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阳市雁江区第七小学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全面推进学校体育工作,我校积极抓好“每天锻炼一小时”工作,努力提高学生身体健康,使体育成为我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我校从实施的大课间体育活动至今,受到了全校师生与家长的欢迎,收到了良好的活动效果。
一、更新观念、提高认识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对传统课间操的继承和发展,是巩固和扩大体育锻炼效果,增强学生身心素质的重要组成。同时,形式多样的活动还是在强健体魄、锻炼意志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全体性、全面性和学生发展的主动性。
通过“大课间体育活动”使大家认识到此项活动不仅保证了学生每天的体育锻炼时间,增强了学生的体质,缓解了学生疲劳,而且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品质、个性、情感、兴趣等多项素质,活动还能训练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具有培养学生严密的组织性、纪律性、集体责任感、荣誉感、民族进取心和奋发向上精神。让教师都切实感到它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需要大家更新观念、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只有全员参与、各部门密切配合,才能保证大课间体育活动的顺利实施。
二、领导重视,制度健全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大课间活动工作,健全的组织为大课间活动的正常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力物力保证。为此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任组长的大课间活动工作领导小组。
为了保证大课间活动的正常开展,领导小组通过反复开会研究,制定出《大课间活动方案》、《大课间活动考核表》等活动管理制度。因为有了制度的约束,全校老师人人自觉参于活动,个个主动参于管理;因为有了老师的参于,全体学生人人热情高涨,个个争先活动。
三、科学设计,具体实施。
大课间活动虽然是师生共同参与的活动,但是我们明确地认识到它的主体是学生,学生是否喜欢大课间活动是成功的关键。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是我们设计创编大课间活动的首要原则。在大课间活动准备、设计创编阶段,教师、班主任走到学生当中,参与学生的课间活动,和孩子们一起游戏,了解学生的兴趣,征求他们对开展大课间活动的意见和要求,并对此进行梳理、归纳,形成设计创编原则和思路。因此,在整个大课间活动的设计创编和实施过程,孩子热情高涨,劲头十足,兴趣浓厚,欢心愉悦,真正实现了把快乐与健康送给学生。由此我们确定了大课间活动设计创编原则和活动内容与形式。
1、设计创编原则:体育与艺术融合的原则;锻炼与休闲相结合,张驰有度原则;传统与现代完美统一原则。
2、活动内容与形式:学生以集中与分班的形式活动。学生活动内容,做广播体操、跑步、各类体育游戏;课间操做学校自编操、广播体操和各类素质练习活动等环节。
第一环节是集结队伍:学生在音乐中,队伍整齐,情绪饱满的走向指定的班级活动区域,在节奏伴随下,轻松的律动中调整队列,准备下一个环节的活动。
第二环节是做广播操,自编操、各类素质练习活动(比如:跳绳、踢毽子、跑步、俯卧撑、立卧撑、徒手下蹲、收腹跳、蹲跳)。全校整齐划一,学生在热情奔放的乐曲中锻炼身体,放飞理想,茁壮成长的精神风貌,表现了孩子们天真的童趣,张扬了他们的个性,体现了强烈团队合作精神和集体责任感、荣誉感,把大课间活动推向了又一个高潮。
第三环节放松整理:在舒缓优美的乐曲中,让学生由兴奋紧张转入平静舒缓的状态,使学生生理心理机制得到充分的调整。最后,在轻音乐中,聆听老师温馨提示,有序地离开操场,以良好的状态投入课堂学习。
四、持之以恒、逐步提高
目前,我校大课间能逐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整体化的轨道,离不开学校大课
间领导小组细致的工作。大课间体育活动已成为我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我校推进素质教育的突破口。
首先,学生的思想道德和心理素质不断提高。丰富多采的活动,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组织纪律性、集体和爱国主义精神,而且还使他们形成了互相激励,自学奋进的良好习惯,各种优良的意志品质正在潜移默化的形成。其次,师生身体素质明显增强,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协调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大课间对自己身体素质与精神状态的改善大有益处,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第三,每天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提供了师生之间,教师之间、校领导与教师之间相互了解的机会,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校园人际关系,增强了学校的凝聚力与战斗力。
总之,丰富多彩的大课间体育活动,让孩子体验到胜利的喜悦,合作的必须,坚持的重要。我们将继续深化符合我校实际和学生发展特点的大课间体育活动,使我们更有信心发展以快乐为主旋律,健康和谐、积极向上的“大课间体育活动”。
雁江区第七小学
二 0一二年七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