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将空气中的氮气转化成氮的化合物的过程称为固氮。下图能实现人工固氮的是( )
A.闪电 B.电解饱和食盐水车间 C.根瘤 D.合成氨车间
【解析】这道题目属于化学部分,人工固氮主要用于合成氮肥,在这里指合成氨
【答案】D
16.根据下列果实形状判断,不适合借风力传播的是( )
【解析】适合借风力传播的果实往往小而轻,或者具有翅或绒毛等结构,从图中看C不适合风力传播
【答案】C
(上海理综)五.二氧化碳的过量排放,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存环境,处理和利用二氧化碳是全球关注的重大问题。
48.分析下图,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加的原因有 、
等。
【解析】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加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被利用减少,一方面产出增多,绿色植物减少使二氧化碳利用减少,化石燃料燃烧,森林火灾都使得二氧化碳产出增多
【答案】绿色植物减少、汽车排放尾气、森林大火、工厂排放大量二氧化碳
49.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加,影响植物的生长。右图提示我们:随着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升高
A.植物中的有机物的含量降低 B.植物的生长速度降低
C.植物光合作用减弱 D.植物光合作用增强
【解析】果实越大说明生成的有机物越多,有机物通过植物光合作用合成,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原料,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使得植物光合作用增强导致果实增大。
【答案】D
六、某学生实验小组应用组织培养的原理和技术,设计了一种“植物宝宝”(如下图所示)。“植物宝宝”是生长在密闭容器中的微型植物,能生长开花,真可谓“缩灵动生命于微景之中”。
54.容器底部是培养基,其中含有植物生长所需的全部养分。如果有人在配制培养基的矿质元素时使用了NH4NO3、KNO3、CaCl·2H2O、MgSO4·7H2O鳌合铁溶液、微量元素溶液、但缺少了一种必需元素,为补充这种元素,应添加的化合物是( )。
A.Ca(NO3)2 B.KCl C.KH2PO4 D.K2SO4
【解析】植物必需矿质元素包括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大量元素有:N P S K Ca Mg,对照已添加化合物,还缺少P元素,所以应该选择答案C
【答案】C
55.“植物宝宝”制成后,要使其中的微型植物正常生长,容器外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
①一定的光照 ②肥沃的土壤 ③充足的水分 ④适当的温度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由于“植物宝宝”是生长在密闭容器中的微型植物,容器外肥沃的土壤、充足的水分都不会被容器内的植物利用,而光照和适当的温度会影响“植物宝宝”的生长
【答案】B
56.微型植物在密闭的容器里能长期正常呼吸,是因为 。
【解析】植物呼吸是利用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同时植物还能进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利用二氧化碳产生氧气,植物呼吸作用所利用的氧气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
【答案】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不断产生氧气
化肥中含有植物生长必需的矿质元素,但过量使用会随雨水流入水体,引起河流富营养化。氮是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元素之一。为了研究某种水生植物在治理水体富营养化中的作用,某学生设计了以下研究课题:
课题名称:金鱼藻和凤眼莲对富营养化水体中氮的吸收作用比较
实验材料:大小合适的相同水箱、金鱼藻、风烟莲、富营养化的河水、检测水体氮浓度的相关仪器和其他必需设备。
研究过程:将水箱分为三组,一组三个,注入上述河水,模拟富营养化水体,一组作为对照,另两组分别放置相同重量的金鱼藻和凤眼莲,均放置在合适的生长条件下,定期测量各水箱中水体的氮浓度。
57.为提高实验的精确度,该学生考虑到了实验中水分的蒸发问题。他应该定期在每个水箱添加( )
A.相同数量的蒸馏水 B.相同数量的原水样
C.与蒸发掉的水量相同的蒸馏水 D.与蒸发掉的水量相同的原水样
【解析】该同学通过定期测量各水箱中水体的氮浓度来比较金鱼藻和凤眼莲对富营养化水体中氮的吸收作用,水分的蒸发会影响水体中氮的浓度变化,为了避免水分蒸发造成的氮浓度的变化,应定期添加与蒸发掉的水量相同的蒸馏水。
【答案】C
58.下表为该学生实施方案后所得原始数据记录表(水体氮浓度单位为mg/L):
水箱号 | 原始水体氮浓度 | 1个月后氮浓度 | 2个月后氮浓度 | 3个月后氮浓度 | 4个月后氮浓度 | |
Ⅰ组 (放金 鱼藻) | A | 2.91 | 2.87 | 2.65 | 2.04 | 1.86 |
B | 2.86 | 2.63 | 2.02 | 1. | ||
C | 2.87 | 2.66 | 2.05 | 1.84 | ||
Ⅱ组 (放凤 眼莲) | A | 2.91 | 2.45 | 2.06 | 1.53 | 1.33 |
B | 2.48 | 2.10 | 1.50 | 1.32 | ||
C | 2.43 | 2.04 | 1.54 | 1.33 | ||
Ⅲ组 (对 照组) | A | 2.91 | 2.88 | 2.88 | 2.88 | 2. |
B | 2.90 | 2.90 | 2.87 | 2.86 | ||
C | 2.90 | 2.90 | 2.91 | 2.91 |
【解析】先求出每组每个月后的氮浓度的平均值,然后从坐标图中标出各点数据,连接成曲线即可
【答案】:
59.根据以上数据,该学生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凤眼莲和金鱼藻均能吸收水中的氮,其中
的吸收能力更强。但不能据此判断它是理想的治理富营养化河水的植物,说出三条理由:
。
【解析】从表格数据看出,加入凤眼莲的一组4个月后水体氮浓度最低,说明凤眼莲对氮的吸收能力更强。最后一个问题属于开放性问题,只要回答的有道理即可,可以从三方面入手回答:氮元素增多只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一个方面,实验时间的长短,实验选用的样本种类
【答案】凤眼莲
1.单凭氮浓度变化不足以说明凤眼莲是治理富营养化水体最有效的植物;
2.实验时间不够长,不足以确定长期效果;
3.植物样本选择范围太大,只在两种植物,也许还有更好的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