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务二十上消化道大量出血病人的护理
【复习提问】
1.消化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
答: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2.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
答:腹痛
【新课导入】
【案例】
张先生,45岁,反复黑便三周,呕血一天。三周前,因进食辣椒及烤馒头后自觉上腹部不适,排出柏油便约600ml,并呕鲜血约300ml,家人急送我院,查有肝硬化病史10年,查体:T37℃,P120次/分,BP 90/70mmHg,皮肤苍白,无出血点,面颊可见蜘蛛痣2个,巩膜可疑黄染,全腹无压痛、肌紧张,移动性浊音阳性。
初步诊断:上消化道出血
思考:
1.针对该患者上消化出血首选的止血方法是什么?
2.若经过有效治疗病情平稳,患者在饮食护理中注意哪些?
【职业综合能力培养目标】
1.专业职业能力:具备正确使用三腔二囊管的的能力。
2.专业理论知识:掌握上消化道出血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原则及护理措施。
3.职业核心能力:具备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病情评估的能力,具备对大出血患者抢救配合的能力,在护理过程中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具备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制定健康指导方案的能力。
【新课讲解】
一、概述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胰、胆道病变引起的出血,以及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病变出血 。
上消化道大出血一般指在数小时内出血量超过1000ml或循环血容量的20%,主要表现为呕血和(或)黑粪,并伴有血容量减少引起的急性周围循环衰竭。
二、病因
1.上消化道疾病 临床最常见的病因是消化性溃疡
2.各种原因导致的门静脉高压引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
3.上消化道邻近器官或组织的疾病
4.全身性疾病
三、临床表现
1.呕血、黑便
①是上消化道出血的特征性表现
②均有黑粪,但不一定有呕血。取决于出血部位、量及速度
③呕血多为咖啡色或棕褐色,量大可为鲜红色或伴血凝块
2.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
①是上消化道大出血最重要的临床表现
②程度随出血量多少而异
③表现:脉搏细速、血压下降,收缩压在80mmHg以下,呈休克状态;
④老年人死亡率高
3.氮质血症
①肠源性氮质血症
②出血后数小时血尿素氮开始上升,24~48小时达高峰,3~4天后恢复正常。
③在补足血容量的情况下,如血尿素氮持续升高,提示有继续出血或出血未停止。
4.发热
①大量出血后,24小时内常出现低热,一般不超过38℃,可持续3~5天;
②机制:循环血量减少、周围循环衰竭,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贫血、基础代谢增高;
③若发热超过39℃,持续7天以上,应考虑有并发症存在。
四、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 测定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计数,血细胞比容,肝、肾功能,粪便隐血试验等。
2.胃镜检查 是目前诊断上消化道出血病因的检查和治疗方法。多在出血后24~48h内做急诊胃镜检查,明确诊断及对出血灶进行止血治疗。
3.X线钡餐造影检查
五、治疗原则
1.补充血容量:可用平衡盐液或葡萄糖盐水、右旋糖酐或其他血浆代用品,尽早输入全血。
2.止血:
(1)消化性溃疡出血:冰盐水洗胃+内镜下喷洒止血药物
(2)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双气囊三腔管压迫止血
六、护理诊断
1.体液不足 与上消化道出血有关。
2.活动无耐力 与失血后贫血、急性期禁食等因素有关。
七、护理措施
1.一般护理
(1)休息与体位:
嘱病人适当休息,大出血时取平卧位并将下肢略抬高,以保证脑部供血。呕吐者取半卧位或侧卧位,防止误吸。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吸氧。
(2)饮食护理:
少量出血可适当进流质。
大量出血者暂时禁食,出血停止后24~48h,给予温凉流质、半流质及易消化的软食,并应少量多餐。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病人,止血后蛋白质和钠的摄入。
2.病情观察
(1)病情监测:
观察病人有无出血先兆,若出血头晕、心悸及恶心等症状是呕血的先兆出现肠鸣音增强、腹胀、强烈便意感是便血先兆。
(2)估计出血量:(小先生)
大于5毫升---粪便隐血实验阳性
50—100毫升—黑便
250-300毫升—呕血
大于1000毫升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
(3)继续或再次出血的判断:
①反复呕血或黑便次数增多。
②给予血容量补充,但血压、脉搏、中心静
脉压不稳定。
③周围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继续
下降、网织红细胞升高。
④经血容量补充,尿量正常而尿素氮增高
⑤门脉高压者脾不恢复原肿大
3.治疗配合
(1)用药护理:
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尽快补充血容量。
配合医生实施止血治疗。
作好配血、备血及输血准备。
肝病导致出血者宜输新鲜血。
观察治疗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
(2)三腔双气囊管压迫止血的护理
八、健康教育
1.帮助病人和家属掌握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和诱因、预防、治疗和护理知识,减少再次出血的危险;教会病人和家属早期识别出血征象及应急措施,一旦出现异常应及时就诊。
2.指导病人保持良好的心境,避免长期精神紧张,合理安排休息与活动;注意饮食卫生,禁烟、浓茶、咖啡及刺激性食物。
【课堂小结】
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是消化性溃疡,最严重的病因是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特征性的表现是呕血、黑便,出现黑便提示出血量在50~100ml以上,胃内积血量达250~300ml时出现呕血,首选胃镜检查确诊,由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引起的出血首选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大出血者头偏向一侧,避免误吸,保持呼吸道通畅。
【案例分析】(你是小先生请你来讲一讲)
通过案例中,该患者有肝硬化病史,表现为呕血、黑便,考虑导致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针对此原因引起的出血首选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病人,止血后蛋白质和钠的摄入,以免诱发肝性脑病或加重水肿;忌食生冷硬辛辣刺激等刺激性食物,防止损伤曲张静脉而再次出血。
【护考模拟】(学生抢答并解答)
( )1.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是
A.胆石症 B.腹腔手术 C.急性胰腺炎 D.肝硬化 E.十二指肠溃疡
( )2. 中度上消化道出血其失血量多在
A.<500ml B.500~1000ml C.1000~1500ml D.1500~2000ml E.>2000ml
( )3. 上消化道出血的特征性表现
A.氮质血症 B.发热 C.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 D.呕血与黑便 E.意识模糊
( )4.对上消化道出血病人进行纤维胃镜检查的时间一般是(辅助检查)
A.出血后6~10h B.出血后10~12h C.出血后12~24h D.出血后24~48h
E.出血后48~72h
( )5.三腔两囊管止血适用于
A.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B.急性出血糜烂性胃炎 C.胃癌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
D.消化性溃疡并发出血 E.食管癌溃烂所致出血
【课后作业】
1.上消化出血的临床表现?
2.预习下一节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