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一物理
一、考试基本情况
试卷共 21 道题目,第Ⅰ卷为选择题,共17题56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4题44分,卷面总分100分。本次考试年级最高分 95 分,最低分 9 分,年级平均分 55.58 分。出卷时预设平均分是50分左右,和预定基本相符。
图1 各分数段和对应的人数分布
以平均分来衡量,这次考试处于平均分两边的学生人数基本相当,总体分布比较对称。
二、学科教学质量分析
1、各班的平均分和学科得分率贡献指数
表1:各班平均分和得分率贡献指数表
| 学科 | 年级 | 6班 | 3班 | 1班 | 4班 | 2班 | 5班 |
| 学科平均分 | 55.34 | 51 | 61 | 59 | 55 | 57 | 49 |
| 贡献指数 | 0 | -0.03 | 0.07 | 0.04 | -0.01 | 0.02 | -0.08 |
2、学科成绩的等级结构和比例
表2 各班各分数段人数分布表
| 分段 | 1班 | 2班 | 3班 | 4班 | 5班 | 6班 |
| 100-90 | 1 | 1 | 2 | 1 | 0 | 1 |
| 90-80 | 8 | 6 | 5 | 6 | 2 | 5 |
| 80-70 | 6 | 8 | 11 | 6 | 4 | 4 |
| 70-60 | 7 | 5 | 9 | 11 | 7 | 4 |
| 60-50 | 12 | 7 | 13 | 6 | 9 | 10 |
| 50-40 | 8 | 11 | 3 | 5 | 11 | 9 |
| 40-30 | 7 | 3 | 4 | 8 | 13 | 11 |
| 30以下 | 1 | 5 | 3 | 6 | 3 | 5 |
| 班级 | 1~30 | 31~60 | 61~90 | 91~119 | 120~148 | 149~177 | 178~206 | 207~235 | 236~2 | 265~281 |
| 1班 | 7 | 4 | 6 | 5 | 6 | 6 | 6 | 2 | 6 | 2 |
| 2班 | 5 | 8 | 4 | 3 | 3 | 4 | 9 | 3 | 1 | 0 |
| 3班 | 5 | 8 | 6 | 7 | 8 | 5 | 2 | 3 | 1 | 3 |
| 4班 | 6 | 4 | 8 | 6 | 3 | 3 | 1 | 7 | 4 | 4 |
| 5班 | 1 | 3 | 3 | 6 | 4 | 5 | 7 | 8 | 8 | 3 |
| 6班 | 6 | 3 | 3 | 2 | 4 | 6 | 4 | 6 | 9 | 4 |
| 全体 | 30 | 30 | 30 | 29 | 28 | 29 | 29 | 29 | 29 | 16 |
高分段学生密集的班级排名:、3班、1班、2班
低分段学生密集的班级排名:6班、5班。其中6班低分段人数最多,需要引起注意。
学生学科成绩两极分化的班级:4班
三、答题情况分析
从学生答题的情况来看,基础题型做得比较好,有几个题目得分率较低,分别是12题、17题、18题,21题第(2)小题
12题是一个比较灵活的v-t图像题,平均分0.96分(总分3分),这个题目如果知道技巧其实并不难,但如果没遇见过可能会不知怎么下手,从这里可以看出学生题路非常的窄,老师没布置的题目基本都没做过。
17题主要考察对匀变速直线运动概念的理解,平均得分1.4分(总分4分)。从这个题目可以看到,对于一些概念的细腻的理解,对学生而言,其实和做最后一题计算题难度是相当的,在上新课,上概念课的时候,一定要讲解到位,少讲粗糙的理论,多举生活中的实际例子。
18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这个实验的实验细节,操作和数据处理的掌握程度,平均等分5.04分(总分10分)。错得比较多的是打点计时器的打点间隔和加速度的计算。打点间隔这个空其实是送分,但很多学生没有认真审题,已知答错。而加速度的历来是学生容易失分的地方,一个是数据难算,会算也容易算错,算对了的也很大一部分不能按照要求保留有效数字。
21题的第(2)问是考察对追及相遇问题的理解,平均得分0.96分(总分5分)。追及相遇问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物理模型,也是高一要重点突破的一个难点。和做作业的情况比,这个得分率差别还是有点大,可以看出平时抄作业的情况比预想的可能还要严重些。
四、后半学期应对的措施
1、针对5、6班相对较弱的情况,我们备课组会进一步做好集体备课,并且针对5、6班上课和作业的情况做一些针对性的应对措施。比如改作业的时候把质量比较差的另出来,这部分基本薄弱的学生课后找老师把不懂的弄懂
2、针对抄作业的情况,一个是要做好备课,抓好上课质量,从源头减少学生不懂的问题,其次是要针对个别基础薄弱的同学,做好帮扶,堵是堵不住的,要治标。
3、针对学生题路窄的问题,要提倡和鼓励学生做一些课外的题目,多做多问多归纳小结,做好思维的训练,否则理综难度大,题量多,到了高三就会变得非常被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