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2012届福建省福州三中高三9月月考试题历史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30 01:10:46
文档

2012届福建省福州三中高三9月月考试题历史

福州三中2011—2012学年度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据《汉书》记载,汉武帝时,某一“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这一的身份应是()A.丞相B.郡守C.州牧D.刺史2.政论家认为,唐宋以后,丞相制度最好的时代是唐代。这主要是因为()A.任命一人当宰相,避免纷争B.三省分权,相互牵制C.宰相与枢密院分掌政军大权D.尚书台掌管军国大事3.右图所示为《唐书》所载830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由此可见,唐代科举制()A.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B.
推荐度:
导读福州三中2011—2012学年度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据《汉书》记载,汉武帝时,某一“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这一的身份应是()A.丞相B.郡守C.州牧D.刺史2.政论家认为,唐宋以后,丞相制度最好的时代是唐代。这主要是因为()A.任命一人当宰相,避免纷争B.三省分权,相互牵制C.宰相与枢密院分掌政军大权D.尚书台掌管军国大事3.右图所示为《唐书》所载830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由此可见,唐代科举制()A.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B.
福州三中

2011—2012学年度高三9月月考

历 史 试 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据《汉书》记载,汉武帝时,某一“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这一的身份应是                (    )

    A.丞相          B.郡守        C.州牧        D.刺史

2.政论家认为,唐宋以后,丞相制度最好的时代是唐代。这主要是因为        (    )

    A.任命一人当宰相,避免纷争        B.三省分权,相互牵制    

    C.宰相与枢密院分掌政军大权        D.尚书台掌管军国大事    

3.右图所示为《唐书》所载830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由此可见,唐代科举制        (    )

    A.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

    B.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

    C.缩小了人才选拔的范围

    D.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

4.据《南台备要》记载:“江浙省……调兵剿捕之际,行省官凡有轻重事物,若是一一咨禀,诚恐缓不及事。……(如今)凡有调遣军情重视及创动管钱,不须咨禀,……交他每(们)从便区处。”这段材料可以反映出元代的江浙行省            (    )

    A.与权利之争难以调和        B.获得了紧急事务处置权

    C.行政长官不在由朝廷任命        D.权利不再受到节制    

5.“太平天国运动为中国的近代化减少了阻力”。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是太平天国运动    (    )

      A.提出了具有性的土地纲领        B.打击了封建统治势力

    C.要求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D.吸收西方教文化    

6.下图中的“童谣”应出现于            (    )

    A.大时期        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战争时期

7.辛亥爆发后,美国某报报道:“如果中国成功地按美国的模式建立起一个联邦共和国,由在欧美留学国的具有西方观念的人任领导,日本将不再是东方最西化的国家。”此后建立的中华临时与该报道的设想相符的是            (    )

    A.临时基本按照美国政体原则构架

    B.成功后建立了一个联邦共和国

    C.中国超过日本成为弧洲最西化的国家

    D.临时大总统都有西方民主观念

8.中国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民主纲领的制定表明        (    )

    A.是第一个以争取民族为目的的政党

    B.在历史上首先提出用武装斗争进行反封建斗争

    C.已正确认识到中国的社会性质和性质

    D.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开始

9.下图展示了近代某一次重要战役,对此叙述正确的是        (    )

    A.战役结束后清舰队全军覆没

    B.清朝军民反割台斗争的关键战役

    C.清军将领邓世昌于此役壮烈殉国

    D.战役发生于清军运兵朝鲜途中

10.20世纪20年代农会会员数的变化反映了农动的状况。导致下表所示变化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    )

省份

农会会员数

时间广东广西湖南湖北江西山东直隶河南
1926年6月

7,766814438,150412011532841342270,000
1927年6月

700,00081444,517,1402,502,600382,617284360245,500
    A.南昌

    B.井冈山根据地的开辟

    C.北伐战争

    D.《湖南农动考察报告》的发表

11.1938年4月,中国飞行员陈怀民在武汉空战中与日军习行员高桥宪一同归于尽。随后,陈怀民的妹妹致信高桥的妻子美惠子:陈怀民猛撞高桥的飞机,不是发泄对高桥的私仇,而是代笔着两中不同力量之间的较量。同时表示他们一家对美惠子没有怨恨,希望有一天能够有爱地握手。此事                (    )

    ①发生于抗日战争相持阶段    ②反映了正面战场的英勇抗战

    ③说明两国人民深受战争之害    ④展现了中国人民的博大胸怀

    A.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2.《陕甘宁边区原则》规定:“边区各少数民族,在居住集中地区得划定民族区,组织民族自治政权,在不与省宪抵触的原则下,得订立自治法规。“由此可知        (    )

    A.陕甘宁边区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民族自治区

    B.党在新中国成立前已经有了民族区域自治的设想

    C.新中国颁布的第一部具有性质的法律是《陕甘宁边区原则》

    D.新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根据《陕甘宁边区原则》实行的

13.日内瓦会议后,就外交问题指出:“关门关不住,不能关,而且必须走出去。”这里“必须走出去”的战略意义在于                (    )

    A.缓和中苏关系恶化的局面    B.行使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权力

    C.重建中美间战略伙伴关系    D.发挥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

14.“几个小时前我还是皇家,但我现在是一名堂堂正正的了。”该说这句话的背景是                (    )

    A.提了“一国两制“

    B.中英签署关于问题的《联合声明》    

    C.《中华人民共和国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颁布

    D.中华人民共和国特别行政区成立

15.中国古代地名中的“阴”“阳”往往体现了该地与相邻山、水的关系。“阴”的方位是(    )

    A.山之北、水之南        B.、山之南、水之南

    C.山之北、水之北        D.山之南、水之北

16.分析下图可知,导致中美贸易变化的主要因素有        (    )

    ①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美贸易额持续增长

    ②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战略,经济迅速发展

    ③中美正式建交,促进了两国间贸易的发展    

    ④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区域经济合作得以加强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17.美国记者评论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中的作用时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周恩来改变万隆会议航向,主要是因为      (    )

    A.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

    B.抗美援朝战争提高中国地位    

    C.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帝国主义国家没有参加会议

18.下列不符合1972年中美上海《联合公报》。内容的是          (    )

    A.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处理两国关系

    B.双方均不谋求在亚太地区的霸权

    C.海峡两岸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是中国的一部分   

    D.推动多种力量和谐并存,积极促成世界多极化

19.雅典执政官克里斯提尼在制定行政选取时,“把全村社分为三十区,十区在城市附近,十区在沿海,十区属于内地..….并用抽签的办法把这些区指定给各个部落,每一部落有三区,这样就使一个部落在所有这些地区都占了一份。”他采取的这一措施        (    )

    A.确立了依据财产多寡划分等级的参政制度

    B.废除了债务奴隶制以使债务奴隶重获自由   

    C.打破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贵族专权局面    

    D.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进入到“黄金时代”    

20.下图所示坎儿井(井渠)是我国古代具有地方特色的水利灌溉工程,至今还流行于的吐鲁番、哈密地区。联系历史地理知识,对坎儿井解读正确的是        (    )

    ①在汉代就已出现        ②我国古代最早的灌溉工程

    ③利用了天山、昆仑山的冰雪融水        ④井深随地势坡降而改变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1.下列中,赋予议会制约的权力最小的是        (    )

    A.1787年美国          B.1871年《德意志帝国》

    C.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D.1912年《中华临时约法》

22.(《诗经·小雅·北山》中有这样的记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小雅·大田》中有这样的记载:。“有苗萋萋,兴雨祁祁,雨我公田,遂及我私。”上述材料中出现从《诗经·小雅·北山》到《诗经·小雅·大田》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    (    )

    A.中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B.青铜器的制造

    C.水利工程的兴修           D.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使用

23.恩格斯指出“(德意志)帝国具有一个唯一的稳固的轴心——个帝国首相(宰相)。联邦会议……处于这样一种地位,这科地位使其他责任行政权成为不可能,可能的只有帝国首相的责任行政权,因而使帝国责任大臣无法生存。”材料中“帝国首相的责任行政权”表现为(    )

    A.赋予首相国家最高权力        B.帝国首相拥有内阁的控制权

    C.帝国首相只对联邦会议负责    D..内阁大臣均由帝国首相任命

24.造成古代中国封建社会出现“有力者无田可耕,有田者无力可耕”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A.贵族、官僚及豪强霸占良由    B.采取不抑兼并的    

    C.封建土地制度的存在        D.地权和劳动者的分离    

25.1917年11月8日,中国驻俄记者刘镜人致电北京外交部:“广义派联合兵、工反抗,经新组之委员会下令,凡命令未经该会核准,不得施行。昨已起事,夺国库,占车站……”电文中的“广义派”、“”分别指            (    )

    A.党沙皇    

    B.党资产阶级临时

    C.布尔什维克党、沙皇

    D.布尔什维克党资产阶级临时

26.右图“阳台对话”向世界传递的信息是            (    )

    A.古巴导弹危机结束    

    B.美苏关系趋于暖和

    C.冷战格局全面终结  

    D.多极化世界的来临

27.古巴前领导人卡斯特罗称:“全球化是客观现实,它显示了在这个大家居住的星球上我们都是同一条船上的乘客。一小撮乘客居住在豪华的客舱,85%的乘客拥挤在不卫生的船舱里。很显然,这艘船上不公正的事太多了,它很难浮在水面上。它的航程是如此不合理和荒唐,以致它不可能抵达安全的港口。”这段材料无法揭示出    (    )

    A.全球化时代国家之间休戚相关      B.全球化造成利益分配不均

    C.缺乏公正性的全球化难以为继        D.全球化的潮流应该被抵制

28.2011年5月1日深夜,“基地”组织领导人本·拉登在巴基斯坦被美军击毙。许多国家发表声明,对此表示支持,并强调世界各国应共同打击。由此司以看出    (    )

    ①反恐斗争有赖于国际社会的合作      ②恐怖主义成为全球化的主要障碍

    ③恐怖主义滋生的土壤由此被铲除      ④恐怖主义依然是国际化社会的公敌

    A.①④        B.①②        C.①③        D.②④   

29.二战后形成了美苏对抗的“冷战”局面。双方的敌对行动,包括        (    )

    ①相互攻击对方的价值观念与社会制度    

    ②外交对抗和封锁禁运    

    ③军备竞赛和组建军事集团

    ④发动代理人战争   

    A.①④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0.历届奥运会的主题口号往往能够折射出一个时代世界人民的共同期盼和心声。1992年在巴塞罗那举办了第二十五届奥运会。请根据当时的国际政治形势,推断这届奥运会的主题口号是(    )

    A.“欢迎回家”

    B.“永远的朋友”

    C.“点燃心中之火”

    D.“绿色奥运,人文奥运”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25分)口号是一个时代的鲜明印记,在中国和建设的每个时期,都留下过许多有着时代特色的口号。阅读材料,回答问。

    材料一:“振兴中华”是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兴中会时率先喊出来的。14年11月24日,孙中山起草的《兴中会章担》中提出“是会之设,专为振兴中华,维持国体”,他把兴中会的纲领概括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

——金冲及《辛亥:二十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巨变》

   (1)“振兴中华”是个人价值与民族利益相结合的产物。试述这一口号出现的时代背景。(6分)

    材料二:“外争主权,内惩!”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2)材料二中的口号出现于哪一重大运动中?(2分)简述这一运动对民主产生的重大影响。(3分)

    材料三:1949年9月21日,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作了《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开幕词。从此,“中国人民站起来了”成为表达中华民族获得新生自豪而又自信的经典口号。

(3)结合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史实,从政治、经济、外交三个方面说明“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一历史论断。按要求完成下表。(6分)

史实
政治
经济
外交
    材料四:20世纪五六十年代,“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加拼命”“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大干了再大干,超产了再超产,奉献了再奉献“伟大的导师,伟大的领袖、伟大的统帅、伟大的舵手毛万岁”“备战、备荒、为人民”等众多口号深深铭刻在每个中国人心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要想富,先修路……‘家养一只兔,不缺油盐醋”“少生孩子快致富”“发展才是硬道理”“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时间就是金钱,效益就是生命”的标语口号,成了大街小巷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不少口与还成了口头语,广为流传。

   (4)据材料四,分别指出20世纪五六十年代、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口号的显著特点。(4分)并分析形成各自特点的主要原因。(4分)

32.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万国报馆,议论沸腾,成以瓜分中国为言,若箭在弦,省括即发。……恐自尔后,皇上与诸臣虽欲易安旦夕,歌舞河山而不可得矣,且恐皇上与诸臣求为长安布衣而不可得矣。自台事(割让)后,天下皆知朝廷之不可恃,人无固恃,人无固志,好宄生心。……加以贿赂昏行,于上,胥役官差,蹙乱于下,乱机遍伏,即无强邻之逼,揭竿斩木,已可忧危!    

——引自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

    材料二:18年1月29日,康有为上了《应诏统筹全局折》(第六书),请求光绪帝发起戊戌变法。他说要推行新政,就要走明治维新的道路。他请求光绪帝尽快做好三件事:。  第一,大集群臣于天坛、太庙,或御乾清门,诏定国是,躬睁誓戒,除旧布新,与民更始;第二,一定,设上书处于午门,日轮派御史二人监收,许天下士民,皆得上书……则下情成通……第三,设制度局于内廷,选天下通才十数人,入直其中,王公卿士,仪皆平等……皇上每日亲临……

——摘编自“百度百科词条”

    材料三:“几百年积下的毛病,尤其要慢慢来治。这次的失败就是新派人‘求快’两个字的失败。……如有一般有学问、有办法、有经验、有涵养的老辈出来主持,一定可得相反效果的。”    

——黄遵宪评戊戌变法

    同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康有为上书的背景。(4分)材料二中康有为请求光绪帝尽快做好的三件事对变法运动的开展有何作用?(6分)

(2)材料三中黄遵宪是怎样认识戊戌变法失败原因的?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评价。(5分)

文档

2012届福建省福州三中高三9月月考试题历史

福州三中2011—2012学年度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据《汉书》记载,汉武帝时,某一“周行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这一的身份应是()A.丞相B.郡守C.州牧D.刺史2.政论家认为,唐宋以后,丞相制度最好的时代是唐代。这主要是因为()A.任命一人当宰相,避免纷争B.三省分权,相互牵制C.宰相与枢密院分掌政军大权D.尚书台掌管军国大事3.右图所示为《唐书》所载830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由此可见,唐代科举制()A.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B.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