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品基本生产链:棉花→棉纱→布和毛巾)
今年,棉价高涨,总体每吨涨了4000到4500左右,三级棉从18000最高涨到26000,四五级棉从13500涨到18000,影响因素有:
一是在今年夏天的棉花成长期,雨水多,阳光少,导致棉花涨势虽旺,但棉花棵子很大,通风不好,从而降低了棉花产量和质量,供应量减少。
二是棉花上市时间晚,以往年份9月5日左右上市,而今年晚了十天到半个月。纺纱厂的计划库存基本用空,为保证正常生产,急于购得棉花,需求量增大。
三是炒作因素,国家控制房地产,导致游资、热钱涌入农产品市场,出现“豆你玩、蒜你狠、姜你军”现象,反映在棉花市场上,叫“花你钱”。
四是惜售心理。棉农和贸易商存在“越贱越不买,越贵越不卖”心理,由于棉价高企,出现惜售现象,进一步降低供应量。
五是纺纱厂固定投资规模增大,出现一批小纱厂,对棉花需求量增加。
最近一段时间,棉价有反转现象,每吨降价1000左右,反转因素有:
一是由于棉价每吨涨了4000—4500,而棉纱涨幅较小,造成纱厂利润空间受压缩,生产积极性降低,需求减少。
二是生产最终产品的布厂、毛巾厂等,布品和毛巾价格难以如此幅度的调高,导致进纱积极性降低,引起纱厂库存增加,从而进一步降低了纱厂进棉积极性,需求减少。
三是每年9月份是出口订单签订较集中的时间,而这一段时间正是国内棉价、纱价、布价高位徘徊的时间,在一定因素上影响了出口,需求减少。
四是新花上市,供应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