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银行资产:是银行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资产、债权和其他权益。
3权责发生制:是指取得收到现金的权利或支付现金的责任权责的发生为标志来确认本期收入和费用及债权和债务。
4谨慎性原则:亦称审慎原则、稳健性原则、稳健主义、保守主义等,在会计环境中存在不确定因素和风险、会计要素的确认和计量的精确性受到影响的情况下,应运用谨慎的职业判断和稳妥的会计方法进行会计处理。充分预计可能的负债、损失和费用,尽量少计或不计可能的资产和收益,以免会计报表反映的会计信息引起报表使用者的盲目乐观。
5会计科目:是按照经济业务的内容和经济管理的要求,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纲目
6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按一定格式编制的据以登记会计账簿的书面证明。用来记载经济业务的发生,明确经济责任,作为记账根据的书面证明。
7账簿:是由具有一定格式而又互相联系的账页所组成,用以全面、系统、连续记录各项经济业务的簿籍,是编制财务报表的依据,也是保存会计资料的重要工具。
8综合核算:按会计科目进行的核算,反映各部门一切交易事项、业务活动及资金、财产变化的总括情况,是明细核算的概括和综合,可以全面反映、监督银行业务和财务活动情况,由科目日结单、总账和日计表组成。
9临时存款账户:是存款人因临时需要并在规定期限内使用而开立的银行结算账户。因异地临时经营活动需要时,可以申请开立异地临时存款账户,用于资金的收付。
10单位存款:是各级财政金库和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机构,将货币资金存入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所形成的存款。
11存款:指存款人在保留所有权的条件下把资金或货币暂时转让或存储与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或者是说把使用权暂时转让给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资金或货币,是最基本也最重要的金融行为或活动,也是银行最重要的信贷资金来源
12支付结算:是在银行开立账户的单位和个人,通过银行划拨转账完成的收付,主要适用于单位与单位之间的经济往来。
13银行本票:是申请人将款项交存银行,由银行签发的承诺自己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
14贷记凭证:是同城结算的一种结算方式,是付款人委托开户银行将款项支付收款人的一种结算方式
15银行汇票:是汇款人将款项交存当地出票银行,由出票银行签发的,由其在见票时,按照实际结算金额无条件支付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
16信贷:是从属于商品货币关系的一种经济现象,是一种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运动的特殊运动形式,是体现一定生产关系的借贷行为。
17抵押贷款:指借款者以一定的抵押品作为物品保证向银行取得的贷款。它是资本主义银行的一种放款形式、抵押品通常包括有价证券、国债券、各种股票、房地产、以及货物的提单、栈单或其他各种证明物品所有权的单据。贷款到期,借款者必须如数归还,否则银行有权处理器抵押品,作为一种补偿。
18呆帐贷款:是指逾期贷款两年(含两年)仍未归还的贷款,以及贷款虽未逾期或逾期不满两年,但生产经营已终止、项目已停建的贷款。
19转贴现:是指商业银行在资金临时不足时,将已经贴现但仍未到期的票据,交给其他商业银行或贴现机构给予贴现,以取得资金融通。
20联行往来:社会资金往来运动最终要体现在银行间的划拨上,当资金结算业务发生时,必然要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银行机构往来才能完成,如果往来双方同属一个银行系统,即同属一个总行的各个分支机构间的资金帐务往来,则称其为联行往来
21对账:保证总行、清算行、经办行之间的资金汇划及时、准确、安全的主要手段,是会计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2同城票据交换:是指同一城市(或区域)范围内,各商业银行之间将相互代收、代付的票据,定时、定点集中相互交换并清算资金存欠的方法。同城票据交换由人民银行集中监督并清算资金。不同国家的票据交换所运作方式有所不同,有的是各银行联合举办的,有的是银行直接主办的,但无论如何,票据交换之后的应收款、应付款总额最终都必须通过银行集中清算交换才能实现轧差。
23同业拆借:是指金融机构(主要是商业银行)之间为了调剂资金余缺,利用资金融通过程的时间差、空间差、行际差来调剂资金而进行的短期借贷。我国金融机构间同业拆借是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负责管理、组织、监督和稽核。金融机构用于拆出的资金只限于交足准备金、留足5%备付金、归还人民银行到期贷款之后的闲置资金,拆入的资金只能用于弥补票据清算、先支后收等临时性资金周转的需要。严禁非金融机构和个人参与同业拆借活动。
24现金出纳:是指直接用现款进行的货币收付行为。
25出纳库房:银行保管现金,金银、外币以及其他贵重的物品的场所。
26外币分账制:也称原币记账法。是以外国货币为记账单位,每一种货币单位,各设置一套明细账和总账。
27甲种外汇存款:也称企事业机关存款,凡在我国境内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以及在业务经营中有外汇收付经银行同意开户的单位,均可开立甲种外汇存款。
28外汇贷款:是银行以外币为计算单位向企业发放的贷款。外汇贷款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外汇贷款,仅指我国银行运用从境内企业、个人吸收的外汇资金,贷放于境内企业的贷款;广义的外汇贷款,还包括国际融资转贷款,即包括我国从国外借人,通过国内外汇指定银行转贷于境内企业的贷款。
29银行保证书:又称保函,是指银行、保险公司、担保公司或担保人应申请人的请求,向受益人开立的一种书面信用担保凭证,保证在申请人未能按双方协议履行其责任或义务时,由担保人代其履行一定金额、一定时限范围内的某种支付或经济赔偿责任。
30: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固定资产的磨损而逐渐转移到成本或费用中去的那部分以货币表现的价值。
31平均年限法:是指按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平均计提折旧的一种方法。它是最简单、最普遍的折旧方法,又称“直线法”或“平均法”。
32银行的无形资产:指那些不具备实物形态,能够长期使用,在经营中发挥作用,能使企业享有未来经济利益的非货币性资产
33不可辨认无形资产:是指不能单独取得,也不能脱离银行整体或与某项有形资产相分离。
34所有者权益:是银行投资人对银行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包括银行投资人对银行企业的投入资本及其形成的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35留存收益:或称留存盈余,是指银行经营业务活动所产生的净收益累计,是银行内部形成的自有资产,这些净收益积累形成的自有资本,也称为积累收益或未分配利润。
36收付实现制:又称现金制或实收实付制是以现金收到或付出为标准,来记录收入的实现和费用的发生。按照收付实现制,收入和费用的归属期间将与现金收支行为的发生与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换言之,现金收支行为在其发生的期间全部记作收入和费用,而不考虑与现金收支行为相连的经济业务实质上是否发生。
37权责发生制,又称应收应付制、现金制。它是以权益、责任是否发生为标准,来确定本期收益和本期费用的原则。
38营业利润:是银行全部营业收入扣除营业成本费用和各种营业税金及附加费用后的数额。
39表结法:是指银行在月末、季末计算利润(或亏损)时,不通过“本年利润”账户,而是直接通过编制损益表直接计算出来,反映本期实现的利润或亏损。
40年度决策:是指正在年度终了时,应用会计核算资料,对会计年度内银行业务活动和财务收支状况所进行的全面系统的数字总结,是考核银行经营成果的终于工作。
41现金流量:银行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流入和流出。
42典型分析:是指对某些典型事例、典型单位进行分析,以便总结经验,推动全面工作。
43流动比率:是银行的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例,可以反映银行的短期偿债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