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2018年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纪录片导演创作考研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30 01:10:47
文档

2018年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纪录片导演创作考研

2018年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纪录片导演创作考研一、招生目录【才思教育】院系/研究院/中心(预计招生人数)一级学科/专业学位类别二级学科/专业领域研究方向拟招生人数(含接收推免人数)考试科目导演系(专业学位16人)接收推免限本校本系学生非全日制(10人)艺术硕士电影故事片导演创作15(拟接收推免5人)非全日制(4人)①思想政治理论②英语二或日语或俄语③艺术与电影基础理论(专业学位)④电影导演创作理论纪录片导演创作10(拟接收推免5人)非全日制(3人)①思想政治理论②英语二或日语或俄语③艺术与电影
推荐度:
导读2018年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纪录片导演创作考研一、招生目录【才思教育】院系/研究院/中心(预计招生人数)一级学科/专业学位类别二级学科/专业领域研究方向拟招生人数(含接收推免人数)考试科目导演系(专业学位16人)接收推免限本校本系学生非全日制(10人)艺术硕士电影故事片导演创作15(拟接收推免5人)非全日制(4人)①思想政治理论②英语二或日语或俄语③艺术与电影基础理论(专业学位)④电影导演创作理论纪录片导演创作10(拟接收推免5人)非全日制(3人)①思想政治理论②英语二或日语或俄语③艺术与电影
2018年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纪录片导演创作考研

一、招生目录【才思教育】

院系/研究院/中心(预计招生人数)一级学科/专业学位类别二级学科/专业领域研究方向拟招生人数(含接收推免人数)考试科目
导演系(专业学位16人)接收推免限本校本系学生

非全日制(10人)

艺术硕士电影故事片导演创作15(拟接收推免5人)

非全日制(4人)

①思想政治理论②英语二或日语或俄语③艺术与电影基础理论(专业学位)④电影导演创作理论

纪录片导演创作10(拟接收推免5人)

非全日制(3人)

①思想政治理论②英语二或日语或俄语③艺术与电影基础理论(专业学位)④纪录片导演创作理论
电影导演剧作1①思想政治理论②英语二或日语或俄语③艺术与电影基础理论(专业学位)④电影导演创作理论

后期导演创作(非全日制)

非全日制(2人)①思想政治理论②英语二或日语或俄语③艺术与电影基础理论(专业学位)④电影导演创作理论
二、研究方向【才思教育】

艺术类校考科目名称:

艺术与电影基础理论(学术型)、艺术与电影基础理论(专业学位)

艺术类校考科目介绍:

艺术理论与电影基础理论是对艺术、特别是电影进行综合研究,描述其现象和规律的学科。它不仅涉及各艺术门类的学问和知识、在其基础上深度探讨电影艺术的特质和创造规律,而且还是艺术工作者、特别是电影工作者拓展事业、提高艺术品味和创作底蕴的重要思想和观念源泉。因此,艺术理论和电影基础理论是任何一名有志于电影艺术相关专业的学生的必修课。

考生需具备如下条件:

熟悉艺术史、电影史,对经典艺术作品、电影作品具有基本的概念和了解;

具备一定的艺术理论素养,对各种艺术的形式、媒介和方法等有一定的认识;

对艺术的审美特征和传播机制具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具备一定程度的艺术创意和艺术思辨力。

推荐阅读书目:

《电影史:理论与实践》 (美) 艾伦、戈梅里著 李迅译

《认识电影》 (美)路易斯 .贾内梯著

《中国文化读本》 叶朗 著

《什么是艺术》 (美) 沃特伯格 著

《艺术概论》  赵斌主编 (2016版)[预计出版时间2016年9月底]

院 系:导演系       研究方向名称:故事片导演创作(07)

研究方向介绍:

培养专门的影视导演人才,系统学习电影导演创作方法和创作理论,具有较高的中外文化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能够熟练运用电影导演创作技能,开展影视艺术创作。 

业务课二名称:电影导演创作理论

业务课二介绍:

要求考生具备基本的导演创作能力,了解导演工作的基本原则及创作手段,了解电影史上的著名导演及其对电影创新的贡献。能判断剧本的核心任务,完成导演创作构思及实施导演构思的具体方案。

三、2018年考研参考书推荐【才思教育】

(该书单算是比较全面的啦,当然试题非常灵活,切记死背书本)

独家解读:

专业一:

《艺术概论》

这本书去年出的是试用版,前几天刚出来了正式版,正式版和试用版的差别还是比较大的,充分的体现了这本书的重要性,这本书的佷多细节比较重要,去年很多题都是从细节中考查的,所以这本书至关重要。

《认识电影》

考电影学院的研究生对于这本书来说知识过于基础了,并且很杂,实际考试会又少部分的设计,主要以让广大考生了解电影为主。

《中国文化读本》

可以把这本书划分到艺术概论其中的一个章节中去,那就是中国艺术观中。

《什么是艺术》

实际上是一本偏目录性质的书我觉得,自己可以利用各种渠道吧,把这些人摘出来单个找论文分析脉络,总结了一些一个大体的框架,这个框架大重要了,你理解了前因后果,其实理解这些人为什么要说这些话一点都不难,当你能自己对别人介绍这些人的时候侃侃而谈,就差不多了。

《电影史:理论与实践》

这本书应该是五本书中最难理解的书了,它有别于所有传统的史论书籍中线性叙史的思路,开辟了一个新的思维方式,以及运用的实在论的研究方法我觉得虽然书籍难懂,但是仔细看几遍则完全是性质的,这会很有利于你的考试,或者不止于此,你的研究生过程中也会很受益。所以这本书虽然难懂,但是通过自己的反复细嚼慢咽整理笔记我觉得受益匪浅。

笔记

4.艺术鉴赏的审美心理。

(1)注意。

它是心理过程最重要的特点,也是审美心理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注意就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两个特点。注意的集中性,是指把主体的全部心理要素集中到所选择的事物之上。鉴赏艺术作品,显然离不开“注意”的心理功能。艺术鉴赏的最初阶段,就需要鉴赏主体的整个心理机制进入一种特殊的审美注意或审美期待状态,从日常生活的意识状态进入到艺术鉴赏的审美心理状态之中,使主体从实用功利态度转变为审美态度。

在艺术鉴赏中,“注意”这个心理功能还有另外一个重要作用,这就是把感知、想象、联想、情感、理解等诸多心理要素指向并集中于某一特定的艺术作品,并且保持相当一段时间的注意稳定性。心理学注意分为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两种,艺术鉴赏活动中多采用有意注意,使鉴赏主体得以在相对稳定的注意中,保持各种心理活动的积极运转,在艺术鉴赏中得到充分的审美享受。

(2)感知。

艺术鉴赏心理是以感知为基础的,它包含感觉和较复杂的知觉。感觉是指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在人脑中所产生的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感觉是一切认识活动的基础,也是审美感受的心理基础。人们在欣赏艺术作品时,必须以直接的感知方式,去感知对象的色彩、线条、形状、声音等等。人的感官,作为审美的感官,在艺术鉴赏中主要运用的是视觉和听觉这两种高级感官,也就是马克思所讲的“感受音乐的耳朵”和“感受形式美的眼睛”。所谓知觉,则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对事物的综合、整体性的把握。知觉具有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和恒常性等基本特征,它是一种更加积极主动的心理活动。在艺术鉴赏活动中,知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感觉和知觉合称为感知,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感觉的深入,在艺术欣赏中二者通常都是交织在一起,共同发挥作用的。 

艺术鉴赏活动的真正开始,应从感知艺术作品起。艺术作品首先是以特殊的感性形象作用于人们的感觉器官。艺术之所以区分为视觉艺术(如绘画)、听觉艺术(如音乐)和视听艺术(如电影),正是由于这些艺术门类采用了不同的艺术媒介和艺术语言,因而作用于人们不同的感觉器官。审美感知在表面上是迅速地和直觉地完成的,但它却是人的一种积极主动的心理活动,在感知的后面潜藏着鉴赏主体的全部生活经验,还有着联想、想象、情感、理解等多种心理因素的积极参与。鉴赏主体以往的生活经验、文化修养和艺术欣赏经验,都会对审美感知产生重要的影响。

鉴赏主体要想提高自己的艺术欣赏水平,首先就应当逐步训练和培养自己敏锐的艺术感知力。只有对艺术作品具有了较强的感受能力,才能真正领略到艺术美。因此,必须通过大量鉴赏艺术作品,尤其是多接触古今中外优秀的艺术作品,反复感知、体验和品味,才能真正提高艺术鉴赏力。 

(3)联想。

联想可以分为接近联想、相似联想、对比联想、因果联想、自由联想和控制联想等。联想在审美心理中有着不容忽视的地位和作用。通过联想,不仅使得艺术形象更加鲜明生动,而且能使感知的形象内容更加丰富深刻,从而使艺术鉴赏活动不只是停留在对艺术作品感性形式的直接感受上,而且能够更加深入地感受到感性形式中蕴含的更为内在的意义。音乐欣赏中,联想这一心理活动大量存在,尤其是在鉴赏描绘性音乐时,大多都是通过音响感知和情感体验来引起鉴赏主体对相关生活形象和意境的联想。

艺术鉴赏中的联想必须以艺术作品和艺术形象作为依据,不能离开作品的内容和情绪。这种联想应当是在作品的启发下,针对艺术形象而进行。

(4)想象。

想象是指人脑中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想象的基本材料是表象,但想象的表象与记忆的表象不同。艺术创作不能离开想象,艺术鉴赏离开了想象也同样无法进行。想象可以分为创造想象和再造想象两种类型。黑格尔认为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别林斯基则把想象看作形象思维的中心,他们都十分强调想象在审美和艺术中的重要作用。想象的突出作用就在于创造,鉴赏者必须借助想象才能真正进入欣赏,也只有依靠想象才能充实艺术形象,完全可以说,没有想象就没有艺术鉴赏。当然,艺术鉴赏活动中的想象与艺术创作活动中的想象二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作为想象,二者都是飞跃的,不受时间和空间的,往来倏忽,变化无穷,具有能动性和创造性。但是,前者又必须在后者的基础上进行。鉴赏主体的想象必须以艺术作品为依据,只能在作品规定的范围和情境中驰骋想象,艺术作品对鉴赏活动的想象起着规定、引导和制约的作用。艺术鉴赏活动以再造想象为主,同时也包含有一定的创造想象。

由于想象在艺术鉴赏活动中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培养和发挥想象力,成为人们提高艺术鉴赏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想象的活跃程度常与艺术鉴赏的深刻程度成为正比,它也是鉴赏主体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的重要表现之一。对于鉴赏主体来说,生活经验愈丰富,艺术素养愈良好,文化层次愈高,想象的翅膀也就愈丰满,所得到的审美享受和审美愉悦也就愈强烈。因此,鉴赏者都应当不断地在艺术实践与生活实践中提高自身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艺术想象力和鉴赏力。 

(5)情感。

艺术鉴赏中,情感作为一种审美心理因素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强烈的情感体验,正是审美活动区别于科学活动与道德意识活动的人为显著的特点。心理学家把人所特有的复杂社会性情感称为高级情感,并划分为道德感、美感、理智感三种。情感是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反应形式,是对客观事物的是否符合人的需要一种复杂的心理反应,是主体对待客体的一种态度。艺术鉴赏活动中,情感总是以注意和感知作为基础。心理学认为,人的情感总是针对特定的对象而产生的。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情感,日常生活中人们常会“触景生情”,在艺术鉴赏中也有这种情形。

艺术鉴赏中的情感又与联想和想象密不可分。一方面,联想和想象常常受到鉴赏主体情感的影响,另一方面,这种联想和想象又会进一步强化和深化情感。因此,鉴赏中的联想与想象总是以情感作为中介的。

(6)理解。

艺术鉴赏心理中的理解因素,并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广泛渗透在感知、情感、想象等心理活动中,构成完整的审美心理过程。因此,审美心理中的理解因素,不同于通常的逻辑思维,而是往往表现为一种似乎是不经思索直接达到对于艺术作品的理解。

理解是艺术鉴赏审美心理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这是因为,艺术作品不仅具有感性的形式和生动的形象,而且还有内在的寓意和深刻的意蕴,并且常常具有朦胧性和多义性的特点,大多是一些说不清、道不明,只可意会的道理。因此,在艺术鉴赏中,必然是情感体验与欣赏判断的结合,是感性因素与理性因素的结合。

艺术审美心理中的理解因素至少有以下三层含义: 

首先,对于艺术作品内容的鉴赏离不开理解因素。一部艺术作品往往包含着题材、主题、情节、场面、形象、典型等许多内容,有的艺术作品还需要鉴赏者了解它的背景、典故、象征意义等。在艺术鉴赏中,人们必须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文化知识来理解作品的内容,因为这种理解是审美感受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其次,对于艺术作品形式的鉴赏离不开理解因素。只有理解并掌握了各门艺术的表现手法和艺术语言,才能真正实现对艺术作品的鉴赏,不但通过这些艺术形式去把握作品的内容,而且可以领会到这些艺术形式本身特殊的审美价值。 

最后,对于每一部艺术作品内在意蕴和深刻哲理的认识,更不能脱离理解因素。在中国美学中,艺术作品常常追求一种“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或“象外之旨”;在西方美学中,艺术作品常常追求一种“寓意”、“意蕴”或“哲理”,但中外美学把这种追求都看作审美的极致。艺术意蕴构成了艺术作品最深的层次,使得艺术作品在“有意味的形式”中传达出一种极其特殊的艺术魅力。显然,只有调动审美心理中的理解因素,才能真正领会和感悟到作品中深邃的人生哲理和艺术意蕴。

专业二:

 导演系 

纪录片导演创作与研究方向 

备考书目

《纪录电影文献》单万里主编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世界纪录电影史》(美)埃里克•巴尔诺

《电影的本性——物质现实的复原》(德)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

《构筑现代影像世界——电影导演艺术创作理论》

《艺术风格的个性化追求——电影导演大师创作研究》

以上书籍由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

四、2017年北京电影学院初试问题【才思教育】

(一)初试

1.初试时间:2016年12月24日至25日(每天上午08:30-11:30,下午14:00-17:00)。考试时间以北京时间为准。

2.初试科目:

12月24日上午思想政治理论(满分为100分)、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满分为200分);

12月24日下午外国语(满分为100分);

12月25日上午业务课一(满分为150分);

12月25日下午业务课二(满分为150分)。

初试每科考试时间为3小时,初试方式均为笔试。详细考试时间、考试科目及有关要求请见《准考证》。

3.考试大纲及命题

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一、英语二、俄语、日语、数学二为全国统考科目;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为全国联考科目;业务课一、二由我校自行组织命题

4.初试考试地点:北京电影学院。具体的考场安排及相关注意事项将于2016年12月中下旬在我校研究生院网页公布,请注意查看。考生也可在初试前一天到我校查看校园内张贴的考场安排并熟悉考场。

5.考生成绩由我校在教育部规定时间内向考生公布。考生对评卷结果有异议,可以依程序申请成绩复查,具体的复查办法按照教育部相关考务文件执行。

文档

2018年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纪录片导演创作考研

2018年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纪录片导演创作考研一、招生目录【才思教育】院系/研究院/中心(预计招生人数)一级学科/专业学位类别二级学科/专业领域研究方向拟招生人数(含接收推免人数)考试科目导演系(专业学位16人)接收推免限本校本系学生非全日制(10人)艺术硕士电影故事片导演创作15(拟接收推免5人)非全日制(4人)①思想政治理论②英语二或日语或俄语③艺术与电影基础理论(专业学位)④电影导演创作理论纪录片导演创作10(拟接收推免5人)非全日制(3人)①思想政治理论②英语二或日语或俄语③艺术与电影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