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爱》阅读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
1. 《简·爱》的作者是( )。
A. 夏洛蒂·勃朗特 B. 艾米莉·勃朗特 C. 安妮·勃朗特 D. 奥斯汀。
2. 简·爱自幼父母双亡,寄人篱下,被舅妈送进了( )。
A. 盖茨海德府 B. 洛伍德学校 C. 桑菲尔德庄园 D. 沼地居。
3. 在洛伍德学校,简·爱最好的朋友是( )。
A. 海伦·彭斯 B. 谭波儿小姐 C. 贝茜 D. 阿黛勒。
4. 简·爱离开洛伍德学校后,应聘到( )当家庭教师。
A. 盖茨海德府 B. 洛伍德学校 C. 桑菲尔德庄园 D. 沼地居。
5. 简·爱与罗切斯特初次见面时,罗切斯特( )。
A. 骑马摔倒 B. 乘车抛锚 C. 被狗咬伤 D. 与人争吵。
6. 简·爱发现罗切斯特已有妻子后,她( )。
A. 留下来做 B. 与罗切斯特一起远走高飞。
C. 毅然离开 D. 告发罗切斯特。
7. 简·爱离开桑菲尔德庄园后,经历了许多磨难,最后被( )所救。
A. 圣约翰 B. 戴安娜 C. 玛丽 D. 以上都是。
8. 圣约翰向简·爱求婚的主要原因是( )。
A. 他深爱简·爱 B. 他认为简·爱是一个合适的传教士妻子。
C. 他想让简·爱继承他的财产 D. 他想报复简·爱。
9. 简·爱最终回到双目失明的罗切斯特身边,是因为( )。
A. 罗切斯特变得富有了 B. 简·爱继承了叔叔的遗产。
C. 简·爱仍然深爱着罗切斯特 D. 罗切斯特苦苦哀求。
10. 下列对《简·爱》主题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通过简·爱的经历,歌颂了 19 世纪英国女性的反抗精神和人格。
B. 小说主要讲述了简·爱与罗切斯特的爱情故事,强调了爱情至上的观念。
C. 小说批判了当时英国社会的种种黑暗现象,如差距、阶级歧视等。
D. 以上都是。
二、填空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
1. 《简·爱》按照时间顺序写了简·爱四个阶段的生活,这四个阶段依次是:盖茨海德府、______、桑菲尔德庄园、______。
2. 简·爱最擅长的技能是______。
3. 罗切斯特的疯妻子名叫______。
4. 在简·爱受教过程中“担任她的母亲、家庭教师、伴侣”的是______。
5. 简·爱离开桑菲尔德庄园后,在______度过了一夜。
6. 简·爱继承了叔叔______的遗产,并把其中的______分给了圣约翰、戴安娜和玛丽。
7. 罗切斯特在经历了______后,眼睛瞎了。
8. 简·爱第一次和罗切斯特结婚为什么停止?______。
9. 圣约翰准备去______传教,他希望简·爱能和他一起去。
10. 《简·爱》成功塑造了一个______、追求平等、自尊自爱的女性形象。
三、简答题(每题 10 分,共 30 分)。
1. 请简要概括简·爱的人物形象特点。
2. 简·爱和罗切斯特的爱情经历了许多波折,请简述其中的主要情节。
3. 《简·爱》这部小说在世界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请谈谈它的主题意义。
四、分析题(20 分)。
在《简·爱》中,简·爱说:“你以为我贫穷、相貌平平就没有感情吗?我向你发誓,如果上帝赋予我财富和美貌,我会让你无法离开我,就像我现在无法离开你一样。虽然上帝没有这么做,可我们在精神上依然是平等的。”请结合小说内容,分析这句话所体现的简·爱的爱情观。
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1. 答案:A。
解析:《简·爱》的作者是夏洛蒂·勃朗特。艾米莉·勃朗特著有《呼啸山庄》,安妮·勃朗特著有《艾格尼丝·格雷》,奥斯汀著有《傲慢与偏见》等作品。
2. 答案:B。
解析:简·爱自幼父母双亡,寄人篱下,在舅妈家受尽折磨后被送进了洛伍德学校。盖茨海德府是舅妈家,桑菲尔德庄园是她后来当家庭教师的地方,沼地居是她离开桑菲尔德后到的地方。
3. 答案:A。
解析:在洛伍德学校,简·爱最好的朋友是海伦·彭斯。谭波儿小姐是学校的老师,贝茜是舅妈家的女仆,阿黛勒是罗切斯特的养女。
4. 答案:C。
解析:简·爱离开洛伍德学校后,应聘到桑菲尔德庄园当家庭教师。
5. 答案:A。
解析:简·爱与罗切斯特初次见面时,罗切斯特骑马摔倒,简·爱帮助了他。
6. 答案:C。
解析:简·爱发现罗切斯特已有妻子后,她坚守自己的原则和尊严,毅然离开。
7. 答案:D。
解析:简·爱离开桑菲尔德庄园后,经历了许多磨难,最后被圣约翰、戴安娜和玛丽所救。
8. 答案:B。
解析:圣约翰向简·爱求婚主要是因为他认为简·爱是一个合适的传教士妻子,他更注重宗教事业和责任,并非真正深爱简·爱。
9. 答案:C。
解析:简·爱最终回到双目失明的罗切斯特身边,是因为她仍然深爱着罗切斯特,爱情的力量让她不顾罗切斯特的现状。
10. 答案:D。
解析:《简·爱》通过简·爱的经历,既歌颂了 19 世纪英国女性的反抗精神和人格,也讲述了她与罗切斯特的爱情故事,强调爱情至上观念,同时批判了当时英国社会的种种黑暗现象。
二、填空题。
1. 答案:洛伍德学校;沼地居。
解析:这是简·爱四个阶段生活的地点。
2. 答案:绘画。
解析:简·爱擅长绘画,文中有多处体现。
3. 答案:伯莎·梅森。
解析:罗切斯特的疯妻子是伯莎·梅森。
4. 答案:谭波儿小姐。
解析:谭波儿小姐在简·爱受教过程中给予了她很多关爱和指导。
5. 答案:荒郊野外。
解析:简·爱离开桑菲尔德庄园后,在荒郊野外度过了艰难的一夜。
6. 答案:约翰·爱;四分之三。
解析:简·爱继承了叔叔约翰·爱的遗产,并把大部分分给了圣约翰、戴安娜和玛丽。
7. 答案:火灾。
解析:罗切斯特的疯妻子放火烧了桑菲尔德庄园,他在火灾中受伤导致眼睛瞎了。
8. 答案:因为在婚礼上有人指出罗切斯特已有妻子。
解析:这是婚礼停止的关键原因。
9. 答案:印度。
解析:圣约翰准备去印度传教。
10. 答案:敢于反抗。
三、简答题。
1. 答案:简·爱性格坚强,面对舅妈和表兄的欺负,她敢于反抗;自尊自爱,在爱情面前,她追求平等,不依附于他人;追求精神平等,当得知罗切斯特已有妻子时,毅然离开;同时她又善良宽容,在继承遗产后与表兄妹分享,并且回到双目失明的罗切斯特身边。
解析:从简·爱的各种经历和行为中可以概括出她的这些人物形象特点。
2. 答案:简·爱应聘到桑菲尔德庄园当家庭教师,与罗切斯特相识并相爱。在婚礼上,简·爱发现罗切斯特已有妻子,于是毅然离开。简·爱经历了许多磨难,被圣约翰兄妹所救。圣约翰向简·爱求婚,简·爱拒绝了他。最后简·爱继承了叔叔的遗产,并回到双目失明的罗切斯特身边,与他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解析:梳理简·爱和罗切斯特爱情发展的关键情节进行简述。
3. 答案:主题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歌颂了 19 世纪英国女性的反抗精神和人格,简·爱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抗争,追求自由和平等;二是强调了爱情的平等和尊严,简·爱与罗切斯特的爱情建立在精神平等的基础上;三是批判了当时英国社会的种种黑暗现象,如差距、阶级歧视等,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平。
解析:从人物形象、爱情观以及对社会的反映等角度分析主题意义。
四、分析题。
答案:这句话体现了简·爱追求平等、自尊自爱的爱情观。在简·爱看来,爱情不应受财富和外貌等外在因素的影响。即使她贫穷、相貌平平,但她认为自己和他人在感情上是平等的。如果上帝赋予她财富和美貌,她会让对方无法离开自己,这表明她渴望在爱情中拥有平等的地位,不希望因为自身的条件而处于劣势。而“我们在精神上依然是平等的”更是直接表明了她的爱情观核心,她追求的是精神上的契合与平等,不受物质和外貌的左右。这种爱情观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具有进步意义,也使简·爱的形象更加丰满和动人。在小说中,简·爱面对罗切斯特时,始终保持着自己的和自尊,不因为罗切斯特的财富和地位而卑微,也不因为自己的贫穷和平凡而自卑,正是这种爱情观的体现。当她发现罗切斯特已有妻子时,尽管深爱着他,还是毅然离开,坚守了自己的尊严和平等原则。
解析:先点明爱情观的特点,再结合小说内容具体分析简·爱如何践行这种爱情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