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元素》教学设计 1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8 00:30:04
文档

《元素》教学设计 1

《元素》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元素的概念,知道元素的简单分类,能正确区分元素和原子。2.学会元素符号的写法,记住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了解元素符号的意义。3.了解地壳中、生物细胞中含量较大的几种元素。过程与方法1.通过微观想像、分析、讨论、对比,认识到化学反应中元素种类不发生变化。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2.使学生将认识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统一起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形成“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认识观。2.培养学生勤钻研,多思考的学习习惯。二、重点
推荐度:
导读《元素》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元素的概念,知道元素的简单分类,能正确区分元素和原子。2.学会元素符号的写法,记住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了解元素符号的意义。3.了解地壳中、生物细胞中含量较大的几种元素。过程与方法1.通过微观想像、分析、讨论、对比,认识到化学反应中元素种类不发生变化。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2.使学生将认识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统一起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形成“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认识观。2.培养学生勤钻研,多思考的学习习惯。二、重点
《元素》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元素的概念,知道元素的简单分类,能正确区分元素和原子。

2.学会元素符号的写法,记住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了解元素符号的意义。

3.了解地壳中、生物细胞中含量较大的几种元素。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微观想像、分析、讨论、对比,认识到化学反应中元素种类不发生变化。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2.使学生将认识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统一起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形成“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认识观。

2.培养学生勤钻研,多思考的学习习惯。

二、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元素概念的形成

2.教学难点:元素与原子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三、教学方法

讨论、启发、探究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

五、教学程序

[复习]

原子的定义和构成情况

[引入]

由家中用的食盐中的成分组成引入新授课

【活动一】元素概念的建立

教师展示CO2分子、H2O分子的模型。

提问:这些分子中都含有什么相同的原子?它们的质子数(即核电荷数)都为多少,利用自学的知识思考,这些原子在宏观上我们可以把它统称为什么。

【板书】元素定义: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教师]

元素既然是一类原子的总称,还能不能讲个数?

[讲述]元素是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原子既可以讲种类,也可以讲个数。

[提问]:元素的种类和中子数有关吗?

举例氢元素中有氕氘氚三种原子由于中子数不同,但都称为氢元素

[板书]元素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元素原子
概念内涵同一类原子的总称的个体
区别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既讲种类又讲个数
使用范围宏观微观
[应用巩固] 如何判断几种原子是否属于同种元素?

依据:只要质子数相同,不论中子数或电子数是否相同的微粒,都属于同一种元素。

[活动二]请大家自己描述以上列举的物质组成。(氧化汞、水、氧气)

[学生]在老师指导下阅读,简单记忆

   1.元素周期表中元素

2.地壳里各种元素的含量

3.生物体内各元素含量

[小结]地球上包括地壳、岩石、海水等无生命体,动物、植物、人等有生命体在内的自然万物无非是由碳、氢、氧、钙、铁、锌、碘等称为元素的物质组成。

所以万物由元素组成。描述任何物质组成时都要具体说“物质由某元素、某元素和某元素组成”。

如氧气由氧元素组成,食盐由钠元素和氯元素组成。

[应用]

  电视广告中常有的“补铁”补血、”,“加碘食盐”,“黄金搭档”这里的加碘、加铁、锌等是加的原子、钙分子还是钙元素?(元素)

[过渡]如何表示不同的元素呢?如金属镁用汉字写做“镁”,用化学符号写做 “Mg”,金属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氧化镁用汉字写做“氧化镁”,用化学符号写做“MgO”。这种更适合作为国际上通用的化学语言,简单方便而且全球都看得懂呢?

国际上采用元素拉丁文名称的首字母表示。每种元素选择其拉丁文名称的首字母,大写表示。若有两种元素首字母相同,则多取一个字母,但第二个字母小写。

 [板书]

元素符号的书写规则:一个字母须大写,两个字母须前大后小(例:C、Co、Mg等)

 

[讲述]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

既然C、O、Fe叫元素符号,那么C、O、Fe能表示什么意义呢?

[学生]元素符号可以表示某种元素;

[教师]一般元素符号可表示两层含义:一表示该元素,二表示该元素一个原子。以前我们写碳原子也是用C表示的,所以元素符号除了可以表示宏观上一类原子——元素,还可以表示微观上这样的一个小颗粒——该元素的1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物质。

元素符号前若加上数字呢:3H?

能表示个数的只有原子,因此元素符号前加上数字后只能表示微观意义:几个某原子

[板书]

元素符号的意义:

一种元素;该元素的1个原子

由原子构成的物质的元素符号还能表示这种物质

[总结]

一、元素

1、定义:元素就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元素种类由质子数决定)

  2、特点: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3、各种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相差很大。

  4、元素和原子的区别;

    ①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原子既讲种类又讲个数。

    ②原子用于描述物质的微观结构,元素用于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

二、元素符号(拉丁文)

1.表示:一个字母大写表示。两个字母前大后小。

2.意义:一种元素,该元素的1个原子;特殊的还能表示一种物质

六.专项练习(投影)

七.课后反思

    元素及其元素符号是化学学习的工具,又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因为学生没有元素化学物的知识积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轻松理解元素概念,本设计选取“黄金搭档”“补锌口服液”“加碘食盐”,增强学生对元素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减轻学生对枯燥难懂的元素知识的厌烦情绪,主动配合教师创设情景去探索。之后训练学生描述各种物质的组成,及时应用,让学生在反复实践中加深理解和巩固,使所学概念有比较清晰的印象。元素符号是需要学生直接记忆并在以后的运用中长期应用的知识,因此教学采用直接讲述、反复练习的方法,体现有效教学的思想。

文档

《元素》教学设计 1

《元素》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元素的概念,知道元素的简单分类,能正确区分元素和原子。2.学会元素符号的写法,记住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了解元素符号的意义。3.了解地壳中、生物细胞中含量较大的几种元素。过程与方法1.通过微观想像、分析、讨论、对比,认识到化学反应中元素种类不发生变化。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2.使学生将认识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统一起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使学生形成“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认识观。2.培养学生勤钻研,多思考的学习习惯。二、重点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