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0617
高 二 化 学 试 卷(B)
考生须知:
1、本卷分试卷和答卷,有四个大题30小题,共7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密封区内填写班级和姓名。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只需上交答题卷。
4、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Cu-
第I卷(选择题,共40分)
一、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40分)
1.某反应的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图中E1表示正反应的活化能,E2表示逆反应的活化能)。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B.催化剂能改变该反应的焓变
C.催化剂能降低该反应的活化能
D.逆反应的活化能大于正反应的活化能
2.下列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根据能量守恒定律,生成物总能量一定不等于反应物总能量
B.放热反应的速率总是大于吸热反应的速率
C.根据盖斯定律可计算某些不便直接测量的反应的焓变
D.同温同压下,H2(g)+Cl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H不同
3.在密闭容器中进行A与B反应生成C的可逆反应,反应速率、、之间存在以下关系: ,则该反应可以表示为
A.A+BC B.2A+2B3C C.A+3B2C D.3A+B2C
4.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aA(g)bB(g)达平衡(I)。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当达到新的平衡(II),实验测得cB(II):cB(I)B=2:5,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物质A的转化率降低
C.物质B的质量分数增加 D.a<b
5.NO和CO都是汽车尾气中的有害物质,它们能缓慢起反应生成大气成分中的无毒物质,提高该反应化学反应速率最可行的方法是
A.使用催化剂 B.改变压强 C.提高反应温度 D.调节反应物浓度
6.已知298K时,,△H=-akJ/mol,在相同温度下,向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通入和,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向另一个同体积的密闭容器中通入和,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为,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A.Q2 >0.5Q1         B.Q2=0.5Q1              C.Q2  A.30%       B.60%        C.70%       D.40% 8.下列物质一定不是天然高分子的是 A.尼龙                B.蛋白质              C.橡胶           D.纤维素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离子反应的反应速率很慢,受温度影响很大,需要用活化能来引发 B.醋酸的腐蚀性比盐酸小,常用于卫生洁具的清洁或去除水垢 C.纯水和干木头都不导电,但木头用水浸湿后却可以导电 D.广泛pH试纸可以判别0.2或0.3的pH差值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强 B.中和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醋酸溶液,盐酸所需氢氧化钠多 C.如果盐酸的浓度是醋酸的两倍,则盐酸的H+浓度也是醋酸的二倍 D.物质的量相同的磷酸钠溶液和磷酸溶液中所含的PO43-数目不同 11.尿酸是人体的一种代谢产物,关节炎形成的原因就是在关节的滑液中形成尿酸钠(通常用NaUr表示)晶体:①HUr+H2OUr -+H3O+ ;②Ur -+Na+ NaUr。第一次关节炎发作的时间大都在寒冷季节,发病部位常常是手指的关节处,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A.热敷可以使关节炎的症状减轻有一定的道理     B.反应②是吸热反应 C.关节炎发病时关节滑液的pH降低              D.NaUr易溶于水 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盐酸中滴加氨水至中性,溶液中溶质为氯化铵 B.稀醋酸加水稀释,醋酸电力程度增大,溶液的pH减小 C.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CaO,恢复至室温后溶液的pH值不变 D.沸水中滴加适量饱和FeCl3溶液,形成带电的胶体,导电能力增强 13.1L丙烷与xLO2混合点燃,丙烷完全反应后,生成的混合气体体积为aL(气体体积均在120℃,1.01×105Pa时测定)。将aL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碱石灰后,测得剩余气体体积为bL。若a-b=5,则x的值为 A.4                B.4.5                 C.5                    D.5.5 14.下列有机物的命名正确的是 A.3,3-二甲基丁烷               B.3-甲基-2-丁烯 C.2-乙基丁烷                    D.名称为1,4-二甲苯 15.下列各组混合物,不能用分液漏斗分开的是 ①四氯化碳、水       ②乙醇、甘油         ③乙醇、水           ④苯、水     ⑤已烷、水   ⑥环已烷、苯           ⑦溴苯、水 A.②③⑥      B.②④⑦         C.①④⑤⑦         D.③④⑥⑦ 16.关于苯乙烯(  )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苯乙烯分子中的所有原子一定共平面 B.苯乙烯不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苯乙烯不可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D.苯乙烯可通过加聚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 17.下列各有机物在不同条件下,既能发生水解反应,又能发生消去反应,还能发生酯化反应的是 18.食品香精菠萝酯的生产路线(反应条件略去)如下: 。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步骤(1)产物中残留的苯酚可用FeCl3溶液检验 B.步骤(2)产物中残留的烯丙醇可用溴水检验 C.苯酚和菠萝酯均可与酸性KMnO4溶液发生反应 D.苯氧乙酸和菠萝酯均可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 19.烃的含氧衍生物甲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银镜反应,且甲水解后可以得到乙和丙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丙可以氧化成乙,则甲为 A.HCOOCH3    B.HCOOC2H5   C.CH3COOCH3  D.CH3COOC2H5 20.对于常温下pH=2的盐酸,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c(H+) = c(Cl-)+c(OH-) B.与等体积pH=12的氨水混合后所得溶液显酸性 C.由H2O电离出的c(OH-) = 1.0×10-2mol·L-1 D.与等体积0.01mol·L-1乙酸钠溶液混合后所得溶液中:c(Cl-) = c(CH3COO-) 第II卷(非选择题,共60分) 二、 填空题(共6小题,共38分) 21.(6分)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燃料是丙烷(C3H8),亚特兰大奥运会火炬燃料是丙烯(C3H6)。 (1)丙烷脱氢可得丙烯。 已知:C3H8(g)  =  CH4(g) +  HC≡CH(g)  + H2(g)   △H1= +156.6 kJ·mol-1 CH3CH=CH2(g)  =  CH4(g)  +  HC≡CH(g )        △H2= +32.4 kJ·mol-1 则相同条件下,丙烷脱氢得丙烯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 (2)碳氢化合物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常温常压下,空气中的CO2溶于水,达到平衡时,溶液的pH=5.60,c(H2CO3)=1.5×10-5 mol·L-1。若忽略水的电离及H2CO3的第二级电离,则H2CO3的第一级电离的平衡常数K1=      ▲     。(已知10-5.60=2.5×10-6) (3)现有两种溶液:①100ml 0.1 mol/L 、②100ml 0.1 mol/L 。 溶液中水电离出的个数:①      ▲     ②(填”>”、”<”或”=”);溶液中阴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和: ①      ▲     ②(填”>”、”<”或”=”)。 22.(8分)硫酸工业用SO2制取SO3的反应为:2SO2+O2 2SO3   △H=-47kJ/mol。 (1)下列描述中能说明上述反应在恒容密闭容器里已达到平衡的是      ▲      (填序号)。 a.v(O2)正=2v(SO3)逆                          b.容器中气体的平均分子量不随时间而变化 c.容器中气体密度不随时间而变化     d.容器中气体的分子总数不随时间而变化 (2)在上述平衡体系中加入18O2,当平衡发生移动后,SO2中18O的百分含量  ▲       (填“增加”、“减少”或“不变”)其原因是      ▲     。 (3)一定温度下,把2molSO2和1molO2通入一恒容密闭容器中,平衡时SO3的体积分数为x。保持温度不变,若初始加入的SO2、O2和SO3的物质的量分别为a、b、c,当a、b、c的取值满足下列2个关系时,才能保证达到平衡时SO3的体积分数仍为x。 ①      ▲      (填a与c的关系)、②      ▲      (填b、c的关系) (4)工业上用Na2SO3作为吸收液吸收尾气中的SO2,当吸收液的pH降至约为6时,需送至电解槽再生。再生示意图如下: ①HSO3-在阳极放电的电极反应式是      ▲     。 ②当阴极室中溶液pH升至8以上时,吸收液再生并循环利用。简述再生原理      ▲     。 23.(7分)CO2溶于水的溶质的电离方程式为  ▲     。 (1)向H2CO3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固体,电离平衡向      ▲     移动,c(H+)  ▲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c (CO32-)      ▲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若要使H2CO3溶液中c (HCO3-)增大,且使H2CO3的电离平衡逆向移动,可以加入       ▲     。 (3)向H2CO3溶液中加水,c (HCO3-)      ▲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溶液pH      ▲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4.(4分)请根据官能团的不同对下列有机物进行分类: (1)属于芳香烃的      ▲     ;(2)属于醇类的有      ▲     ; (3)含有醛基的有      ▲     ;(4)属于羧酸的有      ▲     。 25.(7分)1,3-丙二醇是生产新型高分子材料PTT的主要原料,目前1,3-丙二醇的生产的路线有:以石油裂解气为原料的两条石化合成路线和一条生物工程法合成路线。 【路线1】丙烯醛水合氢化法: 【路线2】环氧乙烷甲酰化法: 【路线3】生物发酵法: (1)A的结构简式为      ▲     。 (2)从合成原料来源的角度看,你认为最具有发展前景的路线是      ▲     (填1、2或3),理由是      ▲     。 (3)1,3-丙二醇与对苯二甲酸为原料可以合成聚酯PTT,写出其化学方程式      ▲     。 (4)已知丙二酸二乙酯能发生以下反应: 利用该反应原理,以丙二酸二乙酯、1,3-丙二醇、乙醇为原料合成,请你设计出合理的反应流程图。提示:①合成过程中无机试剂任选,②合成反应流程图表示方法示例如下:      ▲      26.(6分)300多年前,著名的化学家波义耳发现了铁盐与没食子酸的显色反应,并由此发明了蓝黑墨水。没食子酸的结构式如右图所示: (1)用没食子酸制造墨水主要利用了      ▲     类化合物的性质(填代号)。 A.醇        B.酚         C.油脂         D.羧酸 (2)1 mol 没食子酸在一定条件下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为      ▲     。 (3)没食子酸丙酯且有抗氧化作用,是目前广泛应用的食品添加剂,其结构简式为       ▲     。 (4)写出没食子酸丙酯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三、 实验题(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12分) 27.(7分)某化学兴趣小组需100 mL某物质的量浓度的FeSO4溶液作标准试剂,现有外观颜色发黄的硫酸亚铁晶体、浓硫酸、稀盐酸、KMnO4溶液、溴水、KSCN溶液、石蕊、酚酞及中学化学常用化学仪器,实验过程如下: Ⅰ.配制FeSO4溶液 (1)下列关于FeSO4溶液配制操作步骤的合理顺序为      ▲      (填字母)。 A.在盛适量水的烧杯中滴加少量浓H2SO4后搅拌均匀并冷却到室温 B.称取一定质量的FeSO4晶体样品 C.将样品溶于已配制的稀H2SO4中,用玻璃棒搅拌至样品充分溶解 D.过滤后,将滤液转移到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指定刻度 E.往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稍过量的铁粉,充分搅拌,静置一段时间至不再有气体冒出为止 (2)回答下列问题: ①将样品溶于稀H2SO4,而不直接溶于水的理由是      ▲     。 ②在配制硫酸亚铁溶液时,需加入铁粉的理由是      ▲     。 Ⅱ.标定FeSO4溶液的浓度 (1)用移液管量取20.00 mL FeSO4溶液放入锥形瓶中,用0.10 mol·L-1的酸性KMnO4溶液滴至终点,耗去KMnO4溶液20.00 mL,若生成物中Mn元素全部呈+2价,滴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据此可测得FeSO4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mol·L-1。 (2)滴定时选用      ▲      (A.石蕊 B.酚酞 C.不用指示剂,填字母)为指示剂,滴定终点颜色变化是      ▲     。 28.(5分)(1)请用下面的A-D字母填空: ①乙酸乙酯制备      ▲     ;②乙醛的银镜反应   ▲     ;③石油分馏  ▲     :       A.直接加热;B.垫石棉网加热;C.水浴加热;D.不需要加热。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填序号) A.向碘水中加入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 B.液化石油气、汽油和石蜡的主要成分都是碳氢化合物 C.用水解后的淀粉溶液做银镜反应,若有银镜产生,则证明淀粉部分水解 D.将无水乙醇和浓硫酸按体积比1∶3混合,缓慢加热至170℃制取乙烯 E.为证明溴乙烷分子中溴元素的存在,可向溴乙烷中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然后加入稀至溶液呈酸性,滴入AgNO3溶液看是否有淡黄色沉淀 四、 计算题(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10分) 29.(6分)在25 ℃时,用石墨电极电解1000mL一定浓度的CuSO4溶液。5 min后电解完全,在一个石墨电极上只有1.28 g Cu生成。试回答下列问题: (1)电解总离子方程式反应式为      ▲     。 (2)得到溶液的pH是   ▲       (lg2=0.3),反应速率v(Cu2+)∶v(O2)=       ▲     。 (3)在原CuSO4溶液中,如要生成Cu(OH)2沉淀,应调整溶液的pH为      ▲       (KspCu(OH)2=2×10-20)。 30.(4分)已知葡萄糖在乳酸菌的催化作用下可转化为乳酸(C3H6O3)。 (1)取9.0 g乳酸与足量金属钠反应,可产生2.24L气体(标准状况)。另取9.0g乳酸与相同物质的量的乙醇反应,生成0.1mol乳酸乙酯和1.8g H2O。由此推断乳酸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及数目      ▲     。 (2)乳酸在铜作催化剂时,可氧化成丙酮酸(CH3COCOOH),乳酸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缩聚反应生成一种高分子化合物,此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为      ▲     。 杭七中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末市统测模拟考试(20130617) 高  二  化  学  答  题  卷(B) 试场号_________ 座位号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装……………………………………订………………………线………………………………………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40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6小题,共38分) 21.(6分)(1)__                                                       _ ____; (2)K1=___            ____;(3)___   __      ,       ___  ___。 22.(8分)(1)__          ;(2)      _____,                                                                ;(3)①             ,②           ; (4)①                                                                ; ②                                                               。 23.(7分)                                                            ; (1)            ,             ,             ; (2)            ;(3)           ,           。 24.(4分)(1)            ;(2)            ;(3)              ;(4)              。 25.(7分)(1)                                   ;  (2)        ,理由                                                      。 (3)                                                                   。 (4) 26.(6分)(1)        。(2)          。(3)                   。 三、 实验题(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12分) 27.(7分)Ⅰ.(1)__                           _____; (2)①                                ,②                                。 Ⅱ.(1)_                                           _     ,            ; (2)             ,                                                 。 28.(5分)(1)①               ,②               ,③               。 四、计算题(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10分) 29.(6分)(1)                                            ; (2)                 ,                    。(3)                   。 30.(4分)(1)                                                         。 (2)                                                     。 杭七中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末市统测模拟考试(20130617) 高  二  化  学  试  卷(B)评  分  标  准 第I卷(选择题,共40分) 一、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40分) 二、 填空题(共6小题,共38分) 21.(6分)(1)C3H8(g)  =  CH3CH=CH2(g) + H2(g)   △H=  +124.2  kJ·mol-1 (2)4.2×10-7 mol·L-1    (3)<;<。 22.(8分)(1)bd (2)增加;在SO2和18O2反应生成S18O3的同时,S18O3又分解生成S18O2 (3)①a+c=2 ; ②2b+c=2  (4)①阳极反应SO3--2e-+H2OSO42-+2H+ ②HSO3-SO32-+H+,氢离子在阴极上得到电子生成H2,c(H+)降低,促使上述电离平衡正向移动,SO32-与进入的Na+结合,吸收液得到再生。 23.(7分)H2CO3 H++ HCO3-,HCO3- H++ CO32- (1)右,减小,增大  (2)NaHCO3固体  (3)减小,增大 24.(4分)(1)⑨    (2)①    (3)⑦⑧    (4)⑧⑩  (全对给分) 25.(7分)(1)CH2OHCH2CHO   (2)3,路线3以可再生资源淀粉为原料,路线1、2的原料为石油产品,而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 (3) (4),   26.(6分) 三、 实验题(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12分) 27.(7分) 28.(5分(1)①A  ②C  ③ B (2)BE(选对1个且正确给1分;错1个扣1分,不出现负分) 通电 四、 计算题(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10分) 29.(6分)(1)2Cu2++2H2O == 2Cu+O2+4H+ (2分) (2)1.4(1分);2∶1(1分);(3)5(2分) 30.(4分)(1)羧基一个,醇羟基一个 (2分) (2)    (2分)题型 一 二 三 四 总分 积分人 核分人 满分 40 38 12 10 100 得分 
第I卷(选择题,共40分)得分 评卷人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5分)得分 评卷人 
(4)                                                  。得分 评卷人 
    (2 )                   。得分 评卷人 
第II卷(非选择题,共6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选项 C C  C  B  A  C  C  A  C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选项 D C  A  D  A  D  C  B  A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