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2021年七年级生物下册期末试卷(汇总)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8 00:32:07
文档

2021年七年级生物下册期末试卷(汇总)

2021年七年级生物下册期末试卷(汇总)考试说明:本试卷五个大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题序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如果室内光线过弱,应()A.放大光圈,用平面镜B.放大光圈,用凹面镜C.缩小光圈,用平面镜D.缩小光圈,用凹面镜2、下列属于生物适应环境的实例是()A.夏天的大树下比较凉快B.绿色植物能够更新空气C.仙人掌的叶变成了刺状D.蚯蚓能疏松土壤3、节肢动物适应陆地生活的重要原因是()A.身体分部B.足和触角分节C.具
推荐度:
导读2021年七年级生物下册期末试卷(汇总)考试说明:本试卷五个大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题序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如果室内光线过弱,应()A.放大光圈,用平面镜B.放大光圈,用凹面镜C.缩小光圈,用平面镜D.缩小光圈,用凹面镜2、下列属于生物适应环境的实例是()A.夏天的大树下比较凉快B.绿色植物能够更新空气C.仙人掌的叶变成了刺状D.蚯蚓能疏松土壤3、节肢动物适应陆地生活的重要原因是()A.身体分部B.足和触角分节C.具
2021年七年级生物下册期末试卷(汇总)  

             考试说明:本试卷五个大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题序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如果室内光线过弱,应(    )

A.放大光圈,用平面镜    B.放大光圈,用凹面镜

C.缩小光圈,用平面镜    D.缩小光圈,用凹面镜

2、下列属于生物适应环境的实例是(  )

A.夏天的大树下比较凉快    B.绿色植物能够更新空气

C.仙人掌的叶变成了刺状    D.蚯蚓能疏松土壤

3、节肢动物适应陆地生活的重要原因是(     )

A.身体分部    B.足和触角分节    C.具有外骨骼    D.具有足和翅

4、人体产生的废物中只可通过一种途径排出的是(  )

A.尿素    B.多余的水    C.二氧化碳    D.无机盐

5、有关生物与环境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雨露滋润禾苗壮”主要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B.“鱼儿离不开水”说明了生物依赖环境

C.“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体现了生物之间的竞争关系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主要体现了温度对生物的影响

6、有人说:“包括人类在内的其他生物是‘攀附”着植物的茎蔓才站在这个星球上的。”依据是光合作用:(  )

①消耗二氧化碳  ②产生氧气   ③消耗水  ④产生有机物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7、“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种现象说明(  )

A.生物能适应环境    B.生物能影响环境

C.环境能适应生物    D.环境能影响生物

8、下列有关血液中各种成分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血浆具有运输血细胞、营养物质和废物的作用

B.红细胞能够快速产生新的红细胞

C.白细胞能够吞噬病菌,具有防御作用

D.血小板能在伤口处凝血,具有保护作用

9、雨后,常见到地面上有一些蚯蚓,这是因为(  )

A.蚯蚓爬出地面呼吸    

B.蚯蚓爬出地面饮水

C.蚯蚓喜欢在潮湿的地面爬行

D.借助潮湿的地面,蚯蚓可以迅速改变生存环境

10、如图表示人体消化道内吸收营养物质的一种结构,该结构的名称及其能够吸收的部分物质分别是:(    )

A.小肠皱襞;甘油、氨基酸          B.小肠绒毛;脂肪微粒、水

C.小肠绒毛;维生素C、脂肪酸       D.十二指肠;葡萄糖、无机盐

11、在使用显微镜时,如果要使镜筒升降的范围比较大,应调节(     )

A.转换器                      B.细准焦螺旋

C.粗准焦螺旋                  D.镜臂

12、“吃饱”的感觉是因为下述哪个器官中有较多的食物(  )

A.胃    B.小肠    C.大肠    D.肝脏

13、人溺水后易因窒息而死亡,溺水后所影响的呼吸环节是(  )

A.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B.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C.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D.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

14、血红蛋白的特性是(     )

A.易与氧结合,也易与氧分离    B.不易与氧结合,也不易与氧分离

C.易与氧结合,不易与氧分离    D.不易与氧结合,易与氧分离

15、“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体现了生物的哪种特征(  )

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能生长和繁殖    D.能进行呼吸

16、绿色开花植物的双受精是指(  )

A.两个极核都完成受精作用的过程    

B.两个精子分别与两个卵细胞结合的过程

C.两个精子分别与两个极核结合的过程

D.两个精子分别与卵细胞和极核结合的过程

17、如图是大豆种子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大豆种子萌发时,图中④提供营养物质

B.豆芽菜可供食用部分主要由图中①发育而来

C.⑥即是大豆种子的主要部分,又是新植物体幼体

D.大豆种子与玉米,水稻种子相比,玉米,水稻种子中没有⑥

18、向日葵和梅花鹿相比,向日葵没有的结构层次是(  )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

19、蘑菇高蛋白、低脂肪、低热量,有“植物肉”的美誉.下列有关蘑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蘑菇是多细胞真菌,繁殖后代

B.蘑菇的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C.蘑菇能产生孢子,靠孢子繁殖后代

D.蘑菇地上部分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20、下列自然现象中具有生命特征的是

A.日出日落    B.潮涨潮退    C.花开花谢    D.春去秋来

21、晓晓家的宠物狗“乐乐”在外遛完一圈后,在它的皮毛上粘了很多苍耳的果实,这一实例说明动物在自然界中能(    )

A.帮助植物传粉    B.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C.维持生态平衡    D.促进物质循环

22、中医说的“望、闻、问、切”中的“切”指的是号脉,这里的“脉”是指(  )

A.动脉    B.毛细血管    C.静脉    D.经络

23、扬子鳄的结构层次是(  )

A.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B.细胞→组织→个体

C.细胞→器官→组织→系统→个体    D.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24、瓣膜保证了血液在心脏中的流动方向是(    )

A.动脉→心室→心房    B.心房→动脉→心室

C.心房→心室→动脉    D.心室→动脉→心房

25、每一天我们都要从食物中获取不同的营养物质,在这些营养物质中,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但对维持正常生命活动却很重要的是(    )

A.蛋白质、无机盐、水    B.脂肪、维生素、糖类

C.维生素、无机盐、水    D.脂肪、蛋白质、糖类

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10分)

1、人体将二氧化碳、尿素,以及多余的水和_____等排出体外的过程叫_____。

2、反射是通过________,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

3、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有________和________。

4、蕨类植物比苔藓植物进化高等的特征是,蕨类植物具有真正的_________ 和___________组织。

5、花的主要结构是雄蕊和___________。子房将来发育成___________。

三、识图分析题(共3个小题,共21分)

1、图甲和图乙表示人体吸气和呼气时胸廓与膈肌的状态,图丙是呼吸系统的组成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丙中,呼吸道的起点是[1]_________。 

(2)人们吃进去的食物和吸入的空气都要经过图丙中的[2]_________。 

(3)雾霾天气PM2.5超标,对人体造成危害,PM2.5进入人体的途径为_______。 

A.外界→咽→喉→食道→肺    B.外界→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C.外界→鼻→气管→肺    D.外界→鼻→咽→喉→食道→气管→肺

(4)图甲表示_____(填“吸气”或“呼气”)状态,此时膈肌_________。 

(5)图乙表示______(填“吸气”或“呼气”)状态,此时胸廓的上下径________。

2、人体通过循环系统运送生命活动所需的营养物质和氧。观察人体部分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1是小肠内表面示意图,[①]_________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蛋白质、淀粉分别被消化成氨基、_________,在小肠内被吸收进入血液。

(2)图2是肺泡结构示意图,肺泡中的氧气只需通过_________层细胞即可进入血液,与红细胞中_________结合。

(3)图3是心脏结构示意图,血液由[_________ ]进入主动脉,通过_________途径(选填:体循环/肺循环)流经各器官毛细血管,为组织细胞提供营养物质和氧。

3、下图是小张同学在初中生物学习阶段绘制的洋葱表皮细胞、血细胞、酵母菌细胞图。请据图回答。

(1)在甲、乙、丙三图中,图______所示为酵母菌细胞,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

(2)图中数字②所示结构为___________,是细胞的控制中心。

(3)图甲所示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是___________。

(4)在丙图中,数量最多的是___________(填名称),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

四、实验探究题。(共2个小题,共14分)

1、为探究肾脏功能,科学家运用微穿刺技术,以小鼠肾脏为实验材料进行了一系列实验,见下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使小鼠离体肾脏仍具有生命活性,首先将肾脏置于特殊的容器中(见图一),并用浸泡了______(蒸馏水/生理盐水)的棉花覆盖在肾脏表面,然后在棉花上覆盖琼脂及矿物油,起到保温和保护作用;此外,不能扭曲、挤压与肾脏相连的血管和________,以免对肾脏的正常功能造成影响。

(2)在实体显微镜下,放大150倍后,能观察到肾脏浅层的肾小囊。科学家用毛细玻璃管刺入肾小囊并注入染液(见图二),染液随着原尿进入与其相连的[A]_______中。与血浆相比,原尿中不含大分子蛋白质,原因是____________。

(3)在A的①②③④处分别进行穿刺,并检测抽提出的液体,发现某物质的含量在不断降低,最终为零,该物质是______(无机盐/葡萄糖/尿素),说明该物质被________进入循环系统。

2、如图为探究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有关问题,李明选择一种盆栽的银边天竺葵作为实验材料。

请分析回答:

①将银边天竺葵置于暗处48小时;

②将叶片B用透明塑料袋包扎(如图所示),塑料袋内放人适量的固体氢氧化钠(氢氧化钠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③将处理后的银边天竺葵移到阳光下2小时后,摘取叶片A和叶片B;

④把叶片A、B分别进行水浴加热后漂洗;

⑤漂洗后分别对叶片A、B滴加碘液。

(1)将天竺葵暗处理48小时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叶片A滴加碘液后,绿色部分变为______________色,非绿色部分变为棕黄色,说明绿色部分进行了光合作用,产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

(3)叶片B的绿色部分滴加碘液后没有变蓝,是因为缺少光合作用所需的原料___________________。

(4)步骤④水浴加热的目的是脱去叶片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

五、资料分析题(共5分)

1、在农业生产中,农民常在播种前将种子进行浸泡处理。尿液浸种是否更有利于种子的萌发呢?生物兴趣小组选择玉米、黄瓜和萝卜种子作为实验对象开展研究。结果如下:

种子类型

处理方式萝卜黄瓜玉米
种子数萌发数种子数萌发数种子数萌发数
清水浸种24小时20142082016
50%的腐熟尿液浸种24小时20720152016
注:腐熟是指将新鲜尿液进行发酵处理。

(1)为玉米种子萌发提供营养物质的结构是______。浸种时间不能太长,否则种子会因缺少______死亡。

(2)实验中设置清水浸种这一组的目的是______。

(3)根据实验结果,种植前需要用50%的腐熟尿液浸种的是______种子。

(4)尿液中含有水、______、尿素等物质,经处理后,是一种优质的农家肥。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1、B

2、C

3、C

4、C

5、A

6、D

7、B

8、B

9、A

10、C

11、C

12、A

13、A

14、A

15、C

16、D

17、D

18、D

19、C

20、C

21、B

22、A

23、A

24、C

25、C

二、填空题(共5个小题,共10分)

1、无机盐    排泄

2、神经系统

3、观察法    实验法

4、根    输导

5、雌蕊    果实

三、识图分析题(共3个小题,共21分)

1、鼻    咽    B    吸气    收缩    呼气    变小

2、小肠绒毛    葡萄糖    2    血红蛋白    ⑤    体循环 

3、乙    乙图细胞有芽体或进行出芽生殖(乙图细胞为椭圆形并有细胞壁或液泡)    细胞核    线粒体、叶绿体    红细胞

四、实验探究题。(共2个小题,共14分)

1、生理盐水    神经    肾小管    大分子蛋白质不能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进入肾小囊    葡萄糖    肾小管重新吸收

2、使叶片中的淀粉运走耗尽    蓝色    淀粉    叶绿体    二氧化碳    叶绿素(或叶绿体中的绿色物质)

五、资料分析题(共5分)

1、胚乳    空气    设置对照实验    黄瓜    无机盐

文档

2021年七年级生物下册期末试卷(汇总)

2021年七年级生物下册期末试卷(汇总)考试说明:本试卷五个大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题序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用显微镜观察装片时,如果室内光线过弱,应()A.放大光圈,用平面镜B.放大光圈,用凹面镜C.缩小光圈,用平面镜D.缩小光圈,用凹面镜2、下列属于生物适应环境的实例是()A.夏天的大树下比较凉快B.绿色植物能够更新空气C.仙人掌的叶变成了刺状D.蚯蚓能疏松土壤3、节肢动物适应陆地生活的重要原因是()A.身体分部B.足和触角分节C.具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