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8 00:33:30
文档

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2014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二级物理试题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3分,共30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气体总是很容易充满整个容器,这是分子间存在斥力的宏观表现B.当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时,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C.10个分子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就是这10个分子的内能D.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和某物质的摩尔质量,可以求出该物质分子的质量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压强p与摄氏温度t成正比B.竹筏漂浮在水面上,是液体表面张力作用的
推荐度:
导读2014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二级物理试题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3分,共30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气体总是很容易充满整个容器,这是分子间存在斥力的宏观表现B.当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时,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C.10个分子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就是这10个分子的内能D.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和某物质的摩尔质量,可以求出该物质分子的质量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压强p与摄氏温度t成正比B.竹筏漂浮在水面上,是液体表面张力作用的
2014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二级物理试题 

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3分,共30分)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气体总是很容易充满整个容器,这是分子间存在斥力的宏观表现 

B.当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时,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C.10个分子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就是这10个分子的内能

D.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和某物质的摩尔质量,可以求出该物质分子的质量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压强p与摄氏温度t成正比

B.竹筏漂浮在水面上,是液体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

C.同种物质可能以晶体或非晶体两种形态出现

D.液晶是一种特殊物质,它既具有液体的流动性,又像某些晶体具有光学各向同性

3.民间常用“拔火罐”来治疗某些疾病,方法是将点燃的纸片放入一个小罐内,当纸片燃烧完时,迅速将火罐开口端紧压在皮肤上,火罐就会紧紧地被“吸”在皮肤上。其原因是,当火罐内的气体(      )

A.体积不变时,温度降低,压强减小  B.温度不变时,体积减小,压强增大 

C.压强不变时,温度降低,体积减小  D.质量不变时,压强增大,体积减小

4.关于热现象和热学规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第二类永动机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

B.当物体被拉伸时,分子间的斥力减小、引力增大

C.冰融化为同温度的水时,分子势能增加

D.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微粒越大,布朗运动越明显

5.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由状态A变化到状态B,气体的压强随热力学温度变化如图所示,则此过程(      )

A.气体的密度减小          B.外界对气体做功

C.气体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D.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

6.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质量分别为2m和m的A、B两滑块,它们中间夹着一根处于压缩状态的轻质弹簧(弹簧与A、B不拴连),由于被一根细绳拉着而处于静止状态.当剪断细绳,在两滑块脱离弹簧之后,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 

A.两滑块的动能之比EkA∶EkB=1∶2

B.两滑块的动量大小之比pA∶pB=2∶1

C.两滑块的速度大小之比vA∶vB=2∶1

D.弹簧对两滑块做功之比WA∶WB=1∶1

7.一辆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一个人从小车的一端走到另一端。对此,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人匀速走动时,车也一定反向匀速运动

B.人停止走动时,车也停止运动

C.人速与车速之比,等于人的质量与车的质量之比

D.整个过程中,车相对于地面的位移是一定值,与人走动的快慢无关

8.对于光的波粒二象性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大量光子的效果往往表现出粒子性,个别光子的行为往往表现出波动性

B.光在传播时是波,而与物质相互作用时就转变成粒子

C.高频光是粒子,低频光是波

D.波粒二象性是光的根本属性,有时它的波动性显著,有时它的粒子性显著

9.对α粒子散射实验的解释有下列几种说法,其中错误的是(   )

A.从α粒子散射实验的数据,可以估算出原子核的大小

B.极少数α粒子发生大角度的散射的事实,表明原子中有个质量很大而体积很小的带正电的核存在

C.原子核带的正电荷数等于它的原子序数

D.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方向前进,表明原子中正电荷是均匀分布的

10.根据玻尔理论,在氢原子中,量子数n越大,则(   )

A.电子轨道半径越小     B.核外电子运动速度越大

C.原子能量越大         D.电势能越小

二、双选题(每题有两个正确答案,每题4分,漏选得2分,错选得0分,共20分)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温度越高,液体的饱和汽压越大

B.温度相同的氢气和氧气,分子的平均速率相同

C.空气相对湿度越大时,空气中水蒸气压强越接近饱和气压,水蒸发越慢

D.布朗运动和扩散现象都能在气体、液体、固体中发生

12.已知金属钙的逸出功为2.7 eV,氢原子的能级图如图所示,一群氢原子处于量子数n=4能级状态,则(   )

A.氢原子可能辐射6种频率的光子

B.氢原子可能辐射5种频率的光子

C.有3种频率的辐射光子能使钙发生光电效应

D.有4种频率的辐射光子能使钙发生光电效应

13.如图所示为一光电管的工作原理图,光电管能把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当有波长为λ0的光照射光电管的阴极K时,电路中有电流通过灵敏电流计,则有(   )

A.用波长为λ1(λ1<λ0)的光照射阴极时,电路中一定没有电流

B.用波长为λ2(λ2<λ0)的光照射阴极时,电路中一定有电流

C.用波长为λ3(λ3>λ0)的光照射阴极时,电路中可能有电流

D.将电源的极性反接后,电路中一定没有电流

14.如图所示,三辆相同的平板小车a、b、c成一直线排列,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c车上一个小孩跳到b车上,接着又立即从b车跳到a车上,小孩跳离c车和b车时对地的水平速度相同,他跳到a车上没有走动便相对a车保持静止,此后(   )

A.a、c两车的运动速率相等

B.a、b两车的运动速率相等

C.三辆车的运动速率关系为vc>va>vb

D.a、c两车的运动方向一定相反

15.如图甲,在光滑水平面上的两小球发生正碰,小球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图乙为它们碰撞前后的位移—时间图象。已知m1=0.1 kg,由此可以判断(   )

A.碰后m2和m1都向右运动

B.m2=0.3 kg

C.碰撞过程中系统没有机械能的损失

D.碰撞过程中系统损失了0.4 J的机械能

三、实验题(共10分,答案填在答卷对应位置上)

16.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记录如图甲所示,则A球碰前做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是图中的________,B球被碰后做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是图中的________。(两空均选填“OM”、“OP”或“ON”) 为测定A球碰前做平抛运动的落点的平均位置,把刻度尺的零刻度线跟记录纸上的O点对齐,如图给出了小球A落点附近的情况,由图可得距离应为__________ cm;

(2)小球A下滑过程中与斜槽轨道间存在摩擦力,这对实验结果________产生误差(选填“会”或“不会”)。

(3)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A球为入射小球,B球为被碰小球,以下有关实验过程中必须满足的条件,正确的是(   )

A.入射小球的质量ma可以小于被碰小球的质量mb

B.实验时需要测量斜槽末端到水平地面的高度

C.入射小球每次不必从斜槽上的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

D.斜槽末端的切线必须水平,小球放在斜槽末端处,应能静止

(4)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某同学用如图乙所示的装置进行了如下的操作:

① 先将斜槽轨道的末端调整水平,在一块平木板表面先后钉上白纸和复写纸,并将该木板竖直立于靠近槽口处,使小球a从斜槽轨道上某固定点处由静止释放,撞到木板并在白纸上留下痕迹O。

② 将木板向右平移适当的距离,再使小球a从原固定点由静止释放,撞在木板上并在白纸上留下痕迹B。

③ 把半径相同的小球b静止放在斜槽轨道水平段的最右端,让小球a仍从原固定点由静止释放,和小球b相碰后,两球撞在木板上并在白纸上留下痕迹A和C。

④ 用天平测量a、b两小球的质量分别为ma、mb,用刻度尺测量白纸O点到A、B、C三点的距离分别为y1、y2和y3.用本实验中所测得的量来验证两球碰撞过程动量守恒,其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解题过程中要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和演算过程,共40分)

17.如下图,光滑轨道固定在竖直平面内,水平段紧贴地面,弯曲段的顶部切线水平、离地高为h;质量为m的小滑块B(B大小不计),静止在水平轨道上,一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长为L=3.6m,一端悬与滑块B的正上方高为L处,另一端系质量为5m的小球A(A大小不计)。现将小球拉直悬线与竖直位置成600角的位置,由静止释放,小球到达最低点时与B的碰撞时间极短,且量损失。碰后小滑块B沿轨道向右运动,并从轨道顶部水平抛出。取g=10m/s2,不计空气阻力。求:

(1)小球A与小滑块B碰撞之前瞬间的速度;

(2)碰撞后小滑块B的速度;

(3)当h多高时,小滑块水平抛出的水平距离x最大,并求出这个最大值。

18.气缸高为h=lm(厚度可忽略),固定在水平面上,气缸中有质量m=6kg、横截面积为S=10cm2的光滑活塞封闭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已知大气压强为p0=l×l05 Pa,当温度为t=27℃时,气柱长为L0=0.4 m,g=10m/s2,现用竖直向上的拉力F缓慢拉动活塞,求:(1)若拉动活塞过程中温度保持为27℃,活塞到达缸口时拉力F的大小;

(2)若活塞到达缸口时拉力大小为80 N,此时缸内气体的温度。

19.坡道顶端距水平滑道ab高度为h=0.8m,质量为m1=3kg的小物块A从坡道顶端由静止滑下,进入ab时无机械能损失,放在地面上的小车上表面与ab在同一水平面上,右端紧靠水平滑道的b端,左端紧靠锁定在地面上的档板P。轻弹簧的一端固定在档板P上,另一端与质量为m2=1kg物块B相接(不拴接),开始时弹簧处于原长,B恰好位于小车的右端,如图所示。A与B碰撞时间极短,碰后结合成整体D压缩弹簧,已知D与小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其余各处的摩擦不计,A、B可视为质点,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A在与B碰撞前瞬间速度v的大小?

(2)求弹簧达到最大压缩量d=1m时的弹性势能EP?(设弹簧处于原长时弹性势能为零)

(3)撤去弹簧和档板P,设小车长L=2m,质量M=6kg,且μ值满足0.1≤μ≤0.3,试求D相对小车运动过程中两者因摩擦而产生的热量(计算结果可含有μ)。

2014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二级物理试题答卷

座位号:

16.(1)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18.

19.

2014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二级物理试题答案

题号12345678910
答案DCACBACDDC
题号1112131415
答案ACACBCCDBC
16、(1)OP ON   65.2~65.8 cm (中心位置大约在65.5 cm)   

(2)不会   (3)D     (4)=+

17、(1)    得

(2)对A和B弹性碰撞:  

     得

(3)对小滑块B碰后到滑到最顶端,由机械能守恒:

由平抛运动规律:               得:    

因为:   

所以:时,B的水平距离最大                

18、解:(1)初态静止时,对活塞受力分析可得:   Pa

活塞刚到缸口时,L2=1 m,由理想气体方程可得:p1SL0=p2SL2   得p2=0.×105 Pa

对活塞受力分析,由平衡条件可得: N

(2)温度升高活塞刚到缸口时,L3=1 m

对活塞受力分析,由平衡条件可得: Pa

由理想气体方程可得:  ,

19、(1)由机械能守恒定律  所以

(2)A与B碰撞结合,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得

     D压缩弹簧,由能量定恒定律得

得 

(3)设D滑到小车左端时刚好能够共速

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即

由能量守恒定律得  

1)当满足时,D和小车不能共速,D将从小车的左端滑落

产生的热量为     解得

2)当满足时,D和小车能共速

产生的热量为    解得

文档

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物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2014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二级物理试题一、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3分,共30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气体总是很容易充满整个容器,这是分子间存在斥力的宏观表现B.当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时,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C.10个分子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就是这10个分子的内能D.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和某物质的摩尔质量,可以求出该物质分子的质量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压强p与摄氏温度t成正比B.竹筏漂浮在水面上,是液体表面张力作用的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