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
1.已知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如图),当x<0时,y的取值范围是
2.直线位于轴上方的点的横坐标的取值范围是 。
3.已知一次函数和的图像分别是直线和,根据图像填空:
(1)不等式的解集是_________________。 l2
-3
-2
2
(2)方程的根是__________________。
(3)不等式的解集是______________。
4.一次函数y=kx+(k-3)的图像不可能有………………………………………( )
A、 B、 C、 D、
5.如图,已知函数中,时,随的增大而增大,则的大致图象为……………………………………………………………………………………………( )
(A) (B) (C) (D)
6.当时,函数y=ax+b与y= bx+a在同一坐标系中的图象大致是( )
.
A B C D
7.2007年我国铁路进行了第六次大提速,一列火车由甲市匀速驶往相距600千米的乙市,火车的速度是200千米/小时,火车离乙市的距离(单位:千米)随行驶时间(单位:小时)变化的函数关系用图象表示正确的是 ( )
8.如图一次函数y=ax+b的图像与反比例函数y=的图像交于M(4,m)、N(-1,-4)两点.
(1)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2)求△MON的面积.
9.有一条直线,它与直线交点的纵坐标为5,而与直线的交点的横坐标也是5。求该直线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
10.已知直线y=kx-1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为1,并且函数y的值随x的值增大而减小,求k的值。
1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为坐标原点,已知直线经过点,它与轴交于点,点在轴正半轴上,且.
(1)求直线的函数解析式;
y
(2)若直线也经过点,且与轴交于点,如果的面积为6,求点坐标.
B
O
x
A
12.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是(4,0),点P在直线y=-x+m上,且AP=OP=4.求m的值.
13.已知直线与x轴交于点,与轴交于点,
(1)求直线的解析式;
(2)若x轴上有一点C(2,0),在直线找一点,使△PAC是以PC为腰的等腰三角形,求点P的坐标.
14.已知直线与坐标轴围成等腰直角三角形,求这条直线的表达式
15.已知A(2,0)、B(-2,-3),点C在轴上,且△ABC是直角三角形,求点C的坐标。
1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AD是一次函数 y = ─ x + 4 的图像,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且CD = 6.
(1)求以直线BC为图像的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2)在直线AD上是否存在点P,使∠OPB = 90°,若存在,请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17.已知一次函数 y = a x ─ a(a ≠ 0)的图像是直线l.
(1)证明当a取不等于0的实数时,直线l都经过x轴上的一个定点P,并求这个定点P的坐标;
(2)如果直线l与y轴的正半轴交于点E,O为坐标原点,设△OPE的面积为S,写出S关于a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函数的定义域;
(3)在x轴上找出点Q,使S△PQE = 2 S△OPE,求出点Q的坐标.
18.如图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相交于M、N两点,
点A(-2 ,2)点在反比例函数图像上。
(1)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求交点N的坐标
(3)是否在一次函数的图像上存在点P使得△PAN为等腰△,若有求出点P的坐标,若没有请说明理由。
19.某化工厂现有甲种原料吨,乙种原料吨,现计划用这两种原料生产两种不同的化工产品和共8吨,已知生产每吨产品所需的甲、乙两种原料如下表:
| 甲原料 | 乙原料 | |
| 产品 | 0.6吨 | 0.8吨 | 
| 产品 | 1.1吨 | 0.4吨 | 
(1)求与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的取值范围;
(2)问化工厂生产产品多少吨时,所获得的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
20.“5·12”四川汶川大地震的灾情牵动全国人民的心,某市A、B两个蔬菜基地得知四川C、D两个灾民安置点分别急需蔬菜240吨和260吨的消息后,决定调运蔬菜支援灾区.已知A蔬菜基地有蔬菜200吨,B蔬菜基地有蔬菜300吨,现将这些蔬菜全部调往C、D两个灾民安置点.从A地运往C、D两处的费用分别为每吨20元和25元,从B地运往C、D两处的费用分别为每吨15元和18元.设从B地运往C处的蔬菜为x吨.
(1)请填写下表,并求两个蔬菜基地调运蔬菜的运费相等时x的值;
| C | D | 总计 | |
| A | 200吨 | ||
| B | x吨 | 300吨 | |
| 总计 | 240吨 | 260吨 | 500吨 | 
21.有一附有进出口水管的容器,每单位时间进、出的水量都是一定的,设从某时刻开始5分钟内只进水不出水,在随后的15分钟内即进水又出水,得到时间(分)与水量(升)之间的关系(如图),20分钟后,停止进水只出水,直到把水放完。
(1)容器内的水量在0~5分钟内与时间的函数关系式
(2)在5~20分钟内,水量与时间的函数关系式。
(3)求20分钟后容器中的水量与时间的函数关系式,
并说明经过多少时间后,容器中的水放完。
22.在购买某场演唱会门票时,设购买门票为x(张),总费用为y(元)。现有两种购买方案:方案一:若单位赞助广告费10000元,则该单位所购门票的价格为每张120元(总费用=广告赞助费+门票费)方案二:购买门票方式如图所示,解答下列问题:
(1)方案一中,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_______________
方案二中,当0≤x≤100时,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_______________
当x>100时,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______________
(2)如果购买这场演唱会门票超过100张,选择哪一种方案,能使总费用最省?请说明理由.
(3)甲单位采用方案一、乙单位采用方案二共购买这场演唱会门票1000张,花去总费用合计142000元,求甲、乙两单位各购买门票多少张。
23.(本题满分6分)某早餐店每天的利润y(元)与售
出的早餐x(份)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当每天
售出的早餐超过150份时, 需要增加一名工人.
(1)该店每天至少要售出 份早餐才不亏本;
(2)当<≤时,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
是 ;
(3)要使每天有120元以上的盈利,至少要售出
份早餐;
(4)该店每出售一份早餐,盈利 元.
24.(本题满分10分) 如图,一次函数的图像与、轴分别相交于点A、B,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1)求点A、B、D的坐标;
(2)求直线BD的表达式.
25.已知一次函数的图像与x轴、y轴分别相交于点A、B.梯形AOBC的边AC = 5.
(1)求点C的坐标;
(2)如果点A、C在一次函数(k、b为常数,且k<0)的图像上,求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26.如图,在直角坐标平面内,直线(、是常数)和双曲线(,是常数)交于点和点(点B在点A的右侧),过点作轴,垂足为,过点作轴,垂足为.
(1)若点的横坐标为,求点的坐标(用表示)
(2)若的面积为4,求直线的解析式;
(3)当、、、四点构成平行四边形时,求点的坐标
27.已知在直角坐标系中三个顶点A、B、C的坐标分别是(3,3)(-6,)(,-2),三个顶点分别在第一、三、四象限内,AB经过原点。
(1)求AB所在直线的函数解析式及的值;
(2)若将⊿ABC在第一象限的部分三角形沿轴翻折,点A落在BC边上,求BC所在的直线函数解析式和点C坐标。
2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为坐标原点,直线与轴交于,与轴交于.
(1)求点、的坐标;
(2)在直线上是否存在点,使是以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 若将折叠,使边落在上,点与点重合,折痕为,求折痕所在直线的解析式.
29.已知:如图,直线y=-x+4与x轴相交于点A,与直线y=x相交于点P.
(1)求点P的坐标.
(2)请判断△OPA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3)动点E从原点O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着O PA的路线向点A匀速运动(E不与点O、A重合),过点E分别作EF⊥x轴于F,EB⊥y轴于B,设运动t秒时,矩形EBOF与△OPA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
求: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30.如图,等腰梯形ABCD中,AB=4,CD=9,∠C=60°,动点P从点C出发沿CD方向向点D运动,动点Q同时以相同速度从点D出发沿DA方向向终点A运动,其中一个动点到达端点时,另一个动点也随之停止运动.
(1)求AD的长;
(2)设CP=x,△PDQ的面积为y,求出y与x的函数解析式,并求出函数的定义域;
(3)探究:在BC边上是否存在点M使得四边形PDQM是菱形?若存在,请找出点M,并求出BM的长;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第25题图)
)
(备用图)
31.(本题满分12分) 在梯形ABCD中,AD∥BC,∠B=,∠C=45º,AB=8,BC=14,点E、F分别在边AB、CD上,EF//AD,点P与AD在直线EF的两侧,∠EPF=90º,
PE=PF,射线EP、FP与边BC分别相交于点M、N,
设AE=,MN=.
(1)求边AD的长;
(2)如图,当点P在梯形ABCD内部时,求关于的
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定义域;
(3)如果MN的长为2,求梯形AEFD的面积.
32.(本题满分10分)如图,在梯形ABCD中,∠ABC=,AD∥BC,AB=8cm,BC=18cm,
CD=10,点P从点B开始沿BC边向终点C以每秒3cm的速度移动,点Q从点D开始沿DA边向终点A以每秒2cm的速度移动,设运动时间为秒,联结PQ.
(1)求梯形ABCD的面积;
(2) 在P、Q的运动过程中,当取何值时,
线段PQ与CD 相等?
(第26题)
(3)当=2时,在线段AB上是否存在一点M,
使得∠QPM=90º,若存在,请求BM的长;
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备用图)
33. 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点E在边AB上(点E与点A、B不重合),过点E作FG⊥DE,FG与边BC相交于点F,与边DA的延长线相交于点G.
(1)由几个不同的位置,分别测量BF、AG、AE的长,从中你能发现BF、AG、AE的数量之间具有怎样的关系?并证明你所得到的结论;
(2)联结DF,如果正方形的边长为2,设AE=,△DFG的面积为,求与之间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函数的定义域;
(3)如果正方形的边长为2,FG的长为,求点C到直线DE的距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