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总则
制定本制度的目的是规范半成品库的管理,更好地配合生产的进行。
2、半成品库的定义
2.1半成品库是在制项目可用料件的流转仓。
2.2 含义
2.2.1半成品中存放的是在制项目的料件,无,无项目号料件;
2.2.2料件可直接用于设备的安装;
2.2.3半成品仓是中转仓,无库存;
3、区域
3.1在半成品库中采用分区编号管理。区域号对应表如下:
| A | 自制品区 |
| B | 接管、弯头区 |
| C | 法兰(盖)区(直径小于250mm) |
| D | 标准件区 |
| E | 垫片区 |
| F | 拉杆、定距管区 |
| G | 暂放区 |
3.2.1 自制品中有色材料与碳钢材料在货架中分开摆放;
3.2.2 直径小于250mm的法兰(盖)放于货架上,法兰与法兰盖分开摆放;
3.2.3 同一套上的法兰与法兰盖要分开摆放;
3.2.4 放于架子上的拉杆和定距管需捆扎摆放。同一规格的以5件为单位扎放,不足5件的按5件处理;
3.2.5 暂放区的料件有色材料与碳钢材料在货架中分开摆放,同一任务号(项目)放置在一起。对于小件和易丢失的物品需放于护栏之内并同时建立流水帐。
3.2.6 标准件中,铆钉等小件单独摆放。集中放于藤筐中,按任务号的顺序有序摆放。
4、看板管理
4.1 实施看板管理是为了更方便地管理,加快料件的流转速度,提高为生产配合的效率。
4.2 在大区内按货架的顺序或摆放的位置给予编号。
4.2.1编号原则
× × ×
区域号 货架号 货架层数
4.3 看板的格式
| 半成品库分布一览表 | |||||||||||||
| 时间: | |||||||||||||
| A:自制件 | B:接管、弯头区 | C:法兰(盖)区 | D:标准件区 | E:垫片区 | F:拉杆、长管区 | G:料件暂放区 | |||||||
| 位置号 | 任务号 | 位置号 | 任务号 | 位置号 | 任务号 | 位置号 | 任务号 | 位置号 | 任务号 | 位置号 | 任务号 | 位置号 | 任务号 |
4.4.1 依据看板中的格式将库中的信息上架;
4.4.2 在库中的信息有变动时,需立即在看板上将相应的数据变更;
5、管理
5.1入库管理
5.1.1 料件入库时按综合用料表计划表入库。外购件,在检验合格后,半成品库开具领料单,入半成品库;自制件,经检验合格后,制造部开具入库单,入半成品库,同时将制造过程卡交予半成品库。
5.1.2 材料到厂时,仓库管理人员需与半成品库管理人员共同清点数量。需在料件上标记移植号的,由库房管理人员负责标记。
5.1.3 外协料件到厂,经检验合格后由库房管理人员开具来料清单。半成品库按清单开具领料单,入半成品库。
5.1.4 对于过程卡上有多件料件的并需多次入库的,未完成全部工序的半成品,在半成品库中建立流水帐。当全部料件完成时,办理入库和过程卡的流转程序(含外协件)。流水帐中半成品库对数量负责,而不对质量负责。
5.1.5 料件入库时,若发现与料表不一致情况时,需立即反馈到该生管办该项目负责人,由其负责跟踪解决。
5.2出库管理
5.2.1 发料的唯一凭据是综合用料计划表。
5.2.2 发料时,制造部班组需开具领料单。
5.2.3 厂区间材料流转,按半成品库的内部流转执行,开具产品流转单。
5.2.4 半成品在出库时需将过程卡交予领料人。
5.2.5 在流水帐中的物品,出库时领料人需签字确认。
5.2.6 备品备件的装箱以技术部出具的清单为准。
5.3出库管理
5.3.1 发料的唯一凭据是综合用料计划表。
5.3.2 发料时,制造部班组需开具领料单。
5.3.3 厂区间材料流转,按半成品库的内部流转执行,开具产品流转单。
5.3.4 半成品在出库时需将过程卡交予领料人。
5.3.5 在流水帐中的物品,出库时领料人需签字确认。
5.3.6 备品备件的装箱以技术部出具的清单为准。
5.4日常管理
5.4.1已完工项目多余料件的处理:
5.4.1.1 外购件,退还给仓库;
5.4.1.2自制件,半成品库列出清单,由质管办判定该料件的可用情况。可用的退仓库,无用的当废品处理。
5.4.2退库
5.4.2.1在制程中出现的损坏半成品,在到料后。班组凭损坏的料件到半成品库领取新的料件;针对损坏的料件,半成品库开具部门联络单,交质管办。由质管办出具处理意见,半成品按质管办处理意见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