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2016年淄博市初中地理学业考试说明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30 00:58:33
文档

2016年淄博市初中地理学业考试说明

淄博市2016年初中地理考试说明及样题淄博市初中地理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地理学科的终结性考试。考试遵循“有利于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个性和潜能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利于课堂教学改革,有利于高中阶段选拔素质较高的新生”的命题原则,以知识为基础,注重综合能力的考查,力求体现地理学科素质教育的目标要求,力争做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的统一,反映考生的真实学业水平,发挥考试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课程改革的导向作用。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初中毕业标准
推荐度:
导读淄博市2016年初中地理考试说明及样题淄博市初中地理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地理学科的终结性考试。考试遵循“有利于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个性和潜能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利于课堂教学改革,有利于高中阶段选拔素质较高的新生”的命题原则,以知识为基础,注重综合能力的考查,力求体现地理学科素质教育的目标要求,力争做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的统一,反映考生的真实学业水平,发挥考试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课程改革的导向作用。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初中毕业标准
淄博市2016年初中地理考试说明及样题

淄博市初中地理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地理学科的终结性考试。考试遵循“有利于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个性和潜能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利于课堂教学改革,有利于高中阶段选拔素质较高的新生”的命题原则,以知识为基础,注重综合能力的考查,力求体现地理学科素质教育的目标要求,力争做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的统一,反映考生的真实学业水平,发挥考试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课程改革的导向作用。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初中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

【考试内容】

以《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修订稿)为依据,以我市本届学生统一使用的鲁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为参考,考试内容包括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三部分,其中地球和地图约占15%;世界地理约占25%;中国地理约占60%(包括乡土地理)。

地球和地图

一、地球与地球仪

1.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2.描述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特点。

3.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4.用经纬网确定任意地点的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和所处的温度带。

二、地图

1.会在地图上辨别方向,会应用比例尺在地图上量算距离。

2.会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等地形部位,判读坡的陡缓,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3.会在地形图上识别山地、高原、平原、盆地和丘陵五种主要地形类型。

4.能根据需要选择常用地图,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

世界地理

一、陆地和海洋

1.会运用地图和数据描述地球上海陆分布特点;能在地图上识别七大洲和四大洋。

2.会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在不断运动变化之中;会用板块构造学说说明世界著名山系及

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二、天气与气候

1.区分“天气”与“气候”的概念,并能在生活中正确运用。

2.识别常用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3.会阅读气温曲线图说明气温随时间的变化特点;阅读世界平均气温分布图,说明世界气温

分布特点。

4.会阅读降水量柱状图说明降水随时间的变化特点;能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说明世界降水的分布特点。

5.运用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说明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并会简单描述主要气候类型的特征;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举出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气候对生产

和生活的影响。

三、居民与地域发展差异

运用地图、资料,说明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并在地图上指出三大人种、三大宗教的主要分布地区。举例说明聚落的形成与发展和自然环境的关系;用实例说明加强国际经济合作的

重要性。

四、认识地区

1.运用地图等资料说出东南亚地理位置及其重要性、范围和主要国家。

2.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东南亚地形地势特点、河流分布特点、气候类型及特点以及

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3.运用地形图说明东南亚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说明东南亚发展旅游业的优势。

五、认识国家

1.运用地图和资料描述印度和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及主要城市的分布。

2.运用地图和资料说明印度和澳大利亚的农业生产与其自然条件的关系。

3.联系各自地理条件,说明印度服务外包产业和澳大利亚工矿业、服务业的发展。

4.运用资料,说明印度的人口增长特点和澳大利亚多特有生物的主要因素。

中国地理

一、疆域与人口

1.运用地图说明我国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以及我国在五带中的位置。能在地图上查找我国领土的“四至点”。利用有关资料分析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读图记住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及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

2.运用有关数据说明我国人口增长趋势,并理解我国的人口国策;阅读中国人口分布图说明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运用中国民族分布图说明我国民族分布特征。

二、自然环境

1.运用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形、地势特点。

2.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学会阅读不同地点的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知道我国干湿地区及温度带的划分。认识季风气候的特点及其影响。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

3.说明我国外流河和内流河的分布特征;说出长江、黄河的主要水文特征以及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三、自然资源

1.运用概念区分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并明确对它们进行开发利用和保护所采取的正确态度。

2.运用资料说明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利用类型、分布特点,理解我国的土地。

3.运用资料说明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的特点以及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4.运用地图和实例,说明我国跨流域调水的线路及其必要性。

四、经济与文化

1.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选择依据。

2.根据需要合理选择交通运输方式,学会设计经济、合理的旅游线路。

3.运用地图说明中国铁路交通网中的主要铁路干线。举例说明我国的重要交通枢纽及其特点。

4.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农业分布特点,举例说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必要性和科学技术在发展农业中的重要性。

5.运用资料说明我国工业分布特点;说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状况。

6.知道我国民居、服饰、饮食的地方特色,并举例说明自然环境对我国具有地方特色的服饰、饮食、民居的影响。结合有关资料说明我国地方文化特色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

五、地理差异

1.在地图上记住秦岭、淮河的位置,并能从气温、降水、农业生产、人们生活、区域划分等方面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2.运用地图,通过重要的自然地理界线(山脉、河流等),说明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并说明四大单元各自的突出地理特点和主要自然地理差异。

六、认识区域

1.北方地区

(1)运用地图说明北方地区气候、地形、自然景观等自然地理特征及其内部差异的主要成因。举例说明北方地区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2)运用地图描述东北地区的地形特征,运用地图与气候资料归纳东北地区的气温和降水特点。学会比较东北三省内的地形和气候差异。说明东北三省位置、地形等要素对雪期和积雪厚度的影响。运用资料说明东北三省的工业布局特点和工业结构特点。

(3)运用地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运用地形图说明多种黄土地貌,并说明黄土高原的地表特征,解释黄土高原的形成。

(4)运用图文资料说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和危害,说明黄土高原环境综合治理的对策和水土保持的措施,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念。

(5)运用资料说明首都北京的自然地理特点、历史文化传统和城市职能,并举例说明其城市建设成就。

2.南方地区

(1)运用地图说明南方地区气候、地形、自然景观等自然地理特征及其内部差异的主要成因。举例说明南方地区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2)运用地图简要评价长江三角洲地理位置的优越性,说明长江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3)举例说明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对人们生产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4)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地方文化特色对当地旅游业的影响。

(5)运用地图说明、澳门的位置和范围;概括土地资源的分布特点及土地开发状况;举例说明祖国内地与、澳门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作用。

(6)运用地图描述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分析省的地形、气候和自然资源等特征。会说明人口分布特点,分析其经济发展的特色和影响因素。

3.西北地区

(1)读图说明西北地区的范围,并说出主要地形组成。

(2)运用资料说明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景观、形成原因及变化规律。

(3)举例说明西北地区干旱的气候对农牧业生产和生活的特色。

(4)运用地图说明塔里木盆地人口、城镇的分布特点。

(5)举例说明西气东输工程对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意义。

(6)说明开发塔里木盆地的有利条件及其在开发过程中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4.青藏地区

(1)读图说明青藏地区的范围,并说出主要地形组成。

(2)运用资料说明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生产和生活的特色,以及高寒气候对生产和生活带来的影响。

(3)说明三江源地区地势、气候、冰川、湖泊与沼泽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解释三江源地区是多条大河源头的自然原因。

(4)会分析三江源地区存在的突出环境问题,说明该地区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并了解该地区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的成功经验。

乡土地理

1.运用地图,描述山东的地理位置,分析其特点。

2.举例分析某种自然资源、自然灾害对家乡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影响。

3.运用山东的人口资料与全国人口情况进行比较,说出家乡人口数量和人口变化的特点。

4.运用地图说明山东及淄博对外交通联系现状,认识家乡进一步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考试要求】

新课程标准下的地理学业考试将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全面考查,注重考查学生应用地理工具和主要地图的能力,考查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地理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考查学生利用图表、资料等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考查学生的地理空间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考查学生探究意识和实践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考查寓于知识能力考查之中。具体包括:

(1)识别、辨认地理事实或证据;

(2)识记重要地理事物的名称和空间地理位置的能力;

(3)阅读和使用地图和地理图表,说明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进而分析地理事物分布和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

(4)会收集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地理信息,并根据收集到的信息归纳其地理特征;

(5)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方法,简单地比较、分析和评价一些地理现象和身边的地理事物;(6)初步认识人类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重大问题,以及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

【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考试形式:闭卷,笔试。

二、试卷满分为5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三、试卷结构:试卷分Ⅰ卷、Ⅱ卷两部分。Ⅰ卷为选择题,Ⅱ卷为非选择题,考生一律在答题卡答题。选择题约占30%,非选择题约占70%。试题难度值0.70左右,其中试题的易、中、较难比例为6:3:1。

淄博市2016年初中学业考试

地理样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4页,满分50分,考试时间6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区县、学校、姓名、考试号、座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并核对监考教师粘贴的考号条形码是否与

本人信息一致。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写在试卷上。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

新的答案。

4.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修改。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15分)

第Ⅰ卷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15年4月25日14时11分在尼泊尔发生8.1级地震,

震中位置是(28.2°N,84.7°E)。据此完成1~3题。

1.此次地震的震中大致位于图1中的

A.甲B.乙

C.丙D.丁

2.关于此次地震震中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西半球、北半球B.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C.位于西半球、南半球D.位于东半球、南半球

3.小华从网上查到,地震发生时尼泊尔当地时间是4月25日12时许,造成这种时间差异的原因是

A.地球的自转B.地球的公转

C.纬度的差异D.气候的差异

4.图2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处海拔高于b处

B.a、b两地相对高度400米

C.河流自北流向南

D.河流自西南流向东北

2013年,我国提出了建设“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战略构想,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读图3,完成5~7题。5.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从a—b—c—d依次经过的海或洋的名称是

A.大西洋—印度洋—黑海—地中海

B.印度洋—太平洋—红海—阿拉伯海

C.太平洋—阿拉伯海—红海—黑海

D.太平洋—印度洋—红海—地中海

6.甲所在地区对世界影响较大的自然资源是

A.煤炭B.铁矿

C.石油D.森林

7.甲地区气候特征是

A.全年炎热干燥B.全年高温多雨C.全年温和多雨D.全年寒冷干燥8.图4是亚洲沿30°N纬线地形剖面图,该图呈现出亚洲自西向东地势的变化是

A.中部高四周低

B.低—高—低

C.高—低—高

D.高—高—低

图5是我国东部地区两城市多年平均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据图回答9~10题。9.从两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图上可以看出

A.两地冬季气温都在0℃以下

B.两地冬季气温温差不大

C.两地夏季气温都在20℃以上

D.两地气温年较差都不大

10.两地降水量柱状图说明了

A.两地降水都集中在7、8月份

B.两地降水季节变化都不大

C.两地年降水量都在800毫米以上

D.甲地雨季比乙地短

2014年12月12日,长1432千米、历时11年建设的南水北调

中线工程正式通水,主要对北京、天津及沿线省区供水。据图6完

成11~12题。

11.有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主要解决我国水资源年际变化大的问题

B.输水主干河道是京杭大运河

C.主要解决我国水资源南北地区分布不均的问题

D.工程起点是长江上游的丹江口水库

12.中线输水线路经过的省区简称分别是

A.鲁、苏B.豫、冀C.皖、豫D.晋、冀

13.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验证在同等降水强度、同等土质条件下,地表植被、地形坡度与水土流失的关系。通过实验,图7四个杯子中泥土量有可能最大的是

A.甲B.乙

C.丙D.丁

14.下列对山东描述正确的是

A.临黄海和东海

B.城市甲是济南市

C.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D.春旱严重,是半干旱地区

15.关于乙河山东段特征描述不正确的是

A.水能丰富,落差大B.有结冰期

C.有“地上河”现象D.有凌汛现象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35分)

16.(12分)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美国的高新技术产业

在全球市场中具有举足轻

国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约

占世界1/3;在1993~1996

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中,

有27%来自高科技产业,而

两个传统的支柱产业—建

筑业和汽车制造业仅占

18%。

(1)有人说,美国是个地跨寒、温、热三带的国家。你同意这种说法吗?根据图中信息,说明你的判断理由。(3分)

(2)美国西部分布着一系列南北向的高大山脉,其中A是山脉;请运用板

块构造学说的观点,解释这些山脉的形成原因。(3分)(3)美国农业生产实现了地区生产的专业化,其中B所在地区农业带的名称是,请分析该农业带发展的自然条件。(3分)

(4)美国的约翰先生全家每个礼拜日都到教堂去做礼拜,他信仰的宗教应该是。(1分)

(5)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你能得出哪些结论?(2分)

17.(13分)三江平原是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共同汇流冲击而成,分布着亚洲最大的淡水湿地;三江源地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国家分别设立了三江自然保护区和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读图10,回答下列问题。

(1)从地理四大分区看,图甲位于地区,图乙位于地区。(2分)

(2)图甲中,A是平原,大部分地区农作物一年收获次,下列农作物(青稞、小麦、玉米、油菜)中,适宜在该地区大面积种植的是,请从气候角度评价该地

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5分)

(3)图乙中,山脉B是;河流C是,注入洋。(3分)

(4)图乙所示区域是我国多条大河的源头,主要原因是。(2分)

(5)三江自然保护区和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共同保护的生态环境是。(1分)18.(10分)图11是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略图,图12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是(填图中字母);图中数码①代表的铁路线名称是。(2分)

(2)该地区发展了水稻种植和淡水养殖,符合发展农业要“”的原则。城郊地区积极发展菜、肉、蛋、奶等生产,主要考虑的社会经济条件是。下列食材中(莲藕、

椰子、竹笋),主要分布在该地区的是。(3分)

(3)长江三角洲地区旖旎的水乡风光和深厚的历史积淀,吸引着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假如你是一名导游,请你向游客推荐一处世界文化遗产景点、一处水乡景点。(2分)(4)请根据长江三角洲地区地理位置示意图,说明该地区地理位置的优越性。(3分)

样题参

一、选择题(15分,每题1分)

1.D

2.B

3.A

4.D

5.D

6.C

7.A

8.B

9.C10.D11.C12.B13.D14.B

15.A

二、非选择题(35分)

16.(12分)(1)美国领土由三部分组成,本土大部分位于30°N—49°N之间;阿拉斯加被北极圈穿过;夏威夷被北回归线穿过(3分.每条1分)是地跨寒、温、热三带国家。

(2)落基(1分)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挤压形成(2分)

(3)玉米带(1分)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春夏气温高,热量充足;灌溉水源丰富(2分,每条1分,答出2条即得2分)

(4)教(1分)

(5)美国引领世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高新技术促进和带动美国经济增长;高新技术产业是美国经济支柱产业(2分,每条1分,答出2条即得2分)

17.(13分)(1)北方地区青藏地区(2分)

(2)东北平原(1分)一年一熟(1分)小麦玉米(1分,答对1处即得1分,多答不得分)有利条件是气候雨热同期,有利农作物生长;不利条件是春秋季节常受寒潮影响,农作物易发生低温冻害(2分)

(3)昆仑山长江太平洋(3分)(4)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气候高寒,多雪山和冰川;雪山和冰川融水是江河的最初水源;(1分,答出1条即得1分)众多湖泊和沼泽湿地是重要的调蓄器,使融水源源不断输向河流。(1分)

(5)湿地沼泽(1分)

18.(10分)(1)A(1分)京沪铁路(1分)

(2)因地制宜市场莲藕(3分)

(3)杭州西湖苏州古典园林明孝陵(1分,答出其中1处即得1分)周庄同里乌镇西塘(1分,答出其中1处即得1分)

(4)地处江海交汇之地;(1分)可依托长江水运联系内陆地区;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运中枢;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主要港口。(2分,每条1分,答出2条即得2分)

文档

2016年淄博市初中地理学业考试说明

淄博市2016年初中地理考试说明及样题淄博市初中地理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地理学科的终结性考试。考试遵循“有利于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个性和潜能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利于课堂教学改革,有利于高中阶段选拔素质较高的新生”的命题原则,以知识为基础,注重综合能力的考查,力求体现地理学科素质教育的目标要求,力争做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的统一,反映考生的真实学业水平,发挥考试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课程改革的导向作用。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初中毕业标准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