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或人和人之间的“口头交际行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1)说话的人要有想说什么的愿望和想说什么的内容,而这跟每一个人的全部生活经历、所处的社会地位以及当前需要处理的问题是分不开的,这就要涉及到大量的社会问题、文化问题矛哲学问题和逻辑问题。 (2)大脑要有怎么组织“说话”和怎么分析理解对方说的“话”的机制和能力,这就要涉及很复杂的心理和生理问题。 (3)说活还需要一整套发音和听音的器官和神经网络,以及通过神经网络控制相应的器官协同发音、听音的机制和能力,这就要涉及很复杂的生理和物理问题。
2.为什么说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跟语言学家研究的语言不完全是一模一样的?
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表现为人类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口头交际行为(文字产生后,就有了书面语形式),而这种行为是非常复杂的。比如语汇系统中的词是经过主观上高度概括的,在客观的交际过程中则呈现出多样性。又如,语法书里面讲句子,讲句子结构,都是很规整的。而口头语言中客观存在的句子大都是不那么规整的,有时候简直可以说是乱七八糟。因此,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跟语言学家研究的语言不完全是一模一样的口语言学家研究的只是经过语言学家主观概括和不同程度上理想化和简单化了的语言。
3.应该如何理解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
口语和书面语是语言的两种客观存在形式。任何一种语言总是先有口语,后有书面语。任何一种书面语又都只能是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的,并且或迟或早总是要随着口语的演变而演变。任何一种语言都有自己的口头存在形式,但是古往今来只有极少数语言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了相应的书面语。因此,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
4.书面语的产生有何重大的社会历史意义?
人们在使用口语进行交际的过程中,在时间和空间方面受到了严格的,而书面语的产生克服了人和人之间进行交际、传递信息和交流思想感情在时间和空间方面的.极大地加快了人类社会经验和知识积累的速度和传播的范围,从而大大加快了社会发展的步伐。世界各国都把书面语的产生作为文明史的开端。
5.为什么说语言虽然是民族的重要标志,但并不是最可靠的标志?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一个民族使用同一种语言,因此语言就成了民族的一个重要标志。但是客观上却存在着许多民族和语言之间并非一一对应的情况心特别是在现代社会里,同一个民族使用两种或多种语言(如犹太人在各地使用当地的语言,但他们同属于一个民族),不同的民族使用同一种语言的现象是到处客观存在的(如汉族和满族今天都说汉语,但却是不同的民族)。因此,尽管语言是最直观、最容易识剔的民浦标念.但并不是最可靠的民族标志。
6.语言和种族的关系是什么?
(1)通过对“语系”的研究而发现,现在众多的语言是少数原始语言长期扩散和演变的结果,因而,语言和种族也存在着某种联系,但却不是必然的联系。(2)语言和种族没有必然的联系的原因是:语言能力和生理因素、心理因素有关,但其不是一种生理现象,而是一种社会现象,语言能力不是先天遗传的,而是后天获得的。
7.如何理解语言符号的任意性?
(1)符号的“任意性”是指任何符号都是约定俗成的,其物质实体和表示的意义之间没有必然的理据关系语言符号也具有“任意性”、即语言符号的物质实体(语音)和所表示的意义(语义兮的结合也是由社会约定俗成,二者没有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不同的语言和方一用不同的语音形式表示相同的意义,或者同样的语音形式在不同的语言和方言中表示不同的意义,都可以说明语言符号的物质实体和所表示的意义之间没有必然的理据关系,是任意的。(2)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只是就其单纯的初始符号而言的,是就绝大多数的语言符号的特性而言的·极少数的语言符号不完全是任意的,如一些拟声词就是有一定理据的。复合符号是由单纯的初始符号人为地根据一定的规律组合而成的,原则上也不是任意的,而是有理据的。(3)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不可理解为人人可以给事物和现象命名.可以任意使用和创造语言符号,或任何语言符号都是任意的,都是没有理据的,而应理解为单纯的初始的语言符号的物质实体和所表示的意义之间没有必然的理据关系。
8,为什么说语言符号具有强制性和可变性?
(1)由于语言符号是约定俗成的,因此在同一社会和同一时代,对使用同一语言的每一个社会成员来说是强制性的,不能任意改变,如果个人任意改变,就会影响交际活动,从而最终从根本止丧失语言作为交际工具的作用。〔2)语言符号又不是一成不变的,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变化而变化。一方面,由于语言是后天获得的,在口耳相授的过程中会发生细微的偏离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积累成明显的差异。另一方面,社会的发展,社会生活的变化必然会引起语言在功能上的分化和发展。(3)语言符号具有强制性才能使人们掌握和使用,具有可变性,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语言符号表现为强制性和可变性的统一。
9.为什么说语言是一个系统?
语言不是一堆互相之间没有联系、互不相干的存在的符号.而是各种不同的语言符号根据严密的组织规律分层次组织起来的.不同语言单位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系统”。语言系统是由语音系统、语汇系统、语法系统、语义系统等子系统有机组合而成的,这些子系统又都是由不同层次的更小的子系统组合而成的。语言系统是习个复杂的系统,实际上,由于分析角度的不同,有的子系统是互相交叉的,有的可以说是跨子系统的。
10.为什么说语言系统具有相对的封闭性和自主性?
整个语言系统是在封闭状态下运转的,在一般情况下不依赖外界因素的支撑,不受外界因素影响,所以说语言系统具有相对的封闭性。语言系统内部现象与现象之间的规律都可以通过语言系统本身来加以解释,而不需要向外界去寻找解释的埋由,这就是说语言系统具有相对的自主性。
11,什么是语言系统的层欢性?
语言系统的层次性是就整个语言系统和各个子系统而言,都是分层次的,而且有上位层次、下位层次之分。在语言系统中.语素是一定的语音形式和一定的语义内容相结合的最小的语言单位,但语素不一定是可以自由运用的语言单位。·语素和语素可以组合成词,词是最小的可以自由运用的语言单位。词和词可以组合成短语,词和词,或词和短语,或短语和短语,可以组合成句子,句子是最小的交际单位。句子和句子可以组合成语篇,语篇是最大的交际单位。
12.语言学家研究语言主要有哪些不同的角度?
语言学家研究语言主要有三种不同的角度:(1)着眼于语言的本体,也就是重点研究语音、语法、语汇、语义等语言系统内部的结构规律。(2)着眼于语言的社会功能,也就是重点研究语言在社会中的功能以及语言和社会之间的关系和相互影响.(3)着眼于语言和思维之间的关系,也就是重点研究语言和思维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影响。
13.普通语言学的研究领域包括哪些内容?
普通语言学是具体语言研究成果的概括和总结,不同时期的普通语言学的内容就有所不同一般来说,普通语言学的研究领域包括的内容有;语言的定义,语言学的研究对象,语言和社会的类系,语言和思维的关系.语言本体的语音、语法、语汇、语义和文字的一般规津.不同的语言结构系统的共性和特性等等.
14.索绪尔对语言学的发展做出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1)索绪尔的主要贡献在于从语言本体的角度界定了“语言”明确地限定了语言学的研究对象、范围和重点,使语言学脱离了早期什么都研究什么都难以深人的缺陷,走上了研究对象相对单纯,因而有可能逐步形成本学科特有的理论体系和方体系的科学的道路。(2)20世纪的语言学在索绪尔的语言理论的影响下集中主要精力研究语言系统本身的内在规律,得到了蓬勃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研究成果;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甚至超越了语言学领域,对其他科学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15.语言学和文学的关系是什么?
(1)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学作品长期以来是语言学的研究素材.(2)语言学中的诗律学、修辞学、文章学更是垠文学创作和文学作品分不开的. (3)二者是一种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
16.语言学在语言规划中有哪些作用?
主要包括:确定官方语言和教学语言,实现民族语言规范化,为没有文字的语言制定文字和书面语规范等方面。
17语言学的应用价值表现在哪些方面?
语言学的应用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语言学和文学的关系非常月碧切,二者相互依赖,相互促进。(2)语言学在语言教学特别是第二语言教学方面发挥看巨大的作用.(3)语言学在普及基础教育、民族语言规范化以及制定语言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4)语言学在历史学和考古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5)语言学在语言规划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C6)语言学研究对计算机科学和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作用。(7)语言学推动了通讯技术和密码编制技术的进步。
18.语音在语言中的作用是什么?
(1)语音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负载着一定的意义,并作为语言符号系统载体的声音<2)语言是人类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交际工具,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语言借助声音这种可以被感知的物质形态,才能使语言成分物质化,无形的意义才能够被传递、接受、辨别和理解。 (3)人们在进行言语交际时说话人借发音器官发出的声音把某种思想和信息传递给听话人.听话人则凭借听觉器官接受到的这些声音来辨别和理解对方的意思.语言借助声音把说话人和听话入的大脑联结起来(4)离开语音这个物质外壳.语言就无法发挥其社会交际工具的作用。
19.语音的物理属性包括哪些方面?它们各在语言中有什么作用?
语音的物理属性包括音高、音强、音长和音质四个方面,它们在语言中起着重要的作用(1)音高,是指声音的高低。一方面,在有声调的语言中,音节内的音高变化构成能够区别意义的声调;另一方面,语言中句子的语调. 具有丰富的表达功能,可以表达各种语气和说话人的态度而在任何语言中,音高变化都是语调的主要构成因素 (2)音强,是指声音的强弱。音强变化在许多语言里有区别意义的作用。英语、俄语等语言的词重音汉语的“轻声”都与音强的变化有关。<3)音长,是指声音的长短。音长变化在一些语言和汉语的一些方言中也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C4>音质,指声音的个性或特色,是一个声音区别于其他声音的基本特征。对人类语言而言音质是声音四要素中最重要的一个,它对区别不同的语音形式,从而区别不同的意义起着最为重要的作用.
20.音强和响度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音强是指声音的强弱,是由振幅的大小决定的。响度是指人们听觉上所感到的声音的强弱。声音的强弱和响度有密切的关系.但二者又不是一回事。实验证明,一个强度较大的音听起来并不一定比一个强度较小的音更响亮,这是因为除音强外.音高等因素也会对声音的响度产生影响。
21,为什么说语言中重要的、能起区别意义作用的是相对的音高、音强和音长?
由于说话者的性别、年龄、所处的语境等具体因素的影响会使我们在语音的高低、强弱和长短方面形成一定的差异,因而也就不可能为语音规定一个绝对的音高、音强和音长作为惟一的标准。事实上,相对的音高、音强和音长就可以起到区别意义的作用,从而满足我们的需要。如在发汉语普通话中阴平调时,男子和妇女,老人和小孩的绝对音高是不一样的,但只要相对是一个高而平的调子,就不会使人听成其他的调子。语音中的音强音长也是如此。因此,对语言来说.重要的、能起区别意义作用的是相对的音高‘音强和音长,是声音高低、强弱、长短变化之间的对比,而不是绝对的音高、音强和音长.
22.简要说明人类发音器官的构造及其各部分的功能。
人类发音器官曲三部分组成: (1)肺。肺是发音的动力源。当肺部收缩和扩张时,通过支气管和气管呼出或吸人气硫呼吸所产生的气流成为发音的动力。(2)喉头和声带。声带是语音中乐音的发音体,处于喉头当中,是两片富有弹性的唇形韧带褶。噪音的发音体则是参与发音的有关部位。(3)声道。声道是人类发音的共鸣腔,包括咽腔、口腔和鼻腔三邹分。声带发出的微弱的声音,通过共鸣腔的调节和共鸣放大作用,才能成为人耳能听见的各种声音.
23,如何理解语音的心理属性?
语音与人的心理活动之间的密切联系就是语音的心理属性。人的听觉器官和大脑听觉中枢对语音的发音和声波的感知是语音心理属性的重要方面。实验证明,作为心理现象的主观听觉和语音的客观声学效果之间并不总是一对一的关系,语音声学要素的变化并非都能在听觉上得到对等的感知。实验还证明.听觉感知具有很强的选择性和概括性。
24. 国际音标有哪些优点?
国际音标的优点有: (1)根据“一个音素只用一个音标表示,一个音标只表示一个音素”的原则制订,音素和标写音素的符号一一对应,没有标音含混的缺陷。(2)它的符号是以世界上很多民族通用的拉丁字母为基础.或直接采用拉丁字母,或把两个拉丁字母合为一体,或把拉丁字母倒写,或把拉丁字母稍加变形,只有当拉丁字母不够用时才采用一些希腊字母和别的符号。因此它的符号不仅形体简单清晰而且接触过拉丁字母体系的人学习和应用起来比较容易。〔3)它的符号比较完备,不仅可以标写各种音素,而且还有一套附加符号,可用来标写语音在音高、音强、音长以及各种特殊色彩方面的特征,能够精确地记录世界上各种语言的语音。
25. 使用国际音标应注意哪些问题?
使用国际音标时应注意的问题有:(1)要注意把音标与字母区别开来。(2)要注意把形体相似的音标区别开来(3)要了解国际音标记录语音有宽式和严式的区别。
26. 为什么说元音音质的差别主要是由共鸣腔的不同形状决定的?
语音中的音质的不同取决于三个因素:发音体、发音方法和共鸣器的形状。所有元音的发音体都是声带,发音的方法都是让肺部呼出的气流冲击声带,使声带发生振动然后使气流毫无阻碍的通过声道.因此元音音质的差别主要是由共鸣腔的不同形状造成的。
27. 元音和辅音有什么区别?
元音和辅音的区别表现在四个方面:C1)发元音的时候,声道完全开放,呼出的气流在整个声道内顺利通行而不受任何阻碍;发辅音的时候,声道的某一部位封闭起来而形成阻碍气流必须克服这种阻碍才能通过.这是元音和辅音最主要的区别 C2)发元音的时候,发音器官的各个部分的紧张程度是均衡的;发辅音的时候要形成阻碍不让气流外出,因而形成阻碍的部位就会特别紧张。(3〕发元音的时候,呼出的气流畅通无阻因而气流较弱;发辅音的时候呼出的气流必须冲破阻碍才能通过。因而气流较强(4)发元音的时候,声带振动,发辅音的时候,有的振动声带,有的不振动声带。
28. 辅音的发音方法包括哪些内容?
发音方法是指发辅音时形成阻碍和克服阻碍的方式以及其他方面的变化,狭义的发音方法只是指辅音发音时形成阻碍和克服阻碍的方式,广义的发音方法还包括声带振动不振动、送气不送气等发音特征。
29. 应该从哪些方面去分别把握舌面元音和辅音的特征?
C1)舌位的前后、高低和嘴唇的圆展这三个方面的因素共同决定一个舌面元音的音质,任何一个方面的变化都会改变元音的音质,因此我们应该从舌位的前后、高低和嘴唇的圆展三个方面去把握元音的音质(2)发音部位和发谙方法共同决定一个辅音的特征,任何一个方面的变化也都会改变辅音的音质,因此我们应该从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两个方面去把握辅音的特征。
30. 如何理解音位和音素的区别?
(1)音素是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音位是从语音的社会功能的角度划分出来的语音单位,是特定语言或方言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最小的语音单位(2)音素的划分是依据音质(物理属性)的差异,音质的不同便可以看作是不同的音素。音位是从辨义功能〔社会属性)的角度划分出来的语音单位,因此功能方面的语音单位〔音位)和音质方面的语音单位(音素)也就不会一一对应因此,若千音质略有不同的音素,只要彼此间的差别不能起区别意义的作用,就可以把它们看作是同一个音类的成员,归井为一个音位,当作一个功能单位来使用。(3)并非所有的音位都是由音素构成非音质音位都不是白音素构成的。(4)音位总是属于特定的语言或方言的,总是特定的语音系统的成员,因素并不专属于哪一种语言或方言,不同的语言或方言可以有相同的音素。
31. 为什么说音位总是属于特定的语言或方言的。
音位总是属于待定的语言或方言的,总是特定的语音系统的成员,不存在超语言或超方言的音位。每种语言或方言的音位都形成一个具有自己特点而不同于其他语言或方言的系统,处于不同系统种的音位是各不相同的,这种不同表现在两个方面:(1)不同系统里有不同的音素,因而具有不同的音位(2)相同的音素在不同的系统中所起的作用不一定相同,因而不同的语言或方言表面上相同的音位实际上并不能对等。
32音位理论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音位理论对具体语盲或方言里的所有音素并非一视同仁,而根据它们在语言或方言中的作用区分出重要的和不重要的。凡是具有辨义功能的,就是重要的,不管它们之间的音质差别多么细微,都必须设立不同的音位,以便严加区分;凡是没有辨义功能的,就是不重要的。对它们就不必严格区分,而可以归并在同一个音位里。这样,具体语言或方言里数目繁多的音素就可以归纳为一套为数有限的音位.从而使语音系统的结构特征得以呈现出来。这就是音位理论的基本原理。
33. 音质音位和非音质音位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音质音位和非音质音位的相同点在于二者都是具体语言或方言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语音单位。二者的不同点是音质音位以音素为材料,通过音质的差别起到辨义作用,而非音质音位通过音高、音强和音长的差别来起辨义作用。音质单位在语音组合的线性序列中都各自占有一个时间段落,因此音质音位又叫做“音段音位”,音高、音强和音长必须依附在音质单位上或音段音位的组合序列上与之同时出现,本身不能存在。因此,非音质音位义叫做超音段音位
34. 音位和音位变体的关系是什么?
音位是从具体音素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功能音类,音位变体则是音位在特定语音环境中的具体体现音位是用来概括反映一组音素的辨义作用的功能单位,音位变体则是在各种语音环境里的实际发音。音位和音位变体的关系可以理解为一般和个别、类别和成员的关系。
35. 音位条件变体之间的差别在语音规范上有什么意义?
音位条件变体的混淆虽不至于使人误解语素或词的意义.但会使发音不规范、不标准因而也会在一定程度L影响意义的表达。例如,在汉语普通话的发音中有些音出现了舌位上的偏差.英语中混淆了发音上的送气和不送气的区别,虽然不至于使听话人误解为别的意义,但由于不符合汉语普通话或英语的发音习惯,也会使人觉得别扭、不地道。因此,音位的条件变体之间的语音差别虽然没有区别意义的作用,但在语音规范上却有着重要的意义
36. 为什么说音位可以定义为一组区别特征的集合?
音位的相互对立和区别,实际上是通过一个或几个语音特征来实现的这种具有区别音位作用的语音特征叫区别特征。语言中的每一个音位都可以分解为几个区别特征,音位之间的对立可以进一步分解为区别特征的对立,由此可见音位的辨义渤能归根结底是由区别特征担负的比如汉语普通话里的“肚子”和“兔子”是靠/t/和/t’/了这两个不同的音位来区别的,/t/和/t'/又是靠“送气/不送气”,这对区别特征来区别的,所以,音位可以定义为一组区别特征的集合
37. 为什么说一个音位具有什么样的区别特征是由特定的音位系统决定的?
一个音位具有哪些区别特征,需要把它放到特定语言或方言的音位系统中去考察,放到与其他所有音位的对立关系中去分析才能确定。因为一个音位需要而且只需要与本语言或方言的所有音位区别开来。比如,汉语普通话的/t/,以"舌尖前”与/p/相区别,以“闭塞”与/n/相区别。以“送气”与/t`/相区别,但并不通过“清音”这个特征与其他音位相对立。因而,汉语普通话/t/的区别特征就是:舌尖前、闭塞、送气。英语中的八/分别以“舌尖前”、“闭塞”、“清”等特征与其他音位相区别,因而英语的音位/t/的区别特征为:舌尖前、闭塞、清,所以,一个音位具有什么样的区别特征是由特定的音位系统决定的。
38. 简要说明“肌肉紧张度说”的内容?
“肌肉紧张度说”是目前在我国比较有影响的关于音节的理论。这种理沦根据发音时肌肉紧张程度的变化来解释音节的形成和确定音节之间的边界这种理论认为,人在发音盼,发音器官的肌肉总是松弛和紧张相互交替的。肌肉每紧张一次.就形成一个音节。肌肉紧张的过程又可以分为渐强、最强渐弱三个阶段,最强阶段叫音峰渐弱阶段和下一次紧张的渐强阶段的交界之处,紧张程度最低,叫做音谷音谷所在的地方就是音节之问的分界处。如【Pai】这一串音,如果发音时肌肉紧张一次,就形成一个音节,如果发音时肌肉紧张两次就形成两个音节
39. 不同语言在音节结构方面的差别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不同语言在音节结构方面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音节的类型语言中以元音为核心的音节一般有四种基本类型。根据音节收尾音素的特征,音节可分为开音节和闭音节每种语言的音节结构类型并不完全相同比如有的语言只有井音节没有闭音节。有的语言的音节包含有辅普群而有的语言则没有这种类型的音节(2)音位在音节中所能占据的位置。在特定的语言中,不同的音位在音节里所能占据的位置可能不同有的音位在音节中的出现位置是固定的,它们只能在音节的某一位置上出现;有的则是不固定的,它们可以在音节的不同位置上出现有些音位可以组合到一起,有些则不可以.
40. 以元音为核心的音节有哪些基本类型?
如果以v代表元音,C代表辅音,那么以元音为核心的音节共有以下四种基本类到, (1)V (2)C一V (3)V-C (4)C-V一C 在这四种基本类型中添加进若干元音或辅音,还可以扩展成各种不同的音节结构类型如V可以扩展为VV,C-V可以扩展为C-VVV等.
41.汉语普通话的音节结构有哪些主要特点?
汉语普通话的音节结构的特点有:(1)具备音节的四种基本类型.但音节中的辅音都不能扩展 (2)闭音节中的收尾辅音只能是鼻音 (3)一个音节中元辅音的数量最多不能超过四个 (4)音节中的元音占优势。 (5)音节具有声调
42. .复元音和几个相连的单元音有什么区别?
复元音和几个相连的单元音有两点区别: (1)复元音的几个成分同属于一个音节,发音时发音器官只有一次肌肉紧张。相连的单元音则各自分属于不同的音节,发音时有几个元音就有几次肌肉紧张。(2)复元音是一个整体,发音时发音器官的运动是连续滑动的,元音的音质是不间断地逐渐变化的,中间会产生一连串的过渡音;几个相连的单元音是彼此的个体,发音时发音器官的运动是跳跃式的.元音的音质是突变的中间没有过渡音。
43. 复辅音不同于复元音的特点是什么?
复元音里的几个元音结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是一个统一的发音过程,复元音的音质变化是逐渐过渡的,几个元音由一连串的过渡音联接在一起;中间没有明确的界限复辅音里的几个辅音并没有像复元音那样一体化它们各有自己的发音过程。复辅音的音质变化是突变式的,彼此之间没有过渡音来联接,中间没有明确的界限。
44. 语流音变中弱化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弱化是指语流中有些音在发音上变弱的现象,主要表现有:(1)辅音的弱化表现为发音阻力的减小就发音阻力来说,清辅音大于浊辅音,塞音飞塞擦音大于擦音因此,辅音的弱化常常表现为清辅音弱化为浊辅音,塞音、塞擦音弱化为擦音。如汉语北京话:喇【IA】+叭〔pA}-}喇·叭【IAbэ】 (2)元音的弱化表现为发音的用力程度减弱就发音用力程度来说.单元音弱于复元音央元音[司要弱于其他元音因此,元音的弱化常常表现为复元音弱化为单元音其他单元音向央元音靠拢或变为央元音,如:妈[mA] 1-妈[mA]妈·妈[mA mэ] (3)在有声调的语言里,弱化音节的声调也会发生变化如:汉语普通话的轻声音节失去原有的调子变得短促.调值根据}1}一个音节的声调而定.
45. 韵律特征有哪些特点?
韵律特征有两个特点:(1)韵律特征的构成要素永远只能和音质成分同时出现,自身不能单独占据一个时间段落。(2)韵律特征的构成要素都是一种对比性特征,对韵律特征而言,重要的不是音高、音强和音长方面的绝对值,而是这方面的相对值也就是通过与同类特征的对比而存在的音高、音强和音长的变化形式和幅度。
46. 音节的音高变化在声调语言和非声调语言中的作用有什么不同?
在声调语言中,每个音节在单说时都有固定的音高形式,音节的音高形式不同,音节所表示的词的意义或语素的意义也就不同比如汉语普通话里许多音节的声母和韵母完全相同,但由于其音高形式的不同(如阴平为55,阳平为35、上声为214、去声为51}而导致了意义的差异。在非声调语言中,音节虽然也可以有高低升降的音高变化但这种音高变化只能起改变语气的作用,而不能区别不同的词义和语素义,比如在英语中的音节,其音高可以逐渐上升表示疑问语气,也可以逐渐下降表示陈述语气,但无论音高怎么变化,单词的意义不会因此而改变。
47. 为什么说调类是根据调值来划分的但是调类的名称却不一定是由调值决定的?
调类是一种语言或方言中声调的类别,也就责当牟念时相同的调值归纳在一起而建立起来的类别。属于同一个调类的所有音节,调值都是相同的。比如汉语普通话里的音节单念时有四种调值,就形成了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四个调类可见I}1类是根据调值来划分的,但是,调类的名称却不一定是由调值决定的。有时候一种语言里各方言的调类名称虽然相同,并不惫味着它们的调值也相同。比如,为了便于说明古今调类的演变以及各方言调类之间的对应关系,现代汉语普通话和各方言的调类沿用了古代汉语的调类名称,因此在它们中间,调类名称相同,调值却往往不同。
48. 为什么说孤立的单个音节无所谓重音或轻音?
人们在说话时,彼此相连的各个音节的轻重并不是完全相等的,而是有轻重音之分。无论是重音还是轻音,都是相对而言的。所谓“重”,是说某个音节与它前后的其他音节相比显得比较突出,所谓“轻”是指某个音节与它前后的其他音节相比显得比较微弱,可见,只有在两个或两个以上音节的对比中,才能产生轻重音现象,因此,重音和轻音虽然总是落在音节上,但是孤立的单个音节无所谓重音或轻音.
49. 为什么自由重音可以有区别意义的作用.而固定重音却没有这种作用?
每一个词里的重音位置虽然固定不变,但在不同的词里重音的位置却可以不同,这种词重音叫做自由重音·也叫做不固定重音或移动重音。不同词里的重音都落在词的同一位置上.这种词重音叫固定重音。因为自由重音可以通过重音位置的不同构成对立所以可以用来区别不同的意义。英语中的一小部分词就是以词重音的不同位置来区别不同意义的:如[ in'stiηkt]意义为详活跃的”。[ instiηkt],意义为“本能”。固定重音不能通过重音位置的不同构成对立,因而不能用来区别意义。
50. .轻音的作用有哪些?
音节组合中某个音节听上去比较微弱的现象叫做轻音。轻音可以同非轻音构成对比,形成对立,因而可以起区别意义的作用.如在汉语普通话中,有的音节组合有无轻音,所表达的意义是不同的。例如:东西,两个音节中,“西”不读轻看时,“东西”,的意义为“东边和西边”,而“西”读作轻音时,“东西”的意思为‘f泛指各种具体的或抽象的事物”,与此相似的还有“老子”、“地道”等。
51. 语调的构成和哪些因素有关?
与全句的意思以及说话人的情感、态度相关的全句的高低、长短、强弱等方面的变化叫做语调口与语调的构成相关的因索主要有三个:(1)句重音。句重音是指出现在句子里的重音包括节律重音和强调重音两种。<2>长短。长短是指句中音节时长的缩短与拉长,可以表达一定的语气或说话人的情绪;(3)高低。高低是指全句音高的高低升降变化。全句的音高变化大体上分为低调和高调两种。
52. 节律重音和强调重音有哪些区别?
句中的停顿把一句话分成若干段落,句中这种以停顿来划分的语音段落群叫做节拍群。在一般情况下,一个节拍群里作为节拍群中心的那个词诺要读得重一些,这种重音就是节律重音节律重音不是说话人有意识地加上去的,而是说话时自然而然地带上的一般来说,节律重音的出现位置是有规律的,是可以预侧的。有时说话人为了突出句中某个需要强调的地方,有意识地特别加重某个词语的读音,这种重音就是强调重音。强调重音不是自然而然地带上的,而是说话人根据表达的需要有意识地加上去的.
53.为什么语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
(1)语汇是一种语言中词和语的总和如果把说出来的话比做高楼大厦.那么词语就是构筑这些高楼大厦的建筑材料。(2)建筑材料的种类多种多样.语汇中的词语的种类也是多种多样的。如语汇包括各神不同类型的词、专有名词、成语、惯用语、谚语等等。<3)一种语言的语汇中词语的数量越多,也就表明这种语言越发达。
54. 语音、语汇、语法三分是怎么回事?
(1)语音,语汇、语法三分是指按服传统语言学的看法把语言结构系统分为语音、语汇和语法三个要素。(2)这种划分的结果包括了语汇部分而没有语义部分,也就是说语义学不,而是附在语汇学中。(3)这种看法有一定的道理,因为语言中的意义的绝大部分是由词语来负载的,研究语义就必须研究语汇但这种分法也有不足,因为在词组和句子中的语音形式或语法形式也可以表达意义,单靠语汇来研究语义是不够的.
55. 语音、语义、语法三分是怎么回事?
(1)语音、语义、语法三分是现代语言学提出的一种新的意见即把语言结构系统分为语音、语义和语法三个要素 C2)这种划分的结果包括了语义部分而没有语汇部分,也就是说语汇学不,把词和语看成一种语言单位,其意义问题归人语义学,其结构问题归入语法学 C3)这种划分的方法也有一定的道理,因为这样一来,所有的语言单位都既有语音,又有语义还都涉及语法间题;反过来,语音、语义和语法可以管所有的语言单位。这种划分方法的不足之处是:一方面语言中的意义有实有虚,其中虚的意义只能看作j吾法现象,可见语义部分也管不了所有的意义。另一方面词和语作为基本的造句单位负载了语言中最主要的意义(语汇意义)口事实上这种二分的方法还需要再加上一个“词典(词库)’,部分,专门用来研究语汇。
56. 词的语汇学分类的角度大致有哪些?
(1)根据词的音节数量分类,把词分为单音节词、双音节词和多音节词。(2)根据词的语素数量分类,把词分为单纯词和合成词两类.(3) 根据词的音形关系分类,把词分为不同音不同形的词、同音词、同形词等等。(4)根据词的地位和用途分类。a、根据词的重要程度,可以首先分出基本语汇和一般语汇,一般词汇又可以根据词的不同来源分出新造词、古语词、方言词和外来词等几类。b、根据词的使用频率,可以分出常用语汇和非常用语汇。c、知根据词的使用范围可以分出通用语汇和专用语汇。
57. 现代汉语的词的双音节化倾向的作用有哪些?
现代汉语的词的双音节化倾向的作用有: (1)使得现代汉语中同音词减少。(2)使得现代汉语中多义词减少(3)起到韵律的作用。
58. 单纯词、合成词与单音节词、多音节词的关系是什么?
单纯词与单音节词、合成词与双音节词或多音节词(统称多音节词)之间有一定的联系,但还不是相同的概念,以汉语为例 (1)单音节词基本上都是单纯词,但是单纯词却不限干单音节词,也就是说单纯词既包括由一个单音节语索构成的词也包括由一个多音节语素构成的词(如音译外来词等)。(2)合成词绝大多数是多音节词,但多音节词却不一定是合成词。
59. 同音词和同形词的关系是什么?
4.语音相同的词叫做同音词,语形相同的词叫做同形词语言中大多数词是不同音也不同形。语言中的“同音词”和“同形词”交叉起来有三种情况:(1)同音不同形,如‘意义”和“异议”、“原因”和“元音”。(2)同形不同音,如“好,’(好同志/好吃甜的) <3}又同音又同形如“制服”(穿制服/制服敌人).
60. 汉语同音词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汉语同音词产生的原因有(1)语音偶合。如“瓦”〔砖瓦/二十瓦的灯泡)(2)历史音变。如“事”和“试”(3)词义分化。如“管”(水泥管/管闲事)
61. 基本语汇的特点是什么?有哪些主要类别?
(1)基本语汇的特点有:①产生的历史长②使用的范围广,③构词的能力强 (2)基本语汇的主要类别有①表示自然现象和事物的词,如“天”、“山”。②表示生产和生活资料的词,如“房’、“车”③表示基本的动作行为和性质状态的词,如“走”、“好”④表示时令、方位、数量指代、亲属关系的词,如“南”、“秋”⑤一部分虚词,如“的”、了”
62. 一般语汇的特点是什么?有哪些主要类别?
(1)一般语汇的特点有: 产生历史较短;使用范围较窄;构词能力较弱。(2)根据词的不同来源,一般语汇分出的类别有:a、新造词,指过去没有而新创造出来的词,又称新词.如“克隆”。b、古语词.是指古代就已产生,但又不算基本语汇,现在只是偶而还使用的词,如“丞相”、“俸禄”。c、方言词,指在某一地域方言中使用的词语叫做方言词。如“尴尬”。d、外来词,也叫借词,指一种语言从外族语言中翻译或借用的词如“扑克”。
63. 新造词包括哪些类别?
广义的新造词有两种:(1)利用原有的词并按照通常的构词方式创造出来的词。如"电扇"就是利用原有的词“电”和“扇”作为语素,并按照偏正形式构造的一个新词。(2)原有的词在使用的过程中产生了新的意义和用法.如汉语中的“宰”用来表示商家不道德地卖高价等
. 古语词包括哪些类别?
古语词包括两类:(1)现实生活中已经消失的事物或现象的名称。这种词又称“历史词语”(2)古代的事物或概念现在还存在,但已经由别的词语替代了,这种词又称“文言词语”。
65. 汉语吸收外来词的手段有哪些?
汉语吸收外来词的手段主要有:(1)纯粹音译,如“麦克风”.“沙发”;(2)半音译半意译,如“新西兰(Newzealznd)"。是一半音译一半意译;“吉普车”是一半音译一半注释;(3)音译兼意译,如“香波”、“可口可乐”。
66.怎样确定常用词?
常用词是根据词的使用频率(即“词频”)来确定的,使用频率高的词就属于常用词,词频的统计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先确定一定数量的词,然后看它们在一定语料中所占的比例,一般能达到75%—80%比例的词就是常用词。另一种方法是先确定一批语料,然后按照重复出现高低取其中一定数量的词。
67. 怎样区别通用语汇和专用语汇?
.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区别通用语汇和专用语汇: C1)通用语汇和专用语汇是从词的使用范围上来说的.全社会普遍使用的词语就是通用语汇,只在某些领域或只是一部分人使的词语就是专用语汇。〔2)基本语汇、常用语汇肯定是通用语汇,一般语汇中的新造词古语词、方言词和外来词的绝大部分也是通用语汇。专用语汇主要是指科技术语和行业语这两类。此外,专用语汇还包括隐语、特定级的习惯语和禁忌语等。(3)通用语汇和专用语汇之间也不是截然对立的,一方面所有专业、行业中也都要使用通用语汇,另一方面有很多科技术语和行业语也往往有可能转化为通用语汇。
68. 汉语的惯用语有哪些特点?包括哪些类别?
惯用语是指表达习惯性比喻含义的固定词组。汉语的惯用语多为三个字的词组形式从语法上看,惯用语多为动词性的(如“跳龙门,’)和名词性的(如“领头羊与;从语义上看,惯用语有贬义的(如“走后门”).也有褒义的(如‘打头阵,’)。汉语中还有一种由两项成分固定搭配常常用作状语表达特定动作方式意义的比况语,也可归入质用语(如“一板一眼”)。
69. 成语有哪些特点,包括哪些类别?
成语是汉语中特有的而且最大量使用的熟语形式。成语大多数为四字格,而且成语大多数是有出处的可以分为以下几类根据成语的来源,大致(1)来自历史事件,如“负荆请罪”、“破釜沉舟”(2)来自寓言故事,如“自相矛盾”、“刻舟求剑”。C3)来自名言名句,如‘于舍生取义”、“物换星移”.(4)来自口头用语,如“手忙脚乱”,“欢天喜地”C5)来自当代社会的流行用语,如“自力更生”、“百花齐放.
70. 歇后语有什么特点?
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熟语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生动形象的语句。歇后语由两部分组成,一般只说上半句。下半句略去,利用谐音或比喻双关来表达某种意义,这种意义有的比较明显,有的则有些像猜谜语。
71. 怎样理解语素是“最小的音义结合的语言单位”?
要理解“语素是最小的音义结合的语言单位”.就要搞清楚语素的“最小小”和“音义结合”两个特征。(1)语素的“最小”要从音义结合的角度来看,如汉语中的一个语素,如果只考虑读音,不考虑意义,往往可以分成更小的“音素”和声调,虽然得到了更小的单位,却是只有语音而没有意义因而不是语素,如果只考虑意义而不考虑读音,一个语素还可以分解为更小的单位,但由于这些单位只有意义而没有语音,因而也不是语素。(2)语素是“音义结合”的语言单位,说明语瓤淋意义.这里的“有意义”,既包括比较容易体会的实在的意义,也包括比较抽象的语法意义。
72. 汉语语素可以根据不同的角度分出的哪些类型
根据不同的角度汉语语索可以分出的类型有(1)成词语素和不成词语素。成词语索是指在某些情形下可以直接成词,即可以单用的语素。不成词语素是指不能单独成词,即不能单用的语素。(2)自由语素和黏着语素。自由语素是指既可以单独成词又可以单独说出来的语素。翻着语索是指不能单独成词,或者是可以单成词但不能单独说出来〔虚词)的语素。(3)定位语素和不定位语素‘定位语索是指在最小的合成结构(词结构或者词组结构)中位置固定的语素。不定位语素是指在最小的合成结构中位置不固定的语素。(4)实义语素和虚义语素。实义语素是指有实在的词汇意义,或者说本身直接负载了词汇意义的语素。虚义语素是一般不具有实在词汇意义的语素,或者说语素本身不直接负载意义,但当与其他成分组合成词或更大的单位时,才能使词或更大的单位获得某种新的意义。
73. 外语语素同汉语语素比起来具有的哪些特点
外语语素同汉语语素相比具有的特点有:(1)外语的语素与汉语的语素分类上大体是一致的。因为任何语言的语素也都有成词和不成词·自由和不自由、字位和不定位、实义和虚义的区别。(2)外语的语素与汉语语素也有不对应的地方。比如英语中的“—ly,—tion,—ness”等专门构成词的语法类别的语素很多而汉语中除个别词后面能加“子、而、头”而构成名词,个别词后面能加“一化”而构成动词外,几乎没有这类语素。 (3)汉语中的实义不成词语素,在古代汉语中其实都是词,现在偶尔也可以当词来使用,并且具有实在的意义而与汉语中这类语素大致对应的英语中的实义不成词语素(如di:一,- er等),从来也不是词,而是构词的词级,意义也不是特别实在。 (4)英语等语言中的语素与汉语语素最大的不同还在于表动词时态的成分不是的虚词,而是词尾的形式,汉语中没有纯粹是语法形式的词尾语素.
74. 变性成词包括哪些类别
变性成词就是语素转变词性而形成另一类词0狭义的变性成词是指语素的形式相同而语法功能不同的兼类词,广义的变性成词还包括由于轻重音的位置变化和元音的交替变化而形成的另一类词。
75. 变形成词包括哪些类别?
变形成词包括两种情况: (1)逆序成词。把原来只有合成词形式没有单纯词形式的词,反向截取其中一个语素再形成单纯词的构词方式叫做逆序成词。(2)简缩成词。简缩成词就是把词组进行简缩井且定型为典型的单纯词。
76. 构词中复合词的类型有哪些?
构词中复合词的类型有五种: (1)陈述式复合词。如“手生,',`earthquake(地震) (2)偏正式复合词。如“书包”、"blueprint(蓝图)” L3)支配式复合词。如“整容,、"carryall(提包}”,(4)并列式复合词。如“打击”、‘downfall(垮台)” (5)补充式复合词如“提高”、“摧毁,’.
77. 构词中派生词的类型有哪些?
构词中派生词的类型有四种: (1)前缀式派生词如“阿姨,、“im- possible(不可能的)” (2)后级式派生词。如“作家”、actor(男演员)”。 C3)中缀式派生词。如"pu-la一tuk(马来语,啄木鸟)”。 (4)多重派生词。如.可行性”、“un- friend-ly〔不友好的)”。
78. 不同的词级语素的作用有哪些一致的地方和不一致的地方?
词缀语素的作用一致的地方表现为:它们本身都没有太实在的意义,但又能表示某种抽象的构词意义。词缀语素的作用不一致的地方为:前缀在构词中通常只改变词的抽象意义,不改变词的词类,后级在构词中除了改变词的抽象意义也往往改变词的词类.
79. 汉语构词中重叠词的类型有哪些?
汉语构词中重叠词的类型有三种:(1)名词性重叠词,如.‘哥哥”、“娃娃”(2)副词性重叠词如“稍稍”、“渐渐”(3)多重重叠词·如嘻嘻哈哈“安安稳稳’’
80. 重叠词与叠音式单纯词和重叠式词组(语法的重叠形式〕有什么区别?
(1)重叠词与叠音式单纯词的区别是:叠音式单纯词的意义不能再分解,本身只是一个语素;重叠词是词根语素通过重叠形式而构成的新词,本身不只是一个语素构成。(2)重叠词与重叠式词组(语法的重叠形式〕的区别是:重叠式词组(语法的重叠形式)通过重叠可以增加某些语法意义,而重叠词中的语素通过重叠却不增加任何语法意义。
81. 如何理解狭义的构形和广义的构形?
构形实际土是形态丰富的语言中的一种语法现象,也可以看作是构词的一种特殊形式。狄义的构形只是抬纯粹的词尾形式,比如英语中的“一:(表示第三人称单数的动作),—ing(进行时)”等。这些词尾附着在词的后面既不产生新词,也不改变词类,只是起到某种语法作用广义的构形还包括附加表示词类特征的后缀形式,例如英语中的“一ti。二,一1尸等这种词缀虽有构词作用,但更主要的是具有标示词类的语法作用,因而可以包括在广义的构形之内。
82. 汉语中哪些语素的组合会产生词和词组区别的问题?
当两个(或以上)全部为既能成词又能充当构词语素的成分(即成词的自由的实义语素)组合成一个语言片断时,才会存在判定它研究是不是词组的困难,从而产生词和词组区别的问题。
83. 为什么说语法具有高度的抽象性?
所谓“抽象”指的是对具体东西进行类的概括。语法规则实际上就是对人们说的话中的单位、结构和关系的某种类的概括,包括从词的用法对语法单位类别的抽象、从结构形式对语法关系类别的抽象和从形态或格式对语法意义类别的抽象等。正因为语法规则具有抽象性,它才是一种概括的规则即语法不必去管一个一个具体的词语和句子,只需处理一类一类的现象,有了抽象的语法规则,人们在说话时才可以由此及彼,以类相从,在由各种类别构建的单位、结构和关系的框架内造出一句一句“合格”的话来。
84. 为什么说语法具有强大的递归性?
所谓“递归”指的是相同的规则可以在同一结构里重复套用。语法规则实际上就是一种有限手段可以反复使用的规则。正因为语法具有递归桂,它才是一种简明的规则,只需重复使用有限的儿条规则就能管住大蓄的现象有了递归的语法规则人们在说话时才能举一反三,以简驭繁,以有限的规则手段造出一句一句无限多的话来。
85. 为什么说语法具有严密的系统性?
所谓“系统”指的是语法规则具有推导性和解释性。语言中的每一条语汰规则并不是起作用的一条规则之外往往还有另一条规则管着。正因为语法具有系统性,它才是一种有解释力的规则,即语法规则环环相扣,一条规则受另一条规则的制约,或另一条规则补充这一条规则,有了系统的语法规则,人们说话时才能形散神聚,变而不乱。造出一句一句复杂多样但又严密有序的话来。
86. 为什么说语法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所渭“稳定”指的是语法规则与语音、语汇这样一些与地域差异、社会发展关系十分密切的语言要紊比较起来,变化现象比较少变化过程也十分缓慢口正因为语法规则具有稳定性,它才是一种有效的规则,即规则一旦形成就不大可能随意增加或废止,有了稳定的语法规则,在相当时期和范围内人们在说话时才可能心照不宣,运用自如,造出一句一句顺利进行交际和相互理解的话来。
87. 历时语法和共时语法的区别是什么?
历时语法和共时语法是根据语法研究的不同材料区分出来的。历时语法指的是从语法发展变化角度纵向地、动态地研究语法,研究的重点是某些语法现象在特定时间过程中产生和消失的原因和规律如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在语法方面的发展变化就是历时语法要研究的。共时语法指的是从某一时期存在的语法现象的角度横向地、静态地研究语法.研究的重点是某一语言在特定的空间范围内的语法表现形式和语法规则系统。如对现代汉语这一汉语发展的某一阶段的语法系统的研究就属于共时语法。
88. 教学语法和面向信息处理的语法有哪些区别?
教学语法和面向信息处理的语法是根据语法研究的用处区分出来的。教学语法研究的结果面对的是人,即建立起一套用词造句的语法规则体系用来进行语言教学。教学语法的特点是规范和实用,定义和说明要求具有简明性和可接受性,即这种语法系统要充分考虑人的特点:一方面由于人的理解力有限而不能太复杂,另一方面又因为人毕竟有一定的理解力而不需太多太细。面向信息处理的语法研究的结果面对的是机器,即建立一套可以自动识别和操作的语法规则体系用于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面向信息处理的语法的特点是精礁和可靠定义和规则必须具有推导性和可验证性。这种语法系统要充分考虑计算机的特点,一方面计算机有很强的什算能力,这就允许给出的语法规则是比较复杂的,另一方面计算机不像人那样具有某种智能,所以提供的语法规则又必须是非常严格和细致的。
.普遍语法和个别语法的区别是什么?
普遍语法和个别语法是根据语法研究的理论意义划分出来的。 普遍语法指的是对人类语言的语法共性的研究其意义在于发现人类语言同的语法机制普遍语法在大的方面从心理生理、病理等学科角度来证明语法具有某种普遍制约因素,从较小的范围看.普遍语法从语法现象本身的角度来证明语法具有某种普遍的内容和形式个别语法是指对个别语言语法的研究,它既包括研究一种语言的语法系统,也包括研究一种语言中与其他语言不同的语法特点,这类研究的意义在于发现各种语言独特的语法现象。
90. 为什么说方言语法实际上是共时语法现象反映厉时语法现象?
共时语法现象与历时语法现象不是完全割裂的,而是有联系的,因而把语法分为共时语法和历时语法只是一种相对的划分方法以方言语法现象为例从共时的角度来看,一种语言的各种方言都是从这种语言的古代形式发展演变而来的,而各方言发展演变的过程是有快有慢的.有的保留古代语言的语法现象少些,古今差异大些,有的则保留古代语言的语法现象多一些,古今差异小一些。这样,一种语言各方言在语法上的共时差异,就恰恰反映出这种语言的历时语法变化。
91. 词法规则和句法规则有哪些区别?
(1)词法规则和句法规则是传统语法学把语法分成的两个部分 C2)词法也称形态学,主要描写词的形态特征和变化规则,有时也把构词问题和词类问题当作词法的一部分。句法也称造句法,主要说明句子成分和句子类型 <3)传统语法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形态变化比较丰富的印欧语所以传统语法讲词法的内容很复杂关于句法的内容就很叶简单。
92. 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结构语法学把语法分成两种规则: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 (1)就所有语法成分之间的关系而言从线性的某个位置看都是相互如何搭配的关系,这就是组合规则,组合规则是语法结构的构成规则;从线性的某个位置看,都是相互能不能替换出现的关系,这就是聚合舰则,聚合规则实际上是语法成分的归类规则。 (2)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是相互依存的一方面可以说每个语法成分都处在既可能跟别的成分替换又可能跟别的成分连接的关系之中,也就是说每个语言成分既处在组合关系,又处在聚合关系中。另一方面,聚合规则是潜在的,一个聚合体可以看作是某种语言成分的在理论上形成的类别。而组合规则是现实的,一些语法成分组合起来以后总形成一个现实的语言单位
93. 什么是核心语法和外围语法?这种分法的好处是什么?
核心语法和外围语法是把语法分成的两个层面,现代形式语法学较多采用这种分法。核心语法仅指句法结构规则,外围语法则包括与语法有关的词语知识、语义知识和语音知识。这种分法一方面把语法的范围缩小了,因为核心语法只管语言片断是不是合乎结构上的规则,而规则本身只有非常抽象的儿条故核心语法又叫做小语法;另一方面又把语法的范围扩大了,因为外围语法要管词语的搭配、意义的表达和语音的实现等这就是所谓的大语法。 这种分法的好处是一方面建立核心语法使得语法规则在一定范围内构成简单、严格的语法系统,使规则在某种语盲中具有普遍性另一方面通过建立外围语法使得很多与语法有关的因素,特别是词语本身的构造和词类问题,词语之间的意义和搭配问题,句子的表达和理解间题等都被分离出来,这些则在不同的语言中可能表现出自己的某些特点。这种语法分类是一种较新的观点,在理论和方上有重要的意义,也适用于各种语言。
94. .作为一种词法手段的词形变化包括哪几种情况?举例说明
作为一种词法手段的词形变化包括四种情况: (1)附加。即在词的前面、中间和后头加上词缀(词尾)。如:look/looked(看): (2)屈折,即词的内部发生语音的交替变化如;foot/feet(脚), (3)异根,即换用不同的词根构成相同意义的词。如:little/less/lest(少)声 (4)零形式,即相对干词形变化的词的原形形式,如;k$ok(看).foot(脚)
95. .词的轻重音有什么作用?
词的轻重音是指通过词的某个部分重读或轻读而产生一定语法意义的形式。在有的语言中,重音或轻音可以产生一定的语法意义,一般说来,重音的形式更为重要。例如,在英语中可以利用词的重音区别词性,如:e' coed记录,动词/record(记录,名词)。在有些语言中轻音也有语法作用,比如汉语较多利用轻声的形式,如汉语有些语素相同的组合形式,既可能是词组也可能是词,意义也不同,还可能是不同的词性卜往往就可以利角是否包含轻声的成分来区别,如“东西(词组)/东·西(词)”,“地道(名词)/地道〔形容词)”等.
96. .词的重叠有什么作用?
词的重叠是通过词或词中的某个语索重复使用而产生一定语法意义的形式。词的重叠可以产生一定的语法意义,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表复数或“逐个,.的意思。如马来语名词重叠表复数,汉语中的名词或量词重叠表“逐个,的意忽,如“人/人人,、场/场场”等。 t2)表短时和尝试的意思,如汉语中的“想/想想,、“体验/体验体验”等 (3)表程度增加的意思,如“干净/干干净净”、“雪白/雪白雪白”等.
97. 体词性范畴有哪些表现形式?
体词性范畴是词法范畴的一个类别,是指名词的词形变化形式表示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C1)"性"范畴,即在某些语言中表示人或事物有关性属的一组特征。(2)“数”范畴,即表示事物数量的一组特征.(3)“格”范畴,即表示名词与其他词的语法结构关系的一组特征。(4 )“有定和无定”范畴,即表示名词指称性质的一组特征
98. 谓词性范畴有哪些表现形式?
谓词性范畴是词法范畴的一个类别.主要指动词的词形变化形式表示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儿种表现形式: <1)“时”范畴,即表示动词所反映的动作发生的时间和说话时间的关系的一组特征 (2)“体”范畴,即表示动同所反映的动作行为进行的状况的一组特征。 (3)“态”范畴,即表示动词与主语名词之间的施受关系的一组特征; (4)“人称”范畴,即表示动词和名词主语之间一致关系的一组特征。
99.类别范畴有哪些表现形式?
类别范畴是句法范畴的一个类别,是由语类和语类选择形式表示的语法意义。有两种表现形式: (1词的语法类别意义,比如建立名词的类表示人或事物的意义,建立动词的类表示动作行为的意义等.(2)某类词与某类词组合的意义,比如名词加动词就产生人和事
物被陈述的意义动词加名词就产生人或事物被支配的意义。
100. 关系范畴有哪些表现形式?
关系范畴是句法范畴的一个类别,主要指通过虚词和语序表示语法结构关系的语法意义。有两种表现形式: CI)用虚词表示语法关系意义,如“我的老师”是偏正关系,“我和老师”是联合关系 (2)用语序表示语法关系意义,如“天气好”是主谓关系,.‘好天气’少是偏正关系。
101. 语法手段和语言类型有什么关系?
根据语言所使用的语法手段,可以把人类语言分成两大类 C1)主要使用词形变化、词的轻重音等语法手段的语言叫做综合性语言,如俄语、德语 (2)主要使用虚词、语序等语法手段的语言叫做分析性语言,如汉语、藏语
102. 综合性语言和分析性语言在语法范畴方面的差异是什么?
综合性语言和分析性语言在语法范畴方面的差异是:一般说来,综合性语言词法范畴的内容比较丰富,或者是用词法范畴覆盖了在另一些语言中属于句法范畴的意义。分析性语言句法范畴的内容比较丰富,或者是用句法范畴畏盖了在另一些语言中属于词法范畴的意义。
103. 怎样看待语素的语法地位?
语素是一种最小的语法单位,在语法中的地位和作用并不特别重要。一方面从形式的角度说它只是用来构词的单位,本身很难建立聚合类和组合类。另一方面从意义角度说语法分析也不太需要语素这个语法单位。语素的聚合分类和语素与语素的组合关系,也可以看作是语汇问题,不在语法部分讨论。
104. 各种语言词类划分的结果有哪些特点?
各种语言词类划分的结果有以下几个特点:(1)各种语言都有一些共同的词类,也有一些特殊的词类。 (2)各种语言的主要词类都可以根据某些共性往上归大类.也可以根据某些个性往下分小类 (3)各种语言都有一些词是典型的某类词,也有一些词可能是边缘的或跨类的词。
105. 造成各种语言存在着共同的词类和特殊的词类原因是什么?
(1)造成各种语言存在着共同词类的主要原因在于共同性词类与自然界的某些基本属性有密切关系。比如任何语言都得表示人或事物,所以都要有名词,任何语言都得表示动作行为,所以都要有动词,任何语言都得表示性质或状态,所以都要有形容词和副词等等 <2)造成各种语言存在着特殊的词类原因有两个方面: ①相同的语法意义在不同的语言中可能用不同的语法形式来表达。比如同是“有定无定”的语法意义,汉语用不同的语序来表示,英语则用不同的冠词来区别 ②一种词类是否严格区别不同的小类。比如汉语中传统的形容词又可分出形容词、状态词和区别词等几个小类、。
106. .基本词组中的“基本”有哪些含义,有哪些结构类型?举例说明
C1)基本词组的“基本”有两个意思:一是因为都是可以充当句法成分的词类,实词与实词的关系意义比较实在,所以语法分析时都必须作为组成成分;二是因为实词差不多是各种语言都有的词类,所以这种词组也是各种语言几乎都具有的结构类型。(2)基本词组主要包括以下五种类型: ①主谓词组,即两个成分之间具有说明和被说明关系的词组,被说明成分是主语,说明成分是谓语如“汽车开走了”、“I know the fact(我知道这个事实)’, ②动宾词组{又称迷宾词组),即两个成分之间具有动作和所支配事物的关系的词组,动作成分是述语,被支配的成分是宾语。如“打电话”、"read the book(读那本书)” ③偏正词组,即两个成分之间具有修饰和被修饰被关系的词组。偏正词组又包括两小类:中心语是体词时叫做定中偏正词组,如“书写工具”、"blue sky(篮天)”,中心语是谓词时.叫做状中偏正词组,如“非常丰富”,"very good(很好)”等。④动补词组(又称述补词组。即两个成分之间具有森行为和补充说明关系的词组。如“看清楚”、“翻过去’,等 ⑤联合词组.即两个成分之间具有并列的或互不从属关系的词组。如“改革开放”、"war and peace(战争与和平)”等。
107. 特殊词组中的“特殊”有哪些含义?汉语中的特殊词组有哪些类型,举例说明
(1)特殊词组的“特殊’,有两个意思:一是因为虚词一般不充当句法成分,实词与虚词的关系意义比较抽象,所以语法分析时虚词往往可以忽略不计,二是虚词常常包括各种语言中专有的虚词词类,所以不同语言就可能有不同的特殊词组. <2)汉语中的特殊词组有以下一些类型: ①助词词组。如“看过”飞“拿着”等②语气词词组。如“是吗妇、“来吧”等③方位词组。如“教室里”、“马路边”等④介词词组如‘l在山上〔唱歌)”、“跟大家(商量)从等。⑤数量词组。如“一台(电视,”、.“走)一趟”等⑥“的”字词组口如“喝的”、“别人送的”等。
108. 划分词组层次的原则是什么?
划分词组层次的原则有两个: (1)成结构即任何时候切分的两边都必须能互相组合成词组结构 (2)有意义即任何时候切分的两边都不但要有意义,而且必须是本来词组中词语的搭配意义。
109. 什么是动词谓语句?在英语和汉语中动词谓语有哪些下位句型
(1)动词谓语句是由动词性词语充当谓语的主谓句,是各种语言中最主要的主谓句类型,动词谓语句可以包括许多种下位句型。 (2)英语中的动词谓语句主要有七种类型: ①SV句型 ②SV0句型 ③SVC句型 .SVAd句型 )SVOO句型 ⑥SVOC句型 ⑦SVOAd句型 (3)汉语中的动词谓语句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①无宾语句 ②带宾语句 带宾语句又可以分为带谓词宾语句和带体词宾语句: 带体词宾语句又可以分出带单宾语句和带双宾语句。
110. 如何区分汉语中的不完全主谓句和非主谓句?
不完全主谓句与非主谓句是和完全主谓句相对的两种句型只要能够补足缺少的成分而构成主谓句.或者说需要依赖一定的语境和上下文的补充才能表达完整意思的句子就是不完全主谓句,或者叫做省略句.如,’(我)去过(北京)”不具有主谓词组的结构形式但一般又不需要或不能补出成分,或者说不需要语境和上下文的补充就能表达完整意思的句子就是非主谓句.如“禁止通行”等.
111. 复杂结构单句、复谓结构单句与复句有什么区别”
(1>包含着从属或降级主谓结构的内部结构复杂的单句叫做复杂结构单句.如叫我去北京的车票已经买好了”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关系非常紧密的主谓结构构成的外部结构复杂的单句叫做复谓结构单句,如‘上级派我到这里工作” (2)复句就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互不从属的主谓结构(包括省略了某些成分的主谓结构)组成,表达多个相互关联的较完整的意义,并且中闻有较小停顿〔书面上用逗号、分号等标点符号表示),或有特定的连接词连接,句子前后有较大停顿(句末用句号、叹号等标点符号表示)的句子.C3)可以看出,复杂结构单句、复谓结构单句和复句都可以有较为复杂的结构(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主谓结构)表达较多的意义,因此有多少主谓结构和表达多少意义并不是区分复杂结构单句、复谓结构单句和复句的最主要的标准,它们的区别主要在于句中是否具有停顿和关联词.如“他站起来穿上外衣出门了”是复谓结构单句,而“他站起来,穿上外衣,出门了”就是复句.
112. 复句的主要意义关系类型有哪些”举例说明。
复句的主要意义关系类型有以下几种: (1)并列关系。如“他去旅游,找也去旅游” (2)选择关系。如“要么他去旅游,要么我去旅游” (3)递进关系如“不但他要去旅游,我也要去旅游” (4)连贯关系巴如“他先去旅游了,随后我也去(旅游)了” C5)因果关系。如“因为我不让他去旅游,所以他留在了家里。” C6>转折关系。如“虽然我不让他去旅游.但他还是去〔旅游)了” (7)条件关系。如“只有我让他去旅游,他才能去旅游” (8)假设关系。如“如果我不让他去旅游,他就不去(旅游)” C9)让步关系。如“就算我不让他去旅游他还是要去〔旅游)的。”
113. 多重复句和句组有什么区别?
多重复句和句组的区别有三点: (1)构成多重复句的几个句子,说的是关系密切的一件事;构成句组的几个句子,具有相对的意义。 (2)构成多重复句的儿个句子之间有相互关联的连接词构成句组的几个句子中间没有特定的连接词 (3)多重复句的末尾只有一个较大的停顿(书面上用一个句末标点符号),句组的中间含有多个较大停顿(书面上分别用几个句末标
点符号) 。
114. 句组有哪些语法作用
(1)句组对所包含的句子的语法结构和语义关系会有制约作用 (2)句组的表达本身实际上也是一种语法功能
115. 句组的主要意义关系类型有哪些?
句组的主要意义关系类型主要有三种: <1)后句主题重复前句的主题,即句组中一个主题连续平行发展,可用“主题1一主题2”来表示 ( 2)后句主题紧接前句中的某个内容,即句组中主题、述题首尾相继发展可用“主题1—主题2"来表示· (3)后句改成另一个新主题,也可以看作句组中前句主题和述题共同发展出新的主题,可用“全题1+述题1~主题2"来表示。
116.为什么说同语言形式的结合是语义的基本特征?
语义就是语言的意义,是语言形式表达的内容。同语言形式的结合是语义的基本特征. (1)在实际生活中,人们还可以利用语言以外的方式<如手势、面部表情等)来传递意义,这些方式都不是语言形式,他们所表达的内容就不算语义。(2)只有语言形式表达的意义才是语义门语言形式义包括语汇形式和语法形式,语汇形式表达的意义叫做词汇意义,语法形式表达的意义叫做语法意义。
117. 为什么说在语义中,句义和词义具有突出的地位?
在语言里,语素、词、同组和句子等各级语法单位的意义都是语义,其中句子的意义和词的意义具有突出的地位 (1)句子是言语交际的基本单位,句义是更大单位意义的基础(2)对词义的正确理解是理解句义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正确把握句中词语之间的关系意义的关键。
118语境意义和语言意义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要区分二者?
(1)语言形式所表达的意义有一般与个别、稳定与临时的分别语言形式本身所表达的一般的、稳定的意义叫做语言意义。语言形式在特定的交际场合和知识背景等语境因素的作用下所表达的个别的、临时的意义叫做语境意义。如“书”表示“装订成册的著作”,就是这个词的语言意义。“书”在不同的上下文和交际场合中又可以具体指称不同内容、不用作者的具体的著作,这就是这个词的语境意义 (2)-般说来语言学中的语义研究,具体地说就是以语义为研究对象的语义学研究,其研究范围只包括语言意义而不包括语境意义。因而区分二者对明确语义学的研究对象有重要意义。
119. 怎样使表达概括意义的语言形式有具体的所指?
语言形式所表达的意义都是概括的、一般的,而在日常的交际活动中人们所谈论的对象却往往是个别的、特殊的,要使表达概括意义的语言形式有具体的所指就需要依靠上下文和交际环境对语言形式所指起的限定作用。
120. 什么是词义的模糊性?举例说明。
模糊性是指词义所反映的对象只有一个大致的范围,而没有明确的界限例如“中午”的意义是“指白天十二点左右的一段时间”.没有一个精确的时间上的限定。又如“冷”的一项意义是“温度低",而对“冷”的具体温度却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定.
121. 什么是语义的民族性?它有哪些表现?
由于不同的民族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有所不同,对客观事物的分类也会存在着差异因而不同语言的语义也会有所不同,这就是语义的民族性。语义的民族性比较突出地体现在词义上,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词语的理性意义方面 (2)词语的非理性意义方面。(3)词语的多义化过程方面
122. 词的理性意义是如何产生的?
词的理性意义是通过人的抽象思维对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各种对象的概括反映而成的。在社会实践中人们接触到的现象通过人的感觉器宫反映到人的大脑中来.人们通过大脑对这些现象进行比较、分类,然后从同类事物中抽象出足以同其他事物区别开来的特征,并用一定的语音形式把这种认识成果固定下来就形成了一个一个的词。这种同语音形式结合在一起的对一定对象的区别性特征的认识成为词的理性意义.如世界上的山在位置、海拔、景观等方面各不相同,但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这一特征使得“山”与其他事物区别开来,从而成为它的理性意义。
123. 词的通俗意义和科学意义有什么不同?
(1)根据概括深度的差异可以把词的理性意义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词的通俗意义,是人们对事物所具有的一组非本质性特征的反映;一种是词的科学意义,是指人们对事物的本质待征的反映(2)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通常是按照通俗意义来理解和使用词语的通常只是在特定的学科领域才使用词的科学意义 (3)并不是所有词语的意义都有通俗意义和科学意义的区别,许多专业术语由于只用于特定的学科领域,而不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它们就只有科学意义而没有通俗意义。
124. 理性意义在词义中处于什么地位?
理性意义是词义的基本的和核心的部分,它使词语获得了指称和区别意义的功能,也是表示人的主观态度等的附加色彩存在的基础,是词义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125.为什么说义项具有概括性?
语义是概括的,义项作为词义的单位也同样是概括的。义项是从词语的各种用例中概括出来的共同的、一般的、稳定的意义.不包括词语在特定的语言环境所显现的个别的、具体的、临时的意义一个词在具体的语言环境里,所显现的意义可能是个别的、具体的、临时的.如“电影”一词在句子“他昨天去看电影了”中则是指一部具体的电影。又如在句子“银香树是植物中的熊猫”中“熊猫”则是指"珍稀物种”。以上这些词在具体语境中所呈现的意义都不是该词的义项。
126.为什么相同的语音形式和书写形式所表达的几个意思并不一定就是同一个词的几个义项?
一个词可以有几个义项,这儿个义项尽管反映的对象不同,但它们之间应该有一般人可以感觉到的联系,如果没有这种联系.它们就不能算同一个词的不同义项,而只能属于不同的词。比如汉语中的“别”在“别了。故乡”中是“别离”的意思,在“大家别说话”中是“不要”的意思,在“胸前别着一朵红花”中是“用别针等把另一样东西附着或固定在纸布等物体上”的意思。这几个意思之间没有任何联系,因而不能算作同一个词的几个义项。
127.为什么说义素是理论分析的结果?
语言中的语素、词、词组和句子都是音义结合的单位,它们一方面有一定的意义,一方面又有一定的语音形式。义素则与之不同.它没有语音表现形式,不是音义结合的语盲形式。正因为义素是一种不与语音形式相联系的抽象的语义单位,所以义索在语言中是不能直接观察到的它只有以一定的方法和步骤通过分析才能得出。所以说,义素是理论分析的结果。
128.义素分析有什么要求?
义素分析就是把词语的义项进一步分析为若干义素的组合,以便说明词义的结构、词义之间的异同以及词义之间的各种关系义素分析哟要求主要有两点 (1)力求做到准确。义素分析的结果必须准确反映词语的所指范围,应能包容而且只能包容词义所反映的那类对象,不能过宽.也不能过窄 (2)力求做到简明在义素分析的过程中,应用尽寸能少的义素来揭示同义的特征。
129.义素分析的作用有哪些?
义素分析的作用有以下三点:(1)义素分析可以清楚,简洁地说明词义的结构便于比较词义之间的异同,便于揭示近义词、反义词等词义关系。 (2)义素分析有助于说明词语组合的语义条件 (3)义素分析可以使语义描写形式化。
130.语义特征分析法与义素分析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语义特征分析法是在语法领域运用义素分析手段而形成的分析方法,它和义素分析法的联系在于二者都是把词的义项分解为更小的语义构成成分(义素)。二者的区别在于语义特征分析法属于语法领域,分析的目的在于揭示和解释ift法结构规律.特别关注那些对词语组合有影响的语义成分二义家分析法腾于语义学领域,义素分析是把词语的义项进一步分析为若十一义索的组合,目的是说明词义的结构、词义之间的异同以及词义之间的各种关系。
131.目前义素分析存在着哪些问题?
义素分析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 (1)义素分析因涉及人对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中各种事物的认识,至今尚未有客观的分析标准和依据,而是带有一定的主观随意性 (2}义素分析的最初设想是耍仿照音位的区别特征分析.用数量不多的语义成分来描写和说明整个词义系统,但由于义素的数量比人们原先预计的要大得多,因而这一设想的实现遇到了极大的困难。
132. 词义为什么会由单义发展为多义?
(1)客观对象之间的各种联系是伺语多义化的现实基础。客观对象之间的联系有相关性和相似性两类。相关性是说词义所反映的客观对象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同周围的其他客观对象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相似性是说不通的客观对象可能具有某些相同或相近的特征,通过这些特征,它们之间可以建立起某种联系,由于这些事物间具有这种相关性或相似性,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人们就可能根据客观对象之间的某种关联,用指称甲类对象的词去指称乙类对象,从而产生与原来的词义有联系的新的词义。(2)词语的多义化是语言经济原则的必然产物。语言中的语音形式总是有限的,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的认识的深化,语言要表达的意义又总是不断的增加,用数量有限的语音形式去表达数量庞大且不断增加的意义就必然出现一个语音形式多个意义的多义化倾向。
133. 本义和基本义的关系是什么?
多义词的多个意义中,最初的那个意义叫本义。多义词的多个意义中的某个时期最常用、最主要的意义叫基本义。基本义是就某个时代中多义词之间的关系和使用频率而言的,而本义是就多义词的各个意义产生时间的先后而言的。由于确定二者的依据不同,词的本意和基本义可能是一致的。也可能是不一致的。如“铁”的本义和基本义都是指一种金属,而“兵”的本义是指“兵器",基本义为“兵士”。
134. 为什么说多义词在交际中一般不会造成歧义而影响人们的交际?
(1 )'词语总是在一定上下文中使用的.特定的上下文会使多义词只体现出一个意义如在“吃米饭”中“吃”的意义是“把食物放到嘴里经过咀嚼咽下去”,而在“这种纸不吃墨”里“吃”的是“吸收(液体)”的意思 (2)人们的言语交际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发生的,特定的交际环境也可以使多义词只体现出一个意义.
135. 多义词和同音词有什么异同?
多义词和同音词既有共同之处,也有区别 (1)多义词和同音词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以一个语青形式表示多个意义 (2)二者的区别在于 ①多义词的各个意义之一旬有着内在的联系,同音词的意义之间则没有任何联系,或者原来有联系,但随着语言的发展演变,人们已感觉不到这种联系的存在 ②多义词是一个词兼有几个互相有联系的意义,是词义的一种聚合方式.而同音词则是两个或几个不同的词,与词义的聚合没有直接的关系。
136. 同义词有哪些特点?
同义词的特点有以下三个方面:(1)同义词是就词语之间的关系而言的,孤立的词语无所谓同义词 (2)要构成同义词,不同词语的词义所概括反映的对象必须是相同的.或者是基本相同的,因而指称某一大类的词和指称这一大类事物中的某一小类的词不能构成同义词指称事物整体的词和指称事物某一部分的词也不能构成同义词 (3)同义词是就特定的语言或方言的词汇系统而言的我们不能跨越不同语言或方言来讨论某个词有哪些同义词,因而不同语言或为言中表示同一意义的词不能算是同义词。
137. 同义词有哪些类型?
同义词可以分为两类: (功等义词。等义词是指包括理性意义和非理性意义(附加色彩)在内的词义完全相同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如“米一公尺” (2)近义词。近义词是指理性意义相同或基本相同,但又有细微差别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如“注视—凝视“。
138. 为什么等义词在语言中大都不能长期存在?
等义词是帐包括理性惫义和非理性意义〔附加色彩}在内的词义完全相同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义词由于理性意义和非理性性意义都完全粗同,它们在语言表达上也就没有什么积极的作用.而语合作为社会的交际工具又要求经济,等义词的存在只会增加人们的记忆负担,因此,等义伺在语言中大都不能长期存在它们要么逐渐分化,耍么保留一个.淘汰其他的。
139. 近义词之间的主要差别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近义词的差别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近义词的差别可以表现在理性意义上,如”保护—保卫”、“爱戴—拥戴”近义词在理性意义上的差别,往往会影响到词语的搭配习惯。(2)近义词之间的差别也可以农现在非理性意义上.分为三个方面:①感惰色彩的不同:妞“死亡—逝世”②语体色彩不同.如“劳动—干活儿”。③形象色彩不同 如“狮子狗—哈巴狗”
140. 近义词有哪些作用?
近义词的作用有:(1)近义词在表达功能上有各有的分工和职责,我们在说话和写作时要选择恰当的近义词来表达自a}}}-,则嵘会影响表达效果。(2)近义词是一种很好的修辞手段,善于选择和运用近义词可以使语言表达精密、得体,富于变化,从而增强表达效果。
141.绝对反义词和相对反义词的区别是什么?
绝对反义词是指:两个词处于矛盾关系之中,肯定一方就必然否定另一方,否定一方就必然肯定另一方,二者之间没有非此非彼的中间状态存在。如“死—活”、“拒绝—接受”;相对反义词是指:两个反义词处于反对关系之中,肯定一方必然否定另一方,否定一方未必肯定另一方,二者之间存在着非此非彼的中间状态,如“多——少”、“热情——冷漠”。
142. 为什么一个词可以和几个不同的词互为反义词?
一个词可以和几个不同的词互为反义词的原因有:(1)如果一个词是多义词.那么它就可能在其不同的义项上分别与不同的饲构成反义关系。如“老”就可以在其不同的义项上分别与“少”、“新”、“嫩”构成反义关系 (2)语言中不同的词往往有不同的搭配习惯、因而同一个词在不同的上下文中,即使义项相同,也可能会和不同的词构成反义关系。如“高’,就可以在不同的情况下分别与“低”和“矮’.构成反义关系。
143. 反义词的作用有哪些?
反义词的作用有: (1)利用反义词可以帮助我们在编荞词典时确定多义伺的义项,可以帮助我们辨析近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 (2)反义词在修辞上有对比作用,可以用来揭示矛盾.突出对立面,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144. 上下位词和语义场的关系是什么?
语义场与语言中的上下位词有着密切的关系。语言中有些词所代表事物的范围包含在另一些词所代表事物的范围之内那么这两部分词之间就具有上下位的关系,其中所代表的事物范围大的词叫做上位词,所代表事物范围小的词叫做下位词,同属于一个上位词的若干个下位词都具有相同的类属义素,就可以构成一个语义场如“衣柜、沙发、椅子桌子”有共同的上位词“家具”,因而可以构成一个语义场。
145. 应如何认识语义场的层次性?
层次性是语义场的恃点之一。事物本身的分类是有层次的,因而反映事物类别的语义场之间也就形成了有层次的结构.若干较小的语义场可以集合成较大的语义场,若干较大的语义场可以集合成更大的语义场,比如“皮鞋、凉鞋、运动鞋、布鞋…”可以构成“鞋”这个语义场,“鞋”又可以同“帽子、上衣、裤子、袜子·…’,集合成“衣物”这个更大的语义场。
146. 语义场的研究有哪些意义?
语义场的研究主要有四个方面的意义: (1)语义场研究以系统的观点来看待语言中的词汇意义,不是把孤立地研究单个词义及其变化,而是从词义的相互联系中去探索词义的内涵及其发展演变。通过这种研究可以使我们更多地去了解词义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在词义形成和发展演变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更清楚地看到语言内部因素对词义形成和变动的影响从而能更全面、更深人地认识词义形成和发展演变的原因 (2)语义场研究可以为义素分析提供一个分析的基础 (3)语义场研究为词义体系的建立提供了一种可供选择的理论和途泾。(4)语义场研究为认识不同语言之间的语义对应关系提供了一种可以利用的手段和框架。
147. 关系意义和词汇意义的区别是什么?
词汇意义是词语本身所具有的意义,一个诃语即使孤立存在也会具有一定的词汇意义,而关系意义则是词语进人组合之中才产生的意义,它只存在于一定的句法结构之中,孤立的词语是没有关系意义的。
148. 语法关系意义和语义关系意义的区别是什么?
词语在一定的语法结构中形成的相互关系就是语法结构关系由这种结构关系所赋予的意义就是语法关系意义祖词语在组合中产生的语义上的关系就是语义结构关系,由这种结构关系所赋予的意义就是语义关系意义。如“猴子吃桃子”所包含的语法关系意义仃“猴子,和“吃桃子,之间的.‘陈述”的意义和“吃”与“桃子,之间的“涉及”的意义,而这句话所包含的语义关系意义有:“吃”和“猴子加之间存在的“动作”和“施事”的意义和“吃”和“桃子,’之间的“动作”和"受事”的意义.
149. 述谓结构是如何构成的?
一个述谓结构由一个谓词和若干个变元组成.谓词一般就是句子中的谓语动词和形容词,变元是与谓词有直接语义关系并受谓词支配的语义成分,变元一般是名词性词语,在句子中经常充当主语和宾语。
150. 谓词在述谓结构中处于什么地位?
谓词是在述谓结构中处于支配地位的核心部分,一个述谓结构可以有多少变元以及可以有何种性质的变元,都是由谓词的语义规定的,可以说,谓词语义规定了述谓结构的内容,丛而也就规定了句子的语义框架。
151. 常见的语义角色有哪些?
根据谓词和变元之间不同的语义关系把变元分出的不同的类型叫做语义角色。常见的语义角色有以下几种:(1)施事—表示动作行为的发出者。i2)受事—表示动作行为的承受者 (3)与事一一表示动作行为的间接对象 i4)工具—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 (5)结果—表示由动作行为而产生的事物。6)处所-—表示动作行为发生或所及的处所。
152. 简单述谓结构和复合述谓结构的区别是什么?
简单述谓结构由一个谓同和若干个变元构成,其中所有的变元都只是名词性成分而不是述谓结构。复合述谓结构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对的述谓结构按照一定的语义关系复合而成。
153. 从属述谓结构和降级述谓结构的区别是什么?
(1)从属述谓结构是充当其他述谓结构的谓词变元的述谓结构。从句法结构上看,充当主语或宾语的述谓结构都是从属述谓结构。降级述谓结构是充当其他述谓结构变元的修饰或限定性成分的述谓结构。从句法结构上看,充当定语的述谓结构都是降级述谓结构。(2)从属述谓结构是从述谓结构下降到变元的地位,降级述谓结构则更是下降到了变元特征的地位。
154.研究蕴含关系的意义是什么?
蕴含关系是句义之间一种重要的关系,研究蕴含渗之系有重要的意义: (1)利用蕴含关系,可以通过话语本身所表达的句义来推知其他的句义因而蕴含关系的研究可以深化对句义构成的认识 l2)蕴含关系的研究有助于说明句义之间的其他关系如果两个句义相互蕴含,他们之间就是同义关系,如果两个句义互相以对方的否定命题为蕴含,它们之间就是矛盾关系。
155. 预设和蕴含有什么异同?
(1)相同之处:蕴含和预设都是句义之间重要的关系,都是就话语本身表达的意义而言的,都是有句义甲必然句义乙.(2)不同之处:蕴含包括在句子断言的范围之内,是句子的荃本信息,预设不在句子的断言的范围之内,是句子的背景信急。一般情况下,如果乙是甲的蕴含,否定甲时乙可能成立,也可能不成立如果乙是甲的预设,否定甲时,乙依然可以成立。
156. 预设对言语表达和理解有什么影响?
一个句子可以通过预设关系与其他句义联系在一起,使这些句义成为这个句子潜在的意义,因此.说出一个句子,就同时传递出该句预设所包含的意义,如果说出一个句子后,再说出这个句子的预设,就让人感到重复罗嗦.
157. 影响歧义难度的因素是什么,举例说明?
歧义的难度与各种解释的相对频率有着密切的关系。歧义所具有的不同解释的颇率越接近,歧义难度就越小反之,歧义的难度就越大.
158. 歧义包括哪些类型?举例说明。
歧义包括两大类: (l)词汇歧义,常见的词汇歧义有三种成因: ①同音异义。如“这件事没有yiyi,句中的“yiyi”,可以表示“意义”,也可以表示“异议, ②同形异义。如“你别L”句中“别”既可以理解为动诃,也可以理解为副词. ③一词多义。如‘侣他的包袱很重句中的‘·包袱”既可以指用布包起来的包儿,也可以指某种负担(如思想负担、心理负担) (2)组合歧义 ①语法结构歧义,如“出租汽车”.“出租”和“汽车’「之间可以是动宾关系,意思为“把汽车祖出去”,也可以是偏正关系意思为“用来出租的汽车” ②语义结构歧义口如“鸡不吃了”句中的“鸡”可以是:吃”的施事,意义是“鸡不吃食儿了”.也可以是受事,可以理解为‘坏吃鸡了”。
159. 如何认识文字是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
(1)文字是语言的书写符号,文字不是一般的符号,而是用来书写某一种语言单位的符号。如果不是用来书写某一种语言单位的符号,即使表示一定的意义,也不是文字。 (2)文字是一个符号系统。文字不是一堆杂乱无章的,孤立的付号而是互相有联系,有一定规则制约的。文字系统由一定数量的字符以及字符的组合规则和书写规则组成。
160. 应该如何看待一些表示复杂意思的图画以及夹杂一部分字符的图画跟文字的关系?
答:多数人认为表示复杂意思的图画以及夹杂一部分字符的图画还不是文字最多是一种还需要有专人解释的“文字画”,因为文字的定义是”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所以关键要看某种图形是不是跟确定的语言单位相结合。如果某种图形跟语言单位没有确定的关系,只表示一个大致的意义,可以用不同的词语和语句去解释,那么,那样的图形就还不是文字,不过这些图画和文字的起源可能是有密切关系的‘文字的诞生应该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卜一定的图形跟一定的语言单位建立起一种确定的关系也应该是一个历史过程。
161. 字符有哪些类型?
字符大体上可以归纳为兰大类:(1)意符,文字系统中的字符跟文字所代表的语言单位在意义上有联系的字符是意符(2)音符。文字系统中的字符跟文字所代表的语言单位在语音上有联系的字符是音符 (3)记号,文字系统中的字符跟文字所代表的语言单位在语音和意义上都没有联系的字符是记号。 另外,字符还分为单纯字符和复合字符单纯字符是不能分解为更小字符的字符,复合字符是指由单纯字符组合而成的字符,也包括由单纯字符和复合字符再组合而成的字符。
162. 自源文字和他源文字的特点是什么?
发展起来的文字叫做自源文字。在已有的别的文字的基础仁创制的文字叫做他源文字。自源文字益是先有意符,后有音符,音符是从意符转化而来的。他源文字的音符是比较纯梓的音符.多数跟一定的语言单位只有语音上的联系,在意义上都役有任何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因为绝大多数的他源文字是直接借哪目的文字的音符来表示本民族语言的语音单位的。
163. 单纯字符和复合字符的区别是什么?
单纯字符是不能再分解的更小的字符,如“丁”、“刀”。复合字
符是由单纯字符组合而成的字符,包括由单纯字符和复合字符再组
合而成的字符。如尽跟”、“意”。
1. 什么是字符的组合规则和字符的书写规则?
(1)由单纯字符组合成为复合字符有一定的规则,这就是字符的组合规则。如汉字的组合规则就比较复杂,字符组合的方式并不固定,有左右上下、内嵌、外包等。(2)书写字符时是从上到下,还是从下到上,是从左到右,还是从右到左,是分音节书写,还是分词书写,这些都是字符的书写规则。
165. 为什么说语言的特点对文字的特点是有影响的但不能把这种影响绝对化?
(1)语言的特点对文字的特点是有影响的。文字是书写语言的符号系统文字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因而文字的特点和语言的特点是有一定联系的,特别是什么样的语言单位作为字符代表的对象跟不用的语言固有的特点是有一定联系的。比如说,汉字在语音上代表一个音节,这跟汉字产生初期汉语的词语绝大多数是单音节的特点是分不开的。闪含语系的语言,如排尼基语、阿拉伯语等最初都采用辅音文字,字符只代表辅音,这跟这些语言本身的特点也是分不开的。(2)语言的特点对文字特点的影响不能绝对化。说语言的特点制约了文字的特点,什么样的语言使用什么样的文字系统,这种绝对化的观点至少目前还缺乏证据,因为同一系属、同一类型的语言采用不同类型的文字系统以及同一语言在不同历史时期采用不同类型的文字系统的实例并不少见。同属汉藏语系的汉语和藏语就采用两种不同的文字系统,一种是意者文字,一种是音位文字越南语过去曾经使用过的文字是在汉字基础上形成的、属于意音文字系统的“字喃”现在则改用拉丁字母的表音文字系统。
166. 为什么说文字也会影响语言,但无限夸大文字对语言的影响是没有根据的?
(1)文字会影响语言首先,文字对语言的影响主要是帮助语言克服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使语言的功能大大加强和扩展了其次,文字的类型会影响语言之间的相互影响,因为现代社会里语言之间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书面语进行的,文字类型的相同会促进这种影响。文字类型的不同会在不同程度上阻碍这种影响。(2)无限夸大文字对语言多义的影响是没有根据的。无限夸大文字对语言的影响(比如说汉字可以创造新词,不同的字形可以区分不同的词语等),往往是把文字和书面语、文字和语言馄为一谈。现在所说的文字的种种神奇作用,归根到底都是语言本身,包括日语和书面语的作用,并不是作为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的文字的作用。
167. 为什么说文字和语言关系密切,但二者又不能划等号?
(1)文字和语言的关系密切 ①文字是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文字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是记录语言的工具。可以说.总是先有一种语言,然后才会有记录这种语言的文字。 ③书面语是用文字写下来的语六的,种存在形式。书面语和文字的关系非常密切.③语盲的特点会影响文字的特点.反过来,文字也会对语言产生一定的影响(2)文字不等于语言。虽然说文字是语言的写符号系统,但是文字不是语言本身。文字和语言是两种符号系统。二者在产生的历史、对社会的重要程度、使用的范围以及发展演变的特点等方面都具有不同的特点。
168. 为什么说文字起源于图画和契刻?
从现在世界上保存下来的比较完整的三种文字看文字起源于图画和契刻的说法是可信的。以中国古代的甲骨文为例。“日”字就是一个圆圈加一点,“一”、“二”,“三”、“四”就是刻上一划、两划、三戈」,四划。可以设想,文字最初只有少数图形和契刻符号眼某些语言单位建立起稳定的联系,只能书写少数词语和语句后来这种对应性越来越强,经厉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后,逐渐就形成了一种相对完整的文字系统。
169. 为什么说结绳跟文字的起源没有直接的关系?
结绳只能起到一种记数的作用,或者起一种帮助记忆和提示的作用,并没有和任何一种语言单位结合,而且现在已知的任何一种文字也都没有迹象表明脱胎于结绳,因此结绳只是在文字诞生以前人类使用过的一种记数、帮助记忆和起提示作用的工具.跟文字的起源没有直接关系。
170. 简要说明古苏美尔文字的情况。
(1)公元前4000多年前,苏美尔民族发明了一种实用的文字,用象形的图形记录表示实物的词语用假借的“形声字”记录多音节的人名的读音,用刻画表示数字这种文字就是高度象形的古苏美尔文字。(2)后来苏美尔人用芦瞥在泥板上压印文字,由于压印出来的字的笔道像一个个的“楔子”,因而后人把这种文字称为“楔形文字”楔形文字的初始字特大多是象形字·但是一巨成了楔形文字.象形的程度就减弱了。从公元前3500年左右到公元前2000年左右,楔形文字向周围扩散传播,几乎成了这一地区的国际文字 (3)楔形文字是一种词语文字.也是一种意音文字。
171. 简要说明古埃及文字的情况
(1)古埃及文字在距今五千多年前就出现了。 (2)古埃及文字由于使用场合的不同分化出碑铭体、僧侣体和平民体三种字体 (3)古埃及文字是一种词语文字,也是一种意音文字。
172. “六书”的含义是什么?
“六书’.是指传统汉字文字学对汉字的形体和造字方法进行概括后得出的六种条例“六书”分别指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和假借。
173. 汉字的形旁跟表意字符有什么区别?
汉字合体字中形旁是表意字符,但是跟独体字中的表意字符不完全相同。由意符构成的独体字是跟语言中确定的词语相联系的,而合体字中的形旁只表示某个语义类别不跟语言中具体的词语相联系,只是起一种语义分类的区别作用。
174. 为什么说汉字的声旁跟表音字符不完全相同?
汉字合体字中的“声旁”是表音字符,但是跟用作独体字的音符不完全相同,有以下两种情况(1)一部分声旁在合体字里只表音,不表意。(2)一部分声旁作为独体字的时候就是一个表音字符,是通过语音上的联系来表示某个调语的字符,因此是有相应的语义内容的,而在合体字里面加上去的形旁只起区别作用,并不承担合体字所代表的词语的语义内容。
175. 汉字字体的演变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汉字字体的演变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1)甲骨文和金文阶段 (2)小篆阶段。 (3)隶书阶段. (4)楷书阶段。
176. “文字的创制”的含义是什么?
文字的创制指的是现代社会里为没有文字的语言创制文字,特别是指或语言学家为还没有文字的民族创制文字,不涉及历史上各种民族语言的文字的创制过程。
177. 文字的创制有哪些值得注意的问题?
文字的创制值得注意的间题有以下几个:(1)为一种有方言分歧的语言创制文字首先要解决以哪一种方言为基础方言的间题。一般的原则是首先考虑入口数量的问题有时还需要综合衡量.(2)如果一种语言的方言过于分歧,甚至互相不能通话,也可以为不同的方言创制不同的文字,但这样做一定要十分慎重,除非万不得己,最好坚持一种语言一种文字的原则。 (3)机构或社会机构和语言学家要广泛听取本民族人士的意见。
178. 文字的改革有哪些类型?
文字的改革有三种类型:(1)整个文字类型和字符类型不变,只是对正字法的个别规则和对个别字符进行调整。如英文、法文在19世纪进行的正字法改革.(2)整个文字的类型不变,字符的类型变了.如土耳其在1928年进行的文字改革.(3)整个文字系统和字符类型都变了如越南的文字改革。
179. .应该如何对待文字改革?
文字改革从理论到实践都是可行的。文字的改革要受到语言本身以外的各种社会历史文化因素的制约。特别是有的文字系统历史悠久,用这种文字书写的历史文献极其丰富,其中保存着有关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如果文字改革没有妥善解决书面语的历史继承性问题,就很难割断有关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从而引起多数人的反对,难以推行。因此对拥有丰富的历史文献的文字进行改革,特别是进行文字类型转变的改革,必须非常慎重,必须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切实设计可行的方案,还必须征求多数人的意见然后才能取得成功。如果仓促行事,不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简单依靠行政命令来推行,即使这样做的初衷是出于一种崇高和良好的愿望,也会遭到多数人的反对,成功的希望也是很渺茫的。
180.研究语言的起源问题包括哪些内容?
研究语言的起源间题就是要探索人类是怎样在其进化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创造了语言,是如何实现从没有语言到开口说话的历史性跨越的。这里面包含两个问题,一个问题是语言作为人类社会的交际工具是在什么时候、什么条件下产生的,这是语言产生的条件问题。另一个问题是人类语言是从什么交际手段发展而来的,这是人类语言的前身间题。
181. 恩格斯指出的劳动在语言起源过程中的关键作用是什么?
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中,提出了劳动创造了语言,语言起源于劳动的观点。恩格斯根据当时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所取得的成就,正确地指出了劳动在语言起源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劳动提出了产生语言的社会需要;劳动发展了原始人的思维,为语言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心理条件;劳动也改善了原始人的发音器官,为语言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生理条件。
182. 语言的起源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言的起源必须具备三个方面的条件:(1)人类的思维能力要发展到一定的水平,应该能对客观世界的事物进行分类和概括,并具有一定的记忆和想象、判断和推理的能力。 (2)人类的喉头和口腔声道必须进。化到能够发出清晰的声音 (3〕人类社会必须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已经到了彼此间有些什么非说不可的地步了”(思格斯语)。
183. 语言起源的大致过程是什么样的?
人类有声语言的产生大约是距今四五万年的旧石器时代晚期,也就是晚期智人时期。人类的语言既不是神授的,也不是人类有意识地在一个短时期内创造的;它是长期进化的结果。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人类最终选择了有声语言,人类的有声语言有可能是从叫唤声演化发展而来的,随着人类发音器官的不断进化和思维能力的不断提高,原始人发出的卢音逐渐清晰起来,并且逐渐可以分解成更小的单位,这些单位可以按照一定的规则重新进行组合人类有声语言进化到这个阶段,真正的语言也就产生了。
184. 语言的发展演变体现在哪些方面?
语言的发展演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语言系统内部各个组成部分的发展演变,包括语音的发展演变、语汇的发展演变、语义的发展演变和语法的发展演变等。 (2)一种语言内部分化出不同的方言.有些方言在一定的社会政治厉史条件下成为不同的语言。 (3)随着社会的发展,一种语言消赊方言分歧,走向统一,不同的语言通过各种方式统一为一种语言。
185. 为什么说脱离了社会的使用。就没有语言的存在和发展?
(1)语言依存于社会,社会交际活动的需要是语言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2)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是为了社会的需要而产生,为了社会的需要而存在的,离开了人类社会就无所谓语言. (3)语言产生之后作为社会的交际工具,它只存在于社会对它的使用之中一旦退出了社会的交际活动,语言也就不再会有发展演变从而成为死的语言。因此脱离了社会的使用,就没有语言的存在和发展。
186. 为什么说语言发展演变在地域土的不平衡性是一种语言分化出不同的方言和亲属语言的重要原因?
同一语言的发展速度、发展方向在不同的地域内可能不一致。它在有的地区变,在有的地区不变.或者有的地区这样变,有的地区那样变。这样同一种语言就会在不同的地域上逐渐形成分化。因此,语言发展演变在地域上的不平衡性是一种语言分化出不同的方言和亲属语言的重要原因。
187. 方言间的差别表现在哪些方面?
方言间的差别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语音方面。方育间的差别主要表现在语音方面,语音的差别是进行方言分区的主要依据. (2)词汇和词义方面·方言在词汇和词义“的差异首先表现在同样的事物在不同的方言里可能有不同的称呼.其次表现为相同的词语可能在不同的方言里具有不同的意思。(3)语法方面。方言间在语法上的差别相对来说要比语音语汇上的差别小一些方言之间的语法差别会表现在语法的各个方面,而且差别是各式各样的。
188. 亲属语言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方言形成以后,如果社会仍然处于不完全的分化状态中,方言的分歧就会继续存在下去,方言的社会政治地位也不会发生改变,仍旧是一种语言的分支或地域变体。如果社会由不完全分化走向完全分化成几个各自完全的社会,那么各方言的社会政治地位就有可能随之发生变化,由一种语言的分支转变为各自的语言这种从同一种语言中分化出来的各个语言成为亲属语言。
1. 简要说明语言谱系分类的层级体系?
谱系分类首先根据语言间亲属关系的有无,把世界上的语言分为不同的语系。同一个语系之下有可以根据亲属关系的远近程度.把语言分为若干个语族。同一个语族之下还可以分出不同的语支,有时还可以在错支之下分出不间的语群。语系、语族、语支、语群这种谱系分类的层级休系,反映了原始珍础语(母语}随社会的分化而不断分化的历史过程和结果。
190. 简要说明世界诸语言谱系分类的大致情况?
世界上的诸语言按其亲属关系大致可以分为汉藏语系、印欧潜系、乌拉尔语系、阿尔豢语系、闪含语系、高加索语系、达罗昆茶语系、马来一玻利尼西业语系,南亚语系以及其他一些语群和语言。此外,还有一些系属不明的语言。
191. 社会方言和地域方言有什么不同?
社会方言和地域方言的区别表现在两个方面:(1)从产生的社会原因看,地域方言同社会的地域分化有关.社会方言同社会的社群分化有关。 (2J从结构系统上君.地域方言有自己的语音、语汇、语法、语义系统它们之间的差别大到不能通话的程度,社会方言没有自己的结构系统。它所用的材料和结构规则基本上都是全民语言或当地方言所共同具有的,仅仅是羊翻某些值得注意的不同于其他社群的特点而已.因而它们之间的差异一般不会妨碍人们之间的言语交际.
192. 隐语和一般社会方言的区别是什么?
隐语是社会上的秘翻团体所便用的秘密语言隐语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方言,它和一般的社会方言的区别是,其他社会方言没有排他性,不排斥其他社群的成员了解和运用,隐语则有明显的排他性,它总是有意说得让局外人听不懂,目的是不让他人了解秘密团体成员之间的谈话内容。
193. 如何看待社会距离和社会行为规范对语言的社群分化所起的作用?
社会距离和社会行为规范是社会的札梆分化带来的两个直接后果,二者会对语言的社群分化起到重要的作用。(1)社会距离会在不同的社群之间造成交际障碍。有时甚至可能使一些不同的社群处于相对隔绝的状态,结果社群内部的交际活动要比社群之间的交脉括动频萦得多、最后.各社群就会在语言上逐渐形成各自的特点,产生不同的社会方言。(2)社会行为规范会影响人们的言语行为,以至产生语言分歧。这里的社会行为规范指的是对某种人应该怎样做的共同标谁.这种标准虽然是无形的但由于它存在于所有社会成员的盒识中,因而对人们的言谈举止有着很弧的约束力.它迫使人们滋话时遵守这些规范以保持自己的社会身份。 (3)社会距离和社会行为规范都会对语言的社群分化起作用,但对干不同的社会方言来说,这两种因素在其形成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可能有主次之分。
194. 一种语言走向统一的社会条件和实现统一的方式是什么?
(1)语言的统一客观上要求一定的社会条件包括强大的经济力量、先进的科学技术、便利的交通和通讯等物质条件。欧洲各民族的“民族共同语厂基本上都是在文艺复兴之后形成或发展起来的。另外,大力推广民族共同语也会推动语言的统一。新中国建立后,党和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大力推广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从而推动了汉语向统一的方向发展。 (2;语言实现统一的方式是推广民族共同语.逐步用它来取代方言。
195. 通用语和共同语的区别是什么?
在存在方言分歧的社会里,人们为了不同地区之间的交际往往会选择一种方言作为各方言区之间的交际工具,这种语言形式就叫做通用语在社会处千半统一半分化的条件下,不同地区之间的相互往来很不普遍,频率也很低,通用语的使用者为数不多,因此,通用语也就难以对广大民众所使用的方言产生大的影响,对消除方言的分歧也不会起多大的作用。共同语与通用语不同,它是社会打破地域封闭状态,走向完全统一时出现的语言形式。对方言来说,共同语是一种高级形式,它能够积极地影响方言,引导方言的发展,吸引方言向自己靠拢,并准备最后取代方言,虽然在大多数情况下,共同语就是过去的通用语,但二者在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以及在语言统一过程中所起的作用等方面存在着重要差别。
196. 一种方言成为基础方言是由哪些条件决定的功举例说明
基础方言是指作为共同语基础的方言。在一种语言的诸方言中,究竟哪一种方言成为基础方言,这并不决定于人们的主观喜好,而是曲客观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条件决定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即普通话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是由政治、文学作品的影响、便用人口的数量等因素决定的,包括伦教方言在内的南部方言成为英吉利共同语的基础方言,主要是由经济的原因决定的、多斯岗方言成为意大利共同语的基础方言主要是由文化的原因决定的。
196. 汉语在吸收外来词汇成分方面有什么特点?
汉语在吸收外来词汇成分时不习惯只把汉语音节和汉字当作没有意义的记音符号来使用,即不习惯完全借音的借词方式,而总是喜欢用自己的语素来构成新词,喜欢用意译闻或仿译词的形式来吸收外来成分。即使要利用借词形式,汉语也总是想方设法地使借词的形式带有意译的成分。一种常见的做法是在音译形式上加上汉语表示类名的成分,即在音译形式上面加上一个意译的成分对所表事物的类属作出说明如“沙丁鱼”(sardine),“卡片,'(card)等,另一种做法是在音译外语词时,尽可能选用与外语原词意义相关的汉字使人们能够从汉字的意义上获得借词词义的提示。如“俱乐部‘,(club)“香波"(shampoo)等。
197. 为什么说借词的历史层次是民族交往和语言接触历史的反映?
语言中借词可能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从不同的语言中借人的,因而处于不同的历史层次。以汉语为例,随着汉代与西域各地交往的增加,汉语从西域诸国借人了“葡萄”、“玻璃”等一批词语,汉代以后又随着佛教的传播和佛经的翻译,从梵语中借入了“佛’,、“塔’,等一大批词。元代又从蒙古语中借入了“站”、“胡同”等词,鸦片战争以来,特别是“五四”运动以来.随着中西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方面的交往日益频繁汉语又从欧洲语言里借人了大量的词语。我们通过借词的历史层次,可以考察不同民族间相互交往的历史,可以了解
伴随社会接触的语盲接触的历程.因此,借词的历史层次是民族交往和语言接触历史的反映。
198. 语音成分和语法成分借用的类型有哪些?
(1)语音成分的借用包括音位的借用和音位组合形式的借用 (2)语法成分的借用包括词缀的借用虚词的借用和语法规则的借用。
199. 应如何理解“双语现象”的含义?
双语现象是指某一言语社团使用两种或多种语言的社会现象。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正确理解双语现象:(1)双语现象也包括某一言语社团使用多种语言的现象,即“多语现象”。由于两种语言的现象和多语现象在本质土并没有根本的不同而且前者更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因而我们把二者统称为“双语现象” (2)双语现象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不是指个别人使用双语的现象,而是指一个言语社团的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双语并用的现象 (3)"双语现象”和“双语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指的是社会上实际使用双语的情况,后者指的是某个国家的盲方语言是两种或多种,也就是以一种法律的形式规定两种语言或多种语言并用的制度。双语制和一个社会的双语程度没有必然的联系。
200. 应如何理解“语言转用”的含义?
语言转用指的是一个民族的全体或部分成员放弃使用本族语言而转用另一民族语言的现象。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正确理解语言转用: (1)语言转用不是指两种语言互相渗透、互相融人,最后混合成一种新的语言,而是指一种语言取代其他语言而成为不同民族共同的交际工具。 (2)一种语言逐步消除方言分歧而走向统一,是通过推广民族共同语,逐步用它取代方言这种方式实现的;几种不同的语言统一为一种语言,则主要是通过语言转用的方式实现的。 (3)语言转用可以是一个民族的全体成员换用另一民族的语言,也可以是一个民族的一部分成员而不是全体成员换用另一民族的语言。
201. 语言转用要经历一个什么样的过程?
语言转用是一个从单语到双语、再曲汉语到新的单语的过程, 一般要经历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完成;这一过程大致是:开始的时候,一个民族在使用本民族语言的同时,出于社会交往的需要,逐渐学会另一民族的语言而形成双语那象,而后新学会的语言在交际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使用的范围不断扩大,本民族的语言随之退居次要的地位,使用范围逐渐姜缩,直至最后完全停止使用,至此语言转用完成.
202. 洋泾浜语是如何产生的?
洋泾诉语是在交际双方都不会对方语言的情况下产生的一种混杂双方语言成分的交际工具。在当地人普遍未受过外语教育的交际环境中,外国人在语言上作出某些让步,简化自己的语言并夹杂进一些当地语言的成分。当地人在与外国人交际的过程中.把这种变形走样的外语当作学习和模仿的对象。当地人由于受到自己语言的语音、语法和表达习惯的千扰,对这种外语进行了某些改造.而外国人不得不迁就这种改造。这样,外国人和当地人在语言上相互妥协.当地人使用外国人的语言,外国人则尽可能地简化自己的语言.并混合进一些当地语言的成分这种妥协的结果就产生了一种建立在外国语言蒸础之上的、双方都能够接受的交际工具,也就是洋泾浜语口所以,一般说来,洋泾浜语都是在某一外来语言的基础上,进行一定的简化,并经过当地语言的适当改造而形成的产物。
203.洋泾浜语又哪些特点?
洋泾诉语的特点有:(1)从语言功能上看,洋泾派语只用于口头交际,只有口头形式而没有书面形式。使用范围狭窄,只用于有限的交际场合,没有人把其作为母语或第一语言。(2)从语言系统上看,洋泾浜语的语音夹杂有当地音.语音结构也经过当地语音系统的改造,词汇成分数量有限,基本上来自外来语言,但也包含一些当地语言的词汇成分语法也是不同语言的混合,语法规则减少到最低限度,外来语言中性、数、格、人称等方面的形态变化消失,复杂的结构和不规则的变化也都被缩减掉了。
204.洋泾浜语的发展前途有哪些?
洋泾淇语的发展前途有两个:(1)随着社会交际环境的变迁而消亡(2)在社会交际需求的推动下发展为克里奥耳语或一个地区通用的交际工具成为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通用的交际工具。
205.克里奥耳语是如何产生的?
洋泾浜语只用于特殊的交际场合,没有人把它当作母语来学习和使用,在一定的条件下,它也可能成为某一社会主要的交际工具,成为人们的母语。一旦发生了这种语言社会地位上的变化,洋泾滨语就转变为克里奥耳语。克里奥耳语实际上就是母语化的洋泾浜语。
206.非克里奥耳化对语言的统一有什么意义?
当克里奥耳语和作为它的基础的那种语言并存于一个社会之中时如果基础语言有着较高的社会声望,说克里奥耳语的人就可能根据基础语言来不断调整、校正自己的语言,是克里奥耳语向基础语言的方向发展,结果使两种语言越来越接近,甚至使克里奥耳语变为基础语言的一种变体。这种现象和过程被称之为非克里奥耳化洋泾浜语转变为克里奥耳语,克里奥耳语经过非克里奥耳化的过程向自己的基础语言靠拢以至于最后成为基础语言的一种变体,这也是不同语言统一为一种语言的一种形式,对语言的统一起着重要的作用。
207. 语言规划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语言规划的内容主要有:在没有正式官方语言的国家里确定在投有正式民族共同语的民族内部选择基础方言确定民族共同语并加以推广;对有方言分歧的民族语言进行规范化:为没有文字的语言创制文字;对已有的文字进行改革在多民族的国家中制定正确的民族语言等等。
208. 新兴的国家应如何选样官方语言?
新兴的国家选择官方语言应该充分考虑到本国、本民族或本国各民族的长远利益,应该选择本国多数人使用的语言,或者是国内经济、文化发展水平较高因而较有影响的民族的语言,如果没有一个民族在人口数量上或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上占绝对优势,那么也可以同时选择几种语言作为官方语言,并应该尽可能促使这些语言更快的发展成为适应现代社会需要的语言,然后再做进一步的选择。如果采用过去殖民当局的语言作为官方语言,虽然可以暂时平息国内各民族语言之间的纷争,但将会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
209. 为什么要进行语言规范化?
进行语言规范化可以向社会椎广一种标准语,消除由种种语言变异造成的分歧混乱现象,保障交际的顺利进行,维护民族共同语的统一性,使其更好地为社会的发展服务。
210. 为什么说语言规范化一般不是或者主要不是一个强制性过程?
语言规范化的一般过程是:当语言中出现需要加以规范的语言言现象时,语言学家可以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语言的发展规律和语言社会功能的要求提出自己的意见供社会参考,然后应该进行公开和广泛的讨论,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在此基础上逐步产生能够为社会公众认可的规范。如果条件比较成熟,就可以由某个权威机构提出具体的意见,通过诸如教育机构、大众传媒等各种菜道向社会推行可见,语言规范化一般不是或者主要不是一个强制性过程·而是一个通过倡导、宣传来引导社会公众自觉遵守的过程。
211. 为什么说语言规范化是一个不断更新和调整的过程?
语言的发展变化需要规范化的约束,以保陈语言能够向着健康、完善的方向发展。反过来,语言的发展变化也要求语言的规范是发展的而不是僵死的,一成不变的。语言规范必须跟上语言发展的步伐,旧的规范一旦被社会公众的语言实践突破.也就失去厂规范的作用,就要用新的规范取代旧的规范,以保证规范化能够有效地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可以说语言规范化是一个不断更新和调整的过程。
212. 民族语言的性质是什么?
民族语言主要是指关于一个国家内部少数民族语言的.具体说.就是如何对待少数民族语言、如何规定少数民族语言的社会政治地位的。民族语言是民族的重要特征它同民族文化民族传统、民族凝聚力、民族认同感以及民族的发展都有密切的关系,因而从根本上说,民族语言实际上也是一个民族问越,或者说民族语言是民族的一个组成部分。
213.民族语言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民族语言一般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1)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法律地位。在处理公共事物中。少数民族语言是否平等地享有与主体民族语言相同的地位和法律效力,这是如何对待少数民族语言的一个根本问题,也是民族语言中最重要的内容.(2)少数民族的语言教育。少数民族的语言教育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少数民族是否有接受本民族语言教育的权利。二是少数民族在各级教育机构中使用哪一种语言来接受教育.
214. 新中国的民族语言有哪些?
新中国的民族语言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1)关于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法律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在执行职务的时候,依照本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条例的规定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或者几种语言”,一些具体的法规还进一步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在执行职务时,如果同时使用几种通用的语言文字,可以以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语言文字为主。各民族的公民都有用本民族的语言进行诉讼的权利.这些语言贯彻了民族平等的原则。(2)关于少数民族的语言教育,我国现在实行双语,一方面保障各少数民族学习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一方面推行全国通行的普通话。这既体现了民族平等、语言平等的原则,又适应了社会发展和语言统一的需要。
215. 思维和思想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思维和思想既有区别又有联系:(l)二者的区别:思维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即用什么方法想问题,想得多想得少、想得到想不到,这种动脑筋去想的活动就是思维。思想是人们对现实世界认识的结果,即用不同的方法去想因而得到了不同的认识,想得多想得少、想得到想不到也都可能得到不同的认识,这些动脑筋想出来的就是思想。(2)二者的联系:不管怎么去想,总会想出来一些结呆反过来不管是什么样的结果.总是经过想的过程得出来的。进一步说,想的过程有深有浅.在深人去想的过程中也要利用以前想出来的结果。从这个意义上说.思维和思想事实上又分不开。所以广义的思维,既包括不同程度或不同阶段想的过程,也包括不同程度不同阶段想的结果。
216. 为什么说语言是思维最重要的工具?
广义的思维,既包括不同程度或不同阶段想的过程,也包括不同程度不同阶段想的结果。而语言与想的过程和想的结果都有密切的关系,对于思维的过程来说,人们依靠语言区想问题,去进行思维活动,对于思维的结果来说,人们正是靠语言才能够知道想了什么,即把思维的结果固定下来和传递下去,所以说,语言是思维最重要的工具,思维的各个方面,即想的过程和想的结果,实际上都离不开语言。
217. 关于“先有思维还是先有语言”影响比较大的观点有哪些?
关于“先有思维还是先有语言”影响比较大的观点主要有三种:①思维和语言有各自的发展过程,二者不是一回事,也没有多少关系,甚至语言出现后还干扰了纯正的思维。这种把语言和思维完全割裂开来并认为它们各自发展的观点,并没有太多的根据,无法解释为什么更多的时候人的思维活动不但需要而且离不开语言的情况。②语言的思维是同时发生的,而且由于坚持思维只能在语言的基础上进行,所以如果一定要分出先后,甚至应该先有语言然后才有思维。这种观点有一定的片面性,只是论证和强调了语言和思维相互联系的一面,忽略了或回避了是否存在非语言或先于语言的思维活动。③思维是先于语言发生的虽然语言出现后成了思维的主要工具,但语言出现前人类就有了思维甚至直到语言出现之后也存在着不需要语言参与的思维活动。这种观点同时吸收了前两种意见的合理因素.也弥补了前两种意见的一些局限。
218. 目前关于思维和语言的起源问题比较倾向于一致的现点是什么?
目前在思维和语言起源产生问题上比较倾向于一致的观点是一方面承认语言和思维确实密不可分,至少在语言出现后它是人类思维最主要的工具;另一方面又承从人类的思维可能先于语言产生,或者说人类是先有思维后有语言的。
219. 语言和思维的功能有什么不同?
语言和思维的功能不同:思维和语言之间不能简单地看成思维是无声的语言,语言是有声的思维或者思维是内容,语言是形式的关系。语言和思维都有各自的内容和形式:思维的内容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思维的形式是概念、判断和推理等;语言的内容是意义,包拈词汇意义和谙法意义,而语言的形式是语言的声音和词、词组、句子等。而且,思维除了语言作为工具外,还可能有其他的物质载体;语言除了作为思维的工具外.还是人类的交际工具。在这方面语言和思维各自功能的外延也不完全等同。
220. 语言和思维的范畴有什么不同?
语言和思维的范畴不同:即使说思维要用语言形式来进行,但思维的形式和语言单位之间并不是完全一一对应的。(1)表达概念需要使用词语,但语言中的虚词不表达任何概念实词也不一定和概念一一对应存在着一个实词对应多个概念,多个实词对应一个概念的情况。 (2)作出判断需要用到句子,但语言中的疑间句、祈使句和感叹句就不表达任何判断口陈述句和判断之间也不是一一对应,存在着一个陈述句对应多个判断,多个陈述句表达一个判断的情况。(3)表达推理要用到复句,但是有的复句就不表达推理而有些复句所表达的逻辑并不完整,但在语言表达上的意思却是很清楚的。
221. 目前关于思维和语言的范围和功能对应问题比较倾向于一致的观点是什么?
目前关干思维和语言的范围和功能对应问题比较倾向于一致的观点是:人类的思维活动有不同的类型,其中抽象思维是必须借助语言进行的思维活动。抽象思维以外的思维活动,如感性思维和发散思维不一定需要语言参加.但语言也在这些思维活动中起作用。语言是抽象思维最重要的工具,但不是惟一的工具。抽象思维与语言有密切关系,但二者毕竟是两种具有不同功能和属于不同范畴的现象。
222. “语言相关论(萨丕尔—沃尔夫假说)”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语言相关论”也称为“萨丕尔—沃尔夫假说”。主张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入类学家萨丕尔和美国语言学家沃尔夫。萨丕尔认为:人并不是孤立地生活在客观世界中,而是多半要受到语言的支配真实的世界在很大程度上是不知不觉地根据人类集团的语言习惯建立起来的。沃尔夫认为:对说话人来说语言(特别是语法)主要是一套背景知识,这种知识因语言而异,没有共同的规律。任何人使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思维时,都在无意识地运用这种背景知识。这种语言或语法的背景知识是思想的塑造者。是个人的心理活动、分析和综合思想材料的纲领和指南。除非人们的语言背景相同,或者通过某种方法取得一致,否则即使人们接触到同一现象,也不会有相同的看法。这种观点主要认为语言决定思维,核心内容是有不同的语言就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又称作语言相关论。
223. 语言对思维有什么影响?举例说明。
语言习惯对思维活动有一定的影响。对相同的客观存在事物,不同的民族在语言表达上会有所不同,甚至表现出很大的差异,这种亲属称谓的词语会有很大的不同,如同是父母的兄弟或其姊妹的丈夫,汉语种的称谓有“伯父”、“叔父”、“舅父”、“姑父”、“姨夫”等,而在英语种统称“uncle”;同是父母的姊妹或其兄弟的妻子,汉语种的称谓有“伯母”、“叔母”、“舅母”、“姑母”、“姨母”等,而在英语中统称为“aunt”,这种现象反映出使用这两种语言的民族对亲属关系的认识上的差异,甚至也反映出民族的不同历史文化传统。
224. 目前关于语言和思维的地位作用问题比较一致的观点是什么?
目前关子语言和思维的地位作用问题比较一致的观点是:在语言和思维的关系中,思维起主导作用.思维决定语言。语言虽然对思维活动有一定的影响,但不能无限度地夸大这种影响.语言也不能最终决定人的思维方式和思维活动。
225. 为什么说人的大脑构造是人有语言能力的主要原因?
人体器官中跟语言有关的器官有发音器宫、听觉器宫和大脑发音听觉器官是被大脑支配的器官,或者说是纯梓的生理功能器官,而大脑是支配发音和听觉器宫的器官.或者说是具有心理功能的器官。幽此大脑跟人类语言的关系才是最重要的。许多高等动物投有语言能力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动物的大脑与人类的大脑不一样.另外,许多科学研究如大脑的单侧化现象研究、大脑左半球的分区研究等也证明了人的大脑构造是人有语言能力的主要原因。
226. 什么是语言能力问题和语言获得问题?
要揭开人类语言的奥秘,就必须研究人的大脑、大脑与语言的关系等问题.这就是语言能力问题。要揭开人类语言的奥秘也就必须研究儿童是怎样获得语言的,这就是语言获得问题。
227. 为什么说儿童的语言获得是一种创造过程?
(1)儿童不可能先把词语和句子都模仿下来储存在脑子里以后再说出来,而肯定是要说出许多他们从未听过和说过的句子,这是一种创造。 (2)儿童在说出新的句子时不可能先去学习规则,很多语音、语法规则连他们的父母也不一定懂,所以又肯定需要他们自己去构造和使用这些规则,这又是一种创造。因此可以说,儿童的语言获得是一种创造过程。
228. 失语症有哪些类型?
因大脑的不同部位受到损伤而造成语言障碍的统称为失语应。失语症常见的类型有:(1)布洛卡失语症。这种语言障碍的表现为:基本上不能说话,但能听懂别人说的话。(2)维尔尼克失语症。这种语言障碍的表现为:能够说一些词语,发音也很准确,但词语之间在意义上没有联系,构成不了完整的句子,而且也听不懂别人说的话。(3)失写症。这种语言障碍的表现为:可以正常说话,也能听懂别人的话,但不能写过去认识的字,或者写出来也是乱七八糟的。(4)失读症。这种语言障碍的表现为:能说话和听懂别人的话,但不能读懂本来可以阅读的书面材料。(5)失名症。这种语言障碍的表现为:只会说动词,不会说名词,即看到一个本来知道的东西而叫不出名称。
229. 乔姆斯基把人类大脑中的语言知识分为哪两类?
乔姆斯基把人类大脑中的语言知识分为两类:一类叫做语音能力知识,这是全人类语言所共有的,是一种通过生物进化和遗传获得的知识,即一种先天的本能知识。另一类叫做语言运用知识,这是各民族语言所特有的,是人出生以后在一定的环境下通过学习而掌握的知识,即一种非本能知识。
230. 为什么说人的语言能力有一部分是先天就具有的?
大脑语言遗传机制的研究表明,由不同的脑部位控制的不同的语言功能也并不都具有相同的生物学基础,其中有一部分肯定是后天才获得的非本能的知识,如词语、发音等个别的语言现象,而另一部分则可能是人先天就具有的本能的知识,如语类,层次等基本的句法原则。乔姆斯基认为人类大脑种的语言知识有一部分是全人类语言所共有的,是一种通过生物进化和遗传获得的知识,即一种先天的本能知识。因此,可以说人的语言能力有一部分是先天就具有的。
231. 为什么说儿童语言是“获得”的?
儿童不是一生下来就具有了完备的语言能力,它们从完全不会说话到基本会说话要经历一段较长的时间,通常到五岁左右才能跟大人差不多一样地说话,即基本上掌握人类语言这样一个复杂的系统,在这段时间里,儿童一步一步听懂别人说话和自己说话,一步一步更接近成人的语言。这个过程虽然也需要一定的学习,但总的来说,儿童语言是一种自然而然“获得”的。
232. 目前关于儿童语言获得原因的倾向于一致的看法是什么?
目前关于儿童语言获得的原因倾向于一致的看法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儿童的语言发展肯定具有先天的生物学基础,特别是大脑的语言功能或语言遗传机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2)语言环境是儿童获得语言的必要条件,其中包括模仿和强化这样一些外部因素都有重要的作用。(3)儿童的认识能力的发展影响儿童的语言获得,其中包括知识积累的阶段性和智力发展的差异性也都有一定的作用。
233. 为什么要研究语言在认知活动中的作用?
语言和思维的关系十分复杂。从二者的整体关系看,思维的产生可能先于语言,思维的范围可能大于语言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也决定语言口但这并不意味着不需要特别研究语言对于思维活动的作用。相反,语言对思维的作用相当重要,因为语言产生后就成为人的思维活动和所有认识活动的主要物质载体,人的许多思维活动都离不开语言的帮助语言对人的思维认识活动产生很大的影响。从语言学的角度,还要重视研究语言对人的思维活动所具有作用的一面,而体现这种作用最明显的就是语言与人的认知活动的关系,所以要研究语言在认知活动中的作用。
234. 为什么要研究语言在民族社会心理中的作用?
思维这种心理活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感性思维活动、抽象思维活动发散思维活动等,语言在不同的思维活动中起作用的程度并不相同,比如在抽象思维活动中的作用可能大些,在其他思维活动中的作用可能小些。但这些井不意味着只需要注意语言在抽象思维活动中的作用,而并不需要研究语言在非抽象思维活动中的作用相反,人的很多思维活动,包括非抽象思维括动,也都与语言有一定的联系。因为即使非抽象思维活动或这种思维活动的结果,都既可能有意识地借助语言形式表现出来,也可舱无意识地通过语言形式反映出来。从语言学的角度还要重视研究语言对人的非抽象思维活动所具有作用的一面而体现这种作用最明显的就是语言与民族社会心理的关系,所以要研究语言在民族社会心理中的作用。
235. 为什么说思维是全人类共同的,而语言则有民族特点?
思维是全人类共同的,而语言则有民族特点。这是语言和思维最根本的区别。客观现实对各个民族来说是基本相同的,思维上形成的概念、判断等也是基本一致的,各民族都有能力去认识相同的事物,所以说思维是全人类共同的。对于同一个事物,各个民族的语言表达方式却可能有所不同,无论是在语汇语法上,还是在语义表达上.不同昆族的语言都可能有自己的特点。
236. 怎样从民族的社会历史和文化传统了解不同语言的特点?
不同的社会历史和文化传统对语育的影响在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上表现得最为明显。可以通过民族的社会历史和文化传统去解释不同语言的特点:(1)通过民族的社会历史和文化传统来解释为什么相同的事物不同民族要用不同的词语,或有的语言有的词语在另一种语言里没有。(2)通过民族的文化意识来解释为什么不同语言中似乎相同的词语实际的意义和用法有可能很不相同。(3)需要注意的是,不能随意附会或任意夸大语言的差异跟不同的民族社会心理的关系。
237. 怎样从语言的特点分析研究不同民族的社会历史和文化传统?
从语言的特点分析研究不同民族的社会历史和文化传统的研究方法对于研究没有历史文献资料的民族文化,对于研究没有文献或很少文献的资料可资参考的早期历史乃至前史,都很有用处,比如就可以通过现存的语言材料分析研究文献记载很少的汉族古代社会的情况,例如,通过商代“诸父”、“诸母”的称呼去研究古代的婚姻制度。也可以通过语言材料研究少有文献的中国许多少数民族的历史。例如,通过纳西族西部方言复合词中保留的“女(母)为大,男(父)为小”特征,反映出古代纳西族经历过以母性为中心的原始母系氏族社会。
238. 狭义的应用语言学和广义的应用语言学各有什么含义?
狭义的应用语言学是指语言教学,既包括学校里进行的母语教学,也包括儿童语言教学、民族地区的共同语法教学、外语教学、双语教学、盲聋哑人的特殊语言教学等,还可以把推广标准语、实行语言文字规范、提高文学鉴赏水平、提倡文明用语等内容看作语言教学的组成部分。另外,词典学、翻译学等学科也跟语言教学有着直接的关系。这些内容也可以算作应用语言学。广义的应用语言学除了包括语言教学外,还应该包括语言学在其他科学技术和社会生活的更大范围内种种实际应用,如语言学在人文科学中的应用和在自然科学中的应用等。
239. 语言学在人文科学中有哪些应用?
语言学在人文科学中的应用.通俗地说就是面向人的语言学应用研究。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跟语言教学和语言规范化有关的直接应用研究,还可以包括语言学与哲学、文学、人类学、历史学、社会学、考古学、民族学、逻辑学、认知科学等学科的交叉应用研究。
240. 语言学在自然科学中有哪些应用?
语言学在自然科学的应用,通俗地说就是面向机器的语言学应用研究其中最重要的是跟信息处理和计算机科学有关的直接应用研究,还可以包括语言学与数学、物理学、电子学、符号学、生物学、生理学、心理学、遗传学、神经病理学等学科的交叉应用研究。
241. 为什么说语言教学也需要语言学的知识?
语言教学也需要语言学知识。(1)掌握和学会某种语言过程的现象本身也正是语言知识的一部分。无论是掌握某种语言,特别是掌握母语时,以直觉习惯和模仿强化为主要途释的语言获得过程,还是学会某种语言特别是学会外语时,以死记硬背和听说读写为主要手段的语言学习过程,这些本来都是语言学研究的内容,蔽至是涉及到重大语言学理论间题的内容。(2)语言学的理论知识和本体知识对于语言教学是有用处的甚至有时候是不可或缺的。比如语音方面就需要知道有音节拼读规律、有轻重音和其他语流音变现象等;语汇或语义方面就需要知道有多义词和同音词,有同义词和反义词等;语法方面需要知道有不同的词类和词组,有不同的结构和关系等。
242. 语言学和语言教学的关系是什么?
语言教学并不需要或并不可能把语言学研究的所有东西都搬过来所以确实不能把语言教学和语言学研究划等号;但语言教学和语言学研究又有很多联系.不但语言的教和学的过程本身就是语言学研究的知识,而且语言学研究的其他成果电可以不同程度上应用于语言教学。
243.对掌握母语和外语来说,“获得”和“学习”的作用有什么不同?
(1)“获得”和“学习”是人们掌握或学会一种语言的两种途径和过程:‘获得即指语言获得,主要是通过非有意识的教和学的形式,即直觉习惯和模仿强化等来完成的。“学习”即语言学习,主要是通过右意识的教和学的形式,即死记硬背和听说读写的练习等来完成的。(2)掌握母语特别是儿童掌握自己的母语的过程,主要是“获得”。学习外语,特别是成人在学习外族语言的过程,主要是“学习”(3)同时,二者又不能完全按照儿童或成年、母语或外语截然分开。儿童掌握母语的前期主要靠获得”,后期也需要靠“学习”;成人学习外语的前期主要靠“学习”,后期也需要某种程度的“获得"。
244. 外语教学种的语言学知识包括哪些?
外语教学中的语言学知识包括两类:(1)非系统的零星知识,即必须一点一点记住的语言现象.(2)系统的理论知识,即可以一类一类掌握的语育规则。
245. 外语学习中发生错误的类型有哪些?分别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
外语学习中的错误主要是指“中介语’发生的错误,错误的类型和形成原因有以下三种情况: (1)系统前错误这类错误是由于“不会”造成的(2)系统错误,这类错误是由于“记错”造成的(3)系统后错误,这类错误是由于“忘记”造成的.
246. 外语教学中最多使用的方法有哪些?各有什么优点?
外语教学中最多使用的方法有两种:(1)翻译法,类拟的还有规则法。这种教学方法较多讲解语法规则,允许用本族语解释外语现象,注重书面语的读写训练,重视不同语言的对比。其优点是培养学生有较强的分析语言现象的能力也能具备一定的阅读和写作能力,但实际听说的能力则可能较差。(2)听说法。类似的还有视听法、交际法等。这种教学法一般不讲语法规则,基本上不使用本族语教学,也不大进行语言的对比,主要使用谈话类教材,后来又较多利用视听设备,甚至尽量模拟近似的语言环境,还特别注重口语听说训练,注重句型练习,通过反复的口语甸型练习掌握语法规则和形成语感。其优点是能培养学生较强的听说能力,但相对来说读写能力和语言分析能力就较弱。
247. 为什么说母语语言教学的过程即使非常短暂的又是非常漫长的?
母语的语言教学是指完成了语言获得,即能够顺利地听和说一种语言后,进行的更高层次的语言教学活动。这个过程既是非常短暂的又是非常漫长的:(1)一个人到学校学习之前其实早已会说毋语了,其程度可能远远超过学了好多年外语的人所能达到的外语水平,因而这个过程可以看作是非常短暂的(2)任何人在语言和语文学习方面都是没有止境的,总是要不断的求教和学习,因此这个过程又是非常漫长的。
248. 词典的类型有哪些?
词典的类型有两种: (1)知识词典或百科同典。这类词典主要解释某个词语所代表的事物的概念知识(2)语言词典或语文词典,这类词典主要解释某个词语本身的意义和用法。
249. 词典的释义方法有哪些?
词典常见的释义方法有:(1)用同义词或近义词释义,如“快活,快乐;偷快”。 (2)用反义词或否定形式释义,如,.野蛮:不文明,没声开化” (3)用定义释义,如“邮票:由R局发卖的、用来贴在邮件上表明已付邮资的凭证” (4)用具体的描写和说明释义,如“摇摆:向相反的方向来回地移动或变动” (5s)用“形容·…”和“比喻··…”释义,如“遥遥:①形容距离远,②形容时间长久”.“小辫子:比喻把柄”。
250. 为什么说语言学规则知识和语料库知识都可以用于语言信息处理?
语料库知识作为一种概率统计知识虽然是不够系统或不够科学的,但在目前语言学研究还不能提供更有效的原则和规则的情况下也不失为一条捷径,而且这种研究也能为最终建立适用于计算机信息处理的语言学规则系统提供语料统计支持。语言学规则知识可能比较系统或比较科学,但现在还拿不出一套现成可用的方案.就不如先用语料库知识来做可能做到的事情,而且最终真正建立完整可靠的语言学规则也应该能与计算器处理的语料统计知识相匹配。因此,语言学规则知识和语料库知识都可以用于语言信息处理。
251. 为什么说信息处理需要语言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也是现代语言学的发展方向?
语言信息处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单靠语言学是不能获得成功的,必须靠多种学科通力合作,或者说需要与多种学科的交叉研究,如语音处理就涉及语言学和声学、物理学等学科的交叉,语义处理就涉及到语言学和哲学、逻辑学等学科的交叉。但是,不能因为语言信息处理需要依赖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或者说有些技术更多涉及其他学科就认为语言学将在某些领域为力。事实上与其他学科的结合和贯通,不但是信息处理对语言学提出的要求也是现代语言学本身应该发展的方向。
252. 到目前,哪些信息处理技术应用了语言学的知识并取得了成果?
以下几个方面信息处理技术应用了语言学知识并取得了成果:(1)汉字编码和汉字处理。要使汉字进入计算机,就要给汉字进行编码进行汉字编码一是要给每一个汉字确定一个代码,二是要给每个汉字的代码确定相关的输人信号。(2)文本检索和数据统计。一般说只要提供给计算机一定的文字信息,计算机就可以自动进行检索和分类统计冲口果要收集跟某个同语有关的例句,统计词语在不同的文本中出现的频率分析口语文本和书面文本的语句长度差异,计算机也可以根据给出的目标词语和符号自动完成这些工作。(3)语料库和语料分析。语料库是输入或储存在计算机中的语言材料.分为“生”语料库(未标注任何附加信息的原始文本)和“熟”语料库(标注了一定附加信息的加工文本)建立‘熟”语料库需要的语言学知识更多,对语言学研究的用处也更大 (4)语音实验和语音的识别与合成。利用计算机进行语音实验研究可以得到更细致的声学数据和生理特征,而且可能做到人所难以做到的数据统计和分析计算。近年语音信息处理的研究工作还包括利用计算机对语音加以合成和进行语音识别。(5)文本的自动校对和摘妥。文本的自动校对和摘要是指利用计算机对文稿、书稿进行校对和把一篇较长的文章加以压缩整理出摘要。这种工作也要用到复杂的语言学知识.
253. 哪些研究将是语言信息处理技术未来一段时间的主攻方向?
语言信息处理技术在未来一段时间的主攻方向为三个方面: (I)机器翻译机器翻译就是指通过计算机把一种语言自动翻译成另外的一种或多种语言的语言信息处理技术。(2)人机对话人机对话要求计算机先懂得一个句子,然后把看愉或听懂的句子作为一个指令接受下来,并按照要求作出相应的动作,或者用语言作出相应的回答。(3)人工智能。人工智能不但能够白动翻译能够回答问题,能够执行人的语言指令,甚至还能够根据千变万化的现实情况随时进行判断和推},并作出文字形式或语音形式的报告。
254. 机器翻译分为哪些层级?
机器翻译分为四个层级: (1)较低级的是单词平面的翻译、即“词对词”的翻译,这种翻译只
需要词语本身的信息. (2)稍高一点的是句法平面的翻译,要求计算机能识别词类、形态和语序等,即必须先对句子的结构进行分析,并调整译句的语序。(3)再高一点的是语义平面的翻译,即要求计算机能够分析句子的语义关系。(4)更高一点的是语境平面的翻译,即根据语句的上下文和说话时的背景等结构外因素来确定译句。
255. 人机对话与机器翻译的区别是什么?
机器翻译就是把一种语言的句子通过什算机处理而翻译成另一种语言的相同意思的句子,人机对话则要求计算机先懂得一个句子,然后把看懂或听懂的句子作为一个指今接受下来,并按照要求作出响应的动作,或者用语言作出响应的回答。
256. 人机对话有哪些途径?
人机对话有两条途径:(1)较低的目标是通过预先编制的程序来控制计算机跟人“对话”。(2)较高的目标是要使“人”和机”真正能够做到像“人,跟“人”那样自由对话。
257. 人工智能与机器翻译、人机对话的区别是什么?
机器翻译就是把一种语言的句子通过计算机处理而翻译成另一种语言的相同意思的句子人机对话则要求计算机先懂得一个句子然后把看懂或听懂的句子作为一个指令接受下来,并按照要求作出相应的动作,或者用语言作出相应的回答。人工智能跟机器翻译和人机对话不同之处在子它不但能够自动翻译能够回答问题,能够执行人的语言指令甚至还能够根据千变万化的现实情况随时进行判断和推理,并作出文字形式或语音形式的报告。
258.为什么说语汇既有普遍性又有民族性?
(1)概念和词语本质上都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只要客观事物中有某种概念,就一定有某个相应的词语来表达它,这方面所有的语言都一样·这就是语汇的普遍性。C2)词语对客观事物的表达与概念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又有许多不同其中最明显的就是词语往往反映某个民族对事物的独特认识,在这方面不同的语言就可能有明显的差异(如可能体现在对象、范围和褒贬等方面),这就是语汇的民族性。(3)语汇的普遍性和民族性也是统一的:普遍性使得各种语言的语汇能表达大量共同的概念·民族性使得某种语言的语汇又熊体现一些独特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