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卷第4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7月 Vol. 25 No.4 Journal of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July 2002
──────────
*此文是教育部十五规划课题“高师开设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成果之一。指导教师:彭贤智。 收稿日期:2002-07-02
作者简介:韩金广(1979-),男,河北涉县人,唐山师范学院数学系2001级专接本一班学生。 - 88 -
✧学子论坛✧
网络对中学生成长影响的调查研究*
韩金广
(唐山师范学院 数学系,河北 唐山 063000)
摘 要:通过问卷调查,研究网络对中学生成长的影响,分析网络对中学生成长的利弊。针对中学生上网的弊端,对社会、学校、家长提出中学生上网管理的措施,以利于中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网络;中学生成长;网络亚文化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15(2003)04-0088-03 一、引言
网络作为信息传播的媒介,它既能向人们提供有益的学术信息、娱乐信息、经济信息,同时也可能向人们提供无用的、过时的、虚假的、反动的或带有色情、邪教等倾向的灰色信息。就网络内容而言真可谓包罗万象。
本文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了解中学生上网的时间、内
容以及上网对中学生的影响,并对社会如何有效地管理网吧,学校、家长如何指导中学生上网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
二、调查分析
2002年6月,笔者对唐山市内部分中学进行了《网络对中学生成长影响的问卷》的抽样调查,发放问卷100份,收回有效问卷98份。调查的结果见下表:
表1 网络对中学生成长影响抽样调查结果
0 6个月以下 6个月-1年 1年以上 上网的年限
18.7% 30% 20% 31.3% 0 1-3小时 4-6小时 7小时以上 每周上网时间
30% 60% 5.5% 4.5% 聊天 收发电子邮件
下载歌曲 玩游戏 上网内容
19% 40%
20% 21% 促进 好坏影响同时存在
没影响 无所谓 上网对学习影响
21.25% 51.25% 18.75% 8.75% 系统学习过 他人介绍 父母介绍 不了解 对网络知识的了解
23.5% 46.5% 7.5% 22.5% 没有 有时 经常 不注意 看到暴力、恐怖信息情况
61.25% 17.5% 5% 16.25% 学习成绩下降
体质下降 情绪低落 没影响 上网带来的问题
20% 7.5% 7.5% 65% 非常赞成 赞成 不置可否 不赞成 父母对上网的态度
5%
10%
60%
25%
从问卷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网络对中学生的成长确实产生一定的影响。中学生上网的目的、对网络知识的了解是不一样的,他们上网的目的大都是为了娱乐、消遣或是猎奇,
只有极少数学生是为了获取知识。由于社会、学校、家长对中学生上网缺乏科学的管理与指导,对中学生的身心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在访谈中了解到,其父母职业为教师、公
韩金广:网络对中学生成长影响的调查研究
- -
务员、律师、工程师的学生接触网络的时间较早,父母职业为工人、农民、商人的学生接触网络的时间相对较晚。与经济发达地区如北京、上海、南京相比,网络对唐山市中学生的负面影响还不十分明显。网络犯罪、私约网友、制造病毒等现象在所调查的中学生中还没有发生。邪教、恐怖、色情、暴力等信息对中学生已有一定的影响,并有扩大的可能,为此,社会、学校、家庭要对中学生上网现象引起足够的重视。
三、网络对中学生成长的利弊分析 (一)网络对中学生成长的积极作用
1.开阔视野、增长知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信息对现代人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军事信息、体坛报道、科学知识、学习方法、考试动态等,学生可以通过上网及时、全面地了解相关内容。
2.通过网络可以进行学习、研究,并且可以开发智力、增强思维和想像能力。在互联网上学生可以查到有关学习的内容,而且有些内容比课本上的更精辟、深刻。例如在搜索引擎上输入关键字“数学建模”,就会看到许多与建模有关的信息及试题。网上更多的信息是以英文形式出现的,学生可以通过上网进一步学习英语。另上各种智能测试、技巧性很强的趣味游戏及各种优美的网页制作、一些先进的计算机操作软件等,可以开发学生智力、增强思维能力。在网上学习生动、有趣,学生会对计算机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使学生在使用网络的同时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理论和操作,为其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
3.陶冶情操,娱乐、消遣。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对中学生的学习抓得十分紧,加之近年来各种竞赛的不断出现,使中学生的课余时间很少。中学生拿出一定的时间到网吧去聊天、朋友之间发贺卡、玩游戏等,放松一下紧张的心理,对进一步学习有利。
(二)网络对中学生成长的不良影响
1.无节制的上网会使视力下降、体质变弱。中学生处于青春发育阶段,这个阶段他们需要充足的营养和充分的锻炼。长时间地泡在网吧而不到室外参加体育锻炼,势必对身体发育有不良的影响。几个小时目不转睛地盯着闪烁的彩屏,会引起眼睛极度疲劳,使视力下降。
2.网上不健康的内容腐蚀中学生的心灵,虚拟的环境容易使中学生脱离现实。在现实社会中,文化形态是纷繁复杂的,其中既有主流又有支流,我们习惯上将支流文化称为亚文化。在现实社会中难以发展的亚文化,在网络里却如鱼得水,大有与现实和网络主流文化一决雌雄的态势,这便是“网络亚文化”,又称“网络边缘文化”。由于中学生思想不成熟,自控能力不强,易受到不良网络文化的影响,盲目模仿网络中的不良行为。经常受这种文化的熏陶会使中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发生畸变。我们已经看到一些中学生从网上学了污言秽语,并表现出一些不文明的行为。随着
网络的发展,亚文化者认为在网络上可以设计自己的生存空间、目标、理想,也可以按照自己的思维毫无障碍地去实现。然而,现实生活中总是充满挫折、困难,用一些中学生的话说“现实太残酷”,于是便垂头伤气、闷闷不乐,觉得现实生活就是“人间地狱”,网络才是“理想天堂”。
3.“一网情深”,极易上瘾,荒废学业。高频率地上网,尤其是“网络游戏”对学生有极大的诱惑力,中学生一旦陷入很难自拔。网络成瘾的典型表现为:没有愉快感,兴趣丧失,生物钟紊乱,食欲下降,精力不足,自我评价能力低,思维迟缓,性格孤僻,人际关系淡漠,内心处于自闭状态,所有的这些表现都是不利于中学生成长的。
网络作为高新技术产物,必然被越来越多人所接受。那些完全反对中学生上网的人态度是保守、落后的,是害怕接受新事物的;完全赞成中学生上网而不进行正确引导的,认为凡是“新”的都是好的做法,很有可能将莘莘学子误入歧途。因此必须教育和引导中学生科学地利用好网络。
四、中学生上网的管理措施
(一)社会要加强对网吧的整顿与管理
1.提高网吧管理人员的思想素质。大多数网吧的管理人员注重的是网吧的利益而无视它对学生的影响。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整套有关网络管理的法律、法规,许多管理人员经常钻法律的空隙。应对管理人员进行思想教育,力争使他们的思想能发生彻底的改变,最终实现由对网络法律、法规消极、被动地接受到积极主动地学习,由无视中学生在大众网吧上网到有意识地禁止。随着各种压力的增强,许多网吧已经配备了一系列的安全设施,但是很少有人使用,只是为了应付检查。对于那些屡教不改的网吧要坚决取缔。另外现在已投入使用的“网络110”软件可直接扫黄、打黑、拒邪,还有“防护墙”、“防黄”软件等都可以驱除“垃圾”。网吧应安装相应的软件,尽量使网络内容规范化。
2.网吧应具有完备的安全、消防设施。网吧电脑较多,用电量较大,容易着火,所以应备有消防器材,如灭火器、消防栓等。为在发生意外时能使上网者顺利逃离,应设有紧急出口、疏散指示灯及“安全出口”标志。2002年2月,唐山市古冶区某网吧起火,造成11人死亡。2002年6月17日北京某“黑网吧”起火,造成24人死亡,13人受伤。造成两次起火伤亡重大的原因均为起火时网吧门紧锁,窗户装有防护栏,上网者没有逃生的出路。教训是沉痛的,希望这种“群死群伤”的悲剧不再发生。
3.坚决堵截“灰色信息”。信息公司、网络协会及有关部门应组织网络专家在信息渠道中把教育信息与其他信息分离,做到其他信息渠道里可以有教育信息,但教育信息渠道中不能混进不健康的信息。这样就可以将分离出来的教育信息专门给教育单位单独使用。
4.建立适宜中学生的网站。尽管现在网络内容极其丰
第25卷第4期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
- 90 -
富,但适宜中学生的网站很少,所以教育部门应组织建立像“中国少年雏鹰网”、“学生天地”、“中国学生网”、“学生地球村”等适合中学生登录的网站。
(二)学校应教育学生正确使用网络
1.学校应改变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在不断地转变,社会对未来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未来社会需要具有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能力的综合型人才。这就要求学校教育必须进行改革,打破陈旧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模式束缚。按照教育部新课程的要求,把信息教育列入中小学的必修课中,让中学生了解网络知识,科学地上网。
2.教师应具有过硬的网络知识。许多中学生上网是盲目的,他们不掌握网络知识,又没有专门的人指导,所以便随便地登录到某个网站去,这样很有可能看到不应该看的东西。教师要介绍适合中学生登录的网站,教育学生正确上网,对学生上网遇到的问题及时、准确地做出解释、回答,消除学生对网络的神秘感及好奇心。
3.进行思想教育,树立高尚网德。健康成长的涵义不仅包括智力的发展、学业的提高,还包括身体、心理、道德的健康以及精神的丰富和人格的完善。要树立高尚网德:一是要组织学生学习2001年11月22日,团、教育部、文化部、新闻办、全国少工委、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
公布的《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二是教师应结合具体网络内容向学生讲解为什么有些网站不适合中学生登录,哪些网站适合中学生登录。
4.学校要创造条件,建立校园网吧。建立校园网吧,学生在校园里就能上网,应用网络知识,在网络上进行信息交流,有利于中学生建康成长。因为校园网吧的信息可以经由一台主机分发到每台电脑,有利于堵截有碍于中学生成长的信息,同时,学生有了问题,也可以得到教师的及时指导。
(三)家长应作好监护人的职责,为孩子负责 1.家长应转变思想观念。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消亡是不可避免的,这是社会发展规律。一个新事物从产生到被人们所接受需要一定的过程,网络作为一种新事物必将随着人们对它的日益了解,而被更多的人所接受。家长应思想,更新观念,学习网络知识,接受网络。
2.家长应严格做到“三限”,即上网时间、上网时段、上网频率,做好监护职责。家长可以通过检查历史记录来监督孩子在网上所关心的内容,对已经踏入歧途的孩子要防微杜渐,对可疑行为要见微知著,对其进行教育引导,并对上网内容、时间做出严格的要求和规定。一般中学生每周上网1至2次,每次1至2小时较为合理,时间应尽量安排在白天。
参考文献:
[1] 钱桐.网络亚文化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2,(2). [2] 王丽萍.在网络时代凸现辅导员风采[J].辅导员,2002,(5). [3] 李璞珉.心理学与艺术[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4] 顾明远.教育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Investigation of and Researches on the Influences of Network
On the Growth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HAN Jin-Guang
(Mathematics Department,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Hebei Tangshan 063000)
Abstract: Through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the article researches on the influences of network on the growth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analyzes it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nd in allusion to the disadvantages, puts forward controlling methods for the society, schools and parents, to benefit the healthy growth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Key words: network; the growth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the sub-literature of network
责任编辑、校对:高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