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植物学复习思考题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8 00:30:57
文档

植物学复习思考题

《植物学》复习思考题一、单项选择题题干选项答案按照真花说,被子植物的祖先可能是()类植物。A.弯柄麻黄B.本内苏铁C.现存裸子植物D.现存某种绿藻B禾本科植物具有()。A.瘦果B.角果C.颖果D.坚果C百合科和鸢尾科同为百合目植物,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A.百合科是典型的3数花,而鸢尾科是4数花B.百合科子房上位,而鸢尾科子房下位C.百合科的花辐射对称,而鸢尾科的花是两侧对称D.百合科子房为3心皮合生,而鸢尾科子房为3心皮离生B被子植物茎尖叶和芽的发生属于()。A.外始式B.内始式C.外生源
推荐度:
导读《植物学》复习思考题一、单项选择题题干选项答案按照真花说,被子植物的祖先可能是()类植物。A.弯柄麻黄B.本内苏铁C.现存裸子植物D.现存某种绿藻B禾本科植物具有()。A.瘦果B.角果C.颖果D.坚果C百合科和鸢尾科同为百合目植物,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A.百合科是典型的3数花,而鸢尾科是4数花B.百合科子房上位,而鸢尾科子房下位C.百合科的花辐射对称,而鸢尾科的花是两侧对称D.百合科子房为3心皮合生,而鸢尾科子房为3心皮离生B被子植物茎尖叶和芽的发生属于()。A.外始式B.内始式C.外生源
《植物学》复习思考题

一、单项选择题

题干选项答案
按照真花说,被子植物的祖先可能是(    )类植物。

A.弯柄麻黄              

B.本内苏铁  

C.现存裸子植物          

D.现存某种绿藻

B
禾本科植物具有(    )。

A.瘦果    

B.角果

C.颖果    

D.坚果

C
百合科和鸢尾科同为百合目植物,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    )。

A.百合科是典型的3数花,而鸢尾科是4数花

B.百合科子房上位,而鸢尾科子房下位

C.百合科的花辐射对称,而鸢尾科的花是两侧对称

D.百合科子房为3心皮合生,而鸢尾科子房为3心皮离生

B
被子植物茎尖叶和芽的发生属于(    )。

A.外始式

B.内始式

C.外生源

D.内生源

C
传递细胞属于(    )。

A.分泌结构

B.薄壁组织

C.保护组织

D.输导组织

B
根尖中存在的静止中心位于(   )。

A.根毛区

B.伸长区

C.分生区

D.根冠

C
观察植物细胞核的形态要选择处于(    )的细胞。

A.前期

B.中期

C.间期

D.期

C
双子叶植物茎进行次生生长时部分髓射线细胞脱分化成为(    ),构成维管形成层的一部分。

A.束中形成层     

B.束间形成层

C.纺锤状原始细胞    

D.射线原始细胞

B
海带属于大型褐藻,其光合细胞具有以下特征(    )。

A.含叶绿素a和c   

B.含叶绿素a和b  

C.光合产物为淀粉        

D.细胞壁基本成分为胞壁质和黏肽

A
具有丝状器结构的细胞是(    )。

A.助细胞

B.卵细胞

C.反足细胞

D.细胞

A
聚合果是由(    )形成的。

A.单雌蕊      

B.复雌蕊   

C.花序  

D.离生心皮和花托发育

d
蓼型胚囊发育过程中一个大孢子(胚囊)母细胞最终形成(    )个卵细胞。

A.1

B.2

C.3

D.4

A
被子植物形成花进行(    ),产生果实及种子。

A.无性生殖    

B.同配生殖

C.异配生殖    

D.卵式生殖

D
裸子植物中,苏铁纲和银杏纲被认为是较原始的类群,其原因是(    )。

A.孢子叶球为单性

B.具有珠领

C.具有颈卵器                     

D.精子有鞭毛

D
伞形科花序类型通常是(    )。

A.伞形花序    B.复伞形花序

C.轮形花序    D.聚伞花序

B
石莼属于绿藻门植物,其生活史中(    )。

A.具有异型世代交替           

B.具有同型世代交替

C.具有同型和异型世代交替      

D.无世代交替

B
双子叶植物根初生结构的(    )。

A.内皮层细胞常具凯氏带结构

B.内皮层细胞常五面加厚

C.初生木质部为多原型

D.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均为内始式发育

A
苔藓植物是植物界进化主干的分支,与其它高等植物区别主要在于(    )。

A.苔藓植物具有输导组织        

B.苔藓植物孢子体发达

C.苔藓植物配子体发达          

D.苔藓植物具有原始根的分化

C
细胞有丝过程中,DNA的加倍在的(  )进行。

A.前期

B.中期

C.后期

D.间期

D
现代生物分类中,通常将蓝藻和细菌归为(     )界。

A. 原生生物      B. 原核生物

C. 原始生物      D. 低等植物

B
杨属和柳属的主要区别是杨属具有(    )。

A.蜜腺  

B.苞片全缘  

C.雄蕊两枚  

D.花盘

D
叶片的发育过程中一般不进行(     ) 过程。

A.顶端生长

B.次生生长

C.边缘生长

D.居间生长

B
叶片中承担长距离输导功能的是(    )。

A.表皮

B.栅栏组织

C.海绵组织

D.叶脉

D
叶片中的(    )是承担光合作用的同化组织。 

A.上表皮

B.叶脉

C.叶肉

D.下表皮

C
叶脱落时从叶柄基部的(  )处断裂。

A.离区

B.离层

C.保护层

D.随机位置

B
以下关于菊科植物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头状花序,聚药雄蕊      

B.子房上位、廋果 

C.舌状花亚科无乳汁  

D.管状花亚科具乳汁

a
根瘤是土壤中的根瘤菌(    )在植物根上形成的结构。

A.寄生

B.共生

C.附生

D.腐生

B
植物根初生结构中维管组织具(  )的特点。

A.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相间排列,外始式发育

B.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内外并生,外始式发育

C.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相间排列,内始式发育

D.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内外并生,内始式发育 

A
紫菜属于红藻门植物,其生活史中(    )。

A.具有同型世代交替 

B.具有异型世代交替 

C.同型和异型世代交替都具有

D.无世代交替

B
二、判断题

题干答案
胞间隙是初生壁解体后形成的细胞间的孔隙。(        )

唇形科和玄参科的主要区别之一在于二者的雄蕊类型不同。(       )

单子叶如禾本科植物茎无维管形成层活动的次生生长。(        )

位于根尖的根冠具有感受重力的能力。(       )

根毛区表皮的主要功能是保护。(        )

海带的配子体寄生在孢子体上。(        )

含有大量储水组织的芦荟叶具有水生植物特点。(        )

禾本科植物都是草本植物。(       )

豆科植物都具有单雌蕊和荚果。(        )

合轴分枝属于丰产的分枝方式之一。(        )

葫芦藓的孢子体由孢蒴、蒴帽、蒴柄和基足四部分构成。(     )

菊科管状花亚科的植物其花全为管状花。(      )

蕨类植物的配子体能生活,但有性生殖过程仍然离不开水。(      )

苹果、梨的果实是梨果,属于一种假果。(      )

蓝藻为自养生物,和细菌都属于原核生物,它们都没有细胞核。(      )

螺旋藻为原核生物,细胞中含有叶绿素a和叶绿素b,藻蓝素等光合色素。(      )

裸子植物茎木质部中有导管存在。(        )

受精后整个子房发育为种子。(       )

双子叶植物根的中柱鞘上具有凯氏带结构。(      )

植物的生活史中只要有二倍体和单倍体的核相变化,就表明植物具有世代交替现象。(      )

无论哪一种类型的胚囊,其卵细胞都为单倍体。(        )

细胞核是植物细胞的遗传指挥中心。(        )

雄配子体中存在雄性生殖单位。(        )

阳生植物叶表皮细胞中可能发育叶绿体。(      )

已经分化的植物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可脱分化恢复细胞能力。(      )

玉米拔节是居间分生组织活动的结果。(      )

只有由复雌蕊形成的果实为单果。(      )

线粒体和叶绿体是细胞中发生能量转化的细胞器。(      )

植物命名法规是进行植物命名的依据,每一个种的学名都必须使用拉丁文。(      )

质膜是细胞原生质体的屏障,其通透性不可调节 。(      )                        

种是群体概念。(      )

三、名词解释

题干答案
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是具有一定的自然分布区和一定的生理、形态特征的生物群,种内个体间不仅具有相同的遗传性状,而且可彼此交配产生可育后代,种间存在生殖隔离。
唇形花冠成二唇形花冠,常上唇2裂,下唇3裂,如泡桐、益母草等。

学名按照国际植物命名法规规定,每种植物只能有一个合法的名称,即用双名法定的名,也叫学名。
细胞周期有能力的细胞,从一次结束到下一次结束所经历的一个完整过程称为一个细胞周期。
二强雄蕊一朵花中具有雄蕊4个,2个长,2个短,如唇形科植物。

复雌蕊一朵花中的雌蕊是由2个或2个以上合生的心皮所构成的,如油菜、茄、棉花等。

单体雄蕊一朵花中具多数雄蕊,它们的花丝连合成一体,如棉花、扶桑等。
共质体植物细胞原生质体间通过胞间连丝相连接形成的原生质体连续体。
厚壁组织机械组织的一类,是细胞壁均匀次生加厚的死细胞,其壁常木化,有纤维和石细胞两类,主要功能是机械支持。
假蝶形花冠花瓣5片,离生,呈上升覆瓦状排列,其中最上一瓣旗瓣最小,位于花的最内方;侧面两片翼瓣较小,最下两片龙骨瓣最大,位于花的最外方,如云实、紫荆等。 

浆果果实的外果皮薄,中、内果皮肉质多汁,如西红柿、葡萄。
翅果果皮延伸成翅,如榆,臭椿。
精子器为雄性生殖器官,外形为棒状或球形,其外层为一层壁细胞,内部发育出多数具鞭毛的精子。
居间分生组织植物体内由顶端分生组织衍生、遗留下来,在局部区域穿插于成熟组织之间的分生组织。
中轴胎座2个或2个以上心皮构成的复雌蕊,子房多室,心皮于形成中轴,胚珠着生于中轴上。

聚花果由整个花序发育成的果实,又叫复果,
配子体指有世代交替生活史中的单倍体植物体,由减数产生的孢子发育而来,配子体经有丝产生配子。
皮孔次生保护组织周皮形成时老茎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

侵填体心材形成时管状分子近旁的薄壁组织细胞沉积树脂、单宁、油类等物质,从纹孔处侵入导管或管胞腔内,形成囊状突起物,部分或全部将管状分子堵塞。
后含物细胞代谢活动的产物,包括贮藏的营养物质及代谢废物和次生物质。
伞房花序花序轴的基部花柄较长,越近顶端越短,各花在顶端基本上分布于同一平面上。
伞形花序花序轴顶端着生多数花柄近等长的花,呈伞状。
世代交替植物生活史中配子体世代(有性世代)和孢子体世代(无性世代)有规律的循环交替。
同型世代交替配子体与孢子体形态构造基本相同的世代交替,如石莼。
同配生殖由形状、大小、运动方式完全一样的两个配子结合的有性生殖方式
双受精进入胚囊中的两个精子,一个与卵细胞融合形成受精卵,将来发育为胚;另一个和细胞的两个极核(或次生核)融合形成初生胚乳核,将来发育成胚乳。这种受精过程称为双受精。

颈卵器为雌性生殖器官,外形似长颈瓶,分为颈部和 腹部。其外壁由不育细胞构成;颈部有一行颈沟细胞,腹部下部是一个卵细胞,上部为一腹沟细胞。将来受精卵在颈卵器中发育为胚。

细胞程序性死亡细胞死亡在一定生理或病理条件下,遵循自身的程序,主动连续结束其生命的过程,是正常的生理性死亡,是基因程序性活动的结果。它是生物界一种普遍的生命现象。
雄性生殖单位雄配子体中精细胞之间及与营养核之间构成的联合体,使姐妹精细胞在花粉管的移动和在胚囊的释放达到同步。
叶镶嵌相邻两个节上的叶不会重叠遮盖,它们在茎节上着生的位置、方向不同,或叶柄长短不一,或通过叶柄扭曲生长,使叶片之间交互排列,减少相互遮盖,形成镶嵌式排列,有利于充分接受阳光照射,叶的这种排列特性,称为叶镶嵌。
通道细胞单子叶植物根内皮层细胞除具有五面加厚的细胞外,存在的不具五面加厚细胞壁而具有凯氏带结构的细胞,提供了根中物质横向运输的共质体途径。
异面叶又称两面叶,叶片内部叶肉细胞分化为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栅栏组织位于上表皮内方,因此上表面叶色较深,双子叶植物常为异面叶。
异配生殖由形状相同,大小、运动方式不同的两个配子结合(雌、雄配子)的有性生殖方式。

颖果果实的果皮、种皮愈合不能分开,含一枚种子。
有性生殖指植物体产生有性生殖细胞配子,两性配子结合形成合子.再由合子发育为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原体茎尖生长锥原套内部的一团细胞,可进行各向,配合原套的活动进行茎尖的生长,保持茎尖的形态。
植物组织一种或数种具特定形态结构和功能的细胞群。

或:由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一种或数种类型的细胞群构成的结构或功能单位。

叶序叶在茎上的排列方式称为叶序,常见有互生叶,对生叶和轮生叶等。
晚材木本茎生长时,夏末秋初气候逐渐变凉,形成层活动逐渐减弱,形成的导管、管胞腔小而壁较厚,木材质密色深,即为晚材。
根瘤土壤中的根瘤菌侵入植物根组织中形成的共生结构。可为植物提供固氮能力。
四、填空题

题目
在所学的科或亚科中,什么科或亚科的植物具有以下特征:特立胎座  石竹  科,单体雄蕊  锦葵  科,颖果  禾本科,佛焰苞  天南星  科。

百合科和鸢尾科的区别在于百合科子房 上位 ,雄蕊 6 枚。

根据被子植物花起源的 真花 学说,认为木兰科的原始性状表现在  木 本;花  两  性;雌蕊和雄蕊多数,  离生 ,螺旋状状排列在 柱状    花托上,果实通常为  (聚合)蓇葖果    。

被子植物的完全花由花柄(梗)、花托、花萼、花冠、雄蕊群、雌蕊群等结构组成。

成熟单孢子蓼型胚囊中包括3个  反足  细胞、1个具两个极核的  细胞、2个 助 细胞和1个 卵细胞; 卵细胞 即雌配子,是 单 倍体。

蝶形花冠中最上1瓣称__旗瓣___,两侧的2瓣称  翼瓣__,最下2瓣称__      __龙骨瓣_,这种花冠的排列属于_下降覆瓦状 排列。

蝶形花亚科的主要特征是 蝶形 花冠, 二体 雄蕊, 荚 果。

茎尖生长锥表面1-2层细胞主要进行垂周是 原套 , 其内方细胞进行各向,为 原体 ;茎初生生长过程中初生分生组织中的 原表皮 发育成初生结构中的表皮, 原形成层 发育成维管束,  基本分生组织  发育成皮层、髓及髓射线。

花药壁各层中与花粉囊开裂有关的是  药室内壁,花药成熟时此层最终转化为  纤维层  ;为雄配子体发育提供营养并最终消失的是中层 ;与雄配子体正常发育密切相关并提供营养的是 绒毡层  ,一般也在花药成熟时消失;花药表面则覆盖着  表皮 。

裸子植物可分为 苏铁纲 、 银杏纲 、 松柏纲 、 红豆杉纲 、 买麻藤纲 五个纲,其中 买麻藤纲是裸子植物中最进化类群。

目前比较流行的被子植物分类系统为  恩格勒系统  、哈钦松系统、 塔赫他间系统 和  克朗奎斯特系统  ,其中  恩格勒  系统是以假花学说为依据的。

胚珠由珠柄、 珠被 和  珠心  等组成; 大孢子母细胞  经减数形成1个功能大孢子(另3个消失),其进一步发育成包括具  丝状器  结构的2个助细胞、1个  卵细胞  、1个  细胞  和3个反足细胞的成熟胚囊,即  雌配子体  。

蔷薇科有4个亚科,其中 绣线菊 亚科的果为聚合蓇葖果,  李(或桃) 亚科的果为核果, 苹果(梨) 亚科的果为梨果。

兰科是单子叶植物中适应昆虫传粉的最高级类群,主要特征为:有一片花瓣特化为  唇瓣  ,雌雄蕊结合为  合蕊柱  ,花粉形成花粉块  ,子房  下  位。

完全叶由 托叶  , 叶柄 , 叶片 组成。缺少一至两部分的为 不完全叶 。一个叶柄上只有一枚叶片的为 单叶 ,而一个叶柄上有多枚小叶片的为   复叶 。

唇形科的主要特征是:多为草本,茎 四棱 形,叶 对 生, 唇形 花冠,  二强   雄蕊,  四枚小坚   果。常见植物如  薄荷(对即可)  。

细胞的死亡包括2种类型,一种为  程序性死亡  ,另一种为 坏死性死亡 。其中 程序性 死亡的发现及其机制研究为世界所公认的科学成就,研究者由此获得诺贝尔奖。

杨柳科植物中的杨属和柳属具有明显的区别特征,其中杨属的枝条顶端常具 顶芽 ,芽鳞 多 片,雌、雄花苞片边缘 撕裂状(不全缘) ,每朵花都有 花盘 。

菊科植物通常为  头状  花序,  聚药雄蕊  雄蕊,子房  下  位,果实类型为  瘦果  果。

叶在茎上有规律排列方式称为 叶序 ,常见的有 互生 、 对生 和 轮生 三种基本类型。

有些植物,如杨树,可以借助枝条上的 芽鳞痕 可以判断其生长年限。 

真蕨类常称为大型叶蕨类,而其他4个亚门称小型叶蕨类。小型叶蕨类通常叶 较小 , 无 叶柄,  无  叶隙, 1 条叶脉。

植物成熟组织可分为  薄壁组织  、  机械组织  、 保护组织 、 输导组织 和  分泌结构  等五类。       

植物传粉受精之后,受精卵发育成  胚  ,受精极核(细胞)发育成 胚乳 ,种皮是由 珠被 发育而来的,整个胚珠发育成 种子 ,果皮是由  子房壁  发育而来的。

植物细胞中单层膜包被的细胞器有 内质网 、 高尔基体 、  液泡  等,无膜细胞器则有 核糖体 、 细胞骨架 。

被子植物细胞中分化成熟的质体有 叶绿体 、 有色体 、  白色体 等三种主要类型,它们都由 前质体 发育形成,其中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质体在形成过程中,环境因子 光起了重要作用,缺乏该环境因子条件,则会形成  黄化 质体。

植物细胞中的后含物花青素位于 液泡 中,属于贮藏的营养物质的后含物主要有 蛋白质 、  脂类  、 淀粉 。

雄配子体发育过程中  小孢子母细胞(花粉母细胞)  发生  减数  形成四分体,四分体中每一个细胞都是  单  倍体,  绒毡层  适时分泌胼胝质酶使四分体解体释放出  小孢子  ,即单核花粉粒,它进一步发育形成成熟花粉粒,期中两细胞花粉粒包括一个  营养细胞  细胞和沉浸在其细胞质中的一个  生殖细胞  。3细胞花粉粒中则由  生殖细胞  经有丝形成两个  精细胞  。

五、简答题

从根的发育、结构上说明在横切面上如何区别单、双子叶植物根的结构? 

1、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根的一个重要区别是单子叶植物根无次生生长,不会形成次生结构,因此有次生生长的根结构是双子叶植物的根

2、从初生结构看单、双子叶植物的根均由表皮、皮层和维管柱组成,

但二者存在不同:

1双子叶植物根一般无髓,而单子叶植物有髓

2 双子叶植物根中初生木质部为2-7原型,而单子叶植物根为多原型

3、双子叶植物根的内皮层细胞的上下横壁和径向壁上存在凯氏带结构,而单子叶植物根内皮层细胞多为五面加厚,并且存在未发生五面加厚的通道细胞

从以上方面综合考虑可区分二者

举例说明如何区分豆科三个亚科的植物。

亚科名

花冠类型花瓣排列方式雄蕊特点
含羞草亚科

云实亚科

蝶形花亚科

辐射对称

假蝶形花冠

镊合状排列

上升覆瓦状排列

下降覆瓦状排列

雄蕊常多数,合生或分离

雄蕊10枚,分离

二体雄蕊

如何区分蔷薇科中四个亚科的植物?请各举两种植物。亚科雌蕊群子房位置果实类型各举2例

绣线菊亚科5心皮离生

上位蓇葖果绣线菊

珍珠梅)

蔷薇亚科多数、离生上位蔷薇果

聚合瘦果

草莓

黄刺玫

李亚科1上位核果桃、杏
苹果亚科5心皮合生

下位梨果苹果、梨
木本植物茎是怎样形成的?具有怎样的结构?一般情况下树为何怕剥皮? 

答题要点:

1. 通过茎的初生生长和次生生长形成。

2茎顶端分生组织活动进行初生生长使茎伸长,形成的结构是初生结构,在茎的横切面上有外至内包括表皮,皮层和维管柱,维管柱包括髓、髓射线和维管束

3.在初生结构的基础上茎通过维管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活动进行次生增粗生长。维管形成层由位于维管束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间的束中形成层和位于髓射线中连接束中形成层的束间形成层组成,其活动的结果是在维管形成层内侧积累次生木质部,在外侧积累次生韧皮部 ,维管形成层每年周期性活动积累大量次生结构造成茎增粗,其中次生木质部是积累的主要部分,呈现生长轮结构。伴随着维管形成层的活动茎外围木栓形成层活动产生周皮对增粗的茎进行保护,维管形成层以外的部分构成了树皮。

4.由于树皮中具次生韧皮部,它具有输导有机物的功能。树干剥皮后,叶制造的有机物无法向下运输到根部,致使根死亡,因此树怕剥皮。

列表比较阳生(地)植物和阴生(地)植物叶结构的特点,分析这种结构的差异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各项1分

叶片角质膜栅栏 /海绵组织

叶脉胞间隙
阳叶厚,小

(0.5分)

(0.5分)         

发达

(0.5分)

发达

(0.5分)          

(0.5分)

阴叶薄,大

(0.5分)

(0.5分)        

发达

(0.5分)

发育不良 

(0.5分)      

(0.5分)

这种差异是光照因子造成的1分

什么是细胞的程序性死亡(PCD),在植物体中有哪些组织或细胞中存在PCD(举出4处)? 

PCD是细胞在一定生理或病理条件下 遵循自身的程序,主动连续结束其生命的过程,是正常的生理性死亡,是基因程序性活动的结果,  它是生物界一种普遍的生命现象。

在植物体中有哪些组织或细胞中存在PCD: 

如管状分子形成时;木栓细胞形成时;胚柄退化消失时;糊粉层退化消失;绒毡层消失;非功能大孢子退化时;叶衰老脱落时;抗病超敏反应;系统反应等。

试述裸子植物比蕨类植物进化的性状(不少于三方面),比被子植物原始的性状(不少于三方面)进化性状主要表现在:A:产生种子;B:出现花粉管;C:孢子体发达,占绝对优势,配子体则十分简化,不能生活);D:颈卵器结构简化。

原始性状主要表现在:A:种子裸露;B:一些种类精子具有鞭毛;C:尚有结构简化的颈卵器;D:单受精;E:多数植物的木质部中,只有管胞,而无导管和纤维,韧皮部中,只有筛胞,而无筛管和伴胞;F:无真正的花。

双子叶植物根内皮层有何特点?有何重要生理功能? 

双子叶植物根的内皮层位于皮层最内侧,包被在维管柱外,细胞排列紧密,没有细胞间隙,其径向壁和上下横壁上有木质素和木栓质沉积,呈带状加厚,即凯氏带, 凯氏带区域的质膜厚而平直,紧贴细胞壁,当发生质壁分离时,凯氏带区与质膜能紧紧地融合在一起。(3分)

凯氏带阻断了皮层与维管柱之间的质外体运输途径,犹如生理栅栏和阀门一样,控制着营养物质和水分吸收,防止有害物质进入,并维持从土壤到维管组织的渗透梯度,使水和溶质源源不断地进入导管 ,同时也可阻止维管柱内的溶质倒流。对根执行吸收生理功能意义重大(3分)

以三细胞花粉粒为例,说明被子植物雄配子体的发育过程(从孢原细胞开始),在花粉粒发育过程中花药壁各层经历了哪些变化并具有哪些重要作用? 

1、孢原细胞 ( 有丝)→ 造孢细胞→小孢子母细胞 ( 减数)→四分体→(胼胝质壁解体)→小孢子(单核花粉粒)(2次有丝)→三细胞花粉粒,包括一个营养细胞和沉浸在其细胞质中的两个精子

2、发育过程中花药壁的变化和功能

表皮—残留,保护

药室内壁-----纤维层,提供营养,花药发育成熟时与花药开裂有关

中层------解体消失,提供营养

绒毡层----解体消失,提供营养,为花粉粒正常发育提供物质并与之正常发育有关的物质如胼胝质酶,构成花粉粒壁的物质孢粉素、蛋白质等。

试述双受精后子房及胚珠各部分的变化和结果。       子房壁——果皮

     胎座——胎座

果实

子房           珠被—种皮                    

珠心—消失或成为外胚乳

胚珠            

          珠孔—种孔                     种子

          珠柄—种柄或种脊        

          胚囊    受精卵—胚

                受精极核—胚乳

文档

植物学复习思考题

《植物学》复习思考题一、单项选择题题干选项答案按照真花说,被子植物的祖先可能是()类植物。A.弯柄麻黄B.本内苏铁C.现存裸子植物D.现存某种绿藻B禾本科植物具有()。A.瘦果B.角果C.颖果D.坚果C百合科和鸢尾科同为百合目植物,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A.百合科是典型的3数花,而鸢尾科是4数花B.百合科子房上位,而鸢尾科子房下位C.百合科的花辐射对称,而鸢尾科的花是两侧对称D.百合科子房为3心皮合生,而鸢尾科子房为3心皮离生B被子植物茎尖叶和芽的发生属于()。A.外始式B.内始式C.外生源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