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程墙体砌筑方案
一、工程概况
阳泉市平定县三岔口森宇坐标城D区,本标段包括11#、12#、13#、14#及15#楼五个部分。B座1段及地下车库为框-剪结构,B2段及C1段为剪力墙结构),C2段为砖混结构。
本工程均采用实心粘土砖与加气砼砌块组合砌筑,砌筑砂浆采用M5混合砂浆。
二、施工工艺
A:加气混凝土墙砌筑工艺流程:
a)墙体放线、砌块浇水→配制砂浆→砌块排列→平铺砂浆→砌块就位→校正→砌块镶砖→竖缝灌砂浆→勒缝
b)测量放线:隔墙墙体砌筑前,均按建筑物上的主轴线或主轴线控制线,用尺子排出墙柱边线,定出门洞窗口位置。水平标高:根据±0.000用尺子排出每层标高点,再用水准仪引测到操作面上。
c)砌块排列在墙体线范围内,分块定尺划线砌块排列,上下应错缝搭砌,搭砌长度为砌块长度的1/3~1/2,并不应小于150mm。
d)制配砂浆:按设计要求的品种、强度配制砂浆,配合比由实验室确定,采用重量比过磅计量,计量精确度为水泥±2%、砂控制在±5%以内,采用机械搅拌,搅拌时间不少于2 分钟。
e)砌块墙顶部、底部用普通粘土砖砌筑,墙底部砌筑高度不小于200mm。在板底或梁底粘土砖斜砌,不小于60º且不大于90º角并与板梁挤紧密实。且在加砌块与柱、墙、构造柱交接处及门窗洞口处用粘土砖沿竖向间隔组砌,以增加整体强度。
f)砖墙砌筑要上下错缝,水平灰缝、竖向灰缝厚度为10mm,砌体水平灰缝不得大于15mm,竖直缝不得大于20mm,木砖预埋,预埋时小头向外大头在内,数量按洞口高度确定,预埋木砖的部位一般在洞口上下四皮砖处开始,中间均布置。沿高度每隔500mm设2φ6水平拉接筋一道,通长设置.
g)砌块就位与校正:砌块砌筑前一天,应将加气混凝土块与原结构相接处浇水湿润,冲去污尘。砌筑就位应先远后近,先下后上,先外后内,每层开始时,应从转角处或定位砌块处开始,砌一皮校正一皮,拉线控制砌体标高和墙面平整度,用拉线板校正垂直度。
h)竖缝灌砂浆:每砌一皮砌块,用砂浆灌竖缝 (灌缝时应用靠板挡住竖缝两侧)随后进行灰缝的勒缝(原浆勾缝)。
i)砌块在构造柱处留60mm的马牙槎,马牙槎底部先退后进,上下顺直以达到与构造柱连接完好。
j)门窗洞口的过梁一般采用预制构件,当碰到边柱或剪力墙时改为现浇。剔凿剪力墙结构筋后进行双面焊。(5d)。
B、砖砌体砌筑工艺流程:
作业准备→制备砂浆→砌筑
1、实心粘土砖在砌筑的前一天洇水,一般以浸入砖的四面1.5cm为宜,含水率约为10%-15%。常温施工不得使用干砖上墙,雨季不得使用含水率达饱和状态的砖砌墙,冬期施工浇水困难,必须适当增加砂浆稠度。
2、测量放线:根据待砌墙体、门洞口的位置要求,依据主体施工所测设在楼面上的混凝土墙体控制线测放砌体墙、门洞口的位置。
3、制备砂浆:砂浆的制备必须按配合比进行,计量精度要求与加气混凝土砌体砂浆相同。
4、砌砖墙
a.组砌方式:120厚砖墙采用全顺式,240厚砖墙采用一顺一丁式。
b.排砖摞底:(干摞法)根据弹好的墙体位置及门洞口线,采用干砖校对所放出的洞口位置是否符合砖的模数,尽可能减少砍砖并使砌体灰缝均匀,组砖得当。
c.砌筑:砌砖宜采用“一铲灰、一块砖、一挤揉”砖筑法,砌注时要求将砖放平,水平及竖向灰缝宽度一般为10mm,且不大于12mm,不小于8mm,操作时要认真自检,如发现偏差要及时纠正,要及时将舌头灰刮净。
d.构造柱过梁及木砖预埋,砌体留槎方式同加气混凝土墙部分。
三、施工技术措施
1、按砌体每皮高度制作皮数杆,并树立于墙的两端,在皮数杆之间拉准线。
2、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时,向砌筑面适量洒水。
3、不同干密度和强度等级的加气混凝土砌块不能混砌,加气混凝土砌块也不能和其他砌块混砌,在墙底、墙顶及洞口处局部采用普通砖砌筑,不视为混砌。
4、灰缝应横平竖直,砂浆饱满。
5、拉结筋、构造柱、圈梁、联系梁应严格按照图纸及规范要求施工,构造柱及圈梁、联系梁混凝土标号为C20。
1构造柱截面为墙厚X240、4φ10-φ6@100/200的设置,原则为墙长超过层高2倍时设置 。在砌体施工时,需将构造柱位置的梁板顶、底部剔凿出结构钢筋,予以焊接(双面焊接5d)。
2当墙高超过3.6m时设置圈梁,在门洞的过梁高度处设置全长贯通的水平联系梁,梁高110(4φ10-φ6@200,且过梁部位的钢筋需单独配置).
6、将放置拉结筋的混凝土位置剔凿,露出预埋铁件,然后与砌体拉结筋焊接,焊接形式为双面焊,焊接长度大于5d。结构施工中混凝土振捣,导致预埋铁件移位或预埋脱离漏落,在拉结筋的混凝土位置剔出结构筋(主筋或箍筋)然后进行焊接(双面5d)。
7、砌体每天砌筑高度不得大于1.8m,切割砌块应采用专用工具,不得用斧头或刀具任意砍劈。砌体与结构构件有矛盾时,应优先布置构件。
8、墙体转角和交角处同时砌筑不得留设施工缝,如果必须留时,需做留槎处理(最适宜为斜槎)。
9、砌筑砂浆不得使用隔夜砂浆,且使用过程中不得随意加水,搅拌后的砂浆应尽量用完,避免时间过长而导致砂浆终凝。冬期施工期间,砌体材料(块材)在使用之前应确保清除冰霜,并采用加盐砂浆砌筑。
10、隔墙均砌至梁或板底,洞口设置过梁。凡不同材料交接处,均加铺一层编织铅丝网宽200,与墙体钉牢,以保证饰面质量。
11、所有室内填充墙阳角处应做1:2水泥砂浆护角高度2.0m,每边宽80。
12、当首层填充墙无基础梁或结构梁板时,墙下应做基础,详见下图:
13.砌体填充墙应沿墙体高度每隔500mm设2φ6的拉筋,拉筋与主体结构的拉结作法详见标准图集《墙身-加气砼砌块-98J3(四)》,墙板构造及与主体结构的拉接作法详见各墙板的相应构造图集。
14.当砌体填充墙长度大于层高2倍时及主次梁交接处、内墙转角处、墙长超过4m的内外墙中间设置钢筋砼构造柱,构造柱的间距不大于层高的两倍,构造柱配筋见图①,构造柱上下端楼层处500mm范围内,箍筋间距为@100.楼面相交处在施工楼面时应留出相应插筋,见图②。构造柱钢筋绑扎完后,应先砌墙,后浇筑混凝土,在构造柱处,墙体中应留好拉结筋.浇筑构造柱混凝土前,应将柱根处杂物清理干净,并用压力水冲洗,然后才能浇筑混凝土.
15.填充墙应在主体结构施工完毕后,由上而下逐层砌筑,或将填充墙砌筑至梁,板底附近。
五、质量标准
1、砌筑砂浆、混凝土强度等级必须达到设计要求,按规范制作试块。
2、砌筑错缝不得出现竖向通缝。
3、砌筑砂浆应密实,砌块应平顺,不得出现破槎、松动。
4、拉结筋、构造柱钢筋、圈梁、过梁钢筋规格、根数、间距、位置、长度等均应符合设计要求。拉结筋的留置间距以不超过一皮砖为宜。
六、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砌体粘结不牢,砌块浇水、清理不好,砌块砌筑时每次铺砂浆的面积过大,校正不及时,砌块在砌筑使用的前一天浇水润湿,砌块表面随运随清理,砌块就位后及时校正,紧跟着砂浆灌竖缝。
2、第一皮砌块铺砂浆厚度不均匀:原因是基底未事先用细石混凝土找平标高,必然造成砌筑时灰缝厚度不一,应注意砌筑基底找平。
3、砌体偏差超规定:控制每皮高度不准确,应严格按照皮数杆高度控制好铺灰厚度。
七、安全技术措施
1、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运行安全保证体系。
2、工人进场前,三级教育必须搞好,并做好安全活动记录,各工种工人需经安全培训和卷试合格后方可施工作业。各道工序以前,工长及安全员做好书面安全交底,认真执行上级颁发的安全操作规程及安全岗位责任制条例,必须坚持班前十分钟安全活动制度。
3、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高空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
4、严禁从楼上向下倾倒垃圾等物,所有垃圾等装入小车或灰槽内由电梯运下。
5、做好现场“五口”防护工作,结构层楼面所留设备管道孔及建筑所需孔洞,均用铺设盖板,加以固定;楼梯间设好防护栏杆,并安装临时电灯照明,以防跌伤。
6、现场所有机电设备应由专人操作、维修、保管,他人不得随意操作;对焊工、电工等工种,必须持有操作证方可施工,并必须佩带相应劳护用品。
7、临时用电,一律采用“三相五线制”配线,每个临时配电板(箱)必须全部安装灵敏的漏电保护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