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青海省西宁二十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9月月考生物试题 含解析 精品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30 01:07:25
文档

青海省西宁二十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9月月考生物试题 含解析 精品

西宁市第二十一中学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9月份高一生物月考测试卷一、选择题1.生物生长发育的基础是( )A.细胞的增殖与分化B.物质和能量交换C.基因的传递D.对刺激产生的反应【答案】A【解析】细胞生物体个体发育的基础是细胞增殖和细胞分化,细胞增殖增加细胞数量,细胞分化致使形成不同的组织,进而形成不同的器官和系统,最后构建成一个完整的生物个体,故选A。2.在子女与父母之间充当遗传物质的“桥梁”作用的细胞是( )A.生殖细胞B.神经细胞C.血细胞D.受精卵【答案】A【解析】试题解析:父方
推荐度:
导读西宁市第二十一中学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9月份高一生物月考测试卷一、选择题1.生物生长发育的基础是( )A.细胞的增殖与分化B.物质和能量交换C.基因的传递D.对刺激产生的反应【答案】A【解析】细胞生物体个体发育的基础是细胞增殖和细胞分化,细胞增殖增加细胞数量,细胞分化致使形成不同的组织,进而形成不同的器官和系统,最后构建成一个完整的生物个体,故选A。2.在子女与父母之间充当遗传物质的“桥梁”作用的细胞是( )A.生殖细胞B.神经细胞C.血细胞D.受精卵【答案】A【解析】试题解析:父方
西宁市第二十一中学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9月份

高一生物月考测试卷

一、选择题 

1. 生物生长发育的基础是(    )

A. 细胞的增殖与分化    B. 物质和能量交换

C. 基因的传递    D. 对刺激产生的反应

【答案】A

【解析】细胞生物体个体发育的基础是细胞增殖和细胞分化,细胞增殖增加细胞数量,细胞分化致使形成不同的组织,进而形成不同的器官和系统,最后构建成一个完整的生物个体,故选A。

2. 在子女与父母之间充当遗传物质的“桥梁”作用的细胞是(    )

A. 生殖细胞    B. 神经细胞    C. 血细胞    D. 受精卵

【答案】A

【解析】试题解析:父方通过减数产生精子,母方通过减数产生卵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通过细胞和细胞分化形成子代,所以在子女与父母之间充当遗传物质的“桥梁”作用的细胞是生殖细胞,包括精子和卵细胞。A正确。B、C、D不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遗传物质传递的过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病毒不能繁殖后代

B. 细胞是所有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C. 蛋白质、核酸没有生命

D. 人工合成脊髓灰质炎病毒就是人工合成生命

【答案】C

【解析】病毒能通过复制方式繁殖后代,A错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细胞是所有生物体(除病毒外)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B错误;蛋白质、核酸是分子,没有生命,C正确;病毒没有细胞结构,能繁殖,所以人工合成的脊髓灰质炎病毒是生命结构,D错误。

4. HIV直接破坏人体的什么结构?(    )

A. 神经细胞    B. 免疫细胞    C. 血细胞    D. 呼吸器官

【答案】B

【解析】HIV是一种逆转录病毒,主要攻击和破坏的靶细胞为T淋巴细胞,随着T淋巴细胞的大量死亡,导致人体免疫力降低,病多死于其他病原微生物的感染或恶性肿瘤,故:B。

【点睛】本题考查了艾滋病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关键要明确艾滋病毒攻击的是人体的T细胞。

5. SARS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必须在宿主细胞内才能完成增殖这一生命活动,这一事实说明了

A. 生物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B. 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也可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C. SARS病毒只有增殖这一生理活动依赖于宿主细胞,其他生命活动可自主完成

D. 细胞结构使SARS病毒的增殖免受外界因素的干扰

【答案】A

【解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必须在宿主细胞内才能完成增殖这一生命活动,该事实说明生物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A项正确;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不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B项错误;SARS病毒的增殖和代谢等生命活动均依赖于宿主细胞,C项错误;题意信息不能说明细胞结构使SARS病毒的增殖免受外界因素的干扰,D项错误。

【考点定位】病毒的增殖、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名师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细胞是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明确病毒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6. 一段朽木,上面长满了苔藓、地衣,朽木凹处聚积的雨水中还生活着水蚤等多种生物,树洞中还有老鼠、蜘蛛等。下列各项中,与这段朽木的“生命结构层次”水平相当的是(  )

A. 一块稻田里的全部害虫    B. 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鲤鱼

C. 一片松林里的全部生物    D. 一间充满生机的温室大棚

【答案】D

【解析】一块稻田里的全部虫害,包括多种动物,为多个种群,A错误;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鲤鱼为一个种群,B错误;一片松林中的全部生物构成生物群落,C错误。一间充满生机的温室大棚包括大棚里的所有生物,又包括无机环境,故为一个生态系统,D正确;

【考点定位】生命系统结构层次

7. 将特定的培养基装入锥形瓶,培养酵母菌。由于操作不慎,培养基受到污染,不仅长出了酵母菌,还长出了细菌和霉菌等微生物。瓶中的一切构成了一个(    )

A. 种群    B. 群落    C. 生态系统    D. 生物圈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因为受到污染,瓶中的生物不仅仅是一种,因此构成了生物群落。

考点:本题考查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8. 在一颗倒伏的朽木上,生长着蕨类、苔藓、真菌、蚂蚁等生物,这些生物构成了(   )

A. 种群    B. 群落    C. 生态系统    D. 生物个体

【答案】B

【解析】在一定生活环境中的所有生物种群的总和叫做生物群落,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朽木上所有的生物,包括蕨类、苔藓、真菌、蚂蚁等,它们共同构成了生物群落,故选B。

【考点定位】群落的概念

9. 细胞是绝大多数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与此说法不符的是(    )

A. 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是在细胞内或在细胞的参与下完成的

B. 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命形式,是具有细胞形态的单细胞生物

C. 除病毒以外的其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D. 动植物细胞以及微生物细胞的结构、功能相同

【答案】D

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学¥科¥网...

【考点定位】细胞结构与功能

【名师点睛】易错警示: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是在细胞内或在细胞的参与下完成的,是细胞学说的内容是动植物均是由细胞细胞发育而来

10. 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形式是(  )

A. 原始的多细胞生物    B. 蛋白质分子和核酸分子

C. 原始的病毒    D. 原始的单细胞生物

【答案】D

【解析】现存各种生物的生命活动是在细胞内或在细胞参与下完成的,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命形式也是具有细胞形态的单细胞生物,原始的单细胞生物经过漫长的进化过程,演变为今天多种多样的生物个体、种群和群落,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解题关键是理解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生物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11. 下列关于细胞与生命活动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细菌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B. HIV不具细胞结构,所以它的生命活动与细胞无关

C.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D. 多细胞生物必须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才能完成生命活动

【答案】B

【解析】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菌属于单细胞原核生物,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A正确;HIV是病毒,病毒不具细胞结构,但它的生命活动只有在细胞内才能表现,与细胞有关,B错误;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C正确;多细胞生物依赖高度分化的细胞密切协作,才能完成生命活动,D正确。

12. 下列各项组合中,能体现生命系统由简单到复杂的正确层次是(  )

①一个大西瓜 

②血液 

③白细胞 

④变形虫 

⑤血红蛋白 

⑥SARS病毒 

⑦同一片草原上的所有绵羊

⑧一片森林中的所有鸟 

⑨一片桃园 

⑩一个池塘中的所有生物

A. ⑤⑥③②①④⑦⑩⑨    B. ③②①④⑦⑩⑨

C. ③②①④⑦⑧⑩⑨    D. ⑤②①④⑦⑩⑨

【答案】B

【解析】试题解析:以下各项属于生命系统的层次分别是,①一个大西瓜属于器官;②血液属于组织;③白细胞属于细胞层次;④变形虫既属于个体层次; ⑤血红蛋白是分子不属于生命系统的层次;⑥SARS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的层次;⑦同一片草原上的所有绵羊属于种群层次;⑧一片森林中的所有鸟不属于生命系统的层次;⑨一片桃园属于生态系统的层次;⑩一个池塘中的所有生物所以群落层次。生命系统由简单到复杂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结合以上分析正确的排列顺序是③②①④⑦⑩⑨,所以B项正确。A、C、D项不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生命系统层次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3. 下列细胞能完成各项生命活动的是(  )

A. 洋葱表皮细胞    B. 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C. 人体的红细胞    D. 变形虫

【答案】D

【解析】洋葱属于多细胞生物,因此洋葱表皮细胞不能完成各项生命活动,A错误;人属于多细胞生物,因此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不能完成各项生命活动,B错误;人属于多细胞生物,因此人体的红细胞不能完成各项生命活动,C错误;变形虫属于单细胞生物,因此它的单个细胞能够完成该生物的各项生命活动,D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细胞和生命活动的关系,解题关键要明确单细胞生物的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各项生命活动;而多细胞生物必须依靠分化的细胞共同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14. 细胞具有多样性,但都有相似的基本结构,即都有(  )

A.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B. 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C. 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    D.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染色体

【答案】B

【解析】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而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A错误;细胞均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或拟核等结构,B正确;液泡存在于与植物细胞中,动物细胞中没有,C错误;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而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原核细胞没有染色体,D错误。

15. 下列有关对池塘中出现的“水华”现象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水体中有机养料含量太高,造成富营养化

B. 会造成水体中溶氧量降低,水生动物等大量死亡

C. 主要是蓝藻以细胞群体形式大量繁殖而导致的

D. 其起因及后果与海洋是的“赤潮”现象极为相似

【答案】A

【解析】水华是由于生活及工农业生产中含有大量氮、磷的废污水进入水体后,蓝藻、绿藻、硅藻等藻类成为水体中的优势种群,大量繁殖后使水体呈现蓝色或绿色的一种现象。所以答案A。

16. 衣藻和颤藻都是藻类,都能进行光合作用。但它们细胞结构上存在着根本区别,主要是( )

A. 细胞的外部形态不同    B. 细胞膜化学组成不同

C. 前者有核膜,后者无核膜    D. 前者有鞭毛,后者无鞭毛

【答案】C

【解析】衣藻是真核生物,颤藻是原核生物,两者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有核膜,后者无核膜,故选C。

【点睛】本题以衣藻和颤藻为素材,考查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首先要求考生明确衣藻是真核生物,颤藻是原核生物;其次还要求考生识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

17. 如图所示,①、②为两种放大倍数不同的目镜,③、④为两种放大倍数不同的物镜,⑤、⑥为观察时物镜与玻片标本间的距离。下列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的组合是(   )

A. ①③⑤    B. ②④⑥    C. ①④⑤    D. ②③⑥

【答案】D

18. 将低倍镜换上高倍镜时,一个视野内:  ( )

A. 细胞数目增多,体积变大,视野变暗

B. 细胞数目减少,体积变小,视野变亮

C. 细胞数目增多,体积变小,视野变亮

D. 细胞数目减少,体积变大,视野变暗

【答案】D

【解析】将低倍镜换上高倍镜时,一个视野内的细胞数目减少、细胞体积变大,视野变暗,所以D正确,ABC错误。

【考点定位】高倍镜与低倍镜视野比较

19. 下列生物中,没有染色体的是 (   )

A. 酵母菌、草履虫    B. 乳酸菌、蓝藻    C. 水螅、绿藻    D. 蚯蚓、蛔虫

【答案】B

【解析】酵母菌和草履虫都是真核生物,都含有染色体,A错误;乳酸菌和蓝藻都是原核生物,都不含染色体,B正确;水螅和绿藻都是真核生物,含有染色体,C错误;蚯蚓和蛔虫都是真核生物,都含有染色体,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首先要掌握生物的类别,能准确判断各选项中生物的种类,最后识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明确原核细胞没有染色体。

20. 某单细胞生物的细胞内没有叶绿体,但有叶绿素,可以进行光合作用,该生物最可能是( )

A. 真核生物    B. 原核生物    C. 异养生物    D. 低等植物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 单细胞生物,没有叶绿体具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则应是原核生物,是自养型,如蓝藻,选B。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21. 一棵桃树的结构层次为(     )

A. 细胞→器官→组织→系统→个体    B.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C. 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D. 细胞→器官→系统→个体

【答案】C

【解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植物没有“系统”这一层次,因此一棵桃树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个体,故选C。

22. 下图是某藻类细胞中叶绿体移动路线示意图,视野中的叶绿体位于液泡的下方,并绕液泡按逆时针方向移动,则实际上,该细胞中叶绿体的位置和移动的方向分别为(  )

①位于液泡的上方 ②位于液泡的下方 ③逆时针 ④顺时针

A. ①④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③

【答案】D

【解析】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视野中的叶绿体位于液泡的下方,细胞质环流方向为逆时针,因此该藻类细胞中叶绿体的位置是位于液泡上方,细胞质环流的方向是逆时针,故选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显微镜的成像特点是显微镜成倒立的像。要理解“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

23. 魏尔肖所说的“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其含义是(  )。

A. 由先前存在的细胞继续发育而成    B. 由先前存在的细胞继续生长而成

C. 由先前存在的细胞继续产生    D. 由先前存在的细胞的产物构成

【答案】C

【解析】“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是魏尔肖的名言,它认为细胞是由先前存在的细胞通过产生的

【考点定位】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

【名师点睛】细胞学说是19世纪的重大发现之一,其基本内容有三条:

(1)认为细胞是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2)每个细胞作为一个相对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它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有所助益;

(3)新的细胞可以通过老的细胞繁殖产生。

24. 如图是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的叶绿体和细胞质流动实验中的两个视野,要把视野中的物像从左图转为右图,下列操作步骤正确的排序是(     )

①转动细准焦螺旋  ②转动粗准焦螺旋    ③移动装片  ④调节光圈     ⑤转动转换器

A. ③一⑤一②一①    B. ④一③一②一⑤

C. ③一①一④一⑤    D. ③一⑤一④一①

【答案】D

【解析】从左图转为右图是由低倍镜换用高倍镜进行观察,由低倍镜换用高倍镜进行观察的步骤是:移动玻片标本使要观察的某→物象到达视野→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调节光圈→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更加清晰,所以在显微镜下要把视野里的图象从左图转为右图,正确的操作步骤③→⑤→④→①,故选D。

25. 下列哪一项说法不符合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    )

A. 生物都是有细胞构成的    B. 细胞是一个相对的单位

C. 老细胞通过细胞产生新细胞    D. 细胞的作用既有性又有整体性

【答案】A

【解析】试题解析: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这说明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A正确;细胞学说表明细胞是一个相对的单位,B正确;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之一是“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C正确;细胞学说并没有表明细胞的作用具有整体性,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学说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二、简答题

26. 某科研小组分离出完整的叶肉细胞,一部分放在适宜条件下培养,能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淀粉;另一部分搅碎后放在同样条件下培养,发现没有产生淀粉。   

(1)此科研小组研究的内容是生命系统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平。    

(2)此实验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生命系统中最大的层次是_____________,最微小的层次是____________。

【答案】    (1). 细胞    (2). 完整的叶肉细胞是完成生命活动的基本条件    (3). 生物圈    (4). 细胞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意在考查识记和理解能力,解答本题关键要注意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最大的生命系统是生物圈。

(1)完整的叶肉细胞属于细胞层次,因此此科研小组研究的内容是生命系统中的细胞水平。

(2)某科研小组分离出完整的叶肉细胞,一部分放在适宜条件下培养,能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淀粉;另一部分搅碎后放在同样条件下培养,发现没有产生淀粉,说明完整的细胞是完成生命活动(或光合作用)的基本条件。

(3)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可见生命系统中最大的层次是生物圈,最微小的层次是细胞。

27.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而自然界中生物种类繁多,就所学生物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下列生物中,与引起“发热伴血小板综合征”的“新型布尼亚病毒”病原体有明显区别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大肠杆菌 ②发菜 ③蓝藻 ④酵母菌 ⑤霉菌 ⑥HIV ⑦水绵 ⑧SARS病原体⑨细菌 

(2)下图是几种生物的基本结构。请根据图示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最有可能属于病毒的是________,它在结构上不同于其他两种图示的显著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病毒的生活及繁殖必须在_______________内才能进行。 

②图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________,它在结构上不同于真核细胞的最显著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图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   ]___________,能完成此生理过程的物质基础是因为其内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而它是一类________型的生物。

【答案】    (1). ①②③④⑤⑦⑨    (2). C     (3). 无细胞结构    (4). 活细胞    (5). A B    (6). 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7). B蓝藻    (8). 光合色素和酶    (9). 自养

【解析】试题分析:分析题图:A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细胞(细菌细胞);B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细胞(蓝藻细胞);C没有细胞结构,为病毒。

(1)①大肠杆菌、②发菜、③蓝藻、⑨细菌都属于原核生物,④酵母菌、⑤霉菌、⑦水绵都属于真核生物,它们都具有细胞结构,而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2)①图中C没有细胞结构,最有可能属于病毒;病毒不能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生活和繁殖。

②由以上分析可知,A和B属于原核细胞,在结构上不同于真核细胞的最显著特点是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③图中B为蓝藻细胞,含有光合色素(叶绿素和藻蓝素)和酶,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属于自养型生物。

文档

青海省西宁二十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9月月考生物试题 含解析 精品

西宁市第二十一中学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9月份高一生物月考测试卷一、选择题1.生物生长发育的基础是( )A.细胞的增殖与分化B.物质和能量交换C.基因的传递D.对刺激产生的反应【答案】A【解析】细胞生物体个体发育的基础是细胞增殖和细胞分化,细胞增殖增加细胞数量,细胞分化致使形成不同的组织,进而形成不同的器官和系统,最后构建成一个完整的生物个体,故选A。2.在子女与父母之间充当遗传物质的“桥梁”作用的细胞是( )A.生殖细胞B.神经细胞C.血细胞D.受精卵【答案】A【解析】试题解析:父方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