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2022年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8 00:18:06
文档

2022年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2022年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自然界中,有的物体属于生物,有的物体属于非生物。下列属于生物的是()A.机器人B.蘑菇C.钟乳石D.珊瑚礁2.松树的叶为针状,可以减少水分的散失;夏日炎炎,松树下却比较凉快.这个实例说明()A.生物对环境具有依赖性B.生物能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C.生物能适应环境D.生物既能适应一定的环境,又能影响环境3.使用显微镜时,如果光线太强,应( )A.放大光圈,用平面镜    B.放大光圈,用凹面镜C.缩小光圈,用平面镜 
推荐度:
导读2022年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自然界中,有的物体属于生物,有的物体属于非生物。下列属于生物的是()A.机器人B.蘑菇C.钟乳石D.珊瑚礁2.松树的叶为针状,可以减少水分的散失;夏日炎炎,松树下却比较凉快.这个实例说明()A.生物对环境具有依赖性B.生物能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C.生物能适应环境D.生物既能适应一定的环境,又能影响环境3.使用显微镜时,如果光线太强,应( )A.放大光圈,用平面镜    B.放大光圈,用凹面镜C.缩小光圈,用平面镜 
2022年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期末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自然界中,有的物体属于生物,有的物体属于非生物。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

A. 机器人    B. 蘑菇    C. 钟乳石    D. 珊瑚礁

2.松树的叶为针状,可以减少水分的散失;夏日炎炎,松树下却比较凉快.这个实例说明(  )

A. 生物对环境具有依赖性    B. 生物能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C. 生物能适应环境D. 生物既能适应一定的环境,又能影响环境

3.使用显微镜时,如果光线太强,应(  )

A. 放大光圈,用平面镜        B. 放大光圈,用凹面镜

C. 缩小光圈,用平面镜        D. 缩小光圈,用凹面镜

4.用下列四台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视野中细胞最大显微镜是(  )

A. 目镜5×,物镜8×

B. 目镜10×,物镜40×

C. 目镜15×,物镜10×

D. 目镜20×,物镜15×

5.在观察黄瓜果皮的表皮细胞时,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一些绿色的颗粒状结构,该结构最可能是(  )

A. 细胞核

B. 叶绿体

C. 线粒体

D. 液泡

6.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  )

A 生产者和消费者

B. 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C. 食物链和食物网

D. 全部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7.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A. 海洋生态系统

B. 森林生态系统

C. 城市生态系统

D. 生物圈

8.“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描述的是(  )

A. 捕食

B. 合作

C. 竞争

D. 互助

9. 某一河流生态系统的浮游植物、浮游动物、肉食小型鱼、肉食大型鱼等四类生物中,哪一类生物数量最少?

A. 浮游植物    B. 浮游动物

C. 肉食小型鱼    D. 肉食大型鱼

10.搬开花盆时,躲在花盆下松土处的鼠妇立即逃离,躲到暗处.这说明生物具有哪一特征?(  )

A. 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B. 生物生活需要营养

C. 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 生物能够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11. 蝉在炎热夏天正午鸣叫得最厉害,而气温降低到24℃以下时,就停止鸣叫。这一现象说明影响蝉的生活习性的环境因素是

A. 阳光    B. 水    C. 温度    D. 空气

12.蚯蚓生活在沃土里,它是用什么结构来呼吸?这是科学探究过程中的(  )

A. 提出问题

B. 作出假设

C. 表达、交流

D. 实验

13.一粒种子能够长成参天大树,是因为(  )

A. 细胞的

B. 细胞的分化

C. 细胞的生长

D. A、B、C三项

14.下列属于组织的是(  )

A. 一个番茄果肉细胞

B. 一块番茄

C. 一块番茄表皮

D. 一个番茄

15.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能量贮存在(   )

A. 氧气中    B. 有机物中    C. 叶绿体中    D. 二氧化碳中

16.玉米种子和大豆种子相比大豆种子没有(  )

A. 种皮

B. 胚

C. 胚乳

D. 子叶

17.根毛存在对植物的意义是(  )

A. 增加根的牢固性

B. 保护根尖

C. 加快营养运输

D. 增加吸收面积

18.下列人类活动中,目的是为了促进植物呼吸作用的是(  )

A. 将小麦、玉米种子晒干后入仓存放

B. 大雨过后,及时排出农田里的积水

C. 夜间,给大棚种植的蔬菜通风降温

D. 向储藏水果、蔬菜的地窖中通入二氧化碳

19.剪取一段带有叶的大叶黄杨的茎,插入红墨水中一段时间后,取出用刀片把茎纵切开,用放大镜观察,被染成红色的是(  )

A. 导管

B. 筛管

C. 形成层

D. 表皮

20.植物蒸腾失水的“门户”和气体交换的“窗口”是(  )

A. 表皮    B. 叶肉    C. 叶脉    D. 气孔

21.菜豆种子的胚根在萌发过程中需要的营养物质主要来自(   )

A. 胚芽    B. 胚根    C. 胚轴    D. 子叶

22.下列条件中,哪一项不是种子萌发所需要的?(   )

A. 阳光    B. 适量的水分    C. 充足的氧气    D. 适宜的温度

23.在植树时,常在阴天或傍晚进行移植,并去掉部分枝叶,是为了(     )

A. 降低光合作用    B. 降低蒸腾作用    C. 减少水分吸收    D. 增加水分吸收

24.大棚种植的西瓜喜获丰收,合成西瓜中甜味物质的原料是(   )

A. 水和有机物    B. 二氧化碳和氧气

C. 二氧化碳和水    D. 氧气和无机盐

25.农业生产中栽种作物时采用间作套种、合理密植等措施,目的主要是充分利用(  )

A. 光能

B. 二氧化碳

C. 水

D. 无机盐

二、非选择题

26.古诗中“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其中的“苔”是_____________植物。

27.在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时,在裸地测量三次后求平均值,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28.染色体是由_____________和______两种物质组成。

29.根吸收水分的部位主要是根尖的____,该区有大量的____,可以增加吸水的面积。

30.从检测对象中抽取少量个体作为样本,以样本的检测结果来反映总体情况的方法叫做________。

31.“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其中万千枝条是由____发育成的。

32.下图为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草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_______,该图中的生物若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缺少____和____________。

(2)该食物网是由__________条食物链构成的,其中最长的食物链是____。

(3)图中鹰和狐是_________关系。

(4)若该生态系统的土壤中含有某种难以分解的有毒物质,在这个食物网中体内含有该有毒物质最多的生物是____。

(5)该系统在一定时间内能保持相对的稳定状态,是因为它本身具有一定的____能力。

33.为研究细胞的结构特点,某生物兴趣小组用显微镜进行观察,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使用显微镜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填序号)

A.取镜和安放    B.对光    C.观察    D.放置玻片标本    E.整理实验台

(2)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临时装片时,光线昏暗应选用图甲中的______ (填”平面”或“凹面”)反光镜。若在显微镜的视”中已经找到了观察物,欲使物象更清晰些,应调节[    ]_______。

(3)该小组中有男生,也有女生,决定他们性别的遗传物质位于图乙中的________结构(填序号)

(4)为保持口腔上皮细胞的形态,制作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上滴加的液体是____。

(5)结构[____]能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

(6)动物细胞没有,而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名称)

(7)实验结束后,若发现物镜或目镜不干净,要用________把镜头擦干净。

34.请根据下图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一中__________构成雌蕊(填序号)

(2)甜美多汁的桃属于____(选填”果实”或”种子”),桃的食用部分是由____(填名称)发育来的。

(3)西瓜中有许多瓜子,是因为西瓜的一朵雌花中有许多____。

(4)玉米种子和菜豆种子共有的结构中2是___,4是____。

(5)将玉米种子纵剖开,滴加碘液,变蓝的结构是____。(填序号)

(6)如果在开花前,把甲苹果花去掉雌蕊,把乙苹果花去掉雄蕊,丙苹果花不做处理,都分别用塑料袋罩起来,扎好袋口,其结果是(                  )

A.甲不结果实乙结果实,丙不结果实

B.甲结果实,乙不结果实,丙结果实

C.甲不结果实,乙不结果实,丙结果实

D.甲、乙、丙都不结果实

35.下面图一中数字表示植物不同的生理活动,图二表示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探究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设计的实验装置。

(1)图一中①过程表示植物的______作用,进行该过程的”门户”是_______,③过程制造的有机物通过_______(填”导管”或”筛管”)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位。

(2)图一中的叶片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组成。

(3)该小组同学在利用图二装置探究绿色植物呼吸作用时,他们对装置进行了遮光处理,其目的是避免植物的________对实验的干扰,一段时间后,玻璃管中的红墨水滴移动方向是____(填”向左”或”向右”)。

(4)农业生产中提倡合理密植农作物,主要是可以充分利用____,促进农作物的____作用,有利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36.大多数植物的叶都是绿色,那是由于叶肉细胞中含有大量的叶绿素。叶绿素的形成是否与光有关呢?为探究叶绿素的形成,明明设计了如下实验进行探究:材料用具:等量的新鲜黄豆芽2份,相同的烧杯2个,黑布1块提出问题:叶绿素的形成是否与光有关?

(1)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

(2)制定计划:

1分别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上贴上标签A和B。

2将______的黄豆芽分别装在A、B烧杯中,并加入适量的水。

3A烧杯置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烧杯用黑布完全遮盖。

4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

(3)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

(4)预测实验结果:________烧杯中的黄豆芽会变绿。

(5)得出结论:__________。

一、BDCBB    BDAAC   CADCB    CBDAD    DABCA

二、26、苔藓

27、减少误差

28、 (1). DNA    (2). 蛋白质

29、 (1). 成熟区    (2). 根毛

30、抽样检测

31、芽

32、 (1). 生产者    (2). 分解者    (3). 非生物部分    (4). 5    (5). 草→鼠→蛇→鹰    (6). 竞争    (7). 鹰、狐    (8). 自动调节

33、(1). ABDCE    (2). 凹面    (3). ②细准焦螺旋    (4). 3    (5). 生理盐水    (6). 5    (7). 细胞壁    (8). 液泡    (9). 叶绿体    (10). 擦镜纸

34、 (1). ①④⑤    (2). 果实    (3). 子房壁    (4). 胚珠    (5). 胚芽    (6). 子叶    (7). 5    (8). C

35、 (1). 呼吸    (2). 气孔    (3). 筛管    (4). 表皮    (5). 叶肉    (6). 叶脉    (7). 光合作用    (8). 向右    (9). 光能    (10). 光合

36、 (1). 叶绿素的形成与光照有关    (2). 等量新鲜    (3). 光下    (4). 有无光照    (5). A    (6). 叶绿素的形成与光照有关

2022年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二次月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各项中,属于生物的是(  )

A. 珊瑚    B. 枯死的树干    C. 珍珠    D. 生石花

2.“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这种现象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是(  )

A. 生长发育    B. 呼吸C. 排出体内废物    D. 遗传和变异

3.下列哪项活动不适合使用调查的方法(  )

A. 确定初一年级男生的平均身高    B. 了解某社区的人口总数

C. 了解某市场中出售蔬菜的种类    D. 确定某物体是不是生物

4.“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造成该差异的生态因素是(  )

A. 土壤    B. 阳光    C. 温度    D. 空气

5.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 一片森林    B. 一个池塘    C. 生物圈    D. 安宁河中所有的鱼

6.下列属于单细胞生物是(  )

A. 大肠杆菌、绵羊、衣藻    B. 鲨鱼、SARS病毒、疟原虫

C. 草履虫、酵母菌、蜜蜂    D. 草履虫、变形虫、眼虫

7.下图是小红观察到洋葱根尖细胞的过程后绘制的示意图,其中顺序正确的是(  )

A. a→b→c→d    B. a→d→c→b    C. a→c→d→b    D. b→d→c→a

8.“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生物体内存在不同的结构是由于细胞(  )的结果。

A.     B. 分化    C. 生长    D. 癌变

9.下列结构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应当是(    )

①细胞核    ②染色体    ③细胞    ④DNA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②④    C. ④①③②    D. ③①②④

10.如图表示植物体的不同结构层次,其中属于组织的是(    )

A. B. C. D. 

11.苹果是凉山盐源的优质水果,一棵苹果树要结出甘甜多汁的苹果,要经过(    )复杂的过程。

A. 开花→受精→传粉→果实成熟    B. 受精→开花→传粉→果实成熟

C. 开花→传粉→受精→果实成熟    D. 传粉→开花→受精→果实成熟

12.在田间收回玉米后,农民会选择合适的地方保存玉米,保存玉米的有利环境是(  )

A. 干燥、低温

B. 潮湿、低温

C. 干燥、高温

D. 潮湿、高温

13.在设计探究实验的过程中,关于对照组的要求是(    )

A. 为了简化实验,提高效率,可以不设对照组

B. 只有一个变量与实验组不同

C. 与实验组的条件都相同

D. 为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可多设置几组无关变量

14.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洋葱表皮细胞后,兴奋地向同桌描述,并把显微镜轻轻挪动给同组的其他同学观察,但别人却看不清物象,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    )

A. 显微镜的物镜调换了    B. 射入光线的角度发生了改变

C. 没有调节细准焦螺旋    D. 光圈大小发生了改变

15.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细胞膜能够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B. 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

C. 叶绿体和线粒体是口腔上皮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D. 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16.下列关于草履虫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有专门的呼吸器官——表膜

B. 观察时,为了草履虫的运动在载玻片上的水滴中放几丝棉花

C. 为看清其体表的纤毛,可以将显微镜的光圈调大,使光线减弱

D. 实验时从培养液的底层吸取一滴培养液来获得草履虫

17.将两株生长状况基本相同的玉米幼苗分别在土壤浸出液和蒸馏水中培养,结果如图。此现象说明植物的生活需要(    )

A. 光    B. 无机盐    C. 氧气    D. 水

18.有同学剪了一段带叶的柳树枝条,将它插在红墨水中,放在阳光下照射几小时后,把茎横向切断,请你推测断面中变红的区域是以下示意图中的(    )

A. ①②    B. ②    C. ②③    D. ③

19.我国被称为“裸子植物的故乡”,下列属于裸子植物的是(  )

A. 银杏    B. 水稻    C. 玉米    D. 牡丹

20.中科院院士袁隆平在培育超级杂交水稻时,专门挑选叶片直、窄、厚的水稻植株,其目的是(  )

A. 促进植物的呼吸    B. 减少二氧化碳的吸收量

C. 加快蒸腾作用    D. 叶片互不遮挡,两面受光,增加光合作用效率

21.下列做法中,不利于保护植被的是(  )

A. 严禁乱砍滥伐和过度放牧    B. 开展植树造林活动

C. 废纸回收再利用    D. 使用一次性筷子

22.下列农业生产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

A. 移栽植物幼苗根部带土    B. 增大蔬菜大棚内的昼夜温差

C. 种植作物时合理密植    D. 降低大棚内二氧化碳的浓度

23.下列哪组装置能够快速安全地脱去叶片中的叶绿素(    )

A     B. 

C.     D. 

24.我国的“三北”防护林是一项规模空前的生态建设工程,被誉为”绿色万里长城建设工程“,下列不属于植树造林在保护环境方面要求的是(    )

A. 调节气候    B. 防风固沙,防止荒漠化

C. 提供木材    D. 维持大气的碳一氧平衡

25.“小草依依,踏之何忍”这提示语告诉人们不要踩踏小草,因为经常在草地上走,会造成土壤板结,从而影响草的生长,其主要原因是(    )

A. 植物缺少水,影响光合作用    B. 植物缺少无机盐,影响根的呼吸作用

C. 土壤缺少氧气,影响根的呼吸作用    D. 小草气孔关闭,影响光合作用

二、科学实验题(每空2分,共18分)

26.下面是《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

A.把盆栽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

B.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

C.用清水漂洗叶片,再把叶片放到培养皿里,向叶片滴加碘液

D.用酒精脱色

E.几小时后,摘下叶片,去掉遮光的纸片

F.稍停,用清水冲掉碘液后观察

(1)请将该实验的正确顺序排列出来:_____。

(2)B步骤中,部分叶片遮光,还有部分叶片没有遮光,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对照实验,该对照实验的变量是_____。

(3)在用酒精脱色的步骤中,所用酒精的作用是_____。

(4)F步骤中观察,发现遮光部分没有变蓝,而未遮光部分变蓝,说明该部分产生了_____。

(5)通过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

三、综合分析题(本大题包括4个小题,共32分.[ ]填标号,___填名称)

27.如图为细胞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_____是植物细胞结构图。

(2)图中具有控制物质进出功能的结构是[  ]_____储存遗传物质的结构是[  ]_____。

(3)图中结构[③]在乙图中没有,这是_____。

(4)西瓜之所以清凉解渴、甘甜可口,主要是[  ]_____中含有多种成分的细胞液。

28.如图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简图,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图中生产者是_____,该食物网有_____条食物链,最长的食物链是_____。

(2)图中所有动物都是生态系统组成中的_____。

(3)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_____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能力。但这种能力是有一定_____的,如果人类大量捕杀青蛙,食草昆虫的数量会_____,使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29.如图是花的基本结构示意图,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1]_____和[3]_____组成了雄蕊。

(2)柱头、花柱和子房组成了_____。

(3)花粉落到雌蕊的柱头上的过程,叫做_____。

(4)受精完成后,图中的[5]_____将来发育成果实,它内部的_____发育成_____。

30.根据大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大豆种子的主要部分是_____,它是新植物的幼体。我们吃的豆油主要来自大豆种子的[  ]_____。

(2)玉米种子中发育成茎和叶的结构是[  ]_____,发育成根的结构是[  ]_____。

一、DDDCD   DCBDD    CABBC    BBDAD    DDACC

二、26、 (1). A-B-E-D-C-F    (2). 光    (3). 脱色(或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    (4). 淀粉    (5). 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27、(1). 甲    (2). ②细胞膜    (3). ④细胞核    (4). 叶绿体    (5). ⑤液泡

28、 (1). 植物    (2). 4    (3). 植物→食草昆虫→蛙→蛇→鹰    (4). 消费者    (5). 稳定    (6). 自动调节    (7). 限度    (8). 增加

29、(1). 花药    (2). 花丝    (3). 雌蕊    (4). 传粉    (5). 子房    (6). 胚珠    (7). 种子

30、 (1). 胚    (2). 5子叶    (3). 7胚芽    (4). 9胚根

文档

2022年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试题及答案

2022年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自然界中,有的物体属于生物,有的物体属于非生物。下列属于生物的是()A.机器人B.蘑菇C.钟乳石D.珊瑚礁2.松树的叶为针状,可以减少水分的散失;夏日炎炎,松树下却比较凉快.这个实例说明()A.生物对环境具有依赖性B.生物能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C.生物能适应环境D.生物既能适应一定的环境,又能影响环境3.使用显微镜时,如果光线太强,应( )A.放大光圈,用平面镜    B.放大光圈,用凹面镜C.缩小光圈,用平面镜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