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课教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8 00:28:41
文档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课教案

课题教案:(第2课)“贞观之治”教学目标知识能力品德1、知道唐的建立概况。掌握唐太宗的治国方针,能准确陈述贞观之治的内容。了解武则天是中国历史惟一的女皇帝,为进一步学习和掌握唐朝的历史奠定基础。2、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对唐太宗和武则天进行简单的评价,培养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教材分析重点难点重点:“贞观之治”的出现,有利于社会发展,符合历史趋势,为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奠定了基础;“女皇武则天”难点:正确评价唐太宗、武则天。 
推荐度:
导读课题教案:(第2课)“贞观之治”教学目标知识能力品德1、知道唐的建立概况。掌握唐太宗的治国方针,能准确陈述贞观之治的内容。了解武则天是中国历史惟一的女皇帝,为进一步学习和掌握唐朝的历史奠定基础。2、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对唐太宗和武则天进行简单的评价,培养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教材分析重点难点重点:“贞观之治”的出现,有利于社会发展,符合历史趋势,为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奠定了基础;“女皇武则天”难点:正确评价唐太宗、武则天。 

课题教案:(第2课)“贞观之治”
教 

学 

目 

1、知道唐的建立概况。掌握唐太宗的治国方针,能准确陈述贞观之治的内容。了解武则天是中国历史惟一的女皇帝,为进一步学习和掌握唐朝的历史奠定基础。 

2、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对唐太宗和武则天进行简单的评价,培养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教 

材 

分 

析 

重点难点 重点: “贞观之治”的出现,有利于社会发展,符合历史趋势,为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奠定了基础;“女皇武则天” 

难点: 正确评价唐太宗、武则天。   

板书  

设计  

示意  

框图

第2课  “贞观之治”

一、唐朝的建立(618年、长安、唐高祖) 

二、贞观之治

1、 唐太宗的政治思想 2、措施(经济、政治) 3、结果 

三、女皇武则天

教学

操作

过程

设计 

【导入新课】 

复习提问:含嘉仓能长期储存粮食的史实说明了什么?(隋朝粮食储存很多,经济十分繁荣) 设文过渡:繁盛的隋朝为什么很快就灭亡了?(指导学生阅读第7页“唐朝的建立”,联系“导入框”内容加以理解:隋炀帝统治后期暴虐无道是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 

【讲授新课】 

一、唐朝的建立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唐朝建立”一目,出示阅读提示:唐太宗是唐朝的建立者吗?

学生活动:(回答,勾划)唐朝建立的年代、都城、第一位皇帝。(618年、长安、唐高祖)

教师活动:介绍唐太宗(姓名,在唐朝建立中立下最大功劳),要求学生讲述“玄武门之变”。之后,教师解释:“年号”是古代帝王用来标记自己统治时期的专有名词。比如唐太宗是626年即位的,当年仍用父亲李渊的年号“武德”,627 年才改为“贞观”。所以,626年可记为武德九年,627 年则记为贞观元年。唐太宗的统治,历史上称作“贞观之治”。 

二、贞观之治 

学生活动:阅读P8“贞观之治”一目及插图和文献资料,探讨

1、唐太宗认为怎样才能治理好国家?(统治者不可过分压榨农民,要轻徭薄赋,发展生产,皇帝要勤于政事,善听正确意见,大臣要廉洁奉公。)

2、  8页“文献资料”的意思是什么?(君主好比是船,百姓好比是水,水能够承载船行走,也能够把船掀翻。)

3、  唐太宗在经济方面实行什么措施?(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负担;“戒奢从简”;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弊政。)

4、  根据第8页“动脑筋”:唐太宗和汉文帝有什么共同之处?(注意吸取历史教训,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负担,提倡节俭,以身作则等。)

5、  唐太宗时最著名的谏臣是谁?(“人镜”魏征)

他还任用了哪些贤臣?(房玄龄、杜如晦)

6、  什么样的历史现象称作贞观之治?(唐太宗的年号是贞观,他的统治开明,使农民占有一定的土地,赋税负担减轻,有了安定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社会经济繁荣,政治比较清明,国力逐步加强,所以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勾划)

  (阅读时放映《阳关三叠》的古典音乐,增强阅读效果。) 

教师活动:总结学生的回答,增加魏征的故事,启发学生进行分析突出本课重点,体会唐太宗的开明胸怀、任贤、纳谏的内容,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 

三、女皇武则天 

学生阅9—10页女皇武则天的有关的“阅读文字”,思考回答:

1、 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谁?(武则天)

2、 她的政绩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重视发展生产,重视选拔贤才) 

【小结】:老师鼓励学生争当今天的小老师,尝试小结今天的学习内容。  

【作业】

课内:1、 阅读11页“自由阅读卡”,思考:“昭陵六骏”的由来怎样?(纪念唐太宗的战功) 

2、 完成10页“练一练”:(B)。(B——魏征) 

课外:1、《评价》本课  2、预习第4课 

                              如时间许可,巩固小结

1、阅读第11页“自由阅读卡”,思考:“昭陵六骏”的由来怎样?(纪念唐太宗的战功)

2、根据第10页“活动与探究1 ”制表:(括号部分可留待第5课学完后补充)

★汉武帝与唐太宗的历史功绩

项目汉武帝唐太宗
政治削减侯国势力,加强集权,破格录用有真才实学的人吸取隋亡教训,勤于政事,任用贤才,虚心纳谏(发展科举)
经济将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亲临治理黄河第一线,重视兴修水利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徭役
军事派兵反击匈奴,夺取河套和河西走廊,使匈奴无力再与西汉对抗(在西域设置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军事机构)
思想文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长安兴办太学(扩充国学规模,增加员)

民族关系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把文成公主嫁给松布)

文档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课教案

课题教案:(第2课)“贞观之治”教学目标知识能力品德1、知道唐的建立概况。掌握唐太宗的治国方针,能准确陈述贞观之治的内容。了解武则天是中国历史惟一的女皇帝,为进一步学习和掌握唐朝的历史奠定基础。2、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对唐太宗和武则天进行简单的评价,培养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教材分析重点难点重点:“贞观之治”的出现,有利于社会发展,符合历史趋势,为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奠定了基础;“女皇武则天”难点:正确评价唐太宗、武则天。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