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学反思部编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30 01:07:04
文档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学反思部编版

13《人物描写一组》教学反思《人物描写一组》这篇课文由3个的片段组成。《摔跤》选自中篇小说《小兵张嘎》,《两茎灯草》选自《儒林外史》,《他像一棵挺脱的树》选自《骆驼祥子》,题目为编者所加。这3个片段分别描写了小嘎子、严监生、祥子三个人物形象。每一个片段,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侧重点也不尽相同,可以说这3个片段是人物描写的经典。一、教学效果1.带领学生学习文中的表达方法。学习了《摔跤》后,我带着学生们归纳总结出了作者的写作方法,主要是抓住了嘎子的神态,语言和心理活动来表现嘎子调皮活泼,工于心计
推荐度:
导读13《人物描写一组》教学反思《人物描写一组》这篇课文由3个的片段组成。《摔跤》选自中篇小说《小兵张嘎》,《两茎灯草》选自《儒林外史》,《他像一棵挺脱的树》选自《骆驼祥子》,题目为编者所加。这3个片段分别描写了小嘎子、严监生、祥子三个人物形象。每一个片段,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侧重点也不尽相同,可以说这3个片段是人物描写的经典。一、教学效果1.带领学生学习文中的表达方法。学习了《摔跤》后,我带着学生们归纳总结出了作者的写作方法,主要是抓住了嘎子的神态,语言和心理活动来表现嘎子调皮活泼,工于心计
13 《人物描写一组》教学反思

《人物描写一组》这篇课文由3个的片段组成。《摔跤》选自中篇小说《小兵张嘎》,《两茎灯草》选自《儒林外史》,《他像一棵挺脱的树》选自《骆驼祥子》,题目为编者所加。这3个片段分别描写了小嘎子、严监生、祥子三个人物形象。每一个片段,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侧重点也不尽相同,可以说这3个片段是人物描写的经典。

一、教学效果

1.带领学生学习文中的表达方法。学习了《摔跤》后,我带着学生们归纳总结出了作者的写作方法,主要是抓住了嘎子的神态,语言和心理活动来表现嘎子调皮活泼,工于心计的特点。学生们对这样的写法并不陌生,但是像这样正式提出来学习,还是第一次。于是,我给了学生们十多分钟的时间让他们仿照作者的写法写写同桌的一个特点。多数学生写得不错,还有个别的学生把人物的特点写得活灵活现。

2.细读文本,抓人物的动作、神态,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在学习描写严监生的动作、神态的句子的时候,我抓住文中“两根指头”这一细节,让学生感悟、思考:严监生都已经病得奄奄一息了,为什么还伸着两个指头,这两个指头代表的到底是什么呢?这么多人猜测,却没有一人能真正理解他的内心,他不住地摇头,“那是怎样的摇头?”

“面对大侄子、二侄子、奶妈一再的误解,此时此刻他的内心怎样?”引导学生体会严监生的急切,心急火燎。

“没人能理解他,没人能读懂他,此时他的心里只有什么呢?”让学生体会严监生从失望到绝望的心情。

“此时的严监生真是有口不能言啊,如果可以,他会说什么呢?”通过这样一步一步的引领,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走进人物内心,真正感悟到严监生的吝啬。

二、成功之处

《摔跤》着重抓住人物的动作描写。我让学生在文中找出描写人物动作的词句并画出来,先自己体会,然后交流汇报。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理解,不仅把文中描写人物动作的句子、词语都找出来了,而且理解得也很透彻。再让学生个别读、集体读这些句子,更加深了学生的理解,效果非常好。

三、不足之处

在学习《他像一棵挺脱的树》中祥子的外貌时,“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儿粗;脸上永远红扑扑的,特别亮的是颧骨与右耳之间一块不小的疤——小时候在树下睡觉,被驴啃了一口。”只是简单地说了说这是外貌描写,给学生没有留下健康、威猛的祥子形象。

四、改进措施

结合上面的不足之处可以设计让学生画一画文中的人物,写一写身边人的小练笔实践活动。

14 《刷子李》教学反思

《刷子李》选自冯骥才的《俗世奇人》。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以“刷子李”高超的技艺为话题,借一件极富戏剧性的小事窥见人物的大本领,大智慧。本文生动有趣,故事一波三折,人物形象富有传奇色彩,是一篇艺术性和趣味性都较强的文章,很容易吸引学生阅读。

一、教学效果

1.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语文阅读课的学习重在培养学生的语感,增强学生的积累,提高语文素养。教学时,我放手让学生根据阅读提示的要求自读课文,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行朗读课文,在学生充分自读课文的基础上,围绕“刷子李”的技艺高超表现在哪里?作者是怎样写出他技艺高超的?有哪些描写最精彩的句子等问题交流讨论。在此过程中,学生阅读,发现,欣赏,咀嚼,感受。要想真正品出文章的味道,没有读的过程是不行的。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提高了阅读水平。

2.在学生交流过程中以课文内容为基础,引导学习本文描写人物特点的方法:体会“刷子李”的技艺高超表现在哪儿,采用了直接描写“刷子李”刷墙的的情景:刷墙时的动作美,刷墙后的效果奇。组织学生一句一句地品读,边读边想象情景:刷墙时的动作好似跳舞,刷墙时发出的声音好似乐曲,完成的作品好似一面天衣无缝的屏障等。学生通过动作描写和生动形象的比喻,感受“刷子李”的技艺高超,也直观地了解了可以怎样突出技艺高超。除此之外,作者还通过刷子李的徒弟检查黑衣服并发现小白点这种一波三折的侧面描写烘托刷子李的技艺高超。本文采用的就是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相结合的方法。

二、成功之处

注重细节描写对塑造人物个性的作用。文中“刷子李”的黑衣黑裤,刷墙时娴熟的动作,还有那个让人吃了一惊的白点等细节描写,都使“刷子李”这个人物活了,神了。为了烘托人物的形象,文中也采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刷子李”大胆的“承诺”,充满自信,豪气千丈,同时又心细如发,对于小徒弟细微的内心活动体察入微。而曹小三开始听说师傅有手绝活时,“半信半疑”;师傅刷墙时,“最关心的还是身上到底有没有白点”;看见师傅身上出现白点时,以为师傅“名气有诈”。这样把曹小三对师傅“半信半疑”的态度和主人公“艺高胆大”的自信进行对比,充分表达了作者对“刷子李”这个具有超凡技艺的“奇人”由衷的赞叹和肯定。

三、不足之处

虽然我十分注重对学生的评价,但在评价中不免有些流于形式,如评价得不够新颖,不能针对个体进行准确评价。

四、改进措施

今后要加强评价的新颖性和准确性的训练,要让学生更多地体验成功的喜悦。要进行写作方法的归纳时,可尝试让学生试着用这种方法口头作文,做到现学现用,从而深刻解读带有“天津烙印”的“刷子李”的生命形态,挖掘人物背后的厚重的民俗文化意蕴。

习作:把一个人的特点写具体课后反思

《把一个人的特点写具体》是部编本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习作五的内容。这一习作题要求学生选择一个人,选取最典型的事例来表现他的特点,运用本单元学过的描写人物的方法,把人物的特点写具体。怎样使学生在习作中能运用本单元学过的描写人物的方法,把人物的特点写具体是本次习作教学的关键所在。教学中我努力做到以下几点:一、以读促写,学会观察,描写人物。

在作文教学中,根据儿童模仿力强的特点,引导学生学习课文和习作例文中作者观察人物、描写人物的方法。指导学生把阅读教学中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做到以读促写。

二、让学生理解从典型事例中集中表现人物的品质。

写好事例就可以使人物形象更丰满、充满活力。这就要求小学生深入生活,留心观察,认真思考,根据表达的需要捕捉生活中表现力最强的典型事例来展示人物形象。怎样在事中表现人,在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片段训练的基础上,教会学生抓住特点观察。这样,学生就笔下有物,言之有序,很快一个活生生的人物形象展现在读者面前。

三、创设情境,引导交流。

从师生关系上看,在课堂对话中适度点拨,交流引导,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调动学生的习作热情。学生能按教师的教学流程思考并回答问题,课堂气氛融洽,师生配合得好。

本次教学的不足是:作为习作指导课,时间分配不均,学生静心思考和写作的机会不多,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不突出。

文档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学反思部编版

13《人物描写一组》教学反思《人物描写一组》这篇课文由3个的片段组成。《摔跤》选自中篇小说《小兵张嘎》,《两茎灯草》选自《儒林外史》,《他像一棵挺脱的树》选自《骆驼祥子》,题目为编者所加。这3个片段分别描写了小嘎子、严监生、祥子三个人物形象。每一个片段,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侧重点也不尽相同,可以说这3个片段是人物描写的经典。一、教学效果1.带领学生学习文中的表达方法。学习了《摔跤》后,我带着学生们归纳总结出了作者的写作方法,主要是抓住了嘎子的神态,语言和心理活动来表现嘎子调皮活泼,工于心计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