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九年级语文期中考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 题号 | 一 | 二 | 二(2) | 二(3) | 三 | 四 | 总分 |
| 得分 |
1、字音字形。(3分)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心无旁骛( ) 舐犊之情( ) 喑哑( )
(2)下列词语都有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在下面的□字格内。
原驰腊象 鞠躬尽粹 辍满
改为 改为 改为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在2011年第21届温哥华冬奥会上,中团不负众望,夺得了五枚金牌。
B、山区的孩子们想读书却没有书读,他们的情况与我们相比,真是无与伦比啊。
C、大家都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献爱心活动,谁也不要袖手旁观。
D、做一个人,我们行使自己的权力;做一个公民,我们要恪尽职守。
3、默写。(4分)
(1)过尽千帆皆不是, 。(温庭筠《望江南》)
(2)《沁心园 雪》一词中,作者想像雪后景色的句子是: ,
, 。
(3)《武陵春》中抒写作者无限忧愁的句子是: ,
。
(4)“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出师表》中与这句话语义相仿的句子是:
, 。
4、下面是某班唐诗诵读会上的节目主持人的开场白,请结合语境在文中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句子并构成排比句,使之显得更富有文采。(2分)
大自然给予人类的诗意是丰富而多彩的。烂漫的春光里,翩飞的蝴蝶是一首诗;萧瑟的秋风中, ,炎热的夏日里, ;凛冽的寒风中, 。下面,就让我们走进唐诗,探访唐诗中大自然的诗意吧!
5、根据提供的信息,分别说出对应的人物和作品。(2分)
赤兔马上 单刀赴会 败走麦城
人物: 作品:
6、请写出下则消息的主要信息。(2分)
新华社2010年3月8日电,全国、国防科技大学校长张育林8日透露,由国防科技大学研制的我国首台千万亿超级计算机“天河一号”,将在今年安装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飞腾CPU”芯片。
张育林介绍,国防科技大研制的“飞腾”芯片是为“天河”系列计算机量身定制的,达成了当今世界主流服务器CPU 的水平。“在安装‘飞腾’芯片后,‘天河一号’的峰值速度和运算效率将大大提高。”
2009年,“天河一号”全系统峰值性能为每秒1209亿万次,Linpack实测性能为每秒563.1万亿次。
7、毕业前夕,班上开展“师恩难忘”的感恩活动,请你把这次活动的内容、收获制作成手抄报,作为毕业时送给老师的特殊礼物。(5分)
(1)为手抄报设计报名和栏目。仿照下面示例,写出报名和四个栏目名称。
例:报名 园丁颂 栏目 课堂内外
1报名
2栏目 A、 B 、
C、 D、
(2)为手抄报写一段“编者的话”,说明这期手抄报的主题。
二、诗歌欣赏(6分)
雨
雷抒雁
五月的雨滴
象熟透了的葡萄,
一颗一颗
落进大地的怀里!
这是酿造的季节啊!
到处是蜜的气息,
到处是酒的气息。
8、作者把雨比作什么?是怎样联想的?(2分)
9、为什么说“这是酿造的季节啊”?诗人又是怎样联想的?(2分)
10、诗中说到处是“蜜的气息”、“酒的气息”这说的是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感情?(2分)
三、阅读理解(39分)
(一)只追前一名 (10分)
崔鹤同
①有一个女孩,小的时候由于身体纤弱,每次体育课跑步都落在最后。这让好胜心极强的她感到非常沮丧,甚至害怕上体育课。这时,女孩的妈妈安慰她:“没关系,你年龄最小,可以跑在最后。不过,孩子你记住,下一次你的目标就是——只追前一名。”
②小女孩点了点头,记住了妈妈的话。再跑步时,她就奋力追赶她前面的同学。结果从倒数第一名,到倒数第二、第三、第四……一个学期还没结束,她的跑步成绩已“跑到”中游水平,而且她也慢慢地喜欢上了体育课。接下来,小女孩的妈妈把“只追前一名”的理念,延伸到她的学习中。妈妈告诉她:“如果每次考试都超过一个同学的话,那你就非常了不起啦!”就这样,女孩的妈妈始终以“只追前一名”的理念引导和教育女孩。在这种理念的引导下,这个女孩2001年从北京大学毕业,同年4月被哈佛大学教育学院以全额奖学金录取,成为当年哈佛教育学院录取的惟一一位中国本科应届毕业生———她就是朱成。2002年6月,朱成获得哈佛大学硕士学位,同年9月她被哈佛大学文理学院聘为全职教师。2003年9月,她在哈佛大学攻读博士学位。2006年4月,她当选为有11个研究生院、1.3万名研究生的哈佛大学研究生院学生会总会。这是哈佛370年历史上第一次由中国籍学生出任该职位,这在当时引起了巨大轰动。
③“只追前一名”,就是所谓的“够一够,挑桃子”。没有目标便失去了方向,没有期望便失去了动力。但是,目标太高,好高骛远,便高不可攀;期望太大,不着边际,便望而生畏。这样,最后的结果不是力不从心便是半途而废。明确而又可行的目标,真实而又适度的期望,让孩子看得见,摸得着,才能引领孩子脚踏实地,胸有成竹地朝前走。
④希华•莱德是英国知名作家兼战地记者。“二战”结束后,他谋到了一个写广告剧本的差事。出于信任,广告商并没有跟他签订什么合同,也没有明确规定他一共需要写多少个剧本。平心静气的莱德一直不停地写,竟然一口气完成了2000个广告剧本,这个成绩令世人震惊,甚至连他自己都感到十分意外。而如果当初广告商要与他签订合同的话,别说是2000个剧本,就是1000个,他也会退避三舍。世界著名撑竿跳高运动员布勃卡有个绰号叫“一厘米王”,因为在一些重大的国际比赛中,他几乎每次都能刷新自己保持的纪录,将成绩提高一厘米。当成功地跃过6.15米、第35次刷新世界纪录时,他不无感慨地说:“如果我当初就把训练目标定在6.15米,没准儿会被这个目标吓倒。”
⑤把目标降低到“一厘米”,把期望缩小到“一个剧本”,分时限、分阶段去实现人生的抱负。如此让孩子放下包袱,轻装上阵,集中精力做好今天,做好当前,才能“稳扎稳打”,满怀信心地走向明天,走向未来。 “只追前一名”,是一种人生跨越,不仅需要_________,更需要_________。
11根据文章内容,将“智慧”和“胆识”两个词语分别填在第5段相应的横线上。(2分)
12.结合文章内容,写出本文题目的深刻内涵。(3分)
13. 有人认为西华•莱德的事例可以删去,你认为呢?说出你的理由。(3分)
14.朱成的事例带给你怎样的启迪?(2分)
(二)从香菱学诗谈起(13分)
①《红楼梦》里有一段香菱学诗的故事,细读起来,颇受教益。
②香菱本来不懂诗,她随薛宝钗住进大观园后,几贾宝玉与众姐妹结社咏诗,才“苦志学诗”,她“天一亮就忙忙碌碌梳了头,去找黛玉改诗”。学习有了一点心得,就立即谈出来,向别人求救,听取指点帮助。众姐妹们称她为“诗魔”,拿她取笑,她行之若素。经多次请教,几易其稿,“精血诚聚”,终于写成了一首“新巧而又有意趣的吟月好诗”。
③这个故事启示我们,要虚心好学。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要不耻不知。科学社会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的《资本论》的写作,正是从对政治经济学的“不知”开始的。1842年至1843年间,马克思和他的论敌发生了关于经济问题的论战。因为马克思当时还没有对经济进行深刻的研究,曾一度使他“陷入困难的境地”。他下决心研究它,终于战胜了论敌,并积累了大量材料,写成了《资本论》。马克思这种实事求是的精神,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⑥要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载:“子贡问曰:‘孔文于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意思是,要不耻于向地位或学问比自己差的人学习。这就是成语典故“不耻下问”的由来。自古以来,有成就的读书人讲起经验,受过挫折的人谈到教训,往往都会谈到“不耻下问”。我国南北朝时杰出的农业学家贾思勰,一生孜孜不倦,刻苦攻读,知识渊博。他的《齐民要术》闻名于世。但是,这样一位有学识的科学家,还向当时被一些人认为最低贱的农夫求教。一些人知道了这件事,就冷嘲热讽地说:”赫赫有名的贾思勰,怎么还向羊倌求教,岂不太失体面了吗?”但贾思勰毫不在意,坚持像小学生那样,拜能者为师。
⑦要不耻相师。古人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意思是说,【甲】老师并不一定样样都比弟子高明,弟子也不一定不如老师。【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认为只有样样胜过自己的人才可以拜他为师。是大可不必的。”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一个人要想真有长进,并有所深造,不仅需要梅“逊雪三分白”的________,而且还要有雪“输梅一段香”的__________,放下架子,不耻相师。我国清代的张曜,因仅有战功而不大识字,在朝上受了些气。他的妻子是个读书人,他决心跟妻子学字。一天他穿了朝服,三拜九叩,拜妻子为师。从此他老老实实、恭恭敬敬地向妻子求教,知识一天天丰富起来,到他任巡抚的时候,有人说他“目不识丁”,他便上奏皇上面试,结果使一些抱有成见的人瞠目结舌,个个叹服。
⑧以上谈到的虚心好学的三个方面,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要从“不耻”开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掌握一些知识,学到一些本领。
15.本文的中心论点是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论证了这一论点。(5分)
16.根据你的理解,在第④段横线处写一句话,使文章结构完整。(2分)
第④段横线处应写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第⑦段,回答问题。
(1)说说“不耻相师”的含义。(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第⑦段两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词语。(2分)
第⑦段两处横线上应填写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是从原文中抽出来的,它应在文中甲、乙哪一处?为什么?(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陈胜(16分)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銍、酆、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人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城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18、解释加点的词。(4分)
(1)尉果笞广:
(2)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3)广故数言欲亡:
(4)从民欲也:
19、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2)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120、从选文中可以看出陈胜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21、吴广是个有勇有谋的人,请你说说在杀死两尉的过程中,他的智谋表现在哪里?(3分)
四、古诗词赏析(5分)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本首词上阕写景,写出了——————————的宏伟壮观场面,下阕————,笔力雄健,感情沉郁,表达了词人——————————————的思想感情。(3分)
2、“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2分)
五、作文(50分)
1、题目:告别
要求:(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3)600字以上。
2、把握是力量与信心的表现,你多一份努力,就会多一分很成功的把握。
把握是积极的行为。你把握住今天,就会拥有灿烂的明天,你把握住自我,就会拥有美好的人生。人生时时处处需要把握。请以“把握”为题,自拟题目写篇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