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习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39页 例10
【课程标准描述】
能解决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学习目标】
1. 通过对不同生活情境的分析与思考,体会到取近似值的生活意义,并根据实际需要灵活选择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 在对生活实际问题的讨论过程中,体会优化思想,并会与人合作与人交流。
3. 通过对实际生活情境的分析比较,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在学习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学习重难点】
利用已有经验尝试解决问题,交流体会优化方法,理解进一法和去尾法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是本课的重点,而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性选择取商的近似值的方法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评价活动方案】
1. 根据实际需要,灵活选择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评价目标1。
2. 探究、发现、分析、比较、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评价目标2。
【课时安排】
1课时
【学习过程】
一、情景导入
创设小强生日会的情景:
1.小强的生日那天,他邀请了17位好朋友一起去参加他的生日会。他的生日会在七点开始,他的爸爸五点半才下班。爸爸的公司离家有60千米。他下班开小汽车回家,小汽车每小时行驶50千米。小强很担心爸爸不能准时赶到。
你能帮小强算一算吗?
2.出示题目。
爸爸的公司离家有60千米。他下班小汽车回家,小汽车每小
时行驶50千米。爸爸回家大约要多少小时?(保留整数)
学生列式解答:60÷50=1.2(小时)≈1(小时)
3.提问:小强的生日会在七点开始,他的爸爸五点半才下班,能准时赶到吗?
(从爸爸下班到生日会开始要1.5小时,现在爸爸从公司回到家大约要1小时,所以爸爸可以准时到达。)
4.老师:刚才,我们是根据什么方法来求出商的近似值?(四舍五入法)
5.导入:其实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利用商的近似值来解决问题。如果所有商的近似值都用四舍五入法求出来,你们说行吗?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一些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
板书课题:《进一法和去尾法》
二、探究新知
1.教授教科书第33页的例题12的第(1)小题。
(1)小强的妈妈王阿姨好像有点烦恼,小强的妈妈说“今天为了给小强庆祝生日,特意买来了许多菜及一些调味料,准备做一顿美食大餐。但是,买来的香油太大瓶,不方便煮食,想把香油装入小玻璃瓶里。但是不知道需要准备多少个玻璃瓶装?”
你能帮助她解决吗?
(2)出示题目:小强妈妈要将2.5千克的香油分装在一些玻璃瓶里, 每瓶最多可盛0.4千克,需要准备几个瓶?
(先让学生自己审题,分析题目再列式解答。)
2.5÷0.4=6.25(个)
答:需要准备6.25个瓶。
(3)提问:①瓶子应该是一个一个的,能用小数表示吗?
②应该用什么数来表示?
③有什么方法可以保留整数?
(4)提问:如果用“四舍五入”法保留整数,应该是多少个瓶子? 学生在练习本上做题,然后汇报。(6.25≈6要用6个瓶子。)
(5)提问:根据实际情况,用6个瓶子能将2.5千克的香油全部装入瓶子吗?
同桌讨论:随机点拔汇报。
(因为6个瓶子只能装2.4千克香油,还有0.1千克香油,
需要多一个瓶子装,所以要准备7个瓶子才能装完。)
(6)老师:像这样的题目,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采用“进一法” 来求出商的近似值。方法就是在保留整数时,无论十分位上的数是多少,一律往整数部分进一。(板书:进一法)(评价目标1)
(7)示范教学:2.5÷0.4=6.25(个)≈7(个)
答:需要准备7个瓶。
2.教授教科书第33页例题12的第(2)小题。
(1)小强妈妈说:“为了答谢大家刚才的帮助,我特意准备了一些小礼物送给大家。这些礼物我打算在生日会玩游戏的时候送给大家。为了增加神秘感,我想把礼物包装一下。准备了一些礼盒和红丝带,但我不知道这些红丝带可以包装几个礼盒?”
(2)出示题目:王阿姨用一根25米长的红丝带包装礼盒,每个礼盒要用1.5米长的丝带,这些红丝带可以包装几个礼盒?
(3)学生审题,分析题目,列式解答。
25÷1.5=16.66……(个)
(4)提问:①礼盒数能够用小数来表示吗?
②如果用整数表示,根据“四舍五入法”或“进一法”保留整数,那么这些红丝带可以包装几个礼盒?
(5)想一想:包装17个礼盒,丝带够吗?为什么?
四人小组讨论,再向全班汇报:
(因为1.5×16=24(米)包装16个礼盒24米剩下的1米丝带不够包一个礼盒,所以我认为只能包装16个礼盒。)
(6)提问:你们认为能包装多少个礼盒?
(7)老师:像这样的题目,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去尾法”来求出商的近似值。方法是在保留整数时,无论十分位数上的数是多少,一律去掉。(板书:去尾法)(评价目标2 )
(8)示范教学:25÷1.5=16.66···(个)≈16(个)
答:这些红丝带可以包装16个。
3.看书质疑。
请大家打开教科书的33页,先把例12上面的内容补充完整,再想一想,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就提出来。
4.学生说说自己的学习心得。
什么情况下采用哪种方法来求出商的近似值?举例说明一下。教师及时评点,概括归纳。
5.小结: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候,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可以用“进一法”、“去尾法”或者“四舍五入法”求出商的近似值。
三、巩固练习
1.比一比,谁最聪明。(根据实际情况判断下面各题是用“进一法”还是“去尾法”
礼物①:张老师带100元去为学校图书室买新词典,每本汉语词典18元,他可以买几本词典?
100÷18=5.55···(本)≈5(本)去尾法
礼物②:水果店要将130千克的苹果装进纸箱,每个纸箱最多可以盛下15千克,需要几个纸箱呢?
130÷15=8.66···(个)≈9(个)进一法
礼物③:服装厂做一件男上衣用2.5米布料,现在有42米布料,可以做多少件男上衣?
42÷2.5=16.8(件)≈16(件)去尾法
礼物④:仓库有18.6吨水泥,用载重2.5吨的卡车运到工地,需要多少辆卡车才能运完?
18.6÷2.5=7.44(辆)≈8(辆)进一法
学生回答,全班评点。
2.考考你们的眼力。
下面各题,怎样取近似值才合适?
(1)学校食堂准备买进10千克菜油,并用每只能装4千克的油桶来装,需要几只桶去买油?
10÷4=2.5(只)≈2(只)去尾法
(2)张华带了11元钱去买钢笔,每支钢笔2.5元,他最多可以买几支?11÷2.5=4.4(支)≈5(支)进一法
(3)美心蛋糕房特制一种生日蛋糕,每个需要0.32千克面粉。李师傅领了4千克面粉做蛋糕,他最多可以做几个生日蛋糕?
4÷0.32=12.5(个)≈12(个)去尾法
(4)赵老师家4个月用水45吨,平均每月用水多少吨?(保留整数)
45÷4=11.25(吨)≈12(吨)进一法
四、全课总结
1.同学们,今天你们觉得学得开心吗?同样,老师也觉得非常高兴,原因是同学们都乐于帮助别人。在这节课里,你们帮助了小强一家人解决了许多困难。希望在以后的生活当中,同学们继续发扬”助人为乐“精神。给点掌声表扬一下自己。
2.今天的课快要结束了,看来大家的收获真不少。现在就请大家来谈一谈,你在这节课有那些收获?评价一下自己或者其他同学的表现,说说自己的体会、感受和想法!
【学习目标检测】
判断(是用进一法、去尾法还是四舍五入法)
1.国庆节五(1)班16名同学到世界之窗游玩,每3个同学一条船,需几条船?( )
2.夏铭用彩纸折叠纸飞机,每5张纸折一架,34张纸可以折几架?( )
3.一种圆珠笔2.5元钱一支,12元钱最多能买几支 ?( )
4.校办工厂把1010个乒乓球装箱,每20个装一纸箱,需要多少个纸箱?( )
5.李明家4个月用电447度,平均每月用电多少度?(保留整数) ( )
6.制作蛋糕,每个需要0.32千克面粉。领了4千克面粉做蛋糕最多可以做几个?( )
【板书设计】
进一法和去尾法
2.5÷4=6.25(个)
答:需要准备7个瓶子。
25÷1.5=16.666…(个)
答:这些红丝带可以包装16个礼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