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程代码:0031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被改组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时间是( D )13-360
A.1988年 B.1993年
C.1998年 D.2003年
2.古代中文的“组织”一词的原意是指( A )1-2
A.纺织 B.器官
C.企业 D.
3.英国的内阁首脑是( B )2-30
A.英王 B.首相
C.枢密大臣 D.外交大臣
4.提出牵制与平衡理论以削弱立法机关权力的是( A )3-57
A.汉密尔顿 B.洛克
C.孟德斯鸠 D.卢梭
5.袁世凯就任大总统后,改为(B )2-42
A.政务院 B.政事堂
C.内阁 D.行政院
6.中国奴隶制时期的行政组织原则是( C )2-39
A.“亲亲” B.“尚贤”
C.“亲贵合一” D.“天人合一”
7.强调“为政之道,要在得人”的是( C )4-112
A. B.
C. D.
8.认为目标管理是“一种程序性的活动”的是( B )5-134
A.杜拉克 B.奥蒂奥纳
C.韦里奇 D.圣吉
9.在行政组织的宏观纵向分工中,管理层级的高低与管理范围的大小成( A )6-153
A.正比例关系 B.反比例关系
C.无比例关系 D.任意关系
10.古典学派认为最高管理者理想的直接领导人数是(A )6-166
A.3—4人 B.5—6人
C.7—9人 D.10—12人
11.美国各州州长的产生取决于(D )7-170
A.联邦 B.总统
C.国会 D.各州选民
12.规定公务员被录用三年后,必须到其他机关或驻外机构工作三年的国家是( C )13-350
A.美国 B.英国
C.日本 D.德国
13.美国行政学者雷格斯的代表作是( C )3-73
A.《美国社会与公共行政》 B.《生态学》
C.《行政生态学》 D.《行动中的组织》
14.行政组织的目标管理借鉴于( D )5-134
A.社会群团组织 B.非营利组织
C.中介组织 D.企业组织
15.道德标准属于行政组织国内环境的( C )8-191
A.政治部分 B.法制部分
C.文化部分 D.群团部分
16.唐宋时期,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置的特殊行政组织是( B )8-206
A.边郡 B.羁縻府
C.土司 D.伯克
17.英国的电子始建于(B )13-341
A.撒切尔时期 B.梅杰时期
C.布莱尔时期 D.布朗时期
18.主张人性本是亦善亦恶的是( C )10-256
A.荀子 B.孟子
C.世硕 D.老子
19.中国对外友好协会属于(D )11-272
A.行政机关 B.司法机关
C.权力机关 D.人民团体
20.决定铁道部处级内设机构的设立、撤销、合并.的是(A )11-291
A. B.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C.中组部 D.铁道部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古埃及行政组织的特点有(ABDE )2-24
A.高度混同 B.有分工但不明确
C.民主行政 D.法庭未与行政机关相分离
E.祭司占有显著地位
22.登哈特主张新公共服务的价值取向包括( BCE )3-85
A.政治性 B.公共性
C.回应性 D.科学性
E.有效性
23.行政组织绩效管理机制的组成要素包括( ACDE)5-130
A.绩效管理主体 B.绩效管理模式
C.绩效管理原则 D.绩效奖惩制度
E.绩效测量标准
24.行政组织管理的过程包括( ABCDE )6-159
A.咨询 B.决策
C.执行 D.反馈
E.监督
25.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本质要求应包括(CD )4-113
A.依法治国 B.改革开放
C.以人为本 D.执政为民
E.和平发展
三、辨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先判断对错,然后说明理由。判断对错1分,说明理由2分,不判断或判断失误,全小题无分。
26.美国学者彼得斯认为,市场式要求解除行政组织内部的繁文缛节,增加活动的创造力、效率和效能。(错)3-83
答案:解制式就是要求减少内部规则。解制的含义是指解除公共行政组织内部繁文缛节的规制,使的活动更具有创造力、效率及效能。
27.我国对地方门的领导实行分离制。(对)7-180
答案:我国是单一制国家,又是实行集权制的国家,故各级中各个行政部门均实行双重领导——分离制,既受同级领导,又受上级同类部门领导。
28.在古罗马建立的贵族共和国阶段,其机关由元老院与元帅府组成。(错)2-26
答案:在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1世纪,罗马建立了贵族共和国。其机关由人民大会、元老院和高级长官三部分组成。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29.简述中华行政组织的特点。2-43
答:
(1)中华的行政组织在其初创期,接受了西方三权分立与民主共和国的思想。
(2)孙中山提出的政权和治权相区别,在国民大会下实行立法、行政、司法、考试、监察五权并立的思想,具有历史的进步意义。
(3)从法律上确立了一党专政的政治。国民虽在法理上为最高国家机关,但在实施一切纲领、、军政、财政等方面,法律规定其都要对政治会议负责。
(4)在与地方的关系上,国民没有也不可能实现孙中山的均权制主张,而是集权制与地方军阀割据并存。
30.简述当代美国预算制度改革的内容。13-334
答:
(1)改年度预算制度为两年期预算制度,增加预算时间的灵活性;
(2)在核定预算的基础上,鼓励各组织部门以最小的成本办最多的事,节约的成本可以保留50%自用,并将预算管理办法从过去的以控制审批项目为主,转为注重结果为主;
(3)在制定预算时综合考虑其他部门的财政收支情况,实行跨部门预算。
31.简述行政组织内部的正式群团与非正式群团的差别。9-231
答:
正式群团与非正式群团之间的主要差别是:
(1)正式群团是有意识建立的,非正式群团是自发建立的;
(2)正式群团的领导者是正式委任的,非正式群团的领导者则是自然形成的;
(3)正式群团中各成员的地位体系与其职位结构相一致,非正式群团中各成员的地位体系是在领导能力、资历、技能等因素的基础上自发形成的;
(4)正式群团有正式的组织分工和任务分工,非正式群团则没有正式的组织分工,只有自发的分工;
(5)正式群团的成员相对固定,非正式群团则没有固定的成员。
32.简述行政组织编制管理的性质。11-277
答:
(1)政治性
(2)服务性
(3)系统性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33.结合实际,谈谈行政组织理论研究的意义。1-20
答:
(1)研究行政组织理论是为了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行政组织理论体系。
(2)研究行政组织理论是实现行政组织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和现代化的需要,是社会健康发展的需要。
(3)研究行政组织理论是我国当前行政组织改革的需要,它可以为行政组织改革的实践提供理论上的指导。
(4)研究行政组织理论是优化行政工作人员的素质、提高其管理水平和工作能力的需要。
34.试述行政组织提供公共服务的主要内容。5-128
答:
公共服务的主要内容与范围是:
(1)提供经济基础——确认和保护产权及其交易,管理和发行货币,管理工商企业的登记与合并和破产等事项;
(2)提供各种具体的公共服务——提供,自然灾害救援,维护水陆交通要道,洪水防治;
(3)协调与解决团体冲突——通过各种行规和行政裁决解决劳资纠纷,通过儿童劳动法和最低工资法等法律手段保护弱势群体的基本经济利益;
(4)维护公平竞争——制定和执行证券交易法、公司法和公平交易法,调查和处理垄断企业行为;
(5)保护自然资源——制定和执行环保,保护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自然资源,执行能源;
(6)向弱势群体提供必需的商品和服务——通过志愿者组织和非营利组织照顾残障人士,在公共设施中为残障人士提供交通和生活便利;
(7)保持经济稳定——经济周期,减少经济波动,管理外汇交易和维持国际收支均衡,参与国际贸易事务。
六、案例分析题(本题13分)
35.2008年5月12日下午2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级地震。地震波及的有感范围包括四川、宁夏等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地震发生后,党、高度重视,总作了重要指示,成立了以总理为总指挥的抗震救灾指挥部,并设立有关部门、、和地方、主要负责人参加的救援组、预报监测组、医疗卫生组、生活安置组、基础设施组、生产恢复组、治安组、宣传组等8个抗震救灾工作组。
12日下午,乘坐专机赶赴四川,前往受灾严重的地区现场指挥抗震救灾工作。他强调,这次抗震救灾工作时间特别紧迫,责任特别重大,任务特别艰巨,各级、要把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全力做好被困群众和受伤群众的救治工作,安排好受灾群众生活,全力组织恢复受损的基础设施,特别要抓紧通水、通电、通路,保证通讯畅通,保证重要基础设施和水库大坝、铁路公路涵洞的安全,保证社会秩序的正常。各级领导干部要站在抗震救灾的第一线,要发扬不怕牺牲、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作风,一切想着人民,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为人民的利益而工作。
19时10分许,一行抵达成都后随即乘车前往震中地区,率领指挥部在都江堰就地搭建的帐篷里开展工作。晚上22时许,前往都江堰市灾情严重的中医院和聚源镇中学查看灾情,慰问受灾群众。23时45分,回到指挥部,再次对救灾工作作出部署。
要求: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具体环境,分析材料中所体现的现代行政组织管理思想。(5分)4-113
答:材料中体现的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和的宗旨的本质要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因此,在价值取向上具有鲜明的“以人为本”的特性。
(2)材料中抗震救灾指挥部下设的8个抗震救灾工作组,是根据什么标准进行设置和分工的?这种分部化有何优点和缺点?(8分)6-163
答:行政组织横向结构基本上属行政组织的职能制(按地区分工除外)。
其在行政运行过程中,总体而言有如下的优缺点:
优点是:
(l)职能不同,分工管理,使行政组织成员能在专的基础上精通业务。
(2)从上到下形成条条,因此在对同一业务工作进行统一的管理中,易于形成统一的方针,有利于社会各项事务有秩序地健康发展。
(3)各个部门分工负责,使各个层级的行政首长能集中精力考虑全局的大问题。
缺点是:
(1)易形成各个部门条条分割,各个不同的业务部门之间难于相互沟通与协调。
(2)自上而下的各部门形成的条条伸向各个基层,不利于地方层级的行政组织因地制宜地贯彻上级的,抑制了地方行政组织的积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