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作业是巩固知识,形成技能的重要环节,是反思教学改进教学的重要依据及手段。有效的作业练习有助于学生所学知识的巩固, 深化,有益于技能、智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载体。本学期我校依据《大兴区教育局关于推进“个性化作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以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为基本目标。以学生为本,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和真正需要的前提下,让作业成为学生体验成功与快乐的重要阵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又一突破口。
二、基本原则
1实际性原则。作业的设计要在充分了解学生的需要和现有的作业状态,以圾学生对作业类型的认可程度,感兴趣程度,以及完成的可行性程度的基础.上实施,要切合学生的实际,真正解决学生的实际作业问题, 推动作业改革的实施。
2.实践性原则。作业的类型要以实践性作业为主,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刺激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动腿, 以全身的反应来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和兴趣,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如交际能力、动手能力、反应能力、克服困难的能力的提高,以及坚韧不屈,坚持不懈等品质的形成。
3.动态性原则。各班任课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状况的发展变化进行分组调整。学生自主选择调整和教师整体相结合。-是进步明显的学生可由低层次组调到高层次组。二是退步明显的学生可由高层次组调整到低层次组暂时适应。这样随时根据学生学习状况的发展变化调整组别,有利于学生个人的学习提高,让每-个学生随时有压力也有动力,在适合自己的小组内轻松、有信心地学习。学生可自己申请调组, 也可由教师出面为个别学生调组。
4.可操作性原则。作业设计要可行性强,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及知识层次。5.层次性原则。作业的设计要体现层次性,充分考虑到不同层次学生的差异,让不同的学生有所选择,真正做到因材布置。对学生分层必须做到,即由老师掌握各组的层次,不对学生公开,防止优等生自满,学困生自卑,尽量让学生感觉不到组别的层次性,可用其它名称代替组别名称, 如分别A组、B组、C组表示基础组、发展组、提高组。
三、作业布置
设计作业时依据《经开实小学生分层辅导计划与措施》(附1 )中学生分层情况布置不同层次的作业,并分层要求,分层评价,使练习的深度和广度适合不同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 真正做到扬长避短,长善救失,因材施教。发挥不同层次学生的潜力,彰显不同学生的智慧和活力,培养个性学习品质,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相应发展。“菜单式"分层作业在小学语文、数学、英语以书面作业为主的学科中实施,各教研组利用先周单元集体备课的机会,集同年级同学科教师的智慧,设计出下周学生的“菜单式"分层作业。通过后方可在下一-周布置给学生。
五、作业评价
1.教师布置的书面作业要试做,并且要全批全改,可对一部分学生进行面批面改。 作业要讲评,错误要订正,可以让学生设置纠错本,订正后的作业可以写在纠错本上,教师要及时复批。所有作业实行等级评价与评语评价相结合,每周每个学生至少有一次评语评价。等级评价的方式分为“书. 写和内容”两部分,评价的结果可以是"优秀,良好等”也可以是笑脸,'还可以是“★"。评语评价一定是商量的口气, 多采用鼓励性的语言。
2.每学期每学科至少要开展一次作业展评。 教师要加强对作业布置与评价的研究,通过学生自主管理作业,多元评价作业等手段,提高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进而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每-个学生发展。
3.重视学生作业习惯的养成教育,要求学生自觉完成作业,培养学生认真做作业的良好习惯。
4.严禁用增加作业量的方式惩罚学生,严禁在复习阶段加大作业量。
5.对不同层次学生的作业评价要根据不同层次的练习目标采用与之相适应的评价标准,使各层次的学生能够消除自卑感,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赢得别人的赞同,并逐步建立向更高层次迈进的信心。
6.教师应争取得到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并与家长共同关注学生的作业情况和成绩发展状况,可以要求家长在家辅导孩子完成好教师布置的作业。要求教师对学生的组别进行动态的调整。
总之,通过"菜单式“分层作业改革的开展,更好地促进我校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教学质量的提高。
附1 :
学生分层辅导名单
年级 班 科目 任课教师 年 月
分层辅导名单 | A组: | B组: | C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