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各单元测试卷及答案汇编(含四套题)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8 00:29:01
文档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各单元测试卷及答案汇编(含四套题)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测试卷(满分:100分时间:40分钟)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分数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相应的括号里)(每小题3分,共30分)。1.夏天,很多食物隔夜就会发霉,这时因为霉菌适宜生长的条件是( )A. 温暖潮湿B. 温暖干燥C. 温度较低2.微生物对人类是(  )。A. 有害的B. 有益的C. 有的有害,有的有益3.下列活动能够感染狂犬病是(  )A. 吃狗肉 B. 和狗玩耍  C. 被狗咬伤4.英国细菌学家弗莱
推荐度:
导读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测试卷(满分:100分时间:40分钟)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分数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相应的括号里)(每小题3分,共30分)。1.夏天,很多食物隔夜就会发霉,这时因为霉菌适宜生长的条件是( )A. 温暖潮湿B. 温暖干燥C. 温度较低2.微生物对人类是(  )。A. 有害的B. 有益的C. 有的有害,有的有益3.下列活动能够感染狂犬病是(  )A. 吃狗肉 B. 和狗玩耍  C. 被狗咬伤4.英国细菌学家弗莱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测试卷

(满分:100分  时间:40分钟)

题号总分
分数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相应的括号里)(每小题3分,共30分)。

1.夏天,很多食物隔夜就会发霉,这时因为霉菌适宜生长的条件是( )            

A. 温暖潮湿      B. 温暖干燥      C. 温度较低

2.微生物对人类是(   )。            

A. 有害的        B. 有益的        C. 有的有害,有的有益

3.下列活动能够感染狂犬病是(   )            

A. 吃狗肉       B. 和狗玩耍    C. 被狗咬伤

4.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在观察葡萄球菌时意外发现了(   )。            

A. 微生物            B. 青霉素          C. 细胞      D. 乳酸菌

5.土壤越肥沃,微生物越 (  )  。            

A. 多           B. 少           C. 一样

6.下图是我们在老师的帮助下观察到的花粉和花粉管,观察到花的这些结构必须使用的工具是(   )。

A. 放大镜   B. 光学显微镜             

C. 电子显微镜    D. 扫描隧道显微镜

7.下列物品中,没有放大功能的是(   )。            

A. 老花镜    B. 一滴水滴    C. 近视镜

8.观察标本时,移动载玻片的方向和从目镜里看到的方向(   )            

A. 是一致的   B. 正好相反    C. 没有关系

9.上面四幅图是制作洋葱表皮切片标本的四个基本过程,正确的顺序是(    )  

 

A. ①②③④     B. ①④③②   C. ①④②③

10.下列各种工具可以帮助把蚕蛹观察得更加清楚的是___________。            

A. 放大镜   B. 小刀    C. 绳子   D. 尺子

二、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里写√,错误的写×)(每小题2分,共10分)。

11.戴口罩可以降低被传染新冠肺炎的风险。 (    )

12.在雨水、河水中有很多肉眼看不到的微生物。(    ) 

13.放大镜是凸透镜凸度越大放大的倍数越大。(    ) 

14.放大镜和显微镜的发明,让我们看到了微生物、细胞。 (     )  

15.使用放大镜观察口罩,发现口罩是密不透气的。 (    ) 

三、填空题(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14分)

16.大量的研究证明生命都是由      组成的。

17.生物学家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发现了      。

18.生活中常见的物体都是由      组成,它们不断地运动着。

19.生物学家      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发现了      。

20.(3分)排序题  

将下列观察范围按观察工具发展顺序排列      。

A.蚂蚁的外形

B.蚂蚁的细胞结构

C.蚂蚁细胞内的分子结构

D.蚂蚁触角上的绒毛

E.蚂蚁的触角形状

我的排列顺序是:

21.下面是制作洋葱制片的过程。请按操作过程用阿拉伯数字排列顺序。  

(      )用盖玻片的一侧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缓缓地放下。

(      )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水。

(      )用吸水纸把多余的水分吸掉。

(      )用镊子撕取一块洋葱的表皮。

(      )把取下的洋葱表皮放在载玻片的水滴,用镊子小心地将其展开。

四、实验探究题(每空3分,共9分)

22.微生物适合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呢?请根据实验方案,回答问题。 

研究的问题:微生物适于怎样的环境
我们的假设:微生物适于温暖的环境
研究步骤:①取质量相同的两份新鲜牛奶。

②一份放在温暖的环境下,另一份放在冰箱里。

③观察两份牛奶所产生变化。

实验现象:一段时间后,放在      的牛奶没有变化放在      的牛奶变质了。

实验结论:微生物适宜生活在      环境里。

五、解答题(每空2分,共6分)

23.(6分)画出在放大镜或肉眼下的洋葱表皮结构和在显微镜下的洋葱表皮结构。

观察工具肉  眼放大镜显微镜
观察记录画图
我的发现
24.(3分)凸透镜有什么作用?    

六、综合题(共13分)

25.(7分)(一)制作洋葱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需要用到以下器材,请选择正确的器材填在横线上。 

载玻片盖玻片  碘酒  滴管  清水  小刀  吸水纸 镊子

(1)先用      把洋葱切开。    

(2)在一块干净的      滴一滴      。    

(3)用刀片在洋葱内表皮轻轻划“#”字,用      轻轻撕取内表皮。    

(4)将撕下的内表皮置于载玻片上的清水中,再将      倾斜着慢慢盖到洋葱表皮上,注意不要有气泡。    

(5)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        , 然后用      从另一侧吸引, 直至整个标本染上颜色,临时装片标本制作完毕。    

26.(6分)以下是三个不同凸度的放大镜测量放大倍数的记录。  

有一点凸的透镜比较凸的透镜最凸的透镜
测量情况放大镜下有9个字,放大后清晰的字有6个放大镜下有11个字,放大后清晰的字有3个放大镜下有11个字,放大后清晰的字有1个
放大倍数
(1)(3分)请你算出三种透镜各自大约的倍数。    

(2)(3分)通过以上的观察记录,发现了什么?    

七、连线题(每线2分,共18分)

27.将下列人物同他的成就连起来。  

袁隆平       第一个发现和提出“细胞”这个名称

列文虎克     利用微观技术对水稻进行改良,培育出了杂交水稻

罗伯特•胡克    一个指出微生物同人类健康的关系

巴斯德      设计并制造出了能增进视力的眼镜

培根       制成最早可以放大300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

28.下图是打乱的制作洋葱表皮装片的步骤,请将图片与下方相对应的步骤顺序连线。 

参与试题解析

一、单选题

1.【答案】 A   

【解析】【分析】霉菌是一种真菌,喜欢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大量繁殖。

2.【答案】 C   

【解析】【解答】微生物对人类的作用有好有坏,比如利用酵母菌进行面团发酵。但是也有细菌对人类生活产生危害,比如病毒生物。

【分析】考察人类生活和生物活动的关系。微小生物对人类有好有坏。

3.【答案】 C   

【解析】【解答】 被狗咬伤 容易感染狂犬病,C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狂犬病是狂犬病毒所致的急性传染病,人兽共患,多见于犬、狼、猫等肉食动物,人多因被病兽咬伤而感染。临床表现为特有的恐水、怕风、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因恐水症状比较突出,故本病又名恐水症。

4.【答案】 B   

【解析】【分析】 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在观察葡萄球菌时意外发现了青霉素,具有杀菌效果。

5.【答案】 A   

【解析】【解答】土壤越肥沃,孕育的微生物就越多。A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微生物是一种生物,也是要依靠营养物质进行生存。

6.【答案】 B   

 【解析】【解答】花粉和花粉管都要借助于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

【分析】光学显微镜能够观察到细胞、微生物。电子显微镜能够观察到原子、分子等。

7.【答案】 C   

 【解析】【解答】A、老花镜是凸透镜做的,具有放大功能,不符合题意。

B、一滴水滴类似于凸透镜,具有放大功能,不符合题意。

C、近视眼镜是凹透镜,不具有放大功能,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放大镜具有放大功能,显微镜、放大镜都有放大镜。

8.【答案】 B   

【解析】【解答】显微镜的目镜是放大镜,放大镜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虚像。B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放大镜的成像规律。

9.【答案】 C   

【解析】【分析】制作洋葱表皮切片标本的步骤:切洋葱,将洋葱切成薄片,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在载玻片中间滴清水。

10.【答案】 A   

【解析】【分析】放大镜可以帮助我们看到更微小的东西。

二、判断题

11.【答案】 正确   

【解析】【分析】新冠肺炎是一种传染速度很快,传染力极强的新型病毒,主要是通过飞沫传染、接触传染、粪口传染三个主要的传染途径来扩散的。

12.【答案】 正确   

 【解析】【解答】微生物是人类肉眼看不到的,它们在生活在我们周围的世界。所以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分析】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生物、显微藻类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它个体微小,与人类关系密切。涵盖了有益跟有害的众多种类,广泛涉及食品、医药、工农业、环保、体育等诸多领域。

13.【答案】 正确   

【解析】【分析】放大镜是一个凸透镜的一种使用,它是使物距小于焦距,就得到一个放大的虚像.当物距变时,像距也跟着变。

14.【答案】 正确   

 【解析】【分析】放大镜和显微镜都是凸透镜,都具有放大物体的作用,尤其是显微镜可将物体放大几千倍几万倍,使微小的物质放大。

15.【答案】 错误   

【解析】【分析】口罩具有一定的透气性。

三、填空题

16.【答案】 细胞   

  【解析】【分析】细胞并没有统一的定义,比较普遍的提法是:细胞是生物体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已知除病毒之外的所有生物均由细胞所组成,但病毒生命活动也必须在细胞中才能体现。故答案为:细胞。

17.【答案】 微生物   

 【解析】【分析】细菌、霉及病毒,要用显微镜才能看清楚,所以通常把它们称作微生物。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300 倍的金属结构的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故答案为:微生物。

18.【答案】 微粒   

【解析】【分析】常见的物体都是由分子或原子组成,而分子或原子总在那里不断的运动着。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微粒总是在不断的运动,之间有间隙。

19.【答案】 列文虎克;微生物   

【解析】【分析】列文虎克:显微镜与微生物学的开拓者。

20.【答案】 A,E,D,B,C   

【解析】【解答】由于显微镜的发展顺序,影响到蚂蚁中结构的观察。越小的结构观察时间就越靠后。

 【分析】显微镜是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工具,肉眼无法观察到的结构要借助显微镜进行观察。

21.【答案】 4;1;5;2;3   

【解析】【解答】制作洋葱玻片的顺序是: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水;用镊子撕取一块洋葱的表皮;把取下的洋葱表皮放在载玻片的水滴,用镊子小心地将其展开;用盖玻片的一侧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缓缓地放下;用吸水纸把多余的水分吸掉。

 【分析】制作洋葱玻片要求薄而透明,这样可以观察得比较清楚。

四、实验探究题

22.【答案】     冰箱;温暖的环境下;温暖

【考点】微生物    

【解析】【分析】考察影响微生物生存环境的影响。温度对微生物的生长影响较大。

五、解答题

23.【答案】 描述合理即可   

【解析】【解答】肉眼观察不到洋葱的表皮细胞,洋葱表皮细胞类似于一间间小房子。

【分析】洋葱的表皮细胞利用显微镜可以观察到。

24.【答案】 成像汇聚光线和放大物体   

【解析】【分析】凸透镜的结构是中间厚量表薄。

六、综合题

25.【答案】 (1)小刀

(2)载玻片;碘酒

(3)镊子

(4)盖玻片

(5)清水;吸水纸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

 (1) 先用小刀 把洋葱切开 。

 (2) 在一块干净的载玻片上滴碘酒,为了便于观察。

 (3) 用刀片在洋葱内表皮轻轻划“#”字,用 镊子轻轻撕去内表皮。

 (4) 将撕下的内表皮置于载玻片上的清水中,再将盖玻片盖住,不要有气泡,以免影响观察,如果有气泡,还需要赶走气泡。

 (5) 在盖玻片的一侧滴一滴清水,用吸水纸从另册吸引, 直至整个标本染上颜色 。 

26.【答案】 (1)解:有一点凸的透镜大约放大1.5倍,比较凸的透镜大约放大4倍,最凸的透镜大约放大10倍

(2)解:透镜越凸,放大的倍数越大,观察到的视野越小   

 【解析】【解答】放大镜放大的倍数与凸透镜的镜片厚度有关系,镜片越厚,放大镜放大的倍数就越大。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影响放大镜放大倍数的关系。

七、连线题

27.【答案】 

【解析】【分析】科学家的发明创造以及劳动人民的辛勤耕耘,推动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根据著名人物的成就连线,如袁隆平培育出了杂交水稻。故答案为: 

28.【答案】

     

【考点】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解析】【分析】1.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2.在载玻片的滴一滴清水

 3.用刀片在洋葱鳞片叶内侧轻轻地刮几个小方格。

 4.用镊子在洋葱鳞片叶的内侧撕取一小块内表皮。

 5.将撕取的一小块洋葱鳞片叶内表皮,在载玻片上的清水中展平。

 6.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盖在水滴上。注意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

 7.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稀碘液。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地球的运动》测试卷

(满分:100分  时间:40分钟)

题号总分
分数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相应的括号里,每小题3分,共18分)。

1.我国科学家会选择在( )季到南极考察。

A.夏    B.冬    C.春

2.用手电筒代替太阳照射地球时,被光照到的地方模拟的是( )。

A.白天    B.黑夜    C.日出    D.都有可能

3.下图是地球公转到某个位置的示意图,这时北半球是(  )。

A.春季    B.夏季    C.冬季

4.关于地球的自转与公转运动,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地球在公转的同时也在自转

B.地球公转时地轴倾斜角度不变

C.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都是自西向东

D.地球自转一周和公转一周的时间是一样的

5.下列哪些现象可以证明地球在自转(       )。

A.潮涨潮落    B.冬去春来    C.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6.下列自然现象中,能够间接证明地球是球形的是( )。

A.月食现象中,地球影子的边缘是弧形的 

B.火山爆发时,喷发出大量岩浆 

C.我国大部分河流都是自西向东流动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8分)

7.圭表是中国古代测量正午时刻的_____________的天文仪器。

8.地球转动时,地轴始终指向_____星。地轴倾斜角度大约是23度,如果它的倾斜角度再大些,可导致_____和_____现象发生的范围更大。

9.成语“北雁南飞”概括的是一种鸟类_______现象。

10.白天,郁金香随着____________东起而开放,晚上郁金香会收拢花瓣。像郁金香这样,会随着____________交替而变化的植物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三、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里写√,错误的写×,每小题2分,共10分)。

11.受四季变化影响,北极狐在夏季和冬季会换上不同颜色的毛。(   )

12.地球处于宇宙中心,而且静止不动。(      )

13.6月22日和12月22日的中午12时,学校篮球架在阳光下影子的长短是相同的。(      )

14.“地球是球形的"是托勒密和哥白尼关于地球运动学说的共同观点。(      )

15.在“日心说”示意图中,地球自转并处于宇宙的中心。(      )

四、连线题(每线2分,共12分)

16.把动物的名称与它们各自的活动时间用线连起来。

蝴蝶
主要在白天活动猫头鹰
壁虎
喜鹊
蝙蝠
主要在夜间活动麻蜥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7.小明今年去了两次海南岛,一次是和爸爸一块去的,他发现他影子朝南;一次是和妈妈一块去的,他发现他的影子朝北。那么小明和爸爸、妈妈去海南岛的时间可能是哪个季节?

18.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对地球上生命的存在有很大的影响,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六、实验题(共8分)

 如图是模拟地球运动的实验示意图,请根据图画完成下列题目。

19.(3分)图中a、b、c三个区域,最先迎来黎明的是(       )。

A.a    B.b    C.c

20.(3分)实验中,如果将地球仪的地轴垂直于桌面摆放而不倾斜,那么在模拟地球运动时,下列现象会发生的是(       )。

A.昼夜交替B.四季交替C.北半球同个位置同一时间杆影长度变化

21.(2分)请用“★”在图中合适位置标出北极星的方位。

七、综合题(共24分)

22.(6分)(1)昼夜交替现象有许多不同的假说,请用简单示意图的形式把它们画出来(用带箭头的线表示太阳、地球运动的方式和方向,用0表示太阳和地球)。(要求画出三种)

(2)经过一单元的学习,你知道了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原因了吗?请你解释一下(可以用简单示意图画出来)。

2021年10月16日凌晨神舟十三号发射升空。12月9日在距地球400公里的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内,宇航员为我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天宫课堂”。宇航员天和核心舱内驻留6个月,预计于2022年4月16日乘神舟十三号返回。

23.(3分)神舟十三号发射升空的过程中,燃料中的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而在中国空间站,图中天和核心舱的两侧伸出像翅膀一样的能量转化设备,它的作用是将(  )。

A.太阳能转化为热能    B.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C.太阳能转化为动能    D.电能转化为动能

24.(3分)如下图,从神舟十三号发射成功到宇航员预期返回的这段时间内,地球公转的运行轨道经过了(  )。

A.A和B点    B.B和C点   C.C和D点       D.D和A点

25.(3分)地球的公转不是造成(  )的主要原因。

A.东升西落  B.四季变化C.昼夜长短变化    D.正午物体影长变化

26.(3分)从12月9日到12月21(冬至),再到今天为止,衢州的某一物体正午影长的变化情况是( )。

A.先变长再变短B.先变短后变长C.变长       D.变短

27.(3分)参与“天宫课堂”授课的中国航天员是翟志刚、叶光富和(  )。

A.王亚平       B.杨利伟      C.刘伯明     D.聂海胜

28.(3分)在这次“天宫课堂”中,我们可以观察到许多和我们地球上不一样的神奇现象,其中不包括(   )。

A.宇航员行走不是和我们平时一样靠双脚走路的,而是用来飘的

B.空气不断打入水中,可以形成一个大大的静止的气泡

C.乒乓球压入水中后会慢慢上浮,最后浮在水面上

D.宇航员演示转身时,发生了上半身向左转,下半身却向右转的现象

1.B 2.A 3.B 4.C 5.C 6.A 7.日影长度8.北极 极昼 极夜 9.迁徙10.太阳 昼夜昙花 夜来香11.√12.×13.×14.√15.×

16.

17.和爸爸是夏季,和妈妈可能是冬季。

18.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比较适中,使地球表面有适宜的温度。如果距太阳过近,地球的温度会变得很高;如果距太阳过远,地球的温度会变得很低,都不利于生命的形成和发展

19.C 20.A  21.

22.(1)

(2)昼夜交替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地球自转。

23.B 24.D 25.A 26.A 27.A 28.C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工具与技术》测试卷

(满分:100分  时间:40分钟)

题号总分
分数
一、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3分,共18分)

1.螺丝刀可以用来(  )。

A.起铁钉    B.拧螺母    C.拧螺丝

2.斜面与小球光滑程度相同,下列哪种情况最省力(  )。

A.    B.    C.

3.下面工具利用了斜面 的原理的是(  )。

A.小刀    B.订书机    C.旗杆

4.工具和技术自古以来就紧密相连、互相促进,是人类长期研究、改造自然的智慧结晶。下列词句描述属于技术的是(  )。

A.轮船    B.用力的方法    C.木棍

5.我们在制作地球海报收集资料时,下列不能作为资料的来源的是(  )。

A.科幻电影    B.自己拍摄的照片    C.正规的网络资源

6.如图所示,保持杠杆尺平衡挂同种钩码的位置与个数是(  )。

A.a处挂3个    B.b处挂3个    C.c处挂3个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3分)

7.杠杆是一种_____,有三个点,用力的位置叫_____、克服阻力的位置叫_____、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转动的位置叫_____,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就是_____,小于时就是_____,距离相等时就_____。

8.在生产和生活中,经常见到这样的情形:用木板搭斜坡将货物推上汽车车厢;修盘山公路使汽车驶上高耸的山峰等。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它们的物理模型属于一种简单机械,即________,这种简单机械的优点是________。

9.如图,用弹簧秤分别沿A、B两个面拉动同一物体至相同高度(A、B两个面的光滑程度等情况一样),弹簧秤在         面拉动时读数要大些。

10.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_________。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_________;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_________。

三、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2分,共10分)

11.斜面越陡越费力。(      )

12.羊角锤的外形与撬棍不同,因此不属于杠杆。(      )

13.剪刀是杠杆和斜面组成的复杂机械。(      )

14.刀、斧、刨、劈的刃都是斜面。(      )

15.指甲钳的弧形刀口剪起指甲来特别方便。(     )

四、连线题(每线2分,共12分)

16.为不同的任务选择合适的工具,用线连起来。

夹断铁丝                    刨子

拔钉子                     螺丝刀

刷墙壁                     钢卷尺

量长度                     刷子

拧螺丝                     羊角锤

刨木板                     老虎钳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7.结合本课探究的过程,说说你对“工具”和“技术”的看法?

18.如图是常见的一种十字螺丝刀。这个工具的实际使用效果,我们可以用哪些评价指标来评价?

六、实验题(每空2分,共10分)

19.我们在上课时用杠杆尺“探究杠杆的秘密”。请根据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前,看见杠杆尺出现如图所示左低右高的状态时,我们应该怎样调节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水平平衡:_____。

(2)实验结束后,我们记录的信息如下表所示。请将表格的空格补充完整。

实验次数左边(阻力点)的情况右边(用力点)的情况杠杆尺状态用力情况:

A省力

B费力

C不省力也不费力

钩码数/个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格钩码数/个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格
第一次3232平衡C
第二次224_____平衡B
第三次3113平衡_____
(3)小明去集市上买西瓜,老板的称量工具--杆秤相当于_____类简单机械,当小明挑选的西瓜较重时,老板应选择_____(填“A”或“B”)提绳来称量。

七、综合题(共27分)

小科和妈妈两个人玩跷跷板(如图甲所示)。请回答下列小题:

20.(3分)跳跳板运用的简单机械原理是(  )。

A.轮轴    B.斜面    C.杠杆

21.(3分)如果把妈妈的位置看成是阻力点、哪么小明的位置是(  )。

A.支点    B.用力点    C.阻力点

22.(3分)现在跷跷板处于水平平衡状态,小科想要把跷跷板压下去,应该让(  )。

A.妈妈离支点更近些B.小明离支点更近些    C.妈妈离支点更远些

23.(3分)如果妈妈的重量是小明的两倍、妈妈坐的位置离支点的距离是30厘米,小明坐的位置离支点的距离至少为多少时才能把跷跷板压下去(       )。

A.30厘米    B.60厘米    C.90厘米

24.(3分)如图所示,用两根蜡烛和一个支架做了一个“跷跷板”,两根蜡烛由于燃烧使其重量减轻的速度相同。2分钟后,发生的变化是(       )。

A.长蜡烛的一端升高,短蜡烛的一端下降

B.短蜡烛的一端升高,长蜡烛的一端下降

C.两根蜡烛保持原位置不动

材料:

火药的发明

我们把一个鞭炮打开,看到里面有黑色的颗粒物质,这就是火药。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火药是怎样发明的呢?它的发明跟古代的炼丹还有很大的关系呢。中国古代有很多达官贵族祈求长生不老,当时就有很多人专门炼制丹丸,希望造出不死之药。结果不死药没炼成,却在炼药的过程中,偶然发现硫磺与硝石同时掉到炭火上,会产生火焰甚至伴随着爆炸声响,这一现象引起了炼丹家们的兴趣。他们经过不断的试验,发明了火药。原来,火药是炼丹家的意外发现。

25.(4分)最早发明火药的国家是 _____,是 _____的意外发现。

26.(4分)硝石、硫磺、木炭以及一些辅料等粉末状物质均匀混合这一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属于_____;硫磺与硝石同时掉到炭火上,会产生火焰甚至伴随着爆炸声响,有这些现象发生的变化属于_____。

A.物理变化     B.化学变化

27.(4分)请列举生活中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各举两例)

1.C  2.C  3.A  4.B  5.A  6.B

7.简单机械  用力点  阻力点  支点  费力  省力     不省力也不费力

8.斜面     能省力

9.B

10.支点     用力点     阻力点

11.√

12.×

13.√

14.√

15.√

16.

17.工具常常是一些物品,有的是任务中用到的物体,不同工具优劣不同。技术常常是一些方法,同一任务中可以用到多种技术。工具是为劳动而生,使工作更轻松、方便、省力。技术和工具都在更新、进步。

18.螺丝刀是轮轴,是简单机械。能够帮助人们省力。

19.我们应该把右边的螺母往右调  1  A   杠杆   A

20.C

21.B

22.A

23.B

24.B

25.     中国     炼丹家

26.     A     B

27.水结成冰、木头制成椅子是物理变化;蜡烛燃烧、白醋和小苏打混合是化学变化。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能量》测试卷

(满分:100分  时间:40分钟)

题号总分
分数
一、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信鸽有着高超的认路本领,人们对此原因提出了如下猜想:

A.信鸽对地形地貌有极强的记忆力

B.信鸽能发射并接收某种超声波

C.信鸽能发射并接收某种次声波

D.信鸽体内有某种磁性物质,它能借助地球磁场辨认方向

那么,信鸽究竟如何辨认方向呢?科学家曾做了这样一个实验:把几百只训练有素的信鸽分成两组,在一组信鸽的翅膀下绑上一块小磁铁,在另一组信鸽翅膀下绑上一块大小相同的铜块,结果,绝大部分绑着铜块的信鸽能飞回鸽舍,而绑着磁铁的信鸽却全部飞散了,科学家的实验结果更符合上述哪种猜想?(   )。

A.A          B.B          C.C          D.D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不给电动机通电,它就不会转动

B.我们可以找到不消耗能量的机械

C.煤有很多,不需要节约

3.每年的9月22日是“世界无车日”,倡导绿色出行、做到节能减排,下列是不可再生能源的是(   )。

A.风能

B.水能

C.石油

D.太阳能

4.电动机工作的能量转换过程是(   )。

A.电能→磁能

B.电能→动能

C.电能→磁能→动能

5.下列关于电磁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电磁铁和磁铁一样,南北极是不能改变的

B.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不能通过人为改变

C.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线圈圈数越多的电磁铁通电后磁力越大

二、填空题(共5题,每空2分,共24分)

1.厨房里炒菜的锅多用(              )或(              )制成,而锅把却是用木头或(              )做外包表面,为的是防止烫伤。

2.电动机是一种用(      )产生(      )的机器。

3.太阳光的能量形式主要是(      ),贮藏在淀粉中的能量形式是(      )能。

4.请写出你知道的三种能量形式(      )(      )(      )。

5.热能从温度(              )的一端,传向温度(              )的一端。(选填“较高”或“较低”)

三、判断题(共5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米饭、土豆和番薯等食物能给我们人体带来能量。(   )

2.电磁铁线圈的圈数增加,它的磁力会减小。(   )

3.水对流的原因是热水比冷水轻。(  )

4.电磁铁的磁极,与磁铁一样不再改变。(   )

5.电磁铁的磁力一定比磁铁的磁力要大。(  )

四、连线题(共1题,每连对一线1分,共4分)

1.将下列制作简易太阳能热水器的材料和作用连接起来。    

五、简答题(共1题,共4分)

1.海洋中的洋流交汇时,往往寒流、暖流自然分层,暖流在上,寒流在下。你能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解释其中的原因吗?

六、综合题(共3题,共14分)

1.下图中,电磁铁的钉尖是S极还是N极?请在括号中标出来。(3分)

这两个电磁铁的南北极不同,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平时在公路上总能看到各种颜色的车牌,车型也不一样,你知道这些车牌代表什么吗?

不同车牌颜色的含义是不一样的。白色车牌代表公检法、等特殊部门。最常见的蓝色车牌代表普通小型汽车,也包含小吨位的货车,以汽油或柴油为动力。黄色车牌代表大货车、挂车等大型车,还有教练车、工程车等。黑色车牌代表两种:一是国外驻中国的大使馆及领事馆,一般车牌上第一个字或者最后一个字是“使”;二是中外合资企业,不过现在已经停止发放这种车牌了。最近几年开始出现绿色车牌,代表新能源汽车,如纯电动汽车,主要采用电力驱动。

阅读以上资料,请你说说蓝牌车和绿牌车的区别?(5分)

3.阿龙的公司在一场大火后损失惨重,保险公司已派人来查验过了,还好大部分损失将由保险公司承担。警官向阿龙了解起火的原因时,阿龙哽咽着说:“今天中午,我正在看财务报表,忽然电灯闪了几下,接着电源线上冒出一串火花,火花点燃了账本。我连忙用水把账本上和电线上的火扑灭,关掉电灯,出去找电工来维修。谁知道,等我再次回去的时候,整个走廊都已经被浓烟笼罩住了……”听到这里,警官打断了阿龙的话,斩钉截铁地说:“你的公司亏损严重,你是想骗保险金吗?”

你知道警官是如何识破阿龙的的吗?(6分)

一、选择题1.D 2.A 3.C 4.B 5.C

二、填空题1.铁;铝;塑料 2.电; 动力 3.光; 化学 4.化学能; 动能; 电能

5.较高;较低

三、判断题1.√ 2.× 3.√ 4.× 5.×

四.连线题

1.

五、简答题

1.解:因为相同体积的热水重量比冷水轻,因此热水在冷水中会上浮,形成上面暖流下面寒流。

六、综合题

1.S   N   电流方向不同

2.蓝色车牌代表普通小型汽车,也包含小吨位的货车,以汽油或柴油为动力,绿色车牌,代表新能源汽车,如纯电动汽车,主要采用电力驱动。

3.因为水是导体,所以电线着火时是不能用水扑灭的。用水扑火会使电路短路,火越烧越旺。阿龙说他用水扑灭了明火,这显然不合常理,所以机敏的警官发现了阿龙的破绽。

文档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各单元测试卷及答案汇编(含四套题)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微小世界》测试卷(满分:100分时间:40分钟)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分数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相应的括号里)(每小题3分,共30分)。1.夏天,很多食物隔夜就会发霉,这时因为霉菌适宜生长的条件是( )A. 温暖潮湿B. 温暖干燥C. 温度较低2.微生物对人类是(  )。A. 有害的B. 有益的C. 有的有害,有的有益3.下列活动能够感染狂犬病是(  )A. 吃狗肉 B. 和狗玩耍  C. 被狗咬伤4.英国细菌学家弗莱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