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浅谈基层民警“心理压力”及“心理减压”途径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30 00:59:39
文档

浅谈基层民警“心理压力”及“心理减压”途径

浅谈基层民警"心理压力"及"心理减压"途径目前,由于基层民警长期处于一种高风险、高压力、高应急、高对抗性的状态,民警的心理健康往往容易受到较大的损害,出现一些身心不健康症状。民警的心理健康主要存在精神紧张、恐惧、焦虑、心情压抑、郁闷,情绪易激动、暴躁、难以自控,自我效能感降低等问题。现在个别单位常常将思想政治工作取代心理素质的教育与训练,致使民警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学习体会,浅谈一下基层民警的"心理压力"及"心理减压"的途径。一、基层民警"心理压力"的症状民警
推荐度:
导读浅谈基层民警"心理压力"及"心理减压"途径目前,由于基层民警长期处于一种高风险、高压力、高应急、高对抗性的状态,民警的心理健康往往容易受到较大的损害,出现一些身心不健康症状。民警的心理健康主要存在精神紧张、恐惧、焦虑、心情压抑、郁闷,情绪易激动、暴躁、难以自控,自我效能感降低等问题。现在个别单位常常将思想政治工作取代心理素质的教育与训练,致使民警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学习体会,浅谈一下基层民警的"心理压力"及"心理减压"的途径。一、基层民警"心理压力"的症状民警
    浅谈基层民警"心理压力"及"心理减压"途径

  

  目前,由于基层民警长期处于一种高风险、高压力、高应急、高对抗性的状态,民警的心理健康往往容易受到较大的损害,出现一些身心不健康症状。民警的心理健康主要存在精神紧张、恐惧、焦虑、心情压抑、郁闷,情绪易激动、暴躁、难以自控,自我效能感降低等问题。现在个别单位常常将思想政治工作取代心理素质的教育与训练,致使民警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学习体会,浅谈一下基层民警的"心理压力"及"心理减压"的途径。

  一、基层民警"心理压力"的症状民警"心理压力"是指在职业环境中对长期的情绪紧张源和人际关系紧张源的应激反应而表现出的一系列心理、生理综合症。民警是一种与人打交道的职业,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工作就是一种助人活动,无论对群众,还是对违法犯罪人员,民警都是存在"心理压力"的高发人群。其特点是生理的耗损、慢性疲劳、无助感、绝望感、消极的自我概念。民警的"心理压力"表现为情绪变得紧张不安、易怒、易躁,在工作中吹毛求疵;讽刺同事、神经过敏;独自一人时易多愁善感、悲观、沮丧、抑郁、自我评价能力低下,对现实不满;愤恨,难以激发工作热情,行为孤僻,不愿与人交往,或具有攻击性和侵犯性;经常产生疲劳感、无力感,失眠、食欲

"触电",加之少数老百姓法制意识不强,有理无理动辄四处状告机关、民警,导致不少民警不敢大胆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遇到棘手问题往往束手束脚,出现一些变相的不作为、不敢为情况。 

  6、来自家庭生活的压力。民警的付出与回报严重失衡,繁重的工作任务和工作性质使民警没有时间也没有能力来解决家庭问题,基层民警加班多,在家时间少,与家人沟通少,婚恋危机多发;对子女的教育缺少时间,也缺耐心,态度粗暴,方法简单,一些民警子女产生对抗情绪,不思学习,不思进取。 

  7、来自警力不足的压力。中国现有170余万,按人口平均是每万人有12名,警力配置仅仅是西方国家的三分之一。××*辖区人口有48万,仅有民警207多名,按人口平均每万人只有4.3名民警,其中身份为"工人"的有25名,占全局的12%,而这些"工人"大都是基层单位的骨干力量,这些不具备执法主体资格"工人"要从执法岗位上剥离,给原本警力不足的基层更似雪上加霜,基层民警工作量相当大。 

  8、来自非警务活动的压力。虽三令五申禁止各地机关参与非警务活动,但机关的经费不足、很多工作需要地方支持,使基层机关不得不依靠当地,于是配合部门拆迁房屋、整顿市容以及配合工商、烟草、医药等部门执法。 

  (二)自我效能感降低是产生民警"心理压力"的主观因素

  自我效能感是指人对自己能否成功地进行某一行为的判断和评价,它影响着自我选择干什么,投入多少能量,对困难任务解决的程度等。人们的行为过程和行为结果都受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和控制,较高的自我效能感,有助于改善自我的思维模式与情感反映,提高工作的积极性;较低的自我效能感将导致个体行为动力缺乏,难以产生成就感,致使工作效率降低。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自我效能感不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民警工作成就感不高。成就感是人们从事活动的价值定向,也是评价个体自我效能感高低的重要内容。目前,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致使越来越感到从事这项工作难以获得社会普遍认同的价值和赞许,不能产生较高的成就感。 

  2、民警心理冲突加大。目前,各级机关都面临着经费紧张,国家的财政拨款难以保障正常的基本业务与行政支出,这使工作既要能找钱又要破好案,还要不出事;既要大着胆子,多找路子,多想办法,又得谨慎小心、遵纪守法、规规矩矩。实际工作中的相互矛盾、左右为难的状况使民警心理冲突加大,经常产生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走钢丝绳感。这种长期困扰、难以解决的价值理想与功利行为之间的矛盾冲突感,挫伤了民警的工作积极性,心理难以平衡,消极情绪增长,工作的成就感降低。 

  3、民警提高工作能力的主动性不强。在现阶段,面对日趋复杂的治安环境和高质量的警务要求,只有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才能适应社会的变革。但现实情况是,一些民警学习动力不足,光吃老本,不愿学习新知识;有的民警在警务活动中,面对新的挑战,他们常常感到捉襟见肘,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面对工作竞争,一些民警贪图享受,害怕吃苦,不愿积极主动加强学习,提高自身能力,遇到困难或工作不适应,压力陡然增长,从而导致失落感、社会抛弃感。 

  (三)缺乏社会支持是产生民警"心理压力"的促成因素社会支持是一种特定的人际关系。它指有着血缘、姻缘、地缘、职缘等关系的人们之间的相互依存、社会整合、信任联盟、帮助和指导。社会支持的缺乏是民警产生"心理压力"的促成因素。一是社会环境对警务工作信息的消极理解降低了群众对民警工作的支持度。二是机关内部人际关系不良让失去了来自同事的社会支持。三是家庭关系失调削减了民警缓解"心理压力"的能力。

  三、实施民警"心理减压"的途径 

  (一)开设民警心理辅导课,聘请专家讲授。一是运用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对参加培训的民警进行知识性辅导、预防性辅导、开发性辅导和治疗性辅导,使民警掌握心理学及有关应激方面的知识,正确面对应激,尽量避免或消除某些来自工作、生活、个体及社会的应激源,预防、解决基层民警在工作、生活中面临的各种心理问题,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使其更好地适应工作的需要。二是针对民警从事危险紧张工作容易产生心理障碍、失常和神经性疾病的特点,专门为民警心理减压,减少民警因工作精神压力而导致情绪急躁、工作失误或走极端引发违法违纪的概率,保护民警,帮助民警。

文档

浅谈基层民警“心理压力”及“心理减压”途径

浅谈基层民警"心理压力"及"心理减压"途径目前,由于基层民警长期处于一种高风险、高压力、高应急、高对抗性的状态,民警的心理健康往往容易受到较大的损害,出现一些身心不健康症状。民警的心理健康主要存在精神紧张、恐惧、焦虑、心情压抑、郁闷,情绪易激动、暴躁、难以自控,自我效能感降低等问题。现在个别单位常常将思想政治工作取代心理素质的教育与训练,致使民警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学习体会,浅谈一下基层民警的"心理压力"及"心理减压"的途径。一、基层民警"心理压力"的症状民警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