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中国近代史》试题第10套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8 00:33:26
文档

《中国近代史》试题第10套

《中国近代史》试题第10套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15分)1、鸦片战争以后,魏源提出了著名的的主张,即向西方学习的新课题。2、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率众在宣布,太平天国农民战争从此开始。3、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反映了广大贫苦农民对理想社会的渴望。4、1861年11月,清朝宫廷发生了,慈禧太后夺取了实际的最高统治权。5、对洋务宗旨论得最完整,最透彻的人是。6、、上海广方言馆、特别是江南制造总局所设的翻译馆,成为洋务运动期间主要的译书机构。7、1867年11月,阿古柏宣布成立,在
推荐度:
导读《中国近代史》试题第10套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15分)1、鸦片战争以后,魏源提出了著名的的主张,即向西方学习的新课题。2、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率众在宣布,太平天国农民战争从此开始。3、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反映了广大贫苦农民对理想社会的渴望。4、1861年11月,清朝宫廷发生了,慈禧太后夺取了实际的最高统治权。5、对洋务宗旨论得最完整,最透彻的人是。6、、上海广方言馆、特别是江南制造总局所设的翻译馆,成为洋务运动期间主要的译书机构。7、1867年11月,阿古柏宣布成立,在
 

            《中国近代史》试题第10套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15分)

1、鸦片战争以后,魏源提出了著名的             的主张,即向西方学习的新课题。

2、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率众在                宣布,太平天国农民战争从此开始。

3、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            ,反映了广大贫苦农民对理想社会的渴望。

4、1861年11月,清朝宫廷发生了            ,慈禧太后夺取了实际的最高统治权。

5、对洋务宗旨论得最完整,最透彻的人是                     。 

6、                 、上海广方言馆、特别是江南制造总局所设的翻译馆,成为洋务运动期间主要的译书机构。

7、1867年11月,阿古柏宣布成立                 ,在地区制造。

8、扭转整个中法战争战局的是1885年3月的                    。        

9、康有为维新变法的重要理论依据是18到15年间撰写的                            

          两部书。

10、18年春,谭嗣同、唐才常创立          ,这是一个带有地方议会性质的学会。

11、1905年8月20日,孙中山领导的                   在日本东京正式成立。

12、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十六字纲领归结为                     

         三大主义,即三民主义。

13、1915年8月,杨度、严复等六人在袁世凯的示意下,组织了             ,公开鼓吹复辟帝制。

14、1915年8月,陈独秀创办的                ,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

15、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是提倡                  。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第一次鸦片战争在虎门炮台殉国的爱国将领是(        )。

   A、葛云飞          B、陈化成          C、裕谦          D、关天培

2、首先在中国建立租界的外国侵略者是(        )。

   A、美国            B、法国            C、日本           D、英国

3、《瀛环志略》作者是( )

   A、徐继畲          B、魏源            C、姚莹           D、梁延丹   

4、下列事件正确地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的是(         )。

   ① 东乡登极        ② 天京事变         ③ 永安封王       ④ 枞阳大会

   A、①③②④        B、①②③④        C、④③①②      D、②④①③

5、1862年9月太平军在慈溪击毙的外国侵略军统领是(        )。

   A、戈登            B、华尔            C、璞鼎查        D、额尔金

6、外国侵略者火烧圆明园事件是发生在(         )中。

   A、第一次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入侵中国

7、洋务运动中的近代军事工业是从创办(          )开始的。

   A、安庆内军械所    B、江南制造总局    C、福州船政局     D、湖北炮厂

8、1872年,华侨商人(        )在广东南海县创办继昌隆机器丝厂,是为近代民族工业的开端。

   A、黄佐卿          B、徐润            C、陈启源         D、严信厚

9、“允许外国侵略者招募华工出国”是(          )中给予他们的。

   A、中英、中法《北京条约》             B、中英《南京条约》 

   C、《中法条约》                        D、《辛丑条约》

10、“三国干涉还辽”中的三国是(       )。

    A、英法俄         B、俄法德         C、俄法意         D、英法德

11、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在中国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其中广西成了(      )的势力范围。

    A、英             B、俄              C、法             D、德

12、拉开戊戌维新变法序幕的是(         )。

    A、康有为第一次上书   B、创办《中外纪闻》  C、成立强学会  D、公车上书

13、为抵制变法、对抗维新,张之洞撰写了一部著作,即(        )。

    A、《劝学篇》   B、《盛世危言》   C、《筹洋刍议》   D、《驳康有为论书》

14、中国创办近代大学和比较普遍成立新式中、小学是从(       )开始的?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       D、新文化运动

15、1901年4月,清成立(          ),作为规划“新政”的机构。

    A、总理衙门       B、外务部          C、督办政务处     D、资政院

16、清末,书刊销售数量居第一位的是(         )。

    A、陈天华的《猛回头》                B、谭嗣同的《仁学》 

    C、严复的《天演论》                  D、邹容的《军》

17、1904年,黄兴、宋教仁等在湖南长沙创立(        )。

    A、华兴会         B、日知会         C、光复会          D、兴中会

18、1907年7月,牺牲于浙江绍兴的女家是(        )。

    A、蔡畅           B、秋瑾           C、徐锡麟          D、向警予

19、1915年,在讨袁护国运动中,宣布云南的将领是(        )。

    A、蔡锷           B、李烈钧         C、柏文蔚          D、陆荣廷

20、新文化运动中,通过自己的创作实践将文学的内容和形式结合起来的是(   )。

    A、陈独秀         B、鲁迅           C、胡适            D、蔡元培

三、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康遒纪行》

2、乡官制度

3、丰岛海战

4、“西原借款”

5、“运动”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简述《资政新篇》的主要内容。

2、简评戊戌维新运动的历史意义。

五、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试述第一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重大影响。

2、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对西方文化进行了全面引进,并对中国

封建传统文化进行了不妥协的批判,极大地促进了人们的思想,成为中国近代史上最大的思想潮流。但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最大失误就是不能正确对待中西文化。请你围绕如何正确对待中西文化问题,结合五四新文化运动史实,自拟题目,做一篇小论文,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看法。要求观点鲜明,史论结合,论证条理清晰,文字表达通顺,不得少于600字。

附参及评分标准(第10套)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15分)

1、“师夷长技以制夷”   2、广西金田    3、《天朝田亩制度》   4、北京政变  

5、冯桂芬    6、同文馆    7、哲德沙尔国    8、镇南关大捷     9、《孔子改制考》、《新学伪经考》   10、南学会    11、中国同盟会     12、民族、民主、民生   13、筹安会     14、《青年杂志》     15、民主和科学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D   2、D   3、A    4、A   5、B   6、B   7、B    8、C   9、A   10、B   

11、C   12、D   13、A   14、B   15、C  16、D   17、A   18、B  19、A   20、B

三、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康遒纪行》

作者姚莹,刊行于1845年(0·5分)。该书不仅对的地理、历史、政治、宗教、风俗习惯等作了考察,而且对英、俄等国的情况作了探讨。书中揭露了英、俄侵略中国的野心,建议清加强沿海与边疆防务,以反抗外国侵略。并认为,要抵抗外国侵略,就必须了解敌情(2分)。为此他强调要学习西方的自然科学以及资产阶级政治,他的思想主张,在当时是先进的(0·5分)

2、乡官制度

乡官制度是一种军政合一的组织,也是太平天国政权重要的基层组织制度(0·5分)。即按照太平军的编制,把广大居民组织起来,每五家设一伍长,五伍长设一两司马,四两司马设一卒长,五卒长设一旅师、五旅帅设一师帅,五师帅设一军帅,一军共12500家(1·5分)。军帅以下的各级官吏,一般由当地人民推举,或由上级委派,称“乡官”(0·5分)。此外,还规定了“寓兵于农”的乡官制度,即有事则率其民出为战,无事便督其民在乡事农(0·5分)。

3、丰岛海战

14年夏,朝鲜半岛局势紧张,中日战争一触即发。为防范日军进犯,清令清军进军平壤,并雇佣英国商船运兵渡海(0·5分)。7月25日,清护送入朝清军的“济远”、“广乙”、“操江”三舰从牙山起碇返航,在牙山口外丰岛遭到日本海军的突然袭击。“操江”被劫走,“广乙”中炮重伤,“济远”发炮还击。运兵船“高升”遭敌劫持,不屈而沉(2分)。同日,日军进犯驻守朝鲜牙山的中国守军,中日甲午战争爆发(0·5分)。

4、“西原借款”

为扩充皖系军阀势力,段琪瑞以参战为名,向日本进行大宗借款(0·5分)。1917年

1月至1918年9月,日本政客西原以“私人身份”六次来华,经手八笔借款,合计1·45亿日元。这些借款,通称为“西原借款”(1·5分)。段琪瑞通过借款,把中国的权益大量出卖给日本,使中国面临着被日本帝国主义独占为殖民地的危险,遭到了全国人民的反对(0·5分)。

5、运动

为反对段琪瑞北洋军阀的统治,1917年8月,孙中山在广州召开非常国会,成立

国民,任大元帅,以恢复国会,维护临时约法为旗帜,讨伐段琪瑞的北洋(1分)。由于西南军阀排挤和破坏,南北军阀妥协,孙中山失败(1分)。“”运动的失败表明,“”的口号已失去了号召力,中国资产阶级走到了穷途末路(1分)。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简述洪仁玕的《资政新篇》。

主要内容:    政治方面,他主张立政的关键,惟在设法用人得当,反对“结党联盟”,强调要“自大至小,由上而下,权归于一”(1·5分)。经济方面,主张效法西方资本主义,发展近代交通运输事业,发展金融事业,主张奖励民间开矿,制定火轮车、轮船及其他“器皿技艺”(1·5分)。思想文化风俗习惯方面,主张设学馆、医院,举办福利事业,主张禁除封建迷信和封建陋俗,并批判了华而不实的学风,主张纪实明快的文体(1·5分)。在外交方面,主张同资本主义国家自由通商,进行文化交流,但外人不得干涉太平天国的内政和“国法”(1·5分)。

评价: 洪仁玕的这些建议,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符合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比起农民原有的平均主义理想,这是一个大进步(1·5分)。在向西方学习问题上,洪仁玕的认识超过了同时代的知识分子(1·5分)。洪仁玕的思想主张不是农民战争实践的产物,没有反映农民当时最迫切的利益和要求,在当时没能得到真正的贯彻实施(1分)。

2、简评戊戌维新运动的历史意义。

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挽救民族危亡的爱国运动。主要表现在:第一,它是19世纪末年中华民族同帝国主义矛盾激化的产物。第二,“救亡图存”既是维新派变法的出发点和目的,又是他们宣传维新变法的重要内容(3·5分)。

戊戌维新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伴随着中国民族资产主义的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的阶级意识逐渐形成,他们有了参与政治分享政权的要求,并提出了仿效西方资本主义实行君主立宪的政治主张(3·5分)。

戊戌维新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资产阶级思想启蒙运动。维新思想家以救亡图存相号召,大力倡导西学,输入西学,对封建主义传统进行了全面的冲击,全面的启蒙,广泛传播了资产阶级思想文化,使中国文化从此进入了近代文化的领域(3分)。

五、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试论第一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重大影响。

1840年的鸦片战争,是中国由封建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一个历史转折点。它使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的变化。

鸦片战争前,中国在政治上是一个自立统一的国家;战后,中国的领土开始被割裂,主权的完整遭到破坏,中国已经丧失自立的地位(3分)。

鸦片战争前,中国在经济上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的国家;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不断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逐渐破坏了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基础,中国逐渐被纳入世界殖民主义体系,日益成为世办资本主义的附庸(3分)。

在遭受外国商品冲击严重的五口通商地区,自然经济开始接解体,东南沿海的一些城市(主要是五个通商口岸)于战后迅速畸形繁荣起来,并在中国社会出现了新的社会阶层即买办阶层。随着资本主义国家在五口通商地区投资办企业,中国的无产阶级诞生了(3分)。  

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的矛盾,战后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乃是各种矛盾中的最主要矛盾,从此中国人民肩负起反帝反封建的双重任务,中国的历史进入了民主时期(3分)。

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在思想文化领域也发生了相应的转变。鸦片战争是中国传统文化向近代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转折点(3分)。

2、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对西方文化进行了全面引进,并对中国

封建传统文化进行了不妥协的批判,极大地促进了人们的思想,成为中国近代史上最大的思想潮流。但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大失误就是不能正确对待中西文化。请你围绕如何正确对待中西文化问题,结合五四新文化运动史实,自拟题目,做一篇小论文,谈谈你的看法。要求观点鲜明,史论结合,条理清晰,不得少于600字(答案略)。

一、名词解释(共20分)

1、答案要点(4分):

 时间:1853年5月(0·5分)。主要将领:林凤祥、李开芳(0·5分)。北伐目的:

直捣清王朝的心脏北京(0·5分)。进军路线:江苏扬州、安徽、河南、山西、直隶、山东(0·5分)。失败原因:决策失误,孤军深入,援军不继,发动群众不足(1分)。北伐意义: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推动了北方人民的反清斗争(1分)。

    2、答案要点(4分)

        时间:1860年(0·5分)。条约主要内容:确认了《瑷珲条约》中将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割让给的规定;将乌苏里江以东以南的4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割让给;并商定于日后对中国西北中俄边境进行勘分(3分)。后果: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获利最大的国家,总共强占了150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0·5分)。

3、答案要点(4分)

时间:19年6月11日至9月21日(0·5分)。主要内容:改革官制,裁减部分机构,奖励工商,设立京师大学堂等。结果: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以慈僖为首的封建顽固派于同年9月21日反动政变,废除新法,捕杀维新党人,囚禁光绪皇帝,慈嬉再次“垂帘听政”(3分)。意义:它是19世纪末年维新变法的高潮(0·5分)。

4、答案要点(4分)

时间:1917年8月(0·5分)。大致经过:孙中山在广州召开非常国会,成立国民政

府,任大元帅;以恢复国会,维护临时约法为旗帜,讨伐段琪瑞的北洋;由于西南军阀排挤和破坏,南北军阀妥协,孙中山失败(2·5分)。经验教训:“”的口号已失去了号召力,南北军阀乃一丘之貉,中国资产阶级走到了穷途末路(1分)。

5、答案要点(4分)

时间:1915年9月《新青年》杂志创刊(0·5分)。主要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

适(0·5分)。主要内容:高举民主、科学的旗帜,批判旧思想、旧文化、旧道德,提倡新思想、新文化、新道德;提倡文学;提出了“打到孔家店”的口号(2分)。意义:是对西方资本主义思想文化的进一步传播,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1分)。

二、简答题(共20分)

1、答案要点(10分)

:1866年,在封建领主勾结下,浩罕国的阿古柏率领进入中国,建

立殖民政权,为扩大在华势力,英国和纷纷拉拢之,1871年更是出兵占领伊犁,左宗棠奉命西征,1875年收复,1882年中俄签订《交收伊犁条约》(4分)。

:19世纪50年代以前,主要是美国侵略;60年代以后,美扶持日本侵略台

湾,通过“琉球事件”,签订《中日台事专约》,占领琉球(3分)。

西南:英国通过“马嘉理事件”,迫使清签定《中英烟台条约》,取得进入、

四川的等一系列侵略(3分)。

2、答案要点(10分)

积极性:反映了当时的尖锐,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尖锐,中国人民不甘心

屈服的决心(5分)。

局限性:看不清封建统治阶级的实质,看不清帝国主义与封建统治阶级相互勾结的真

面目,分不清真正的敌人与朋友(5分)。

三、论述题(共60分)

1、答案要点(20分)

早期维新思想的出现。主要代表人物及代表作(2分)。思想主张,具有强烈的爱国思

想,主张学习西方,发展民族资本主义,提倡“商战”,抵制外国资本主义侵略,提出效法西方君主立宪制度(6分)。早期维新思想的意义及地位,它是鸦片战争以来林则徐、魏源学习西方思想的发展,是对洋务运动的反思与超越,为19世纪末年的维新变法奠定了基础(2分)。

创办各种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翻译西书,创办报刊杂志。(5分)。

社会风气及思想价值观念的转变(5分)。

2、答案要点(20分)

1905年,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上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平均地权”

归纳为三民主义(2分)。

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民族主义,提出推翻满清,推翻君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民主主义,指出的目的是建立资产阶级的国家,并提出了五权思想和建国三序主张;民生主义,即平均地权,按价收税,涨价归公,将社会政治毕其功于一役(10分)。

三民主义的历史地位: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是战斗的三民主义,是当时中国最先进的思想,代表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8分)。

3、答案要点(20分)

维新派与顽固派、洋务派论战的主要内容:要不要变法,要不要改变封建制度,要不

要废除科举(1分)。维新派的观点(3分)。洋务派顽固派的观点(3分)。

派与保皇派的论战的主要内容:要不要,要不要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

(1分)。派的观点(3分)。保皇派的观点(3分)。

两次大论战留给我们历史启迪:与时俱进,不进则退(6分)。

文档

《中国近代史》试题第10套

《中国近代史》试题第10套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15分)1、鸦片战争以后,魏源提出了著名的的主张,即向西方学习的新课题。2、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率众在宣布,太平天国农民战争从此开始。3、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反映了广大贫苦农民对理想社会的渴望。4、1861年11月,清朝宫廷发生了,慈禧太后夺取了实际的最高统治权。5、对洋务宗旨论得最完整,最透彻的人是。6、、上海广方言馆、特别是江南制造总局所设的翻译馆,成为洋务运动期间主要的译书机构。7、1867年11月,阿古柏宣布成立,在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