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材来源:教育部审定2019义务教育教科书
内容来源: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
主题:习作单元围绕中心意思写
课时:第1课时,共2课时
授课对象:六年级学生
设计者:文源/郑州航空港区实验小学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1)基于识字与写字:有较强的识字能力。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力求美观,有一定速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2)基于阅读: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有一定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
(3)基于习作: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能写简单的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情感真实。能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习作有一定速度。
(4)基于口语交际: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听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2.学情分析
(1)基于识字写字:学生已经有较强的识字能力,但是在写字和习作过程中学生还做不到行款整齐、美观,有一定速度。
(2)基于阅读:学生学习了浏览和默读,能够初步把握文章大意和中心意思,但对文章如何围绕中心意思展开描写体会不够,要做到从不同方面或选取不同事例,表达意思,还需要指导与训练;学生能够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理解重点词句,能找出课文中的关键词句,交流感受,但对描写人物的表达方法关注不够,对其表情达意的作用体会不深。
(3)基于习作:学生习作有一定速度,能够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但是要做到语言规范、内容具体、表达清楚还需训练,特别是不清楚如何围绕一个中心意思写,不懂得如何从不同方面或者选取不同示例表达中心意思。
(4)基于口语交际:学生乐于表达、愿意交流,但要做到条理清晰,语气、语调适当还有难度,还需要提高能力。
3.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第五单元的第二篇课文,这是一个习作单元,语文要素是“围绕中心意思来写”。本单元由六部分组成,这六个部分的核心是“围绕中心意思写”,这个核心点使六个在形式、内容上都完全不同的部分具有了一种向心力,呈现出一种整体的教学功能。《盼》这篇课文的题目,既是文章的中心意思,又是人物的情感主线。围绕着“盼”,作者举出了一些事例,它记叙了主人公蕾蕾期盼穿上新雨衣的有趣经历,展现了儿童细腻、有趣的内心世界,赞美了童真与童趣,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童年的怀念之情。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作者围绕中心思想安排了哪些典型事例。本课的难点是体会作者围绕中心意思安排材料的写法,揣摩动作描写表达的效果。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能够读准字音,指导书写“篷”字。
2.把握文章的中心意思,了解作者是如何围绕中心意思来安排材料习作的,体会文章有详有略的写法。
3.学习课文第一件事和第三件事,了解“盼”的原因和结果。
评价任务
1.通过自学学习生字,通过教师范写、学生练写,掌握“篷”字的书写要点。
2.通过浏览、思考,把握文章的中心意思。通过默读、思考和交流,体会作者围绕中心意思来选材、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3.通过对比感受、品析词句、配乐朗读等形式,了解“盼”的原因和结果。
教学过程
得到雨衣变天
想方设法盼穿衣
如愿以偿实现
详略得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