我院实际。
二、广泛开展教学改革研究,促进提高本科教学水平。
新建本科高校的当务之急是提高广大教师的本科认识,提升本科理念,理解教育部对本科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和本科办学基本规律,坚持并发扬高职教学优势,提高本科教学工作方法、能力和水平,保证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开展教学改革研究工作,是提高广大教师素质、提高本科教学质量最有效的方法。
1、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引领未来五年教学改革研究方向。规划要紧密结合学校发展定位、方向、目标,紧密结合教师队伍实际,紧密结合专业发展规划、课程规划等进行。4月份要完成“十三五”应用型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发展规划,为今后五年教学改革与研究工作奠定基础。
2、制定年度计划,开展年度立项工作。在五年规划基础上,做好今年的年度计划并认真组织实施。原则上以本科为重点,以讲师及以上职务教师为重点,争取每人主持一项课题项目。上半年部署工作,新学年评审后批准立项并开展研究。在此基础上做好以前年度的各项目研究工作,完成2014年省级立项,结题12项;申请省级科研(含教改)立项12项(以省教育厅组织为准);出版专业教材4部,教师发表省级以上论文45篇(以科研处科研目录为准)。
3、制定制度,促进教学改革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制度是保证并激励教学改革研究工作的保障。为促进、激励教学改革研究工作的有效开展,要同步制定相关制度,确保工作顺利进行。
4、组织好师生参加各种专业大赛。加大师生参与大型专业赛事力度,提高师生赛事获奖质量,比赛均以科研处科研目录为准。教师参加省级以上重大专业大赛至少10项,三等奖以上获得10人次;学生参加省级以上重大专业大赛至少20项,三等奖以上获得20人次。
5、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跃学术氛围。建立常态机制,营造浓厚的学术气氛。继续加大学术交流力度,邀请行业、专业专家来院讲学,每学期系部开展专家学术讲座至少16次。
三、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养合格本科教师。
教师队伍建设是办好大学的根本性工作,是我院教学工作的当务之急,没有足够数量和质量的合格教师,培养合格人才就成了一句空话。学院要将教师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性工作长期抓下去。教育部本科新办专业评估和新建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也都对此提出了强制性的规定标准,全院上下必须合力抓好。
1、依据专业发展规划,做好“十三五”教师队伍建设规划。两个规划要同步进行,按专业发展速度、规模、结构同步做好教师队伍建设规划。上半年完成。
2、组织教师做好个人五年发展规划,保持与学院同步发展。针对我院目前年轻教师偏多,学历与职务偏低,大多没有本科教学经历,实践锻炼也不多的实际,认真组织教师做好个人五年发展规划,使其前进有方向,发展有目标。教师个人规划要体现结合本人实际,包括自然现状实际、工作实际、条件实际,有利于目标的实现,促进个人与学院同步发展。
3、扎实开展教师培训培养工作,促进其迅速成长。在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和个人发展规划的基础上,认真计划并安排好教师的年度培训培养工作。通过教师工作例会,不定期开展教学改革研究专业培训。继续扎实抓好“青蓝”工程工作。有计划安排教师实践锻炼,促进教师队伍整体水平迅速提高。
四、建立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确保教学质量。
教学质量是人才培养的生命线,必须高度重视。教育部本科新办专业评估和新建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对其进行了专门的规定要求,我们要按其规定进行建设。
1、成立教学督导机构,建立教学督导体系。成立教学督导处,安排专职人员,直接由院长分管,专门开展教学督导工作。在此基础上建立系部教学督导组织,并明确督导人员。
2、制定教学质量标准,使教学工作有章可循。按教育部规定,主要教学环节要建立质量标准,年内组织制定有关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例如专业建设标准、课程建设标准、教材建设标准、理论课标准、实践课标准、考试标准等,出台一批主要的本科教学标准。由教务处负责。
3、继续开展好教学质量日常监控,确保教学工作有序进行。开展好学评教、教评学、教评教工作。学评教:每学期开展学评教1次,学生参与率达100%;每学期召开学生座谈会1次,抽取学生率达10%。教评教:每学期每位教师听课至少1次,同时开展教师互评。教评学:开展新生学习成绩调查、在校学生学习状态评价、学业考核成绩分析、毕业生质量分析等工作。继续做好教学秩序每日检查,监控教学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检查结果与教师考核挂钩。由教学督导机构实施。
4、开展好学生作品展览工作。组织做好学生期中、期末作业、作品展工作。全年组织5次以上,学生参加率达100%,并组织学术评审团进行教学质量评价。由教务处组织实施。
五、抓好教学日常管理,确保平稳运行。
1、建立并填报4个数据平台。按教育部和省教育厅要求本科高校每年都要填报《全国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系统》、《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公共信息服务与管理平台》、《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信息填报系统》及《高等教育基本情况统计报表》4个数据库工作。要组织全院各部门学习研究数据平台填报的要求规则,制定详细的填报计划,科学分解填报任务,按时、保质完成填报任务,为学校发展,为接受各项教学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2、及时发布有关信息。利用媒体平台,做好学院的宣传工作,教务处、科研处网站信息每周至少更新1条,专业特色(含典型经验、教学改革)对外宣传每月不少于2次;教务处、科研处网站改版1次。
3、充分开发利用教学资源。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提高实训室使用率,平均每周安排16课时以上。制定校内实训室使用率标准(8月前完成)。
4、做好各项考务工作。科学合理组织校内、校外各类考务工作,做到无失误。完善高职题库建设。重点建设本科课程题库,本科专业每门必修课题库新建不少于6套。
5、做好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参加省人社厅职业技能鉴定报考与考试工作,确保无失误。毕业生双证书率达到90%。新增2-5种专业技能鉴定种类。
6、做好毕业生工作。做好应届毕业生毕业工作,图像信息采集无失误,毕业证办理及发放无失误。
六、继续做好继续教育工作。
1、争取获批本科学历教育资格。积极争取上级主管部门,跟踪成人本科学历教育单招资格审批工作,力争成人本科教育点获得批准(5月前完成)。
2、继续做好本科自考工作。新生自考本科入学后报考率25%。自考本科专业理论通过率80%,专业实践通过率90%。应届自考本科毕业率80%。
| 辽宁传媒学院教务处 2015年3月5日印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