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16 31
运用六西格玛原理改进成本控制管理
马至远
(山东大学,山东 济南 250100)
[摘 要]本文分析了六西格玛管理的特点,并将其运用到成本管理领域,试图从成本控制的角度,运用六西格玛
及其设计方法,寻求降低成本的突破和改进的空间。
[关键词]六西格玛;成本控制;管理
[中图分类号]F4061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2(2009)26-0031-03 自2001年始,全球掀起了学习六西格玛理论的高潮,许多企业开始引进六西格玛,许多学者开始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在实际与理论相结合下,前人总结了许多六西格玛方法,并且达成了共识,六西格玛确实能使企业改进流程,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加利润。所以,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本文试从成本控制的角度,利用六西格玛原理探讨出一种企业控制成本的新方法或新模式。
1 什么是六西格玛管理
首先,六西格玛来自统计学,σ是希腊字母,在统计
学里代表标准差,表示数据离标准值的离散程度。6
σ表示一种正态分布,每100万个机会只允许有314个差错,即达到99199966%合格率,到几乎完美的程度。六西格玛管理正是运用六西格玛这个衡量尺度,追求“零缺陷”的经营管理方法,强调将业绩量化,以数据为基础,通过数据揭示问题,再以顾客的满意度为中心,针对过程而不是结果改造,利用统计技术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最后以事实为基础做出决策。
六西格玛的方法体系如下:
(1)以顾客的要求和企业的发展为指导方向。这是六西格玛的精髓。
(2)六西格玛不断追求完美,追求“零缺陷”,即“第一次就做对”,同时也容忍失误的发生。
(3)注重数据和事实,广泛采用数理统计工具。成本控制是一项精确的流程,用六西格玛量化的思想,通过统计数据,对结果Y 与原因X 之间的关系进行客观的分析,从而避免了主观的决策。
(4)提供了改进流程的DMA I C (定义、测量、分析、改进和控制)和DMADV (定义、测量、分析、设计和验证)方法。六西格玛改进方法的每一步都有以统计技术支持的技术工具,这使得不论是对控制缺陷的改善还是新产品成本的设计,六西格玛都能发挥出强大的管理优势。
(5)倡导无边界合作,打破了部门上下级间的障碍,组织专业团队实施六西格玛项目。“倡导者”、“黑带大师”、“黑带”、“绿带”等经过培训、职责明确的人员作为六西格玛项目组织的成员,是成功实施和推动六西格玛
成本控制的必要条件。他们同时也为企业带来一种新的文化和积极向上的动力。
2 成本控制与六西格玛改进
彼得・德鲁克说过“企业家就是做两件事,一是营销,二是削减成本,其他都可以不做”。成本的高低往往直接决定了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所以成本控制对每个企业来说都是管理的重点之一。成本控制,是企业根据一定时期预先建立成本管理目标,在生产耗费发生以前和成本控制过程中,对各种影响成本的因素和条件采取一系列预防和调节措施,以保证成本管理目标实现的管理行为。所以,成本管理控制目标必须是产品全过程的控制,不仅是控制产品的生产成本,还应控制产品寿命周期成本的全部内容。
我们简要地将成本分为材料费、人工费和管理费等几个方面,视企业产品的不同,各项费用在产品成本中所占比例的高低也可能存在差异,但就一般制造业而言,材料费用在产品成本中所占比例较高,一般占到60%~80%,人工费用占份额相对于材料费用少些,一般占5%~10%,其他成本占10%~15%,所以,企业在控制成本上要从占成本大部分的材料费用和人工费用着手,这样企业就牢牢控制住成本,其计划就不会被突破。
在传统的成本控制中,每一家企业都会采用各种方法来控制成本,消耗定额、限额领料、指标分解等,方法层出不穷。从采购开始就制定了一系列标准,并安排专人负责监督日常的费用消耗,但成本降低总有一个限度,到了某一个限度后,成本很难再降低,管理上稍一松懈还有可能反弹。所以,企业有时为了持续降低成本,便不同程度地降低了产品质量,这样导致顾客满意度降低→销售量下降→成本上升→质量降低→顾客持续减少的恶性循环,企业则更难生存。所以,企业必须改进现有的成本控制机制,找出成本中的盲点,提高成本效率,才能发掘更大的利润空间。
六西格玛管理将成本分为两类,一类是明显的制造或服务成本,一类是隐藏的劣质成本。劣质成本是指过程中不增值的成本,如报废、返工、退货等。这些用于变更设
马至远:运用六西格玛原理改进成本控制管理
企业管理
32 200916
计、整修返工、售后服务、退货等产生的费用,就如同水下的冰山,是真正隐藏在水面下的巨大浪费。六西格玛管理与那些盲目降低成本而影响产品质量的行为不同,它更注重挖掘产品劣质成本(COP Q ),对其进行改进,从而降低成本,达到增值效益。另外,六西格玛把劣质成本当做分析的目标,还可以找到问题产生的原因,以便消除造成劣质成本的因素。六西格玛关注的不仅是减少生产过程的缺陷,还要消除工作过程的缺陷,改善流程,提高效率,这就是成本控制需要进行的下一步改进。
3 导入六西格玛的方法体系
与传统的成本管理相比,导入六西格玛理念的成本控制有了几点创新之处:
(1)在成本控制时,从顾客和企业关注的方面出发进行控制。例如合理规划物流布局,降低采购运输费但不购买劣质的原材料;引进新设备新工艺降低旧设备的损耗,减少办公费差旅费而增加培训费和宣传费等。这样以顾客为导向的业务流程,不仅满足了顾客的要求,更将成本最大限度地有效利用,合理配置。
(2)注重数据和事实,采用数理统计工具进行成本的精确控制。采用六西格玛量化的思想,开始就明确成本控制的标准、衡量绩效的尺度,通过统计数据,找出结果Y 与原因X 之间的关系,客观地分析与优化。
(3)采用改进流程的DMA I C 和DMADV 方法。实际成本与预算出现差异时,使用DMA I C 对变异进行分析,持续改进流程;对产品成本重新设计时,使用DMADV 发掘流程再造,更大程度地减少浪费与消耗。
(4)采用创新的组织团队,各个部门通力合作,实施六西格玛项目。“黑带”带领着“倡导者”、“黑带大师”、“绿带”等组织成员完成循环的动态管理,趋向完美与“零缺陷”。同时其严谨专注的工作态度带动了文化变革,培养了员工“做事情第一次就做好”的效率意识,为企业注入了新的活力,提升了企业的文化。
由此可见,在成本控制中导入六西格玛是非常必要的,它使得企业能够真正发现隐藏的劣质成本,改进流程,追求更高层次的企业效益。
4 利用六西格玛对成本控制的不同阶段进行管理
实行成本控制的步骤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制定成本
标准,监督成本形成,及时纠正偏差。企业在成本控制的不同阶段,需要运用不同的方法和程序来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达到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的目标。一般来说,企业开始推行六西格玛之前,就已经具有了大体的企业成本标准,并在控制过程中发现了问题和偏差,运用六西格玛进行改进,所以我们也从成本控制的最末端开始分析。411 纠正偏差改进阶段
企业通过对经营成本的分析,会发现与成本标准有差异的项目,我们称之为“变异”或“缺陷”,这也就是需要改进的劣质成本。六西格玛的DMA I C 方法,可以消除
不必要的多余的步骤,简化流程,提高效率。具体来说,首先定义D (Define )项目,例如生产过程中材料浪费现象,然后对材料的使用进行数据测量M (Measure ),通过对材料采购和使用数据的统计,进行数据分析A (Analy 2sis ),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可能材料借出有记账,返还无验收;可能材料供应与实际不符,造成闲置浪费,库存积压;可能设备损坏造成材料用量大等。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改进方案I (I m p r ove ),例如健全材料使用规范,升级设备等。最后通过控制C (Contr ol )不断检验成效,最终达到改进的目的。整个过程类似于戴明提出的P DCA 循环过程,按照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四个阶段,每经过一个循环,就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从而解决一部分问题,取得一部分成果。如图1所示,每一个小的循环带动了大的循环,在不断推行的过程中,企业节约了每一项小成本,
逐渐积累成一笔大利润。
图1
412 监督成本形成阶段
监督过程,是对成本进行日常控制和管理的阶段,这一阶段是为了使产品和过程的变异最小和使过程保持在期望状态所采取的各种行动。在制造业中,成本是随着产品的生产过程而逐渐累加的。随着产品及过程的变化,其成本也会随之改变。在监督之前,先制订计划,做好预算。每一个工艺过程中消耗的人工费、材料费、采购费和间接费都需要严格的量化。例如图2中,X 产品需要A 、B 、C 三种材料制成,而材料B 又需要D 、E 两种原料加工得到。所以由D 、E 生产B 的过程中,低层的材料费、人工费等发生费用转移到了产品B 中,再由A 、B 、C 三种材料各自附带的成本共同累计到了最终产品X 中。所以,严密控制每一个加工环节的微小成本,那么到达最终产品时,
其成本也将会是最优的。
图2
学术论丛 2009年第26期(总第537期)
企业管理
200916 33
对参与公路建设企业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方法和改进措施的初探
尹 萍
(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青海 西宁 810003)
[摘 要]本文从青海省部分公路施工企业工程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的内容入手,比较详细地阐述了项目成本控制
的措施,同时从公路工程施工项目成本控制与管理的角度详细分析探讨了项目成本控制方法和改进措施,以实现项目成
本控制的总体目标。
[关键词]公路工程;施工项目;成本控制
[中图分类号]F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2(2009)26-0033-03 从1998年党和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青海省公路建设事业得到长足发展,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各个参与公路施工的企业越来越意识到,在生存与发展的竞争中,成本管理的作用举足轻重。这对公路建设行业,尤其是参与公路建设的企业是机遇与风险同在。公路施工企业在招投标取得公路施工任务、施工组织、施工方式、资产结构、资金应用、经营管理等方面发生着一系列变化。但最值得一提的是在工程建设中实行施工项目成本控制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核心,在施工阶段搞好成本控制,达到增收节支的目的是项目经营活动中最为重要的环节。
1 项目成本控制的内容
施工阶段成本控制的基本原理是把计划作为项目控制的目标值,定期把工程进展过程中的实际支出额与目标值进行比较,发现并找出实际支出与投资控制目标值之间的 六西格玛认为,最终成本是Y 因素,是产生的结果,其中的各项成本X 1,X 2,X 3等是投入,企业正是Y =F (X )的函数。六西格玛将重点关注在变异X 上,通过流程图进行分析,改进其每一项工艺流程,并利用控制图、防错法等方法控制其变异范围,从源头控制变异X 最小化,以达到最终Y 的最优化。同时,在监督成本时注意及时反馈,留意异常情况,将成本的发生控制在可以预见的范围内,真正达到对成本的有效利用。413 制定成本标准阶段
通过前面的DMA I C 方法推行,企业已经取得了相当大的成效。但是,继续向前推进,企业会发现依靠传统的六西格玛只能将成本控制的管理提升到大约五西格玛的水平。这是六西格玛极限,毕竟短期的小范围改进其成果是有限的,企业要想进一步提高成本使用效率,必须在产品设计和流程设计的时候全面考虑客户的需求、原材料的特性、生产工艺的要求、生产人员的素质等各个方面的要素和条件,使产品和流程设计达到六西格玛水平,超出五西格玛的成本效率,这就是六西格玛流程设计(DFSS )。六西格玛设计更注重对流程本身进行重新设计,从根本上创新出更好的方案,彻底解决缺陷或问题。这就要求企业在制定成本标准时就考虑到顾客的要求(VOC )和关键过程(CTP ),在六西格玛设计时,将VOC 转变成客观的产品要求,并通过流程图找出对成本影响较大的核心过程,利用六西格玛设计的DMADV 方法和风险分析、质量功能
展开、容差设计、设计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T R I Z 方法、可靠性分析等分析工具不断优化性能,完善标准。尤其是在引进新技术新项目上,通过一系列的设计、模拟、失效验证和评价,才能制定出真正符合企业发展的成本标准。
5 结 论
六西格玛作为一种流程改进或改造的突破式方法,不仅仅在生产、产品质量上密切关注,在一切管理业务上都是企业创新进步不可缺少的工具。企业在控制成本过程中,能真诚的以顾客为中心,用数据和事实做决策,对核心流程进行持续改进和创新,追求完美,容忍失误,那么通过闭环的不断循环,企业一定会收到明显的成效。成本的不断降低,对于企业,对于整个资源市场,都是一种节约和进步,六西格玛的精髓,就在于不断改进、不断创新,这是企业长久生命力的源源不竭的动力所在。
参考文献:
[1][美]苏比尔・桥杜里1六西格玛设计[M ]1方海萍,魏
青江,译1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1
[2]文放怀1六西格玛设计实战[M ]1广州:广东经济出版
社,20031
[3]张驰1六西格玛控制阶段[M ]1广州:广东经济出版
社,20031
[收稿日期]2009-04-27
尹萍:对参与公路建设企业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方法和改进措施的初探
企业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