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元日教学设计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30 01:08:00
文档

元日教学设计

《元日》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读准“爆、屠、曈、符”的字音,认清字形,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本诗,并能背诵。2、通过讨论及合作交流,学会“屠苏、曈曈日、桃符”等生词,理解诗意,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3了解诗句所描绘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景象,感受诗中表达的全民族欢度佳节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二、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能体会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感情。三、教学准备:1、学生搜集相关资料了解春节民俗,搜集春联。2、教师制作课件、图片。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解题。1、今天,老师为大家
推荐度:
导读《元日》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读准“爆、屠、曈、符”的字音,认清字形,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本诗,并能背诵。2、通过讨论及合作交流,学会“屠苏、曈曈日、桃符”等生词,理解诗意,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3了解诗句所描绘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景象,感受诗中表达的全民族欢度佳节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二、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能体会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感情。三、教学准备:1、学生搜集相关资料了解春节民俗,搜集春联。2、教师制作课件、图片。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解题。1、今天,老师为大家
《元日》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读准“爆、屠、曈、符”的字音,认清字形,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本诗,并能背诵。

2、通过讨论及合作交流,学会“屠苏、曈曈日、桃符”等生词,理解诗意,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

3 了解诗句所描绘欢天喜地 热热闹闹的节日景象,感受诗中表达的全民族欢度佳节 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

二、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能体会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准备:

1、学生搜集相关资料了解春节民俗,搜集春联。

2、教师制作课件、图片。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解题。

1、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一份特殊的礼物,请欣赏《春节序曲》                                                        

(播放过年的相关乐曲及图片)

2  这些画面我们在什么样的日子才能见到呢?(春节)

3、对,过年了,大红的灯笼挂起来,欢快的歌曲唱起来,作为中国最传统的节日----春节。,所有的炎黄子孙都在欢呼着,庆贺着。谁来说说,你们家去年的春节是怎样过的?

学生自由说:放爆竹、贴春联、贴“福”字,贴窗花、拜大年,领压岁钱,吃水饺,大人小孩都要穿上漂亮的新衣服。

老师归纳:同学们说得真好,老师带还来了新年的贺词,我们来读一读,再次感受春节的热闹和喜庆。(恭贺新禧  鞭炮连连  张灯结彩 辞旧迎新 欢天喜地 欢聚一堂 普天同庆 喜气洋洋)

4、古人过春节又是怎样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古诗《元日》,学完以后我们就能知道答案了。(板书:元日)齐读课题

5、“元日”到底是什么意思?“元日”就是“元旦”吗。大家想想

学生相互交流。(元是开始的意思,元日是一年的第一天。)

教师总结:“元日”并非现在的“元旦”,现在“元旦”、“新年”一般指公历的一年之首,也就是1月1号。而“元日”是农历正月初一,即一般所说的“春节”。(板书: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

《元日》这首诗给我们描绘的就是人们欢度春节的情景。你们喜不喜欢过春节啊,

让我们欢快地再读一次课题。

(二)检查预习,读准古诗。

1、这首诗是宋朝的宰相王安石写的(板书:[宋]王安石)他还是我们江西临川人.他是一名政治家,也是一位大诗人,[播放图片]

2、课前同学们都做了预习,下面就看看大家的预习效果,谁能接受我的第一个挑战[出示挑战一:朗读古诗]。指名读诗(2人),相机表扬并正音。3、老师发现,刚才两位选手很了不起,尤其这几个生词读得特别准确[出示:爆竹、屠苏、曈曈日、桃符],谁来当小老师教教大家。(分别请2名领读)a、我们仔细观察:哪个字是平舌音?哪个字最难写,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齐读生字)b、会读还要会写,请翻开书(P117),在书上描红。提醒写字姿势:做姿要端正。

4、让我们把生字带进古诗,一起来挑战第一关(朗读古诗)。男生读,女生读,齐读。

(三)交流学习,理解诗意。

1、通过学习,我们已经能把古诗读正确读流畅了。接下来我要发出第二关挑战[挑战二:理解诗意]。

2、引导学法:同学们,我们只有读懂了词语的意思才能理解诗句的意思。看一看,这首诗里你有哪些词语不明白的?提出来大家一起讨论。[相机点击词语]

3、平时遇到不理解的词语你是怎样解决的?(指名说)是的,我们一般有三个途径解决:[出示:(1)联系上下文猜测;(2)查找资料(字典、词典、辞海、网络等);(3)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或请教别人。]

4、现在你能利用上述的解词方法来理解这些词语吗?

集体交流。[相机出示“屠苏”、“曈曈日”、“桃符”的解释]

5、理解了重点词意,现在就请你准备迎接挑战,说说诗句的意思。你可以思考,也可以跟前后左右同学一起讨论,开始思考和交流。

6、交流理解诗意:[出示全诗]

① 出示:品读:“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谁来读读这两行诗?(指名读)这两行诗说的什么意思呢?

   点名自由说。生:在叭叭的爆竹声中送走了旧的一年,春风把温暖吹进了屠    苏酒……

师:旧的一年过去了,新的一年来到了,人们都在辟哩啪啦放爆竹,(板书:燃爆竹图)举杯畅饮着屠苏酒呢!( 板书:饮屠苏图)此时此刻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兴奋、幸福、快乐……  (板书:热闹、喜庆)                        谁能读出这热闹、喜庆的感受!指名读,男女生读,齐读

②  出示:“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师:请你来读一读,能说说这句诗的意思吗?

生:千家万户都照进了温暖而明亮的阳光,家家都用新春联换下了旧春联。

(准再来说一说)

师: 千家万户都照进了温暖而明亮的太阳,这阳光也照到了人们的心里,在新的   一年里。让人感到前途一片光明,充满希望。因此开门迎红日也是当时的一    种习俗。(板书:迎红日图)谁能读出这种充满光明,充满希望的感觉?指名    读, 齐读。                                                             

A、师:“总把新桃换旧符”,(板书:换桃符图) 你知道春节贴对联有什么含意吗?(生自由说)师点拨: 寓示着除旧布新,(表达对新生活的美好愿望)那让我们再带着深深地祝福来读好这句诗吧!

B、说到春联,课前老师请大家回去搜集几副,谁带大家欣赏一下?指名说。

老师这里也有几副,我们一起欣赏[出示春联]

C、小结:一副副春联表达了人们新年时的美好祝愿。《元日》这首诗更让我们感受到了新春佳节的热闹、喜庆,拿起课本,带着你的理解,带着你的感受   一起读好这首诗吧!

(四)体悟诗情,赏读背诵

1、师引:俗语说“诗中有画”[出示:诗中有画],这首诗给我们展示了一个怎样动人的画面呢?请同学们结合书上这幅图,和对诗意的理解,把你所想到的画面和同桌互相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师:说的真好,把掌声送给他。其实不仅“诗中有画”,诗中还有“话”呢。[出示:诗中有话]                                            

2、王安石写这首诗不仅描写新年新气象,他还有更深的用意。课件出示背 景(略)

师:这是一位胸怀远大的宰相,对国家和人民最美好的祝福。下面请听老师配乐朗诵。                                                   

3、你能把诗人的美好祝福读出来吗?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配乐]

   刚才,我们和诗人共同感受到了春节热闹与欢快,让我们来背下这首喜                 

庆的诗。请大家接受第三关的挑战[出示:背诵古诗]  

(五)巩固理解、拓展延伸。

1、师:三关挑战下来,我们三(7)班的同学们真是了不起。这首

古诗还编成了一首好听的歌谣,我们一起来唱一唱,演一演吧!

(六)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元日》

2收集王安石其它的诗读一读,查查其中包含的诗情,在班级交流。

3、积累辞旧迎新的诗句和对联。

板书设计:

 元日   【宋】王安石

                   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   

热闹、喜庆

文档

元日教学设计

《元日》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读准“爆、屠、曈、符”的字音,认清字形,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本诗,并能背诵。2、通过讨论及合作交流,学会“屠苏、曈曈日、桃符”等生词,理解诗意,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3了解诗句所描绘欢天喜地热热闹闹的节日景象,感受诗中表达的全民族欢度佳节辞旧迎新的美好愿望。二、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能体会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感情。三、教学准备:1、学生搜集相关资料了解春节民俗,搜集春联。2、教师制作课件、图片。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解题。1、今天,老师为大家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