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 (第1-3单元)答题纸
学籍号: | 姓名: 分数: |
学习中心: | 专业: ______ |
题目1 [50 分]
1994 年,长江三峡开始施工,同时产生了一个难题,就是百万移民如何安置,
这是全国乃至举世瞩目的难题。
1994 年8 月的一天,娃哈哈集团的老总宗庆后随一支由浙江省副带队的
浙江省及企业对口支援代表团来到了三峡库区——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涪陵
市。在3天考察时间里,宗庆后天天忙于考察涪陵工厂,调查了解涪陵的交通、
工业生产能力等情况。3天后,宗庆后提出了一项计划:娃哈哈同意在涪陵合并三
家当地特困企业,投资4000万元组建娃哈哈涪陵分公司,初步决定上矿泉水、果
奶、罐头食品、保健酒等4 个项目。
为增加杭州干部对涪陵公司的感性认识,宗庆后回杭州后组织了有近20 名中层干
部参加的队伍考察了涪陵。涪陵自然条件恶劣,公路崎岖,空气潮湿,生产条件
艰苦,配套生产落后,而且当地人的思想观念也很落后,还停留在计划经济阶段,
所有这些都令前往考察的干部们大为踌躇。回到杭州后,大部分干部都反对这个
项目:“到穷地方来背个大包袱,风险太大,“弄不好前功尽弃,拖累整个集团的发
展”。反对意见充斥在宗庆后的耳边。
宗庆后知道干部们的反对有一定道理:涪陵境内的运输不畅;劳动力虽然便宜,
但是就业观念、纪律观念淡薄,对现代企业的快节奏、高效率还不适应;三家特
困企业厂房破落,恢复生产代价很大。更大的问题在于杭州与涪陵相隔千里,指
挥协调极其不便,而公司干部还没有在外工作的经验。总的来说,风险确实
很大。
然而,宗庆后认为上此项目有很多有利条件,主要理由是:
(1)优势。对口支援,对口扶贫,是我国的国策,一定会给予有利支持。
贫困地区发展经济的愿望比发达地区强烈,国家也会给予贫困地区十分优惠的政
策扶持,涪陵尤其有合作的诚意。
(2)企业发展的需要。在涪陵建厂,可以实现销地产,进一步占领西南大市场,
实现跨省经营,为将来形成集团公司打好基础。
(3)可以培养出一支能够独当一面的干伍。
(4)可以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权衡利弊,宗庆后最终决定上涪陵公司这个项目。
问题:
(1)宗庆后所做的是什么性质的决策?为什么?
(2)他的决策依据是什么?
答:(1)宗庆后的决策属于非程序化决策。因为该决策是对新出现的具有较大不
确定因素,缺乏可靠的数据、资料,无常规可循,必须进行特殊处理的决策。这
类决策过去从未发生过,是一种例外的、独一无二的、不重复发生的问题的决策。
(2)决策的依据是对客观环境的分析,通过比较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而进行的。
虽然存在交通落后人才素质低、企业基础差以及指挥协调不便等不利因素,但是
依托当地的大力支持,企业能获得迅速发展等好的机遇,宗庆后还是坚
持推行该项目。
题目2 [50 分]
斯特德两天工作大事记
斯特德是斯奈尔第公司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公司设在伊利诺伊州,制造
电力产品,年销售额16亿美元。斯特德担任此职务已有两年。下面是他两天工作
大事记。
第一天
上午6 : 56 斯特德离开家驱车去当地的小型机场,在那里将登上公司的专机,前
往开关事业部设在田纳西州士麦拿的工厂。与斯特德同车前往的还有副总裁格洛,
他分管年收人5 亿美元的开关事业部。路上,他们讨论着采取什么方式鼓励公司
员工相互之间以及与上司之间开展不同观点的争论,斯特德认为以前的管理只是
鼓励员工服从命令,从而使员工习惯于对权威逆来顺受。
上午7 : 43 两人登上飞机,开始了80 分钟的飞行。斯特德回忆起他在霍尼韦尔公
司25 年的经历以及最终决定离开霍尼韦尔公司加入斯奈尔第公司的往事。他谈到
他接手时斯奈尔第公司的懒散和无精打采的状况,眼下他主要关心的是他手下有
一大批管理者,这些人不愿意承担风险和责任,该拿他们怎么办。斯特德的办法
是至少每隔一年半就视察一遍公司设在世界各地的5个经营机构。
上午9 : 38 飞机降落在士麦拿机场,迎接他们的是开关事业部经理克拉克。在克
拉克的车中,话题立刻转到电力工人国际工会试图在工厂中建立组织的问题上来。
如果工会有可能获胜,那一定是因为士麦拿工厂的糟糕的退休金福利计划。“这计
划必须修改”,斯特德说,他今天整天都会重复这句话。
上午9 : 56 克拉克把车停在一栋红砖楼房前,新产品开发就在这栋楼里进行。斯
特德向项目经理表示问候,并与软件设计师和工程师们交谈。匆匆地视察完这座
小楼后,项目经理向斯特德简要汇报了新产品——计算机化的电子监控分析仪的
情况。斯特德问了几个关于产品获胜性和市场潜力方面的问题,并指示格洛落实
一下安全分析人员是否审查过新产品的实验报告。
上午10 : 27 斯特德乘小客车去士麦拿开关事业部工厂。在工厂的会议室里,他坐
在会议桌的首席位子上,听取了四个汇报。斯特德提了许多问题,汇报中还不时
插入评论、少量的建议和强调。他的风格是苏格拉底式的——问题尖锐但语气温
和,深思熟虑但却像漫谈。
下午12 : 31 在克拉克的办公室里,斯特德提到他曾收到过工厂会计师的一封信,
信中控告工厂的主会计员让下级篡改账目。主会计员告诉斯特德这封信是“捏造事
实和造谣中伤”,他敢说控告者的动机是出于报复,因为他知道自己将被解雇。斯
特德同意“我们不能要这种人”,他又加上一句“此事就此了结”。
下午12 : 43 斯特德给一位烦恼的顾客打电话,就交货的问题向他道歉。斯特德称
自己要花20 %的工作时间与顾客接触或处理顾客的投诉。
下午12 : 57 克拉克和他的助手向斯特德继续作汇报。
下午2 : 27 斯特德去员工食堂答复工厂工人们的问题。问题提得很不踊跃,犹犹
豫豫,但所有的问题集中在公司对组织工会的态度和退休金计划的缺陷上。
下午3 :44与士麦拿工厂的工人代表简短会面。当话题转向组织工会时,斯特德
督促格洛:“修改退休金计划,最好明天就开始。”
下午6 : 57 从士麦拿回来,斯特德在开车回家的路上,接到公司总法律顾问库茨
沃斯基的电话,他在电话中说,上次董事会议以来的备忘录将通过快递的方式送
到各位董事手中,使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审阅材料,为下周在多伦多市召开的董事
会议做准备。
第二天
上午8 : 10 斯特德因为与牙医的预约而上班迟到,在与秘书核对了应处理的事务
并很快地打了几个电话后,他快步走进会议室,在宽大的红木桌旁,坐着斯特德
的6位执行班子成员。他们来这里开会是讨论年度人力资源总结,这是斯特德倡
导的以解决经理后继人选问题,此外还有员工培训和开发以及人事问题。
上午11 : 29 斯特德叫一位部门经理到他的办公室来开“越级”会议,斯特德对为什
么召开这种越级会议的解释是,给部门经理一个机会越过他的上司——执行副总
裁,直接与斯特德讨论问题。
下午l : 53 斯特德打电话给公司的投资银行家,一家外国竞争者打算向斯奈尔第公
司投入一笔数目可观(但不怀好意)的资金,斯特德要与这位银行家讨论应付这
家竞争对手的对策。
下午2 : 09 总法律顾问库茨沃斯基走进斯特德的办公室,与他讨论召开一次斯奈
尔第基金会议的问题,库茨沃斯基是基金会的,斯特德打算在保健方面投入
更多的资金。
下午2 : 36 斯特德跑下楼钻进车里急着开往当地的一家旅馆,在一间小会议室里,
20 名听力受损的雇员在等候着他的到来,他们聚在一起举行公司想象力学院的毕
业典礼。这是一个公司的内部机构,教授两天的课程,内容是关于顾客服务、质
量,以及个人责任。在手语翻译的辅助下,斯特德祝贺大家的毕业,感谢大家对
培训计划的批评和建议。
下午4 : 30 返回办公室后,斯特德与负责行政部门的副总裁卡彭特举行了双周例
会,他们仔细检查了卡彭特的计划,该计划将提交下周在多伦多举行的董事会会
议讨论。
下午5 : 06 斯奈尔第公司工业控制集团的副总裁维可马尼斯,站在了斯特德的办
公室外与斯特德闲聊,他们的谈话与他们在上午会议上互不相让的争吵形成鲜明
的对照。
问题:
(1)试分析斯特德在这两天的工作日里是否有效地利用了时间?
(2)你认为斯特德应该怎么样安排他的时间?为什么?
答:(1)在这两天的工作日里,斯特德作为一名公司董事长和首席执行官,没
能在其职务上有效地利用工作时间。斯特德两天的工作日程安排的非常满,已是
马不停蹄,看起来似乎很有效率,但是效果不佳。其所作的大部分工作应该授权
给下属处理,不必事必躬亲,斯特德用于领导时间过长,而用于组织的时间过短。
(2)根据管理的基本理论,虽然组织中所有管理者都要执行计划、组织、领导和
控制职能,但是,不同层次的管理者在这几项职能上耗费的时间是不一样的。一
般来说,高层管理者要花更多时间来考虑组织的发展战略和整个组织的设计,而
基层管理者则要更多考虑如何激励下属的工作设计。斯特德作为董事长应该集中
精力搞好组织设计,控制大局,解决好事关公远发展的战略问题,抛开琐碎
的小事,授权下属,以目标的实现来考核其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