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
生
宅
趋
向
调
查
报
告
调查小组成员:朱昱 程悦 李婷婷
石晶 严都 李文锦
2010年11月24日
概要
样本情况分析
从图表中可以看出,很大一部分大学生是赞同宅的。其中大一学生中赞同宅人数与反对宅人数持平。大二学生中赞同宅人数与持中立态度人数接近,略多于反对宅人数。大三学生中持中立态度人数与反对人数接近,远低于赞成宅的人数。大四学生中持赞同与反对态度的人数相近,略高于持中立态度的人数。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具体分析如下:
从图表中可以看出,47%男生是赞同宅的。其中大一男生中宅男人数占大一男生总人数的50%,大二男生中宅男人数占大二男生总人数的48%,大三男生中宅男人数占大三男生总人数的58%,大四男生中多数持中立态度。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大一新生经历高考的洗礼,时间突然变得宽泛,很多时候他们会面临不知道时间如何分配,就造成了宅在宿舍或是家里学习或游戏,所以他们的宅比重较高。大二是一个比较自由的时间段,许多学生为了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外出寻找兼职,故他们宅的比重较低。大三随着课业忙碌起来,考研也占了他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外出的机会少了,宅的机会就多了。大四面临着实习和就业,大部分男生就会奔走于社会,他们对宅的态度自然就会显得不那么绝对。
从图表中可以看出,49%的女生是同意并喜欢宅的。其中大一女生中宅女人数占大一女生总人数的50%,大二女生则多是持中立或反对态度,大三女生中宅女人数占大三女生总人数的57%,大四女生中宅女人数占大四女生总人数的47%。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多数大一女生喜欢安静的生活状态,从高中沿袭过来的生活方式使她们不喜动喜静,所以宅也就成为她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二女生已经转变了大一的生活模式,已经适应了大学生活,课外活动丰富多样,课业也比较轻松,这时就可以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而宅趋向就相对弱化。大三随着课业忙碌起来,考研也占了她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外出的机会少了,宅的机会相对就多了。大四的女生多数为了逃避社会生活而将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考研当中,她们不愿意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宁愿缩在自己的壳中闭门造车,宅也就成了生活主要。 分析结论
随着网络的发展和人们思想的变化,“宅”这种全新的生活方式在我国青少年中开始流 行起来。"宅”的特点是依赖网络,很少出门,不愿与陌生人接触,多数宅人有收藏癖和独身喜好等。根据有关媒体调查数据显示,“御宅族”年龄多为80后至90后之间的白领和大学生,而大学生所占的比例在不断增加。
此次我们就是针对大学生群体进行了一次关于大学生宅趋向的调查。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100份,实收99份,以下是这次调查所得出的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更多的大学生倾向于“宅”生活。对于大学生来说,随着课程的减少,课余时间出现大片空白,而他们对各式各样的活动也出现了“审美疲劳”,于是更容易享受“宅”的清闲,宿舍便滋生出了更多的“宅人”。这些宅人的具体表现是
1.不喜欢进行体育锻炼,更喜欢待在室内。
在这个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人们的生活节奏变快了,很多人忽视了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尤其是新时代的大学生们,进入大学之前,整日都是为了进入大学而努力,全部精力都放在了学习上,更容易忽视体育锻炼,显然,上了大学之后,惯性使然,很少有人会主动参加体育锻炼。这就给了他们一个宅的“机会”。
2.习惯了独处的生活方式和安静的自娱自乐,忽视人际关系,缺乏交际兴趣。
有人曾说,大学教会了大家漠然。的确,大学生正处于一个敏感的时期,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骄傲,所以很多人不喜欢和他人打交道,缺乏交际兴趣,只能躲在“小屋”中独自“清闲”。
3.大学目标缺失,精神生活空虚。
“60分万岁”的观念仍然继续传承着,成绩只要不挂科就行了,大学不必像高中过得那么累人。所以大家都决定给自己放假以补偿这么多年在书海中受到的折磨。缺少了学习的动力,大学似乎就只剩了大片的空白,如果没有得到正确的指引,很容易就会迷失自己的目标。有些人找到了自己的目标而更多的人则迷失了自己。
4.对网络的依赖性比较强,网络能够帮助宅人实现各层次的需要。
随着网络虚拟世界的来临,将沟通、培训、创造、交易、商务、娱乐结合在了一起,而又不需要使用者舟车劳顿,只要宅在家里动动鼠标,就可以帮助宅男宅女们满足各种需要,实现自我价值。
不容忽视,在“宅”生活的背后,所凸显的是社会生态的不协调、教育理念的落后以及人生价值的曲解等一系列深层问题。某种程度上说,“宅”折射出当今社会发展的一种“时代病”。而高校“御宅族”生活往往都离不开电脑和网络,这也是当代大学生“御宅族”的显著特点。网络的发展也给“宅”创造了可能。随着网购的发达,“宅经济”日渐兴旺,网上娱乐、网上银行、网上购物和网上订餐等各类网上络活动,对大学生而言都已不再新鲜。同时,由于长期缺少与他人交流,御宅族们渐渐缺失了人际交往能力,这不仅会影响到他们当前的学习和生活,而且对他们进入社会后的发展也极为不利。
由大学生“御宅族”所引发的一系列思想和生活问题应得到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视,高校学生工作者们应探讨解决当代大学生“宅”的问题,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使“御宅族”拥有成熟人生价值观,并教给他们正确处理人际交往的方式。同时针对大学生御宅族的人际交往能力缺失的问题,校方应加强打造学生交流平台,把爱和关怀渗透进学生心里。学生辅导员更需耐心地倾听他们的心声,关注他们,给予他们帮助。对于一些有心理障碍的大学“御宅族”来说,高校学生工作者应注重心理学知识的运用,把思想指导与心理教育合起来。针对大学生“御宅族”的心理问题,校方应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开设心理咨询室,心理咨询热线等。
解决大学“御宅族”问题的最根本原因是如何让他们“出宅”。当代大学生“御宅族”形成的最重要原因就是课余时间增多,从高中步入大学,学习环境由强制转变到宽松,课余时间突然增多,而他们又不懂得如何合理安排空余时间。因此,高校学生工作者、尤其是学生辅导员应结合大学生“御宅族”的生活状态和消费能力,组织一些形式新颖、气氛活跃、参与性强的校园活动,有效地调动其生活积极性,使他们走出宿舍。实践活动的形式可以是野外素质拓展、社会调查、辅助留守儿童等。这些活动不仅可以促使大学生走出宿舍,还可以提高他们的集体意识,增强他们人际交往能力。
附录
大学生宅趋向调查问卷
性别 A男 B女 年级 A大一 B.大二 C大三 D大四
1.您的课余时间更喜欢在哪里度过?
A室内 B外出
2.您每周进行体育锻炼的时间为多少?
A2小时以下 B2-4小时 C4-6小时 D6小时以上
3.您在闲暇时如果上网,您会选择做什么?(可多选)
A浏览新闻 B搜索信息 C网络聊天 D游戏娱乐 E网购 F其他
4.请对照下列选项,比照现实生活,哪些您觉得能在网上得到更多的满足?(可多选)
A获取知识信息 B娱乐休闲游戏 C寻找朋友 D确定自我价值 E购物
F纾解压力 G其他
5.您经常参加学校社团活动吗?
A从不 B偶尔 C经常 D非常热爱并积极组织
6.和陌生人面对面交流,您是否会感到羞怯?
A一直都是 B大部分时候是 C有时是 D很少 E从不
7.您的课余时间大部分与谁分享?
A好朋友 B恋人 C独自 D没有固定人选
8.遇到烦心事时,您习惯向谁倾吐?
A父母亲戚 B同学朋友 C网友陌生人 D独自解决
9.您是否在独自一人时感到孤独寂寞?
A一直都是 B大部分是 C有时是 D很少 E从不
10.您对宅有什么看法?(请填写)