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玩具里的科学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30 01:12:14
文档

玩具里的科学

1玩具里的科学教学目标:1.会用感官感知玩具的外形特征,通过改进或设计新玩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2.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和问题意识,体验玩玩具的乐趣。3.知道各种玩具有大小、形状、颜色等不同特征,并会用合适的方式加以描述。教学过程描述: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教师出示自己准备的部分玩具,并选取一个有代表性的玩具,示范一种典型的玩法;引领学生展示自己的玩具,交流更多玩法;教师出示一些大型玩具的图片,与学生交流看法。2.谈话导入:同学们,玩具伴随大家一天天长大,带给你无穷的乐趣
推荐度:
导读1玩具里的科学教学目标:1.会用感官感知玩具的外形特征,通过改进或设计新玩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2.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和问题意识,体验玩玩具的乐趣。3.知道各种玩具有大小、形状、颜色等不同特征,并会用合适的方式加以描述。教学过程描述: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教师出示自己准备的部分玩具,并选取一个有代表性的玩具,示范一种典型的玩法;引领学生展示自己的玩具,交流更多玩法;教师出示一些大型玩具的图片,与学生交流看法。2.谈话导入:同学们,玩具伴随大家一天天长大,带给你无穷的乐趣
1 玩具里的科学

教学目标:

1.会用感官感知玩具的外形特征,通过改进或设计新玩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和问题意识,体验玩玩具的乐趣。

3.知道各种玩具有大小、形状、颜色等不同特征,并会用合适的方式加以描述。

教学过程描述: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教师出示自己准备的部分玩具,并选取一个有代表性的玩具,示范一种典型的玩法;引领学生展示自己的玩具,交流更多玩法;教师出示一些大型玩具的图片,与学生交流看法。

2.谈话导入:同学们,玩具伴随大家一天天长大,带给你无穷的乐趣。大家可不要小看这些玩具,里面可是蕴含着很多科学道理呢。今天我们看看,哪位同学是玩玩具的高手,能玩出“名堂”,能在玩的过程中发现玩具中的科学秘密!

(板书课题:玩具里的科学)

   【设计意图:再现孩子们熟悉的场景,通过谈话调动学生探究兴趣,明确要在玩中尝试揭示玩具中的科学奥秘,突出活动主题,避免盲目地为了玩而玩,使之感悟科学的无处不在。】

二、小组合作探究

活动一:玩一玩,说出玩具特点和玩法

1.教师明确活动要求。  

(1)可以把自己带来的玩具与同学们交换玩,也可以挑选教师带来的玩具玩;可以自己玩,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玩,还可以进行组内比赛。

(2)在玩的过程中,观察这些玩具有什么特点(从大小、形状、颜色、性能等方面进行描述),怎样玩更有意思,有没有更新的玩法,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

(3)把所有的发现记录下来,在交流时比一比谁的收获大。

【设计意图:明确活动要求,可以有效避免活动的盲目性,并养成记录的习惯,为后面汇报交流做好准备,也为培养良好的科学探究习惯打下基础。】

2.学生玩玩具,教师参与指导。

探究之前,教师根据不同的玩具种类划分小组,如陀螺小组、汽车小组、轮船小组、气球小组、不倒翁小组等。教师尽量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他们尽情地玩玩具,尽情地体验、观察、讨论,在玩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设计意图: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较充分的时间与空间,指导他们讲究活动规律,玩有所得。】

3.小组分别交流玩具的特点及玩法。

教师控制时间,小组选代表说说本组玩的玩具有什么特点,有什么新的玩法或其他新的发现,本组学生可以加以补充。教师适时恰当地进行评价,有选择地进行板书。

(板书:玩具的特点:……)

【设计意图:充分考虑学生差异,引导学生能在观察的基础上充分有效地表达,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在交流中使其他学生受到启示,共享知识,从而体现张扬学生个性,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理念。】

活动二:想一想,根据特点提问题

1.师谈话启发:刚才大家了解了许多玩具的特点,同学们在玩和说的过程中,一定想到了不少问题吧!现在我们的新闻发布会正式开始,请有问题的“小学者”提问,看看班里有没有“小博士”为他作答。

2.学生质疑,其他同学尝试解答。

教师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其他学生充分讨论解疑,给他们以弹性的空间,开阔认知视野。 同时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筛选有价值的问题适当进行板书,以加深学生印象。

(板书:我的问题:1、……2、……3、……)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不在于彻底地解决问题,重点是引导学生敢于提出问题。通过让学生充分地提问,调动学生的探究欲望,初步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教师要及时鼓励,关注他们的交流与合作,使他们共同感受到身边处处有科学,体会到课堂有限而学无止境。】

3.师小结: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虽然有很多问题课堂上暂时还找不到答案,但在今后的学习中,只要多动脑,多实践,多探究,这些问题一定都能得到解决。

【设计意图:使学生认识到,对观察过的事物能提出“为什么”,是解决问题、走向创新的起点。】

活动三:做一做,尝试设计和创新

1.教师谈话启发:同学们发现了这么多问题,你们认真观察、勤于思考的品质一点儿也不比科学家差,老师真佩服你们!在研究过程中,你们对现在的玩具还有哪些不满意的地方?你想要什么样的新式玩具?今天,就让你们当一回“小科学家”、“小设计师”,充分发挥你的想象力、创造力。现在就让我们尝试设计或改进一件玩具。可以把你们的想法说出来,也可以把它画出来。小组成员要团结协作、开动脑筋,看哪个小组设计或改进的玩具最有科学性,最具创新意义,最能得到大家认可!

2.学生提出自己的设想,师生共同分析研究的可行性。

(1)教师出示部分玩具的构造图并给以适当解释,让学生们讨论比较,鼓励学生大胆设想,寻找改进或设计方法。

(2)教师提示学生在进行创新设计时可以参考的方法:可以改装玩具的结构,可以减少或增加零件,可以将几件玩具拆卸后再组装成一件,也可以先画出设计图等。

(3)学生举手说出自己的创新设想,教师、学生帮助分析研究可行性,并进行适当的评价。

3.学生合作设计或改进玩具,教师巡回指导、解疑。

    4.展示作品,互相评价。

(1)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介绍其功能;或演示自己设计的图片,说出设计意图。

(2)学生互评与自评相结合,互相提出建议。

(3)教师进行总结评价,给学生的探究学习提供有力的指导和帮助,并及时鼓励:课堂的时间总是这么短暂,但我们的科学研究才刚刚开始,课下大家可以将亲手设计好的玩具玩一玩,看看还会有什么新的发现。希望不久的将来,小朋友的手中,会有大家设计的作品!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可以让学生在自评和互评中,享受成功的喜悦,养成认真观察、认真思考的良好习惯,学习对人对事进行客观公正评价,学会尊重事实,互相帮助,共同提高。教师总结时,要因势利导,鼓励意犹未尽的孩子们及时有效地将课堂探究延伸到课外,继续探索,尝试创新。】

三、拓展活动

1.继续设计或改进自己的玩具,并在设计或改进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把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并尝试进行整理。及时筛选可以初步解决的问题,尝试用查资料法、请教法、讨论法等各种渠道解决问题。

2.选择观察周围某一事物,提出感兴趣的问题并记录下来。

【设计意图:引领学生将探究活动延伸到课外,到家庭、社会和大自然中去学科学、用科学,不断了解新事物,发现新问题,进一步培养问题意识和记录习惯,使课前、课中、课后的探究活动融为一体。】

体会与反思:

一、成功之举

1.三年级的学生初次接触科学课,对此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但他们对探索科学知识的思想和方法还很陌生,科学的探究学习习惯还有待于精心培养,与生俱来的好奇心有待于细心呵护,所以我在课前详细安排了孩子们做好课前准备,给学生分组、推选小组长,指导他们用感官观察事物,告诉他们无论做课内、课外的观察时都应当注意的一些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每一个新环节的开始都尽力运用启发式语言,每一个环节结束,都进行及时评价和鼓励,使学生感觉到自己的活动始终在受到关注,课堂走进了自己的生活。这样设置有利于活动紧张有序地进行,课堂内容密而不乱,孩子们玩有所得,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的意识。

2.“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动手的机会,让学生参与更多的实践,是学生自身成长的内在要求;如何使学生主动的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是开展探究活动的关键。而引领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激励学生主动探究,是科学课教学的两个中心环节。”所以我在本节课中通过“让学生玩玩具,感受玩具的特点,记录玩具的特点,提出感兴趣的问题,设计或改进玩具”这一环环紧扣的流程,使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切身感受到科学学习活动的妙趣横生、乐趣无穷;教师本身以一个参与者的角色进入到学生中去,促使学生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3.玩具是低年级学生的最爱,玩的兴趣会使他们动手的热情空前高涨,因此教师进行科学的引领,让学生课堂上有目的地“玩”,启发引导学生通过自觉亲历,逐渐“走近科学”,有所发现、有所思考,这是本节课的关键,也是重点所在。在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让他们畅谈发现和感受,张扬个性,热情奔放,极大地调动了学生探究玩具秘密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新离不开对问题的研究”,整堂课学生都是在异常兴奋状态下进行的,学生思维活跃,提出的问题五花八门,有些问题老师根本都想不到。特别是在自由活动中对玩具的改进和设计,可以看出学生就是“小科学家”或“小设计师”,不少学生对玩具的设计构思很有创新意义。由此可见,学生的研究兴趣是非常高的,以后的教学仍然要抓住契机,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将科学知识的学习较好的融于精心设计的各类活动之中,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和欲望。

4.教学节奏有张有弛,既有轻松愉快的尽情玩乐,又有紧张有序的观察思考,还有争分夺秒的设计创新。三年级学生在科学学习方面,各种能力尚有待于开发和培养,所以本节课的设计中考虑了课堂的变化性,需要时教师能适时出现,因势利导,点拨方法,给孩子们的探究学习提供有力的指导和帮助,尽力让他们领悟科学探究思想,增进对科学探究方法与过程的理解,使他们:尝试合作,感受科学,体验分享。

二、不足之处

1.在学生的互动活动中,可以感觉到个别学生的目的性不够明确, 探究的思路不够清晰,还是单纯的“玩”,所以对于观察思考意识的调动,教师还需进一步组织、引导。

2.有些环节给予学生的时间不够充分,以致学生的发现不够深入,比如“设计或改进玩具”这一环节,学生提出设计方案后,教师考虑到时间的,并没有让学生充分反思自己方案中的优点和不足,而是直接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说出玩具的特点和玩法”、“根据玩具的特点提问题”等环节,也存在由于时间不足,导致学生发现的问题不够深刻,教师为完成教学设计而操之过急等现象。在这些方面教师还应充分考虑,给予及时引导和帮助。

三、教学建议

1.建议至少运用两节课时来完成教学内容,以保证课堂探究的实效性,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得到更好的培养。

2.鉴于于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科学课堂的设置要合理安排探究,避免求全求大求深而导致时间过长,不易收放;教学时教师要全面掌控教学节奏,要有效地驾驭探究,及时帮助学生筛选有价值的问题进行研究,对研究问题的方法适当的加以指导,避免内容过多过滥。

3.在探究过程中教师还要注意充分放手,让学生不断遇到困难,克服困难,从而体会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学会学习,逐步掌握解决科学问题的基本方法。

文档

玩具里的科学

1玩具里的科学教学目标:1.会用感官感知玩具的外形特征,通过改进或设计新玩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2.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和问题意识,体验玩玩具的乐趣。3.知道各种玩具有大小、形状、颜色等不同特征,并会用合适的方式加以描述。教学过程描述: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教师出示自己准备的部分玩具,并选取一个有代表性的玩具,示范一种典型的玩法;引领学生展示自己的玩具,交流更多玩法;教师出示一些大型玩具的图片,与学生交流看法。2.谈话导入:同学们,玩具伴随大家一天天长大,带给你无穷的乐趣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