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泸西县旧城镇松鹤小学 王云彬
【学习内容】
《搭石》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勤劳、为他人着想、互相谦让、尊老爱老等高尚品质,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2、寻找生活中平凡事物中的美。
【学习重难点】
找出课文中使我们感受到“美”的句子,并加以体会。
【预习案】
1、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找出课文中描写与搭石相关的几个画面。(话搭石、摆搭石、走搭石、赞搭石)
2、理解“协调有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的意思,并体会其美感。
【探究案】
【设计理念】
阅读教学过程是每个学生精心读书获得个性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实践中不断实现自我建构,学会阅读,促进表达的过程。同时也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发展性和创造性。
探究一
小组合作学习,找出课文中使我们感受到“美”的句子,讨论交流是一种什么美。
1、“秋凉以后,人们早早地将搭石摆放好,如果别处都有搭石,唯独这一处没有,人们会谴责这里的人懒惰。”引导学生体会到乡亲们的勤劳。
2、“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老师指名让学生读句子,然后抓住“无论怎样”、“只要”、“一定”、“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这些语句,指导学生朗读,体会老人认真细致的动作。接着通过引读让学生进入角色,从而体会老人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优秀。
3、“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4、“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俩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
5、“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会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是理所当然的事。”
探究二
生活中有很多像搭石一样平凡的事物,也时刻发生着很小却很美的事。如一支笔,很普通,但是联结着同学之间的情谊,当你忘了带的时候,周围的同学纷纷愿意借给你……
小组合作,动笔书写生活中平凡事物中发生的很小却很美的事。
【测评案】
1、抄写文中让你感受到美的句子。
2、美就在身边,美就是妈妈千万次的唠叨,美就是校园中伸手捡纸的弯腰,美就是上下楼梯的相互谦让,美还会是什么,请发挥自己的想象,完成:
美是___________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_______;也是__________________,只要我们________________,生活中到处都是________________。
【评价】
教师评价:
学生评价:
【板书设计】
搭石
人 性 美 风 景 美
构成了家乡的 一 道 风 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